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主革命先驱王伯群

2024-10-08 00:00:00彭苏
名人传记 2024年10期

王伯群是近代民主革命先驱,是政治家、教育家,其家族是民国初期掌控贵州十二年的“兴义系”军阀,舅舅是贵州省省长,弟弟是黔军总司令,妹夫是何应钦。他与孙中山、梁启超等人是忘年好友,和蔡锷等人一起把袁世凯拉下帝位成为护国功臣。他两任国民政府交通部部长,创建了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前身),任校长期间迎娶校花学生之事轰动了整个上海滩……

与孙中山、梁启超成为忘年好友

1885年9月,王伯群出生在贵州西南部重镇兴义(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景家屯。

王伯群的先祖王玺元末明初时随明朝定南侯景双鼎参加平定云南的“调北征南”战役,后随景双鼎在兴义景家屯定居并繁衍生息,成为兴义富户。晚清时,王伯群父亲王起元娶兴义首富刘官礼的长女刘显屏为妻,两人生下三个女儿王文碧、王文潇和王文湘,以及两个儿子王伯群、王文华。

王伯群的外公刘官礼在清咸丰、同治年间,效仿曾国藩组织团练,配合清军镇压黔西南的农民起义,后被擢升为知府,赏戴花翎,成为黔西南的名人。刘官礼在战后重建兴义笔山书院,不惜重金聘请各省数十名进士、举人任教,使得笔山书院与贵阳贵山书院、遵义湘川书院并称“贵州三大书院”。1903年,刘官礼把笔山书院改为兴义县立高等小学堂,由大儿子刘显世任兴义学董,王伯群、王文华兄弟及兴义乡下的何应钦等都在此就读。1905年,二十岁的王伯群作为贵州首批公费生赴日留学。1906年,贵阳成立通省公立中学,兴义选派王文华等十三人上省应考,结果包揽前十三名,轰动全省。

在日本期间,王伯群加入同盟会,与孙中山、章太炎和梁启超等人成为忘年革命好友。后来王伯群一直追随孙中山,孙中山曾赠送王伯群一副著名的五言联:“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百年后,在2013年朵云轩“双雨山馆(王伯群斋号)藏珍”专场拍卖会上,这副五言联以一千零二十三点五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创下了孙中山先生墨迹在拍卖市场成交价的世界纪录。

辛亥革命后,王伯群从日本返回中国。他在上海加入章太炎组织的中华民国联合会,并应章太炎之邀,出任《大共和日报》经理。时梁启超也在北京组织进步党,梁启超邀王伯群出任干事。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孙中山和黄兴等发起讨袁的“二次革命”,但被袁世凯镇压。1914年,王伯群回到贵州,出任贵州护军使署参赞。

此时的贵州,已是王伯群家族“兴义系”军阀的天下。原来,武昌起义爆发后,贵州巡抚电令刘显世率团防营兵五百人到省会贵阳“勤王”,刘显世与外甥王文华带领团防营兵行至中途时,得知革命党人已占领贵阳并宣布贵州光复,刘显世反戈一击,通电拥护革命,率军进入贵阳加入革命政权。两年后,刘显世在滇系军阀的帮助下,实际掌握了贵州大权,其堂兄刘显潜任贵州游击军总司令,其弟刘显治任国会议员,外甥王文华为黔军中坚人物,“兴义系”军阀开始统治贵州。

王伯群回到贵州后,鉴于袁世凯的所作所为,为防患于未然,他建议舅舅刘显世将黔军迅速扩为六个团。王伯群这一先见举动,为后来反袁护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滇黔首义,再造共和”的护国功臣

1915年3月,袁世凯图谋废除孙中山主持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称帝野心暴露无遗。11月,梁启超、蔡锷、王伯群和曾任贵州巡抚使的戴戡等七人在天津召开会议,确定了应对计划:一旦袁世凯称帝,云南首先宣告独立,随后贵州、广西响应,以云贵两省军力夺下四川,以广西之力占领广东,约三四个月后会师湖北定中原,史称“天津会议”或“天津密会”。会后,王伯群前往昆明,将蔡锷的亲笔信交给蔡锷的老部下、云南将军唐继尧。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在北京宣布登极,孙中山在海外立即发表《讨袁檄文》。蔡锷和王伯群、李烈钧、熊克武等人陆续抵达昆明,于12 月19日召开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会议,参会人员全部支持云南出兵讨袁。12月21日,王伯群、戴戡代表贵州参加歃血盟誓。12月25日,云南通电全国,宣布成立中华民国护国军政府,誓师出兵讨袁。

王伯群从昆明赶回贵阳,与弟弟王文华一起,向舅舅刘显世陈述护国大义,请求刘显世率黔军参加护国军行列,共同反对袁世凯称帝。王文华还慷慨激昂地对刘显世道:黔军起事后,舅舅可电告袁世凯,就说王文华率部叛变支援蔡锷。将来反袁成功,功劳全归于舅舅;如果反袁失败,可将责任全部推到他身上。

