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有机会也有责任将思政教育内容精心融入课程教学中,使每堂课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作用,这对实现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方位覆盖的教育宏伟目标,共同迎接新时代的教育挑战,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有着重要意义。
一、明确定位,把握思政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的融合原则
在将思政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的实践中,教师要坚持以下原则:
1.自然契合原则。教师要尽量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但不得生硬融入思政内容。
2.严谨科学原则。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含糊不清或误导学生的情况。
3.恰到好处原则。在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环节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数量应当恰到好处。思政元素的融入并非越多越好,关键在于其是否得当和贴切,教师应精妙地把握思政元素与学科内容的结合点,使思政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融合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过度强调思政教育而忽视学科本身的教学内容,以免影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
4.情感共鸣原则。教师通过真实案例、感人故事、优秀人物等,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思政教育的温暖和力量。
二、找准切口,挖掘思政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的融合定位
(一)结合课标融入思政教育
要想让思政教育真正融入中小学学科教学,并使之融合的更加深入,教师需要善于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语文课程标准中,精心提炼能够融入各学科章节和单元的思政元素。这样,教师不仅能带领学生学习知识,还能让学生接受到深刻的思政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义务教育阶段的新时代思政教育元素还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时代精神、法治意识、公民道德、生态文明观念以及当地文化资源(如笔者所在地的红旗渠精神、安阳殷墟)等多个方面,教师需要在备课中多视角挖掘并有效融入教学中。
(二)结合教材融合思政教育
教材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以初中语文新教材为例,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等待着我们去发掘。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程内容就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思政教育素材。
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课中,通过细腻地描绘叶圣陶先生的日常言行,文章展现了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为学生树立了榜样。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品格的力量,从而在内心深处激发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三)结合课文融入思政教育
以《陋室铭》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传授文言文知识的同时,巧妙地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让学生在领略古典文学魅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深刻的思政教育熏陶。教师在教学《陋室铭》一课时,可以将思政元素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并将其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
1.文章开头以山水引出主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凸显了个人品德的重要性,告诫我们内在修养胜过外在物质。这可以启发学生重视内在品质,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
2.文中对陋室环境与主人日常生活的描绘,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反映了主人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这种淡泊名利、崇尚简朴的价值观,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具有积极影响。
3.刘禹锡在文中描述自己的社交圈和日常活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彰显了他不与世俗同流、洁身自好的品格,同时体现了健康的人际交往观念,对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4.文章通过引用诸葛亮、扬子云等典故,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并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崇,有助于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三、整合内容,明晰思政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的融合目标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显得愈发重要。这两者共同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它们的融合必须建立在目标高度一致的基础之上。换言之,我们应通过学科教学巧妙地融入思政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为确保融合内容与方式既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又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我们需要精心策划,将思政教育自然地融入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陋室铭》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朗读、背诵并理解这篇经典之作,还要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章的主旨与内涵。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间的讨论分析,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高尚情操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并学会珍惜并主动追求一种简朴而高尚的生活方式,从而在内心深处树立起对中华文化的坚定自信。例如,结合思政教育要求,在《陋室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设计教学目标。
1.学生能准确朗读并熟练背诵《陋室铭》,理解并翻译文章的基本内容,领会文章主旨,深入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从而提升文言文鉴赏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操和简朴生活的价值。
3.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导他们珍视并践行简朴而高尚的生活方式。同时,通过学习作者的高尚品德,培育学生的内在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激励学生追求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
教师在教学重难点的设计上,也可以将其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例如,教学重点在于指导学生理解《陋室铭》的基本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入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欣赏文学的同时得到思政教育。
四、创新形式,拓展思政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路径
(一)备课环节的预先融合
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巧妙设计思政教育情境。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如案例研讨、问题导入等,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确保教育效果。教师还应注重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巩固和拓展思政教育成果,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加深对思政知识的理解与体会。
【教学片段】教师:同学们,在这个物质充裕的时代,我们常常陷入对物质的过度追求中。那么,如何在物质与精神追求间找到平衡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陋室铭》这篇经典古文,来探索问题的答案。让我们跟随刘禹锡走进那间虽简陋但精神富足的陋室,感受他在物资匮乏中如何坚守精神高地。现在,开启我们的课程,一起在现代生活中找寻属于自己的精神栖息地吧!
