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历史教学

2024-10-09 00:00吴婷婷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4期

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理念凸显了一定的教学优势,其倡导将课程知识融入学习项目中,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知识、长技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以初中历史“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为例,从“紧跟课标要求,确立项目目标”“坚持目标引领,设立项目任务”“做好项目评价,优化教学细节”三个层面对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历史教学展开研究,旨在促进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紧跟课标要求,确立项目目标

项目目标是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是贯穿教与学过程中的因素,也是体现历史学科特色的重要内容,能够促进项目化学习的有效实施。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看,本课是七年级上学期中的一课,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学科,此前接触的历史文本、历史资料等较少,学习历史学科的能力较弱。因此,在本课项目化学习中,教师应该考查学生的基础水平,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授课,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同感,从而引导学生展开学习。

从学生的学习经验来看,学生已经学过三个单元的内容,包括汉代的一些史实,这些都能够为本课学习做铺垫。因此,在本课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回顾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学习其具体的形成过程,还要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教材知识分析

本课内容包括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三个部分的内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开辟背景、丝绸之路的开通过程以及意义。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由古观今,体会丝绸之路的现实意义。

(三)素养发展需求分析

课标倡导教师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此,初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方面。结合本课知识以及学情分析,教师可以为项目式学习设立如下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素养目标:熟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历史背景、原因、时间以及结果;理解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的效果。

2.史料实证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对史料学习资源的理解和推理能力;认识张骞对丝绸之路的贡献;联系“一带一路”倡议分析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3.唯物史观素养目标:了解丝绸之路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结合“一带一路”,理解丝绸之路的现实意义。

4.家国情怀素养目标:学习张骞、班超等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和爱国情怀;学习张骞在通西域过程中表现的使节气度和开拓进取的品质。通过学习丝绸之路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感。

二、坚持目标引领,设立项目任务

基于上述项目目标,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实情以及课程知识为学生设计合理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知识,体会其历史意义,从而促进项目目标的实现。为此,教师可以按照如下任务进行尝试。

(一)挖:挖掘故事背景,创设项目情境

在挖掘故事背景的任务中,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视频《丝绸之路》。然后向学生提出驱动性问题:这是一条全新开辟的道路,见证了汉朝至今2000多年的历史变革。在这条路上,多种文化在此交汇,胡商贩客、弘法僧侣等人群的身影数不胜数,他们用脚步走出了连接东西方国家的路,这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路,这就是丝绸之路!那么,在你的印象里,你了解的丝绸之路是什么样的呢?

基于此情境问题,教师启发学生展开讨论,并进行小组汇报。

学生小组一: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国家,不同的国家之间交换生活用品,如我们吃的葡萄、石榴等水果都是经过丝绸之路传过来的。

学生小组二:张骞是开通丝绸之路的功臣,他出使西域,拜访西域各个国家,才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形成。

教师展示张骞通西域路线图,提出驱动性问题:在汉代,将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西域地域宽广、人烟稀少,而且很荒凉,那么,张骞为什么要作为大汉王朝的使者出使这样荒凉的西域呢?这和后续的丝绸之路又有什么渊源呢?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知识。

学生小组三:在西汉初期,西域的很多小国家被匈奴控制。匈奴指挥这些小国家不断向中原也就是向汉朝发起进攻,汉王朝面临的局势非常紧张,百姓的生活也不能安定。当时,汉武帝以及很多将士、大臣对西域国家一无所知,不知道侵犯者的底细以及国家实力,所以他们需要做到知己知彼。这时候,张骞承担了这一伟大使命。

学生小组四:“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这条情报体现了当时匈奴国家的猖狂以及对待中原人的态度。

学生小组五:“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这条计谋说明想要知道匈奴的实况,就必须派出使者前往,因此,张骞承担了这一使命。

教师指导学生跟随教材中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关内容,梳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相关信息,填写表1。

教师出示PPT:凿空之旅

教师讲解:司马迁曾经对张骞通西域这一事件做出了极高的评价,称之为“凿空之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呢?凿空的意义是什么呢?

学生小组三:凿空的含义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在张骞通西域之前,中原对西域各个国家一无所知,因此他开辟的这条道路不仅连接了东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同时也为后续汉朝地位的巩固奠定了基础。因此,称之为“凿空之旅”。

教师提出驱动性问题:张骞出使西域,让东西方国家之间开始了交流,各种文化、经济等都开始交换。请大家站在历史角度分析张骞的历史贡献。

学生小组二:张骞出使西域增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西域的许多货物、文化、乐器等流传至中原;中原的丝绸、农牧业技术等也流传至西域,丰富了东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与此同时,张骞通西域也为后续中原管理西域奠定了基础。

教师通过挖掘历史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丝绸之路开通前后历史的变革以及关键人物的贡献,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形成历史时空观念,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二)研:研读史料信息,提升实证能力

研读史料信息的环节重点指导学生研读各种各样的史料内容,进一步学习丝绸之路的开通意义,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此,教师可以从多种教育平台搜索相关的史料内容。

教师展示史料:①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西汉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古代筑在边境上的烽火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屯田戍边的士兵)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②丝路上的考古发现(部分):罗马废墟出土汉朝丝织品、新疆发现龟兹古镇遗址、山西墓葬棺床刻有古印度琵琶纹饰。

教师根据上述史料,提出问题:分析古代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教师指导学生读史料,并展开合作探究,汇报探究结果。

学生小组二:丝绸之路的开通促成了东西方国家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这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让汉王朝的地位更加巩固,古代丝绸之路也越来越兴盛。

教师展示史料: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假设现在让你扮演汉朝的商人和西域的商人,请你们带领自己的商队踏上丝绸之路,你觉得可以带哪些货物呢?

