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学习型课堂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即通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探究和合作交流,实现知识的深度建构和自我提升。柳宗元创作的《永州八记》凭借深情的叙述与生动的描绘,在中国古代山水游记领域中独领风骚,尤其《小石潭记》这篇仅以两百字左右的精炼笔墨,展示出其文辞优美与内涵丰富的典范特质,是教科书中的璀璨明珠。本文以《小石潭记》为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文言文学习中实践学习型课堂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导向的课堂教学。
一、初探:构建知识框架,激发兴趣
(一)初识柳宗元
在初步探索的第一阶段,我们以张岱的评价为引子来初识柳宗元:“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立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柳宗元,字子厚,因其籍贯河东,被人们尊称为“柳河东”,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大师、哲学家和思想家,位列唐宋八大散文名家之一。柳宗元在其文学生涯中共创作了600多篇诗文,成果丰硕。其中,近100篇的骈文展现了他论述有力、讽刺尖锐的文风。他的散文和游记则以描写细腻、寓意深远著称,常常寓情于景,借自然之物抒发个人情怀。柳宗元有《柳河东集》,其代表作《江雪》《渔翁》等。
考虑到本次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章内部,我们调整了传统文言文教学的常规步骤。在这里,我们仅对柳宗元做一个概览式的介绍,只是让学生对他有一个初步的认知,而暂时未涉及详细的背景信息,以此作为后续深入探讨的基础。
(二)初见小石潭
在第二部分,我们初次接触《小石潭记》这一古典文学作品。“记”作为一种古老文体,往往通过叙述事件、描绘物品、风景或人物来表达作者的见解与情感,而《小石潭记》虽属于即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但有着超越一般游记的深度,值得我们一探再探。
学习型课堂要基于学生兴趣来构建知识框架,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自身的学习和研究兴趣。首次邂逅小石潭,作者细腻描绘了诸多景象:潭水、树木、游鱼……每一处景致都别具风味。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从赏析这些景物入手,鼓励学生主动观察、分析,激发他们对文本的兴趣与好奇心。
接着,教师要求学生进一步鉴赏景物细节。先以做批注的形式自主品读,再做交流分享。如水:文中描述在竹林之外,先闻其声,水声悦耳,如同佩环轻碰,此喻义巧妙,让读者仿佛亲耳聆听,传递了作者的愉悦心情。“水尤清冽”的描述,特别强调了水质的纯净透亮。此篇文章通过鱼儿的游动不着痕迹地表现水的清澈,如在空中飘动,无所依附,这一虚实结合的描绘,借助八大山人画鱼不画水的艺术手法,使学生直观体验水之清澈。而文中描绘的鱼动静相宜,一会儿静止不动,一会儿又迅速游远,忽隐忽现,充满趣味,加之“似与游者相乐”的拟人化,仿佛鱼儿与人类共享快乐,构成一幅活灵活现的画面。至于“青树翠蔓”,这简练的四字短语,描绘出绿意盎然的树枝藤蔓在风中轻摆的姿态,既生动又富有韵味,令人沉醉。
第三段提及溪流与岸势,溪水弯曲,远望时隐时现,岸石错落无序,这份幽深中暗藏难以言喻的情愫。在这里,教师可点一下,为后面的深入探究埋一个伏笔。
阅读《小石潭记》,我们需超越表面的美景赏析,去品味景中深藏的情意,进而领略作者情与景的浑然一体、物我无间的高妙境界。
二、深入理解:情感与景致的融合
(一)情与景交融
在情感与景致的融合方面,康震教授曾生动阐述了柳宗元与其笔下自然界的密切联系:“柳宗元不仅仅是喜爱山水,更关键在于他与自然合为一体,以山水为笔墨书写生活,借山水抒发内心深处的思绪,使之成为他精神的象征。”那潺潺流水声,宛如玉石碰击,清脆悦耳,直抵心灵深处,激起一阵阵涟漪;游鱼悠然动静自如,时而驻观,时而疾驰,添几分欢欣跃之趣……此情此景,令作者忘却烦恼,沉醉于自然之怀。
正在学生徜徉于美景之际,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柳宗元的情感是否仅限于欢愉?学生回答:不,还有哀愁。
那么,这份哀愁又如何在文中体现?让我们一同品味这句:“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此处,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心中不仅有对美景的热爱,还隐藏着深深的孤寂与哀伤。可是,这种哀愁从何而来?
