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024-10-09 00:00肖远景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4期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更是初中生的“精神港湾”。学校通过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实现对“文化血脉”的“精准传承”。教育强调从国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当代文化等“文化要素”出发,对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实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让他们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限魅力的同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师要通过积极探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更好地收集、整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传于后人。教师应激发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的潜能,让文化血脉“咏流传”。文章以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延续文化血脉”一课为例,紧抓“守望精神家园”脉络主线,探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本课教学旨在触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确保核心素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落地生根。

一、从课程导入阶段的“情景导入”出发,由“学科本位”向“素养培育”转变

教师在“延续文化血脉”课程导入阶段,可以让学生阅读文本内容,并在学生读前明确教学目标,将中华文化作为教学重难点。学生在以往的七年级和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学习中,已经初步具有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能紧跟教师进度、更好地理解“延续文化血脉”,有效掌握学习重难点。

结合文本内容,我们先设置“学习情景”,再“导入新课”,设定导学任务,从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

(一)自主学习

教师出示PPT“李白醉酒吟诵《将进酒》”,展示课程相关内容,让学生翻开教材,掌握“延续文化血脉”一节的大致内容。

教师通过PPT呈现四个问题:

1.中华文化的内容有哪些?

2.文化传承的特点是怎样的?

3.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4.如何弘扬中华美德?

学生翻阅教材,寻找答案。

(二)新课导入

教师运用PPT播放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生了解诗歌背后的故事;再播放歌曲《中国话》:平平仄仄平平仄、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

教师:什么是文化自信?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运用PPT播放视频1:《舌尖上的中国》让大众了解到中华传统美食文化。视频2: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它是在中国学者具有继承意识、保护意识的前提下实现的。

教师总结:文化自信源自我们的内心,无论是古老的文字还是中国美食和诗歌,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健康生活方式,均可以让我们中华儿女受到很好的熏陶。我们要深入挖掘课本中的人文精神,培养良好的品质,发自内心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外化为行动。

(设计意图:利用真实案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从课堂教学阶段的“开启精彩”进行,由“学生本位”向“思辨质疑”转变

道德与法治课程理论知识较多,实践的可能性不高。教师根据新课改要求,创新应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通过课前查找、准备与课程相关的领导人发言,音视频播放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习,置身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从中深度学习、深入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参与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去。

(一)良好的教学是成功的重要环节

创设情境,师生互动,开启道德与法治“思辨”精彩课堂。导入方法作为关键,要求教师结合学情来科学制定,并在备课阶段明确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来激发学生潜能,拉近师生关系,让学生更易接受,也能快速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出示甲骨文、小篆《九章算术》、《本草纲目》、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人民欢度春节等系列图片。

教师提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亮点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讨论,思考后回答。

预设:

亮点1:千百年的积淀;值得弘扬和传承。

亮点2:老百姓口口相传;历史悠久,精华多。

亮点3:劳动和创新中掌握的;离不开前人的勤劳智慧。

……

教师总结:中华文化是在中华大地上长久以来劳动和生活中形成的,它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团结互助、相互学习。在这片土地上,中华文化灿烂而辉煌。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中,无论“甲骨文还是隶书小篆”,抑或“丝绸之路”上的手工艺品,在源远流长中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课堂学习的氛围被拉满,教师以此导入新课,为“延续文化血脉”的“寻根之旅”奠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对文化的高度认同,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思辨性教学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引用“二十四孝”马本斋的故事,搭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平台,让学生在“尽孝”“尽忠”“救母”“救国”中自然而然地提升核心素养。

教师播放视频:漫画展示中国二十四孝图;让学生说出漫画都是哪些成语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传统美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

互动讨论后,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在“PPT”展示和还原问题后,轻松解读“文化”血脉。

1.《孝感动天》中“文化血脉”下的“以人为本”思想观。

2.“戏彩娱亲”中的科学“文化”发展观。

3.环保、提高效率的现代“勤俭文化”传承观。

……

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教师更新了以往的教学观念,为学生的长远考虑。教师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互动式讨论并查阅资料加以论证,从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素养。然而,教师对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很大程度上要建立在有效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经常开展理性的思辨活动。

教师总结:中华传统美德意境深远,意蕴丰富,是爱国情怀,也是奋进品格;是和乐风范,也是高尚情操,更是道德规范的参考……

三、从教学方式的“深度变革”着手,由“自主体验”向“探究感悟”凸显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以学生学习为核心”,也是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教育要回归本质,则需在情境、问题、活动、分享等互动式课堂教学中以“思辨”能力到引导学生朝着有价值的方向加以思索与破解的过程,让学生在自我教育的道路上深入思考、探究。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在“教”与“学”的深度变革和推进中,为适应核心素养的改革取向,教师在育人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中让学生对本课的理解更加深刻。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教师设置“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元日》宋·王安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唐·杜牧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教师设置学生活动,如有奖竞答、拍案抢答等,在跨文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此活动通过开设传承传统节日课程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理论层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层面均彰显了教育功能。在历史文化特色明显的村落,那里有格调文雅、笔墨清秀的山水画。教师要用好传统文化内容,挖掘丰富的思想和内涵,让学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立场”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由“驭人”走向“育人”,由“教师立场、知识立场”走向“学生立场”,在教与学的深入融合中寻求一种“有深度的自主学习”路径。)

四、从“深度学习”努力,由课内“实践学习”向课外“学以致用”延伸

为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强化练习必不可少。教师要预留时间开展随堂实训练习,让学生对“延续文化血脉”展开深度学习。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2024年的河南春晚节目——《唐宫夜宴》。这个舞蹈节目运用了5G、AR的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相结合,再现了唐朝少女在前往夜宴的路途中或嬉戏打闹,或梳妆打扮,或扑蝶戏水的场景。同台晚会的其他节目,如《国乐新春畅想曲》《天地之中》《白衣执甲》等,均作为延续文化血脉的典型素材呈现在学生面前。

播放完这个节目,教师再做相关讲解,让学生说说观看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魅力。以《唐宫夜宴》为例,彰显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课外实践活动:张仲景、李时珍、屠呦呦、张伯礼,从医学到世界,从人民英雄到英雄人物,他们为后世留下了经典著作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请你们在课外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他们更多的故事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较为熟悉的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从而让学生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五、总结

教师通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深入开展“延续文化血脉”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让他们更深一步了解了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性,并从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节教学窥见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创新途径,通过完善和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梯子”。“问题情境式”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撷取果实”,在体验中深化思想认识,生成良好的品质。

本文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渗透课外实践理念,用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来安排教学,或根据实际创造性地组织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和道德与法治觉悟的效果。教师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引导者,通过持续学习、提升自身知识力量及其道德与法治素养,在“延续文化血脉”一节课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其深度学习奠定基础。互动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意识地选择符合学生的“延续文化血脉”的内容,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其在成长和学习中逐步完善自身品格,或在激烈的讨论和质疑中生成智慧、巩固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