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育中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4-10-09 00:00韩佩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4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跨学科教学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跨学科教学能够打破学科壁垒,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引导学生从多元视角认识世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音乐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与其他学科有着天然的联系,非常适合开展跨学科教学。本文以王立平创作的歌曲《大海啊故乡》为例,探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跨学科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一、《大海啊故乡》的艺术特色与教育价值

(一)歌曲创作背景

《大海啊故乡》是著名音乐家王立平应邀为电影《大海在呼唤》谱写的主题曲。1982年,电影导演于洋向王立平提出创作要求,希望这首歌曲能够表现海员在海上漂泊的思乡之情,但又不局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体现出普遍性和广泛性。面对这一独特的创作题材,王立平经过反复酝酿和思考,巧妙地将海员对故乡的眷恋同孩子对母亲的依恋相联系,使歌曲的主题更加深入人心。在创作过程中,王立平还对歌词进行了多次修改,将“小时候,妈妈对你讲,大海就是你故乡”改为“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增强了歌词的亲切感和代入感。可以说,《大海啊故乡》的诞生,凝结了王立平对歌曲主题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创造力,也为影片的主题表达锦上添花。

(二)歌词与旋律分析

《大海啊故乡》歌词优美、旋律流畅,富有艺术感染力。歌词方面,全曲由三段歌词组成,每段歌词都以“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开篇,形成反复出现的主题句。歌词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律,表达了海员对故乡和母亲的无限眷恋之情。同时,歌词中“海边出生,海里成长”“随我漂流四方”“总在我的身旁”等描述,也是海员漂泊人生的真实写照。旋律方面,歌曲采用F大调,3/4拍,曲调舒缓抒情,易于传唱。旋律线条平缓、起伏有度,以二度、三度音程为主,并巧妙运用附点节奏,使歌曲更添流畅性和抒情性。此外,歌曲结构严谨,采用单三部曲式,音乐素材发展层次分明,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作曲功力。优美的歌词和动听的旋律完美结合,共同营造出一种温馨、深情的艺术氛围,表达了海员对家乡和母亲的无尽思念。

(三)思想内涵与教育价值

《大海啊故乡》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价值。歌曲以海员为主人公,通过海员的视角抒发了普通劳动者朴素而真挚的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大海就是我故乡”“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等歌词,形象地表达了海员们虽然漂泊四方,但始终心系祖国、眷恋家乡的赤子之心。这种深沉的爱国之情和思乡之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歌曲塑造了海员不畏艰险、勇于奉献的形象,展现出普通劳动者的高尚品质,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积极意义。此外,歌曲还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体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导向。将《大海啊故乡》融入音乐教学,能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生态教育等,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二、《大海啊故乡》的跨学科教学实践

(一)音乐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

1.导入歌曲,激发学生兴趣

(1)播放《大海啊故乡》的歌曲或MV,让学生欣赏歌曲的旋律和意境。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海风吹,海浪涌,随我漂流四方。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的身旁。大海啊故乡,我的故乡……

(2)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欲望。

问题: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1:表达了主人公对大海深切的感情。

学生2:表达了主人公对妈妈的思念之情。

学生3: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教师:大家分析得很好,但是不够全面,这里面既有对大海的情感,也有对母亲的思念,还有对故乡的怀念。

2.分析歌词,体会语言特点

(1)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歌词,找出其中的比喻、排比、重复等修辞手法。

问题:在这首歌曲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学生1:运用了排比的手法,从“大海啊大海……大海啊大海……大海啊大海……”可以看出来。

学生2:“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教师:大家找得都对,分析得很好。

(2)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这些修辞手法的理解,体会其在歌词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师:这首歌曲中使用了排比句,大家讨论一下,有什么作用?

学生:排比句可以加强语气,增强情感的表达效果。

师:歌曲中还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再分析它的作用。

学生:比喻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

3.创作新歌词,体验语文创作

(1)鼓励学生尝试为《大海啊故乡》创作新的歌词,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感情。

(2)指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重歌词的意境营造、情感表达和语言流畅性,同时考虑与旋律的契合。

(3)组织学生分享创作成果,体验语文创作的乐趣。

成果展示:

学生1:大海啊大海,像一座巨大的仓库,里面有满满的珍宝。

学生2:大海啊大海,你拥有宽广的胸怀,拥抱着每一个生命。

学生3:大海啊大海,在我的心里,你是永远的故乡。

4.探讨历史背景,增强文化认同

(1)引导学生了解《大海啊故乡》创作的时代背景。

(2)讨论歌曲反映的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帮助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人文价值。

(3)拓展到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音乐与历史的跨学科教学

音乐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我们通过歌词和旋律可以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将音乐和历史融合教学,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和历史知识的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针对《大海啊故乡》,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开展音乐与历史的跨学科教学。

1.欣赏歌曲,思考问题

播放《大海啊故乡》的歌曲或MV,提出引导性问题:“这首歌作于什么时期?”“歌词反映了什么思想内涵?”