云南护国军兵力只有两万人左右,由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分任第一、二、三军总司令,蔡锷的第一军先进攻四川,李烈钧的第二军择机进攻广西,唐继尧的第三军留守云南,之后会师武汉,再行北伐。1916年1月,蔡锷率第一军三千多人由云南攻入四川,与数万北洋军队在川南展开激战,时任第一军第三支队长朱德在棉花坡战斗中一战成名,而刘伯承在攻打鄷都县城一战中被北洋军的一颗子弹击中右眼,战后接受了右眼球摘除术。

1月27日,刘显世宣布贵州独立,发布了《黔滇共同讨袁通电》,正式加入反袁护国行列。黔军在王文华和戴戡的率领下,分两路参加护国战争。第一路黔军两个团由戴戡率领,向四川綦江、重庆一带进攻,支持正在四川与北洋军激战的蔡锷部队;另一路黔军主力三个团,在王文华率领下攻入湘西,连克多座县城。时任桑植县讨袁民军总指挥贺龙,被蔡锷任命为湘西护国军第一团第二营营长,归王文华指挥。

1916年2月底,李烈钧率护国军第二军进入广西,3月中旬,梁启超策反广西都督陆荣廷宣布广西独立。3月20日,袁世凯心腹大将冯国璋等也公开要求袁世凯“迅速取消帝制”。内外交困的袁世凯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并于1916年6 月去世,讨袁护国战争胜利结束。

“滇黔首义,再造共和”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王伯群、王文华兄弟也成为护国功臣。贵州独立后,王伯群先后出任贵州护军使署总参赞、黔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和黔中道尹等职,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发现并提携了日后成为中共中央秘书长的贵州人王若飞。

创建大夏大学

1920年冬,王伯群跟随孙中山回粤,出任广州军政府交通部部长。

而后,孙中山又委任王伯群为贵州省省长,但因在回贵州的路上受阻,未能上任。后何应钦被刺客在昆明击中胸部受重伤,赴上海王伯群家中养伤。1924年,王伯群介绍何应钦前往广州,何被孙中山授任黄埔军校副总教官,之后竟成为蒋介石的左右手。

王伯群与蒋介石的关系也不一般,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蒋介石去信盛邀王伯群出任首届交通部部长。蒋介石比王伯群小两岁,在同盟会的革命资历也稍晚于王伯群,因此在信中自称为“弟”。

王伯群上任后,推出一系列交通事业革新方案,如收回外国人主持的中国邮政,开设南京、上海、武汉、青岛自动电话,将各地所设无线电台收归交通部统一管理,将招商局收归国营,制定重要的交通法律、法规等。他还兼任蔡元培辞职后的交通大学校长和复办的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长。1930年12月6日,在“真如国际大电台”大电台开幕典礼上,王伯群在两千多位来宾面前,登台恭读总理遗嘱,结束了外商垄断中国国际通信主权半个多世纪的屈辱历史。

1924年,厦门大学发生学潮,教育科主任兼总务长的欧元怀带领三百多名学生脱离厦门大学到了上海,王伯群竭力赞助并慷慨捐资创办了大夏大学,被公推为主席董事,聘马君武为校长。王伯群从1923年起,就在上海投身商海,先后投资入股上海多家银行、报业媒体和公司等,经济实力雄厚。

大夏大学创办后,王伯群制定了“自强不息”的校训,还借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管理经验,在国内大学中率先实行“导师制”,探索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管理。但初创大学困难重重,《王伯群日记》一书中记载了大夏大学面临的诸多困境,比如学校多次面临停办,有一次甚至连电费都付不起,但王伯群都坚持了下来。1927年马君武辞去大夏大学校长一职,王伯群兼任校长,一直到他去世。

1930年,王伯群在上海建成大夏大学固定校舍(今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到1932年底,学校共收到捐款三十八万元,王伯群一人就捐款十七万元。大夏大学拥有文理等五个学院和师范专修科,校园面积近三百亩。美丽的校园和雄厚优良的师资,使大夏大学被誉为“东方哥伦比亚大学”。

迎娶校花轰动上海滩

1930年的一天,王伯群到校对学生进行讲话。他在听讲的学生中,看到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学生,竟然对其一见钟情。这位女学生叫保志宁。

保志宁是元朝丞相脱脱的后人,她的父亲早年曾留学日本,后来出任过加拿大温哥华等城市的总领事。她十二岁时考入南通女子师范学校。由于她留学美国的叔叔出任上海市教育局局长,保志宁来到上海就读于沪江大学。大学二年级时又转到大夏大学社会系。保志宁长相漂亮,被誉为“民国十大校花”之一,而且是社会系唯一的女生,在校内非常出名。

王伯群与保志宁的叔叔是好友,保志宁的叔叔认为王伯群是“民主革命家,热心教育,当时又适掌交通部,为国家建树颇多,且相貌堂堂,实为不可多得之人才”。保志宁几十年后在回忆录中写道:“王校长也是我素所景仰的人,心里想,先做一个朋友也不要紧。于是,就由欧副校长和欧师母在华安饭店请王校长与三叔婶和我吃晚饭。当晚晤谈甚快乐,宾主尽欢。”保志宁后来还回忆说:“经过几次长谈,王校长就直接向我求婚。”