(二)境与人合一
这时,教师适时发问:“一乐一忧,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学生首先从文本中寻找答案依据:
如小潭位置:“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可以看出小潭地处偏僻,无人问津;再如“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环境的凄清、寂静触发了作者凄凉的心境,不觉间人和境融为一体。这样的理解固然没有错,但比较浅显。学习型课堂就是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主动发现和构建知识。因此,教师这时可以插入一些背景资料,然后引领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永州环境:永州地处湖南、广东和广西交界,史料记载“永州,瘴乡恶土,杂树参天,人烟稀少,毒虫遍野”,被朝廷视为“偏僻荒凉之处,罪臣流放之地”。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九记载,永州“元和初仅有户八百九十四”。柳宗元在永州的生活,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柳宗元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和他一起来到永州,受尽艰辛,不到半年便撒手人寰;正值壮年的他,身体却极坏,“行则膝颤,坐则髀痹”;在永州的前五年,到处寄住,从龙兴寺住到法华寺西亭。五年之间,住处被山火烧毁四次,书籍、衣物荡然无存……
此刻,学生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深入柳宗元的个人历程和内心世界,试图探寻他为何在如此美丽的山水之间,内心却充满了忧虑与愤懑。
他渴望在山水间寻求消遣与慰藉,让自己遭受折磨的内心得到片刻舒展。尽管目之所及皆是迷人风光,仍无法驱散他心中的阴霾。那些清幽美丽的山水,仿佛只是他内心忧伤的暂时遮掩,一旦遭遇清寂的环境,那些潜藏的情绪便会如潮水般涌出,让他倍感压抑。他乐在山水之间,因为那是他唯一的慰藉;他忧在山水之间,因为那是他无法逃避的现实。柳宗元的“不可久居”并非只是对美景的排斥,更是他心灵的抗拒。
此刻,学生对柳宗元那似乎矛盾的情感——乐与忧,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不再单纯归咎于环境的凄凉,而是触及他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纠葛。
三、深度探究:情感共鸣与文化意识
学习型课堂追求的是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探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文本,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参考书中对《小石潭记》中的感情如此分析:“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的欢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但是,从小石潭的秀丽风光及文中提到的同行伙伴来看,小石潭并非彻底的孤寂、冷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学会质疑、分析、评价,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了以前学过的几篇写景抒情古诗文,与《小石潭记》作比较,共同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王维诗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同样是在幽深的竹林,他非但未感到孤寂,反而享有一份宁静与悠然,何故?
2.文中明明有五人相伴同游,为何作者仍感到如独自一人,遗世独立?
3.身处同样偏僻荒凉的黄州,为何苏东坡在承天寺的秋夜月下漫步,仅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淡然自嘲,并未显露出“不宜久居”的厌倦意味?
4.同样因改革而贬谪的刘禹锡,与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即使在和州屡遭地方官苛待,却能在《陋室铭》中展现出安于贫困的超脱之乐,甚至在悲凉秋日写下“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迈之句,又是为何?
这些问题实际上引领学生进一步深究柳宗元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以及与各个时代的文人间差异的对比,理解他们面对逆境的不同态度与心境转化。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柳宗元的身世背景和被贬后的不幸遭遇:柳宗元出身贵族,自幼才华横溢,21岁即中进士,仕途初期平步青云。然而,805年参与王叔文改革失败后,遭贬谪至永州。甚至元和元年(806年)的诏书明确规定,包括柳宗元在内的八名被贬官员,即使遇到大赦,也不得考虑给予其较靠近京城或更有实权的职位,彻底断绝了柳宗元复职的希望。他早年的家族显赫地位与坦荡仕途,与后来接踵而至的重重苦难形成了鲜明且深刻的对比。正是这命运的变幻莫测和生活的辛酸,使得《小石潭记》中那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描绘,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刻画,更是柳宗元心灵创伤的真实写照。在那些孤寂的山水间,他仿佛找到了自己被时代和王朝抛弃、遗忘的身影,那些被误解与埋没的才华,在小石潭的清冷与静谧中找到了共鸣。
我们再将《小石潭记》置于柳宗元更广泛的创作脉络中审视,包括《永州八记》和《囚山赋》等作品,这些共同构成了他对自身遭贬生涯的深刻反思与精神寄托。在《永州八记》的首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柳宗元以流放者身份自居,透露出他在异乡的漂泊之苦与内心的不安。整个《永州八记》系列,他借自然景观喻自身,小石潭的隐秘恰似他的才情被忽视,那份无人识得的悲哀,是他与山水间情感共鸣的深层次表达。
陈幼石、康震等学者的解读,进一步揭示了柳宗元与永州山水之间的特殊关系,他们认为那里的偏远与奇绝正是柳宗元才华被埋没的写照。他探寻此中之美,不单因其美,更因它们与他有共鸣,共享被遗忘与误解的命运。柳宗元每次面对这样的景致,都是对自己处境的一次重新审视,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叹息。因此,小石潭的孤寂无人问津,触发了他联想自身的孤立无援,可能是他情绪剧变的关键所在,从而使得《小石潭记》成为柳宗元个人情感与时代印记的双重见证。
