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色彩

2024-10-08 00:00:00刘梓灵
美文 2024年20期

夏日清晨,第一缕曙光穿透云层,朦胧的天边渐渐染上金色。电视早间新闻正在播报着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信息。我坐于窗前,眼睛不知不觉又看到了那本红色耀眼封面的《红岩》,心中的澎湃再度激起,一帧帧鲜活的画面又浮于眼前……

江雪琴看着丈夫的头颅挂在城门,忍住悲痛继续参与革命工作,许云峰为大家逃狱,不顾疼痛以手指挖通道,齐晓轩为掩护他人,不惜牺牲自己吸引火力……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坚毅,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不屈,是什么让他们的生命如此闪耀?我想,那是深藏于心中的信仰,是那份崇高的信仰给予他们力量,给予他们精神原动力。

如果说信仰有颜色,我说那是属于江姐的一身蓝和一抹红,蓝得纯净,红得透彻,如天空般纯净透明的是江姐执着坚定的信仰。临刑前,她带着永恒的微笑,从容地梳理头发,换上蓝色的旗袍,披上红色的绒线衣,拍拍身上干净的衣服,拉平旗袍上的褶痕……她的心如同天空一样纯澈,如同暖阳一般火热。冷静淡定,脚步坚定,留给战友们无尽的力量与勇气。

如果说信仰有颜色,我说那是许云峰眼神里期望着穿透石壁的那一抹绿,纵使遍体鳞伤,心中依然涌动着《国际歌》的韵律;纵使身处魔窟,纵使层层岩块和巨石隔绝了阳光、空气和一切人间的声响,但是他坚定顽强地相信,穿透石壁,总有那一抹生机勃勃的嫩绿在晴空碧野上摇曳生姿。尽管手指早已挖破,石壁上已经渗透灰褐色血迹,但两只眼睛仍然炯炯有神,那是永不熄灭的信仰的力量,是心中那一份对于绿的向往。

如果说信仰有颜色,我说那是华子良装疯卖傻隐藏身份十四年的满头灰白。枪一响,他的任务就开始了。伪装疯癫,长期潜伏。十四年,他不在意别人说他是“胆小鬼”“软骨头”,卧薪尝胆,厚积薄发。十四年,无论风雨坚持跑步锻炼,默默蓄力,为敞开阴暗囚笼做准备。“党需要我发挥作用”。党需要他,他就出现了,这个等待了那么多年的声音,在这一刻是如此有力量,仿佛要冲击所有的一切。

如果说信仰有颜色,我说那是“小萝卜头”手中那半截铅笔的红,是成岗沉着坚定刻印《挺进报》的白,是龙光华誓死保护的那一汪水的透,是穿透黑暗缓缓升起的那一束金黄,是每一个坚强刚毅的红岩魂,是那一抹永不磨灭的深藏于心中的炽热的红。

抬头仰望,红日临空,照耀这早已和平的神州大地。在这灿烂美丽的光芒中,我仿佛看到了烈士们那奋勇向前的身影。他们奔往一处——那是红星照耀的地方。

教师点评

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的山城重庆为背景,真实再现了在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关键时刻,国民党当局对共产党人的残酷镇压和重庆地下工作者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小说围绕中美合作所的敌我斗争、地下党领导的城市运动和华蓥山的武装斗争三条线索展开,生动表现了革命者为争取全国解放而进行的殊死斗争,揭露了敌人的凶残本质,歌颂了革命者的坚强意志、坚定信念与大无畏精神。

小说通过着重表现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华子良等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斗争,展现了共产党人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他们以血肉之躯铸就了不屈的信仰,以生命之光照亮了自由之路。虽身陷囹圄,他们的精神却如璀璨星辰,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是一部用革命的鲜血凝结成的书,是一部革命英雄传奇,它让我们透过文字看到那千千万万烈士用他们的生命浇灌的理想信念之花。它教会我们在逆境中坚守自我,在动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挑战面前展现勇气与担当。

——广东省珠海市前山中学 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