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强调围绕历史学科的某一核心内容或关键问题,由此构建起完整的学习情境和学习范围。大单元教学能够方便教师整合历史知识,联动专题内容,打造教学线索,带领学生完整地学习历史、认识历史。在大单元教学的视域下,开展初中历史新授课教学,需要教师立足教材的同时又超越教材,要能够做好知识整合,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使其形成有意义的教学单元,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地组合课程结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转变以往教材育人、知识育人的观念,要能够突出课程育人结合大单元的教学要求,并不断探索。
一、提炼中心内容,明确教学主旨
(一)教材分析
从教材内容来看,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在宋朝达到了一个高峰,在这个时期,农耕技术得到极大的提高,农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纺织、陶瓷、手工业得到了发展,宋代中国的海外贸易也极为发达。相应的造船业、航海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从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转移来看,唐中叶以后,我国经济的重心逐步向南转移,并最终在南宋时期完成。因此,教师在讲授“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学情分析
“宋代经济的发展”是七年级历史中国历史第二册第2单元的课程内容。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基本能力、综合素质进行内容设计。七年级学生对历史有一些了解,对宋朝也有一些了解,但缺乏全面认识,加上社会阅历不足,缺乏抽象思考能力。对此,教师在活动安排和内容设计上要能够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学生设计更多有趣味性、情境性的教学内容,实现化抽象为形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大单元分析
“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带领学生了解宋代经济与社会的变化,基于大单元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做好内容梳理。例如,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通过对宋朝的农—工—商关系的研究,对宋朝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更好地认识到宋代经济的发展动因和发展环境,认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向南转移的历史进程。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知识,教师带领学生利用史实,结合历史数据,综合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背景等诸多因素,分析技术创新、商业发展、政治因素等对宋代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此外,教师还要从人文视角出发,了解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和各种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
二、打造教学结构,完善单元框架
从大单元教学的要求来看,教师要结合大单元教学的基本思路,秉承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基本原则,为学生的学习建设完整的学习框架。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重构教学框架,完善教学逻辑,确定教学的中心主旨。例如,教师可以将这一课内容与前三课时内容进行联动,带领学生综合考虑宋代的政治、军事等因素对“宋代经济的发展”的影响。尤其经过前三课时的学习,由于学生了解到宋代政治、军事方面的状况,很容易产生宋朝积贫积弱的刻板印象,而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一步突破以往的刻板印象,让学生了解到宋朝虽然在军事方面屡屡战败,但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却高度繁荣,由此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历史的多面性。
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设计上,尤其注重时间叙事性,在单元内容的安排设计上,大多以时空为轴线,以事件为横线,在横纵结合中形成了完整的单元知识框架。对此,教师在内容安排上也要把握教材之间内在知识点的彼此关联,要将“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的内容放在整个单元视角进行考虑,要突破单一课时教学的局限性,带领学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尤其是新授课的教学实践环节,教师结合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也是目前初中历史教学的常用方法,指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在情境中解决问题,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将情境与教材相结合,能够方便教师紧扣大单元的教学要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结合多媒体视频,为学生播放《梦华录》,通过视频可以感受到宋代商业的繁华景象。在视频的启发下,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宋代繁华的经济发展状况,这时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
教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老师为大家播放的电视剧片段发生在哪个朝代吗?
学生:宋代。
老师:大家通过电视剧中的片段认为宋代的经济发展怎样呢?
学生:我认为宋代经济应该非常繁华,因为从视频上看其中的酒楼、茶馆、小商、小贩众多。
教师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师继续结合多媒体视频,带领学生利用游戏情景直观体验宋代经济的发展变化。
教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月光宝盒,打开它我们就能一起“穿越”,大家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开启“穿越”之旅呢?
学生:想。
教师:假如现在我们已经“穿越”到宋代,成为普通平民,以小刘为化身,那么请问平民小刘想要依靠自己白手起家,他如何才能走上逆袭之路呢?
