“喜欢科幻的朋友今年高考有福了!”一位高考生幻迷给科幻世界编辑部“回声”邮箱发来邮件感叹道,坦言没想到考前数日收到的编辑部高考祝福会以这样直白的方式呈现。两位从广州来杂志社打卡的幻迷直言自己确实就是考的“新课标I卷”,满脸欣喜,“看了看了,人工智能和深空探索都看了。”
这说的就是《科幻世界》6月刊。这期杂志上不仅刊登了灰狐表现人工智能觉醒后无限渴求知识的《像素星空》,还有孔欣伟讲述人类面对未知依然勇于前往深空追求真相的《星空遮蔽的秘密》。6月刊一石二鸟,与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II卷同时撞车——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新课标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课标I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暑期已至,随着气温的攀升,科幻世界编辑部又开始热闹起来。
从“时空隧道”升级为“太空舱”的杂志社前廊里,时不时能看到年轻的幻迷。他们或是三五好友结伴,或是与父母同行,当然也有只身前往的“孤胆英雄”。大部分幻迷“I人”属性值点满,要么会站在“太空舱”舱门口踟蹰不前,只与大门边的“科幻世界”四个大字合影打卡后便逃离现场,奈何在门口徘徊的时间实在太长,导致留恋的身影被打卡机反复捕捉,考勤AI1.0版本不断重复“上班,已迟到”“谢谢,您辛苦了”。有幸(有胆)进入“太空舱”的幻迷,胆力值异于常人的会长驱直入,在编辑部咔咔一顿拍;略弱的则会缓缓走入舱内,依次打卡“封面舷窗廊”“在宇宙中心呼唤爱签到处”“科幻世界荣誉勋章陈列墙”,直至在“科幻世界品牌文化墙”前面被路过的杂志社工作人员截获,开启正式的“科幻世界编辑部你想待多久就待多久之旅”。
开启科幻世界之旅,首先要准备好面对“值班小编导游”的三连问:从哪里来的呀?回:成都、武汉、吉林、青岛、广州……问:那么远吗,专程来的吗?回:嘿嘿(附加或腼腆或开朗或高冷的笑容);问:喜欢看哪个作者/作品呀?……
打住!这是常规寒暄流程。今年高考之后恰逢端午节小长假。6月11日上班第一天,我们便迎来了高考后第一波暑期参观者。心情同样激动的小编们见到这些可爱幻迷的三连问无意中也紧跟热点,“刚考完吧?是不是考的新课标?不看科幻写不来作文了吧?”
从他们满脸的笑容看得出来,今年参加高考的科幻迷们对语文作文很满意!
高考作文一经爆出,各家媒体纷纷以“今年高考作文很科幻”“高考作文聚焦科技创新”“爱读科幻的学生都能轻松搞定高考”为题进行了报道,“考古”能力超强的媒体甚至挖出了更加久远的记忆。
1999年7月7日高考当天,考生惊讶地发现语文作文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和《科幻世界》当年7月刊封面故事,主编阿来撰写的《长生不老的梦想》不谋而合,而当期“每期一星”发表的《心歌魅影》,也是一篇以记忆移植为题材的科幻小说。
这惊人的相似性让“高考作文题早已外泄”的谣言四起,一时间,“震惊全国的消息如原子弹爆炸”。《成都商报》在7月9日以《高考作文题早已外泄?》为题,报道了这个“在最不可思议的时间、地点,以最不可思议的题目,给了一个大大的惊喜”的巧合,被各大报社争相转载,迅速成为社会热点。
《科幻世界》副总编谭楷在当年9月刊中一篇名为《’99高考作文冲击波》的文章中记录到,面对这个作文题,喜爱科幻的学生和坚持让学生读科幻写科幻以拓宽视野、启发思维的老师都兴奋不已。热线电话纷至沓来,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像雪花一样飞向编辑部,感谢《科幻世界》给了考生灵感和思路,谈论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谭楷在文章起始的一句提问道出了巧合的真相,“是猜中了题还是高考指挥棒改变了方向?”