(二)课堂环节的有机融入
首先,教师应积极探索并实践创新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小组辩论等,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验和感悟思政教育的内涵,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如开展课堂讨论、提问答疑等活动,构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思政教育氛围。教师还应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展示丰富多样的思政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最后,教师可以结合时事热点和社会现象进行思政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例如,教师可以引入中国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将其中蕴含的数理化知识和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
例如,教师在开展《陋室铭》的教学中,通过范读、自读、朗读、背诵,层层递进地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初步诵读
(1)教师范读《陋室铭》,并指导学生注意字音、语调。
(2)理解文章大意,在自读之前,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标题和开篇几句,初步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主旨。《陋室铭》通过描述陋室(简陋的居室)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3)自由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力求流畅清晰。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适时停顿,品味文辞之美,同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尝试背诵,在理解文章大意和多次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尝试背诵全文。
2.分组讨论
作者是如何在《陋室铭》中表达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不慕荣利的节操?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或质疑。
3.教师点拨
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组内讨论作者的“德馨”表现在哪些地方。
(1)居所的选择与心境:刘禹锡选择了一个简陋的居所,但他并不在意其简陋,而是注重内心的宁静和修养。他认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房屋虽简陋,但只要有高尚的品德,就足够令人尊敬。
(2)环境的描绘:文中提到“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对居所外部环境的描绘,虽然简陋,但绿意盎然,充满了生机,反映出刘禹锡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3)与人的交往:刘禹锡的交往对象都是有学问的人,即“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说明他注重与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交往,从而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
(4)生活的情趣:刘禹锡在陋室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享受音乐的乐趣和阅读的愉悦,这体现了他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情趣。
(5)不受世俗纷扰:文中提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明刘禹锡不受世俗纷扰和公务的拖累,能够专心于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学术研究。
师生总结:作者借用“诸葛庐”和“子云亭”自比,最后引用孔子“何陋之有”的话进一步深化“德馨”。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明白作者不慕荣利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讨论交流中深入融合
教师通过引导、讨论与思辨,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文本所呈现的社会现象,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参与社会改革的意识。这样的引导有助于实现课程思政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例如,在《陋室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陋室铭》的内容展开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1.《陋室铭》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展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操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由于时代差异,学生可能难以深入理解这篇名篇背后的意蕴。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视频介绍其写作背景,揭示这是刘禹锡挑战权势的宣言,激发学生对他坚贞不屈精神的敬仰,并重新审视文本,更深刻地体会作者儒雅高傲的气质。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剖析文章中的思政元素,如“德馨”的核心理念、淡泊名利的价值观以及高雅的交往准则等。
2.通过朗读和品味《陋室铭》中的优美词句,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
3.让学生分享身边简朴生活的例子,增强学生对简朴生活的认同感,谈谈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提高品德修养。
教师总结:刘禹锡认为,房屋简陋与否并非关键,居住者的品德才是核心。这启示我们,在任何环境中,提升品德修养比追求物质享受更重要。
在拓展提升环节,教师联动课上课下资源,为学生播放视频《西南联大的故事》,学生结合课文与自身实际,分享所得启示。
教师总结:西南联大学子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求学,与《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情境相呼应。这告诉我们,学习效果不取决于环境,而在于个人的奋斗与心态。同时,文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达的专注学习态度,也提醒我们在学习中应心无旁骛,高效学习。
学生齐读(背)课文后,教师总结本课要点和主旨,并着重指出高尚品德在个人、社会及国家层面的重要性。高尚品德是个人成长的基石,能赢得尊重和信任;是社会和谐的关键,能减少冲突、促进社会进步;更是国家繁荣的根基,能培养优秀人才、塑造国家形象。因此,我们需铭记品德之重,不仅学习知识,还要在生活中实践,成为有德、有修养的人。
(四)课后作业的延伸融合
为了巩固和拓展思政教育的效果,教师可以布置与思政教育紧密相关的课后作业。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撰写关于《陋室铭》中思政元素的主题作文,或者开展以“德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思政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片段】课后作业:教师让学生设计一份自己的“陋室”改造计划,体现简朴而温馨的生活理念,鼓励学生将计划付诸实践,感受简朴生活的美好。
五、启发思考,提升思政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的实效
教师应积极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着力培养他们的协作学习能力。以《陋室铭》的教学为例,在小组合作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深入探讨作者在《陋室铭》中是如何精妙地表达自己的高尚品德以及对荣华富贵的不屑。讨论过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而其他同学则有机会进行补充或提出疑问,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在课程的深入探究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身边简朴生活的实例,以此增强学生对简朴、质朴生活的认同感和向往。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和提升道德素养。
思政教育已然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桎梏,正向着全方位、多角度、深融合的育人模式迈进。经过一年的深入探索与实践,我校的思政融合课程已稳稳地“立”了起来,这不仅提升了课程的地位,还让授课的教师在教学领域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课程的深度融合助力学生成长,使他们在成长道路上更加有“力”前行。这一年来,学生的思政意识,如爱国主义情感、对学科的热爱以及科学探索精神等,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攀升。
六、总结
深化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是长期挑战,需教师、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唯有持续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不断加强教师培训,创新融合方式,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以及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超越单一的学科视角,以更宽广的视野看待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需要跳出传统的教育框架,以更前瞻性的思维展望学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