王伯群比保志宁大二十六岁,但保志宁认为王伯群“为人诚恳体贴,性情温和,是一个标准的丈夫”。王伯群为了此桩婚姻,特地在上海愚园路建造了一栋占地七千二百平方米的花园别墅。

国民政府的交通部长兼大学校长迎娶本校校花,这一新闻立即轰动了上海滩。上海大小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此事,有的说保志宁屈服于位高显贵的校长,有的说王伯群办学的目的是为了挑选妻妾,还有报纸说保志宁嫁他时曾提过三个条件:一是赠其嫁妆十万元;二是婚后供其出洋留学;三是为其购置一幢花园别墅。甚至有的报纸后来在王伯群婚后辞去交通部部长一职后,讥评王伯群“娶了一个美女,造了一幢豪宅,丢了一个官职”。

其实这些都不是事实,王伯群曾专门去信《生活》周刊辩诬。2006年,刊登在上海《解放日报》上的《愚园路上的王公馆》一文中披露:保志宁晚年回答侄子询问时,断然否定了当年媒体所说的 “三个条件”一说。

在两人结婚前一天,《申报》为王伯群正名:“王伯群的原配夫人已去世好几年,其母王太夫人一直在为他物色继室。而王伯群与保志宁的叔叔是好友,所以媒人提及此事,认为门当户对,人才相称。”

1931年6月18日,王伯群和保志宁举行婚礼,证婚人是张群和曾任段祺瑞执政府内阁总理的许世英,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和杜月笙等参加了婚宴。当天,王伯群带着保志宁到静安寺路(现南京西路)张家花园拜见母亲刘显屏。保志宁后来回忆道:“这是我初次向婆婆请安,伯群的母亲是一个极慈祥和蔼的人,她看见了我们,非常高兴快乐,赐给我们一对金如意,并赠给我一副美丽的金手镯,祝贺我们吉祥如意、百年偕老、多子多孙。”

保志宁和王伯群婚后共有六个子女(大儿子一岁半时夭折),1944年王伯群去世后, 保志宁一人抚育子女,后于1948年携子女到台湾住在何应钦家中,一年后又赴美国,终身未再嫁。

西迁贵州艰难办学积劳病逝

1932年后,王伯群先后辞去交通部部长和国民党中央执委等职,淡出政坛,专心办学。

为保证办学经费,王伯群先后聘请了孙科、孔祥熙、何应钦等人为大夏大学校董,其中他的小妹夫何应钦出力最大。1932年11月,大夏大学财政吃紧,至少需要三万元才能渡过难关,王伯群首先拿出私款五千元,何应钦也捐出两万元,并出面向上海犹太富商哈同的夫人罗迦陵和杜月笙、张啸林、张学良、陈济棠、韩复榘、何键及杨虎城等募捐近七万元。1935年,何应钦又用新募所得六万多元,建立了大夏大学“黄埔烈士图书馆”。

全面抗战爆发后,大夏大学西迁到贵州。1940年,王伯群准备在贵阳城郊花溪辟地两千余亩以固新校址,但因经费不足,只完成校舍三栋。

1942年,大夏大学校董会决定呈请国民政府以复旦大学为例,改为公立的“国立大夏大学”,但教育部未征求大夏大学和王伯群的意见,准备将大夏大学改名为“国立贵州大学”。大夏师生、校董和校友闻悉后群起反对,后经何应钦、王伯群等多方争取,行政院最后决议:“大夏大学照旧维持,除原有补助费外,本年度加拨五十万元。”消息传来,大夏大学师生皆欢腾不已, 因为大夏大学既保持了独立,又得到了政府补助,可谓两全其美。

在贵州办学期间,王伯群支持大夏大学对贵州少数民族进行调查研究,出版了《贵州苗夷歌谣》《贵州苗夷社会研究》《炉山黑苗的生活》等著作。这些民族调查研究的成果,让外界重新认识了贵州人,启发了少数民族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于今天而言,仍具有现实意义。

1944年11月,日军攻入贵州南部,王伯群安排大夏大学迁往贵州赤水县,其间心力交瘁,积劳成疾。12月20日,王伯群因胃溃疡病逝于重庆陆军医院,终年五十九岁。

后记

抗战胜利后,大夏大学迁回上海,1951年在原校址与光华大学合并成立了华东师范大学,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大夏大学在二十七年的办学历史上,培养出周扬、戈宝权、陈伯吹、吴亮平、杜星垣等各行业栋梁之材及上万名毕业生,其中院士和学部委员有十五人。

王伯群故乡兴义的故居王家大院、1917年在贵阳修建的贵州第一幢西式公馆及他在上海愚园路所修建的公馆,因抗战期间被汪精卫霸占,抗战胜利后被上海当局作为“敌产”没收。1946年,保志宁通过何应钦找蒋介石要回,1960年改为长宁区少年宫,现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华东师范大学在兴义的王伯群故居、贵州赤水建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五个基地,在贵阳建立的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贵阳学校,已成为贵阳著名中学之一。2024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又与贵阳市政府签约,共建两所新中学,以纪念王伯群创办大夏大学的历史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