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酥又名“金酥”,产于贵州省威宁县,故又被大家称为“威宁荞酥”,其诞生于明朝洪武时期,至今已有600余年的悠久历史。
据传,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要过生日,贵州宣慰使奢香夫人赴京入朝,想把乌撒(今威宁、赫章一带)的特产苦荞麦粉做成寿糕上贡给朱元璋,可多次试验均未成功。眼看朱元璋寿期将近,奢香心急如焚,遂颁布告示,重金寻找能做出此种糕点的人。一个名叫丁成久的重庆人揭了告示,他对照传统糕点的制作工艺,反复琢磨并加以改进,最终制出精致可口的寿糕,取名“荞酥”。
奢香夫人上贡的荞酥重达数斤,表面雕刻着九条龙,中央是一个“寿”字,寓意“九龙捧寿”。朱元璋看到造型如此精美的糕点十分喜欢,品尝后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南方贵物”。
奢香夫人所在的威宁县平均海拔2200米,种植苦荞的历史十分悠久,现如今是我国“三大苦荞”种植基地之一,有“高原荞乡”的美誉。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山歌:“威宁哥哥下山来,麻布衣服烂草鞋。羊皮口袋一挂起,苦荞粑粑滚出来。”可见,在贫穷的时候,苦荞曾是威宁百姓的主食。
苦荞不仅是一种粮食作物,还具有药用价值。早在唐朝时期,“药王”孙思邈的《急备千金方》最早以荞入药;据《本草纲目》记载:苦荞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的作用。
现代营养学认为,苦荞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B族维生素、芦丁类、矿物质、植物纤维素等。其中,蛋白质含量为9.3%-11.7%,含量明显高于小麦粉、大米、玉米粉和高粱,蛋白质组成与豆类作物相似,既含有水溶性的清蛋白,又含有盐溶性的球蛋白。苦荞麦粉还含有19种氨基酸,且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苦荞籽粒中粗脂肪含量在1%-3%,高于大米和小麦面粉;脂肪中有9种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约占总脂肪酸的87%,它们对幼儿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还可防止成年人发生冠心病。
威宁荞酥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先将红糖和适量水混合,达到溶解状态。接着加入适量苦荞面粉,同时放入鸡蛋、酵母和苏打,充分搅拌直至形成均匀且有弹性的面团,让其自然发酵一天。接下来准备馅料,把煮好的红小豆磨成粉,加入红糖煮干,最后加入菜油拌匀即可。第二天,将已经发酵好的荞麦面团切割成若干个小剂子,用擀面杖进行压平处理,把馅料包进去封口,然后按成圆饼的形状。在每个荞酥的外部都刷上一层薄薄的食用油,然后放入烤箱,烤制15分钟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