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展现愿景使命、经营战略和价值理念的重要手段,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想要高质量发展,就要积极应对内外部形势的变化,实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文章立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实际,总结、梳理和分析当前形势下资产负债管理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借鉴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的一系列举措,研究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期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推进业务发展迈向新台阶。
[关键词]资产负债管理;内外部形势变化;现状和挑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4)18-0025-03
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实现价值创造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是银行展现愿景使命、经营战略和价值理念的重要手段,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不断总结分析、持续优化,才能实现资负两端的综合动态匹配。当前,银行业发展的内外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外部环境方面,有经济增速放缓、人口增速缓慢、老龄化趋势增长、科技进步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因素;内部环境方面,有经营规模扩张、盈利能力趋弱、监管形势趋严、风险防控压力增大、资产结构优化空间提升等因素。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在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着多重挑战,如负债成本持续抬高、风险防控压力增大、利差缩窄盈利承压、资产结构尚需优化等。文章立足以上实际问题,提出优化资产负债管理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推进农发行业务发展迈向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发行积极推进包括资产负债管理体制改革在内的“八项改革”落地实施,信贷规模增长超3 . 5倍,资产规模、净利润保持快速增长,至2 0 2 3年末,资产规模超9 . 9万亿元,负债规模超9 . 6万亿元,实现净利润3 6 0亿元,为履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当前,国内经济运行面临诸多压力和困难,经济发展增速放缓,金融市场竞争加剧,信贷风险暴露趋势明显,虽然全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但仍面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增多等多重不利因素,这给农发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带来多方面的挑战。
(一)负债成本持续抬高
负债成本的升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低成本负债占比下降。农发行以总行市场化发债为主要筹资渠道,目前发债付息率在3 %以上,对公存款作为负债的重要构成部分,平均付息率不到1 %,对降低全行的负债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房地产、餐饮、物流、旅游等行业陷入现金流短缺危机,低成本的对公存款占负债比重呈下降趋势。
根据农发行官网发布的2 0 1 9—2 0 2 3年年度报告,全行存款余额由2 0 1 9年年初的1 . 4 3万亿下降到2 0 2 3年年末的1 . 1 9万亿元,存款规模持续下降,低成本的对公存款规模下降,需要发行更多的农发债补充,市场化发债筹资引起负债成本抬高。
另一方面,存款付息率升高。在存款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为争取更多支农资金反哺“三农”,践行“存款支农、存款增效、存款兴行”理念,农发行持续加大对公存款营销力度,对公存款平均付息率不断攀升,同时不断提升主动负债的比例,2 0 2 3年末,农发行发债筹资总量首次突破2万亿元,存款平均付利息率持续攀升。
(二)风险防控压力增大
近年来,农发行积极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升风险综合管控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不良贷款率持续多年保持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较好水平,各类风险总体可控,但是,全球经济呈现高通胀、高债务、低增长态势,国内经济面临周期性、结构性矛盾并存,部分领域风险隐患多点爆发。
为切实履行政策性银行职能,全力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和服务稳住经济大盘,农发行的业务拓展进入了一些过去不太熟悉的领域,产品种类更加丰富,资产结构更趋多元,面临的风险挑战也出现了新变化,受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风险、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相互交织的影响,防范化解风险的压力不断增加。截至2 0 2 3年年末,农发行不良贷款额较去年增长7 0 %,不良贷款率上升0 . 1 5 %,关注类贷款额、新发生额均为近五年同期最高,中长期贷款风险隐患增多,关注类贷款增幅较大,且中长期贷款进入集中还款阶段,虽然资产质量仍保持稳定,但潜在风险防控压力不容忽视。
(三)利差缩窄盈利承压
保持合理的利差是确保资本充足率满足相应监管指标要求的必要,也是农发行支持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实现财务可持续、推动内源性资本补充的必然要求。疫情爆发以来,农发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认真落实助企纾困决策部署,减免多项企业服务收费的同时,坚持做好精准可持续让利计划与利率双目标管理,2021—2023年三年新投放贷款平均利率均低于全国性金融机构,用实际行动落实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为推动政策性金融支农作出新贡献。信贷投放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要求,资金筹集要以市场化发债为主要筹资渠道,随着银行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农发行资产端的“政策性”与负债端的“市场化”刚性矛盾日益凸显,导致全系统净利差不断缩窄,财务可持续的压力加大,资产规模增长拉动盈利增长的边际效应逐步减弱。
(四)资产结构尚需优化
2023年3月,被誉为“全美最佳银行”的硅谷银行突然宣告破产,究其原因,既有宏观政策动荡和监管偏弱的外因,更有资产配置偏离主业且期限错配严重的内因,最终因其资产规模膨胀过快、流动性不足、资不抵债而破产,给银行业以深刻的警示[ 1 ]。
近年来,农发行坚持党的建设、业务经营、改革创新、风险防控协同推进,业务发展步入高速通道,资产总额逐年快速增长,2021—2023年三年平均贷款增长率高达13%,资产规模临近10万亿元大关。以全行贷款余额位列首位的山东省分行为例,从产品期限来看,信贷投放以中长期贷款为主,中长期贷款增量占比较高;从营销品种来看,城乡一体化、棚户区改造等贷款“一品独大”,信贷资源过度集中;从客户层级来看,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县域客户占比较高,资信优质的央企、省企等客户数量少、贷款余额占比较低,资产结构的不均衡给高质量发展形成一定制约,对信贷风险防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了进一步部署,对政府投资项目举债提出更为严格的限制要求,这对存量项目储备和后续业务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农发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探索发展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优化和业务模式创新,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一)坚持“政策性”,强化政治职能定位