学生1:这首歌曲创作于1983年。

学生2:反映了海员们向往新生活并愿意为祖国奉献青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2.分析歌词内容,感悟时代精神

(1)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歌词,找出其中反映劳动者生活状态和理想追求的关键词句。

学生1:海边出生,海里成长。

学生2:随我漂流四方。

(2)组织讨论,让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享对歌词内涵的理解,感悟广大劳动者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想抱负。

师:大家可以讨论一下自己对歌词的理解。

学生1:歌曲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抒发了劳动者为实现中国现代化而奋斗的理想抱负。

学生2:歌词中“随我漂流四方”表现了海员们为祖国建设奔波劳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3.了解改革开放历程,认识历史意义

(1)教师补充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历程,重点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海上运输和远洋航运的重大成就。

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运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61年,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成立,标志着中国远洋运输企业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如今,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船舶工业体系,已跃升为名副其实的航运大国。我们要继续发扬《大海啊故乡》所倡导的爱国奉献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引导学生分析歌曲创作时期与改革开放的关联,帮助他们认识改革开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审视歌曲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1)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基本脉络,并将《大海啊故乡》置于其中进行审视。

(2)组织学生通过纵向比较不同时期的优秀歌曲,体会中国音乐创作的发展变迁,感悟歌曲反映的时代精神和艺术追求。

师:大家还知道哪些优秀歌曲?都表达了什么情感?

学生1:《歌唱祖国》抒发了百折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学生2:《在希望的田野上》抒发了人们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美好愿望。

学生3:《走进新时代》抒发了亿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迈进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豪迈激情。

(3)补充介绍王立平的生平事迹和主要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他的音乐创作风格,探寻其艺术追求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师:王立平是中国当代杰出的音乐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曲,如《驼铃》《牧羊曲》等。同学们认为他的音乐创作风格是什么?

学生1: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个性。

通过上述步骤,学生不仅能够理清音乐发展脉络,认识音乐与社会生活、时代背景的关系,还能提升历史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歌曲欣赏、历史文献展示、专题报告等多种教学方法,不断增强跨学科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音乐与地理的跨学科教学

1.导入歌曲,激发学生兴趣

(1)播放《大海啊故乡》的歌曲或MV,让学生欣赏歌曲的意境。

(2)提出引导性问题,如“这首歌中描绘了哪些与大海有关的场景?”激发学生对歌曲地理元素的兴趣。

2.分析歌词,感悟海洋与人类生活

(1)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歌词,找出其中反映海洋地理特征的关键词句。

师:歌词中哪里有与地理有关的内容?

学生1:歌词提到“海边出生,海里成长”,表明海洋是主人公的出生地和成长地。

学生2:“海风吹,海浪涌”描绘了海洋的自然景观,展现了海洋的气候特点。

(2)组织讨论,学生分享对这些词句的理解,感悟海洋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特点等,体会海洋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师:歌词中表达了大海与人类生活的哪些关系?

学生1:大海孕育了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塑造了他们的性格、气质。

学生2:歌词中“随我漂流四方”,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学生3:纵观人类文明史,许多伟大的文明都诞生在海洋沿岸。

3.了解中国海洋地理,培养爱国情怀

(1)教师补充介绍中国广阔的海洋国土和漫长的海岸线,帮助学生认识海洋在国家发展和国防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2)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海洋对中国发展的战略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情怀。

4.探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树立价值观

(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洋能源等方面的知识。

(2)结合歌词中反映的海员生活,让学生感悟普通劳动者对海洋事业的无私奉献,树立正确的海洋发展观和价值观。

师:歌曲塑造了海员不畏艰险、敢于奉献的形象。正是千千万万像歌中海员一样的普通劳动者,用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推动了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海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这既威胁着海洋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要从国家利益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5.补充国家海洋战略,激发理想抱负

(1)教师补充介绍中国的海洋文化和海洋强国战略,帮助学生认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意义。

师:早在古代,中华民族就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海洋文化。《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传颂至今。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海洋强国,需要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加快海洋现代化进程,全面提升海洋综合实力。

(2)引导学生讨论并表达自己对海洋事业的向往和抱负,激发学生的理想追求。

6.组织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养

(1)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海洋主题音乐会、海洋地理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

(2)鼓励学生创作海洋题材的歌曲或绘画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运用音乐与地理知识。

三、《大海啊故乡》跨学科教学的组织与评价

(一)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大海啊故乡》跨学科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周密的活动组织。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合理选择并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创设富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动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歌曲MV、展示海洋图片等方式导入课题,引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抛出与不同学科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方式积极表达看法、分享见解,在平等互动中实现思维的碰撞和认知的深化。

同时,跨学科教学还需要加强学科教师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方式,共同探讨教学思路,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在活动组织上,教师还可以邀请音乐家、画家等走进课堂,为学生带来更加专业和权威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组织学生参观海洋博物馆、音乐厅等场所,开展海洋环保、音乐会等主题活动,将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学习效果的评价

《大海啊故乡》跨学科教学的评价应采取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和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主体不仅包括教师,还应有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以及家长、社区等多方参与,形成多元评价的合力。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提升,还要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如学科思维、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评价方式可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如课堂表现、学习笔记、作品展示、知识竞赛、问卷调查等,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