教师以游戏切入,带领学生突破一个个任务关卡,能够让学生在直观的游戏世界里加深对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认识,也能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学习框架。
四、串联教学问题,优化教学层次
(一)宋代的农业发展
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宋代主要的农作物和农业耕作工具。
教师:同学们,大家看老师黑板上出示的这个工具是什么?有没有人认识?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和教师的提问进行讨论作答,教师具体为学生介绍秧马的用途,并由此引出农业部分的基础知识,带领学生了解宋代农业的发展和农耕工具的进步。
教师结合多媒体视频为学生介绍相关的史料素材。例如,在《宋史·食货志上》中,提到“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
教师:大家有谁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应该是说从外面引进的水稻比中国本土的水稻品种更为优良,适应性更强,成熟期较早。
教师:说得非常好,宋代时水稻是中国极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这一时期,由于引进了优良品种,加上农业技术的进步,宋代水稻作物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农业的进步发展也为宋代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除农作物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宋代的经济作物进行教学。
教师为学生播放《梦华录》中的一些片段,其中女主卖茶并与茶楼中的一些客户喝茶聊天,由此教师可以继续引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视频中女主经营的生意是什么?
学生:茶楼。
教师:那么大家知道宋代茶叶主要来自哪儿吗?
教师结合史料为学生补充茶叶的相关知识点。在宋代,我国茶树的栽培地区越来越广,除了常规的江南、浙江等地以外,南方其他地区的茶园也十分普遍,教师可以结合地图,为学生介绍宋代时我国茶树栽培的主要地区。
教师:同学们,结合刚才学到的关于宋代农业的发展情况,大家有什么认识和感想?
学生:宋代农业经济发展比较迅速。
教师结合不同朝代的人口和商业发展情况,带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大家刚才讨论得热火朝天,下面请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小组通过上述史实史料获得哪些认识。
小组一:从人口图来看,从西汉到宋代,南方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小组二:从人口的变迁也可以反映出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结合人口图,我们可以看出在唐朝时已经有了经济南迁的倾向,而到宋朝时期,尤其是南宋,经济重心已经完成了南迁。
(二)宋代的手工业发展
教师结合宋朝丝织业、陶瓷业的发展情况,为学生出示秦汉时期、唐宋时期手工业的分布图,带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地图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同学们,大家从地图上能得到哪些收获呢?大家结合地图找一找在宋代丝织业发达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哪里。从秦汉时期和唐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分布图来看,大家发现了哪些变化?
小组一:在宋代时,我国丝织业的主要分布地在四川、江浙。
小组二:从地图上看,宋代丝织业的分布范围较广,并且数量上相较于秦汉时期明显增多。
教师:那么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小组三:说明了宋代丝织业发展极为兴盛。
教师结合多媒体视频,为学生介绍我国各地的陶瓷博物馆,为学生介绍中国的五大官窑。景德镇正是在宋朝时期正式兴起,后来逐渐发展成了举世闻名的瓷都。
教师结合宋代精美的手工业,带领学生观看宋代手工业的相关瓷器照片和纪录片,邀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三)宋代的商业发展
在讲解宋代商业发展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继续结合上文提到的场景,结合多媒体视频,为学生创建“穿越”场景作为“穿越”到宋代都城的平民小刘。他在宋代都城的集市上可以看到哪些场景,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衣、食、住、行、玩等多种形式,谈一谈小刘到达宋代都城后的奇幻经历。
学生1:宋朝的饮食文化非常发达,小刘到了宋朝都城以后,就能尝到许多当地的风味小吃。
学生2:宋朝的戏剧发展得很快,宋朝的老百姓也很喜欢看戏,小刘可以到瓦舍去看戏。
学生3:小刘能在早市和夜市里逛街。
教师:那么小刘在买东西时,需要用什么付钱呢?
学生4:小刘可能会用到当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学生具体结合小刘的“穿越”经历大胆发言,教师结合学生的互动交流进行总结。
教师:在宋代商业极为繁荣,宋代的商业活动空间、活动时间都得到了进一步的突破发展,原本唐朝固定的坊市制度被打破。
教师结合宋代的海外贸易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继续思考。
教师:同学们,宋代商业的繁荣不仅体现在国内,也体现在海外,接下来我们一起跟随宋代造船业的发展,看一看宋代海外贸易情况。
教师结合宋代海外贸易地图,结合宋代造船业发展情况,带领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并补充有关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的发展情况,了解宋代外贸所得在宋代财政收入中的占比。
最后,教师为学生设计实践类作业。例如,如果你作为一名宋代商人,请用短文简要描述自己的一天。
五、总结
在大单元视角下开展初中历史新授课教学,教师应明确教学中心,把握教学主旨,优化教学结构,完善单元框架,基于教学情境,串联教学问题。教师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带领学生明确单元知识定位。在新课标的教育要求下,教师也要立足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设计大单元视角下的大任务,要整合教学内容,聚焦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指导学生构建立体完善的学科框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