学生小组四:西域商队可以带葡萄、石榴等水果的种子或者树苗,以及香料、玻璃、宝石等生活物品,这些都可以与大汉的商队进行交换。

学生小组五:汉朝的商队可以带本地制作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与西域商队的水果种子、树苗以及宝石等进行交换,同时还可以指导西域商队学习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丰富西域国家的农牧业发展。

随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驱动性问题:研读史料之后,说一说你对丝绸之路的看法;探究丝绸之路中的“丝绸”二字有哪些特殊的含义。

学生小组一:丝绸之路的开通,可以说打通了东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屏障,汉朝不仅可以与西域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还能够借助丝绸之路的开通巩固汉朝的地位。

学生小组三:丝绸之路中的丝绸不仅是商品名字,还是一条曲折蜿蜒的纽带,连接了东西方国家的文明和经济,同时促进了国家之间的交流,所以把它形容成桥梁。

教师通过史料研读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问题,能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探:展开合作探究,培养历史思维

教师提出探究性话题: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国家,随着丝绸之路的兴盛,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商人加入其中,进行贸易交流和文化传播。那么,在这条丝绸之路上,商人之间的交易如何保证呢?他们的人身安全、衣食住行等都依靠什么呢?汉朝的货物送到西域后,又是怎样与当地居民或者商户进行交换的呢?

基于此话题,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教材中寻找答案。

学生小组二:西汉时期,在西域成立了都护,主要就是颁布各种贸易交流的号令,同时能够调遣军队,为东西方国家贸易交流的平等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保障,而且都护的成立也让丝绸之路更加通畅,使汉朝的经济、文化等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学生小组三:西域都护可以为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以及货物提供安全保障,同时能够让货物得到平等交易。

教师展示文献史料:“王侯以下皆号泣曰:‘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互抱超马脚,不得行。”(《后汉书·班超传》)

教师向学生提出驱动性问题:该史料中,陈述了班超出使西域的史实,既然丝绸之路如此辉煌,为何还要派使者前往西域呢?

学生小组四:西汉的西域都护为了丝绸之路的运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到了东汉时期,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的往来中断。所以,东汉时期,明帝为了夺回中央政权派班超再次出使西域,而且调遣将士和兵卒对匈奴进行反击和压制。

教师提出探究性话题:当今“一带一路”向世界传递了什么理念?

学生小组五:“一带一路”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一带一路”向世界传递的理念。

教师讲解:不管是古代的丝绸之路,还是现代的“一带一路”,我们都是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东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同时在交流过程中实现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所以,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经济交流之路,还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之路。

通过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丝绸之路的管理以及开通意义,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促进项目式学习的有效实施。

(四)析:分析人物事迹,传递家国情怀

对人物事迹展开分析,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对本课中的关键人物张骞、班超等展开探究性学习,分析人物对丝绸之路做出的贡献,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从而向学生传递家国情怀。

教师向学生展示文献史料: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汉书·张骞传》)

教师提出驱动性问题:通过该史料,可以看出在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候,被匈奴扣押了十多年,给他娶了妻子,有了孩子,但是张骞依然不改使节的风度,这体现了张骞什么精神?这样的精神对现代“一带一路”的建设有何价值?

基于此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展开小组探究,并汇报探究成果。

学生小组三:体现了张骞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开拓进取的爱国精神。

学生小组四:张骞虽然被扣押,但依然不改使节气度,心系故土,可见张骞内心对国家的热爱。

学生小组五:张骞的精神品质也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提供了精神支撑。为了促成“一带一路”的发展,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应该拥有包容、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同时热爱祖国,紧跟时代发展,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教师通过对人物事迹的分析,丰富学生对丝绸之路的认识,同时加深学生对“一带一路”的理解,以此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三、做好项目评价,优化教学细节

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要将教学评价融入每一个项目中,掌握真实的教情、学情,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的细节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此提升项目式学习的效果。

(一)调整教学方法

课前导入的时候,除了用视频导入,教师还可以将生活中与丝绸之路相关的物品引入其中,如水果、衣物、乐器等,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物品的来源,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课程内容。这样的优化可以使课堂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在史料研读环节,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学习丝绸之路的知识,还可以从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出发,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申奥成功等故事,认识中外交流对国际地位的重要性。

(二)优化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教师应该多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如课前史料搜集、课后实践等,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历史的习惯。

2.跨学科学习。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地理、美术等,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多途径、多角度展开学习,提升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

3.多途径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如网络查询、新闻学习、阅读学习等,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一带一路”的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爱国情感。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具有非常突出的实践意义,教师应该紧跟课标要求,设立合理的项目目标,并在目标指引下设计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形成项目式学习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历史时空观念等,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同时促进项目式学习的有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