四、创新交流:跨时空对话,情景模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设计了一道拓展想象题:
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场穿越,让范仲淹、欧阳修、苏轼、刘禹锡等与柳宗元有相似遭遇的文人和他相遇,你觉得他们会对柳宗元说些什么?请结合他们的名句,加以解说分析。
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开始想象。他们将自己置身于情景之中,仿佛看到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与柳宗元围坐一起,交流着各自的经历与感慨。学生用文字再现了这一感人场景。
好朋友刘禹锡向柳宗元诉说着他自己后来的经历,以及对柳宗元的无尽思念。他用“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精彩诗句来劝慰柳宗元,鼓励好友用积极的心态看待世间万事,看到困境中的希望与未来,相信历史总是不断前进的,无论个人遭遇如何,都应保持对未来的信心与期待。
范仲淹可能会用自己的政治理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点醒和鼓舞柳宗元,作为文人士大夫,即便被朝廷流放,“处江湖之远”,也不要忘记自己为君为国为民的责任,将个人的忧乐与天下忧乐相联系,“不以己悲”,从而找到更深远的人生意义,成为后世文人的楷模。
欧阳修以大文豪的沉稳与睿智接过话题,告诉柳宗元,他的山水诗文早已传为佳话。“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我们都在山水间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或许这正是命运对身处困境的你我的馈赠。即使在异乡,柳兄也不妨沉醉山林,与民同乐,这是一种不同的人生价值。
苏轼或许潇洒地说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或许高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快乐地和柳宗元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告诉柳宗元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雨,都可以苦中作乐,应以超然、阔达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磨难。
……
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不仅是各个时代的文化大家文学与智慧的交流,更是学生与古代先贤触动心灵的互动。在学习型课堂的视角下,学生打开思路,积极思考探究,结合文人的名句,解说分析他们可能对柳宗元说的话,不仅深入理解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精髓和人生智慧,还激发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从而更真切地体会到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深沉的情思,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生动实践。这种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让他们在主动探究中汲取知识,在思考与交流中提升核心素养,实现了学习型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五、总结与升华:构建完整形象,提升综合素养
在永州生活的柳宗元还做了什么?这位文学大家对当地的人民和文化又有着怎样的影响?这场探究之旅的尾声,教师引领学生追寻柳宗元贬谪岁月中的足迹,深刻探讨了他的精神遗产与文化贡献。
柳宗元在其生命的后半程,虽未能完全摆脱贬谪生涯带来的哀愁与苦闷,以至于47岁时抱憾离世,但正如我们希望的那样,他的人生观并不局限于个人荣辱的计较之中。他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即便遭遇重挫,依然坚定不移。在永州度过的十年,虽是他个人命运的低谷,却成为他作为思想者与文学大师创作最为璀璨的时期。据统计,柳宗元流传后世的作品约有六百篇,而这其中的四百余篇都是在永州这片土地上孕育而生,堪称苦难中绽放的智慧之花。“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余秋雨《柳侯祠》)
《旧唐书·柳宗元传》所载:“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柳宗元对永州文化脉络的塑造、演进及传承,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柳宗元来永州后,湖南地区共有17名进士金榜题名,而其中湘南一隅便占据了11席,尤其是邻近的延唐县(即今日之宁远),竟独占5位,直观印证了柳宗元深远的影响力。他虽将个人的磨难与不幸深埋于永州大地,却将无尽的智慧与斐然的文采播撒在这片土地上,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柳宗元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在逆境与挫折中如何寻找生命的意义,坚持理想与追求。至此,学生通过《小石潭记》,能够全方位且深入地理解柳宗元及其作品,对他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深度和高度。在这样的学习型课堂中,学生不仅是在学习一篇古文,更是在参与一场跨越千年的思想交流。通过《小石潭记》的学习旅程,学生学会了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发现知识,而非被动接受。当他们再次翻开《小石潭记》的篇章,心灵将会与柳宗元的哲思境界产生共鸣,从而实现思想层面上的飞跃与升华。
六、结语
本次《小石潭记》的探究之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习得了基础知识,完成了对作品的赏析,还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进行了深度思考与文化交流。学习型课堂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基本的语言和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传承能力,从而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