1999年,北京新华社记者王黎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今年高考作文题在社会各界引起反响》为题,全面报道了《科幻世界》和高考语文作文撞题的事件。“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一题来自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论科学》一文中的感叹:“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参加这一年高考的很多科幻迷,真的将科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了,比如《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和编剧、制片人龚格尔,比如科幻作家宝树、陈楸帆,比如《神圣入侵:菲利普·迪克的一生》《火星救援》译者陈灼,比如我社副总编拉兹……
我们不能说那一届的高考作文改变了他们的人生,但科幻的确让他们把热爱作为自己的事业,这是一种幸运。
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或许只是巧合,2024年的深空探索和人工智能则在偶然中带有必然。
回顾科幻世界从2023年以来出版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除了6月刊刊登的作品外,关于人工智能题材的科幻作品还包括3月刊江波的《永恒之境》、钟推移《今夜不许哭》、杨贵福《李记者典少尉列传》和2023年8月刊宝树的《中元节》。而太空探索更是科幻世界的重中之重,从5月刊余华天《文明产房》,到3、4月刊分形橙子《来自深渊》;从《科幻世界》译文版4月刊的小田雅久仁《月之暗面》,到《飞》(原《科幻世界·少年版》)2023年9月刊魏然的《月球为什么有“正反面”?》,甚至刚出版的《科幻世界画刊·惊奇科学》本期主题正是“无垠星汉号”。长篇作品《造神年代》《先知机器》,包括专为中学生定制的科幻获奖佳作集《想象是灵魂的眼睛》中以这两类为题材的作品也是层出不穷。
在一个科技爆炸式发展的时代,作为最关注科技前沿的科幻文学注定会垂眼于最新、最具有创造力的领域。但是,这些领域和技术不会只停留于论文和实验室,而是注定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回看历年来跟科幻相关的高考作文题,作文所要求写的内容都不仅仅是关于科技的说明文。2023年全国甲卷语文作文“人·技术·时间”,“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2024新课标I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2024新课标II卷“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技术发展之下人类与时间的关系将会如何发展?人工智能普及应用之后,是否真的能为人类解决大部分的问题?深空探索所面临的未知之境,需要怎样的品质才能抵达?
每一个问题都没有停留在技术表达的层面,而是追问到人与技术二者之关系的哲学层面。
2023年大年初一《流浪地球2》引爆全民热潮,10月18日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举办,科幻小说被收录进中小学教材和课外阅读书目……这一系列现象都真真切切地表明科幻在今天渐成热潮。
科幻以其本身的新奇性、极致性、烧脑性和哲学性,逐渐突破文学范畴,成为最具有产业价值、经济价值的文化类型。科幻通过现代商业逻辑,以各种实体或者虚拟产品的方式充斥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时尚潮流的标志。然而,科幻的魅力不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
科技在缩短我们空间感的同时,也拉长了我们的时间感。我们担心的问题在每日的温饱之上,总是需要展望未来所到之处。人类从未进化出预言的能力,但现实逼迫我们学会预言未来。我们不但要有应对未知问题的能力,还要拥有关注未来、预测未来的思维方式。我们不仅要知道人工智能、深空探索,还有脑机接口、第三类接触等会是怎样的,我们也需要知道新科技的出现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我们需要小心的“陷阱”在何处,我们需要对哪些决定思前想后,我们会面对怎样的一种未来。
科幻所创造出的世界从来不是打破规则、混乱无序的世界,而总是伴随新的技术革命产生新的规则、新的秩序的世界。这种“产生”需要的是基于现实基础的逻辑推理,是对技术理性和机械理性充满人文关怀的补充。
在想象力、好奇心如此重要的今天,我们从来倡导的就不是无根的“天马行空”,而是以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为身躯,以逻辑推演能力为双翼,展翅蓬勃的想象力。
人人都想赢在起跑线上,唯有想象力可以提前进入未来。
科幻世界从不押题,我们只是走在未来前面。
所以,来看科幻吧!选题、灵感、设定甚至还有硬核细节、历史赋能等绝对的加分项,科幻世界都能给你安排“高考作文提分一条龙”!但也不仅仅是高考作文,当科幻成为刚需,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深空探索的求知浪漫进入科幻读者的血脉,每个人心头的那艘小小的宇宙飞船就能点火起航,汇入时代和未来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