农发行是国内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成立初衷就是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全力推动和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其职能定位就决定了农发行的主责主业是聚焦商业性金融机构干不了、干不好的业务。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地缘政治冲突多点频发,国内经济虽已呈现恢复向好的总体态势,但经济恢复仍将是波浪式和曲折式上升前进的过程,国内经济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实体经济投资意愿不强、行业风险隐患较多的现状。作为一家执行国家意志的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要坚定地扛稳“政策性”大旗,充分发挥“当先导、逆周期、补短板”的职能作用,在处理好定位、边界、产品三者关系的前提下,全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政策性金融力量。
(二)聚焦“流动性”,合理配置资产与负债
硅谷银行破产事件的根源是资产配置偏离主业且期限错配严重,导致发生存款挤兑事件,进一步凸显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资产配置方面,要充分体现政策性银行的主责主业,坚持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适应国家产业优化升级趋势,做好科技、绿色、普惠、养老和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和层级,做大优质项目及客户的储备基数,做到优中选好、优中选优,资产配置匹配信贷结构优化升级,将有限的经济资本匹配到业务履职发展和国家重点领域中来,提升资产流动性。在负债配置方面,提升负债结构的多元性,加强对不同负债来源、规模的主动统筹管理,形成来源结构多样、业务品种丰富、应急融资渠道多元的负债组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完善存款产品体系和存款营销工具,完善各类场景服务,不断强化财政事业类单位资金作为资金来源“压舱石”的作用,提升财政性资金和定期类存款产品的比重,确保负债与资产的期限和结构相匹配,将流动性风险降至合理水平。
(三)体现“差异性”,提升精准管理水平
贯彻落实差异化的资产负债管理理念,推动资产和负债“由量到质”的提升,才能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同业竞争,体现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在价值。在负债端,要加大存款的精细化、差异化定价力度,大力营销低成本对公存款,对优质大额存款客户要提供“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并给予合理差异定价优惠,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在服务中赢得“存款”;同时,要体现存款营销机制的差异性,落实“一把手”是存款营销“首席执行官”和“第一责任人”制度,发挥前台条线营销优势,压实存款营销的主要责任,中后台条线各司其职,层层传导存款营销压力,不断提升存款营销质效。在资产端,实行差异化优惠定价政策,强化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将信贷资源向国家重点领域倾斜,主动加强对商业性金融“干不了、干不好”业务的研究,充分发挥绩效考评和业务经营计划“风向标”作用,兼顾政策性履职和财务可持续要求,不打成本价格战,算好综合效益账,推进具有农发行特色、适应业务发展管理需要的信贷管理体系改革。同时,各级机构应摸清自身资源禀赋,加强对当地区域资源和经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农发行信贷相关领域主要指标的研究,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因地制宜挖掘发展潜能,促进信贷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立足“周期性”,准确把握政策机遇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既有外部环境挑战,也有内部因素制约,但经济发展是周期性的,当传统经济发展动能不足时,新一代技术革命就会催生新的发展动能。为适应技术革命的新趋势,银行业的资产负债管理要站得高、看得远,积极应对经济、金融“周期性”的起伏,从周期发展的视角把握政策和市场机遇。
一方面,农发行要坚定地发挥“逆周期”职能作用,在经济发展前景不及市场预期的情况下,克服“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商业性银行业“顺周期性”缺陷,落实好党中央部署的“保交楼”“农发基础设施基金”“三大工程”等各类政策性任务,杜绝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另一方面,要关注宏观形势和市场环境变化,盯紧各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出台的相关政策及措施,加大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力度,因地制宜配合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和合理途径化解地方债务,助力盘活国有资产,促进政府财力“造血”循环,创造国有融资平台及承贷企业与农发行“双赢”局面,提升风险防控和不良资产化解水平。
(五)提升“创新性”,推进数字金融应用
国内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建设金融强国奠定了技术和数据基础,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金融“脱实向虚”、与实体产业结合度不高、金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农发行先后组建了软件开发中心、金融科技中心和业务研发中心,逐步确立了业技融合和业数融合的新机制。
下一步,农发行要尝试转变传统的串联流程思维为并联立体思维,探索开展多边云协同和多维实时业务处理,建立前、中、后台数据的信息共享机制,综合运用业绩评价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头寸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系统等不同条线业务的系统数据,提高客户画像、风险预警、市场预测等方面的数据收集和运用能力,针对性地开展数字化精准营销,以数据平台引领金融业务创新,提升经营决策和业务发展的科学性。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经营高效运行的中枢,作为一家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政治性和人民性为宗旨,坚持“政策性”、聚焦“流动性”、体现“差异性”、立足“周期性”、提升“创新性”,不断增强金融资源配置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推进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政策性金融力量。
[1]吴竞择,卢孔标.硅谷银行倒闭对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警示[J].海南金融,2023(06):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