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物流业与制造业高质量耦合协调发展与影响因素研究

2024-10-06 00:00:00周海燕
物流科技 2024年18期

摘 要:探索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索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物流业与制造业高质量耦合协调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带两业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东高西低”的发展格局,但两业高质量耦合协调度逐步增强,耦合协调关系从濒临失调跨入勉强协调,较大的空间差异随时间推移逐步减少,呈现均衡发展的趋势;区域结构、科技创新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城乡协调度对两业耦合协调度具有促进作用,政府支持度抑制两业耦合协调度。因此,文章从发挥区域辐射效应、建立健全区域协调治理机制、加快科技创新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经济带两业高质量耦合协调发展。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424;F259.2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18.004

Abstract: Exploring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logistics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Based on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the article adopts entropy value method, coupling coordination mode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patial Dubin model to explore the level of high-quality coupling coordination of the two industri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from 2011 to 2021.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two industries as a whole shows a development pattern of “high in the east and low in the west”, but the degree of high-quality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two industries has been gradually enhanced, and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 has crossed over from being on the verge of being out of order to being barely coordinated, and the large spatial differences have been gradually reduced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showing a trend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Regional structure,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degree of openness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degree of urban-rural coordination have a facilitating effect, and the degree of government support has a dampening effect. Therefor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utilizing the regional radiation effect, establishing a regional coordinated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accelera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influencing factors

0 引 言

长江经济带畅通东西、辐射南北、衔接陆海,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我国经济重心和活力所在。2018年、2020年和2023年国家均强调要让长江经济带贯彻新发展理念,带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并不均衡,各省经济发展程度和产业结构有很大差别,产业分工与协作思想不足,上中下游分别存在“瓶颈、梗阻和卡脖子”的问题,导致支流不畅通,“黄金水带”带动作用不足,阻碍了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因此促进各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物流业与制造业是长江经济带的主要产业,两业存在天然的产业衔接关系,物流业的服务支撑是制造业稳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制造业的大量需求是物流业快速发展的保障,两业相互影响,彼此促进。现阶段物流业仍面临基础设施短缺、网络化程度较低、信息化和智能化滞后、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制造业仍存在产品制造低端化、技术依附外部、供需不足等困境[1],如何推动两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研究经济带两业高质量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与其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区域物流业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都具有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建立长江经济带两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两业高质量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和改善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发展差异,优化两业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1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高质量发展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经济发展质量状态[2],因此本文以新发展理念为核心,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维度各选取13项指标作为两业评价指标体系,最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篇期刊进行指标梳理,如表1所示[3-8]。本文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数据来代替物流业[9],又因制造业产值对工业的贡献率超过80%,用部分工业数据来代替缺失的制造业数据[10]。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各省份统计年鉴,由于2019年及之后,部分省份不再显示主营业务收入,用营业收入代替。此外,为消除价格波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本文以2011年为基期,对与经济相关的指标进行不变价处理。

2 评价方法

2.1 熵权法

2.2 耦合协调度模型

其中,C为耦合度,D为耦合协调度,T为综合协调指数,值都在0~1之间且越大越好。U1和U2表示两业评价水平,α和β为待定系数,由于物流业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本研究中占据相同的地位,故α、β均取值为0.5[13]。其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见表2。

2.3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3 实证分析

3.1 长江经济带两业高质量耦合协调度分析

从整体看,2011—2021年经济带两业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均值由0.43上升到0.53,两业耦合协调性进一步深化,从濒临失调跨入勉强协调阶段,但尚未达到良性耦合。从区域看,两业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东高西低”的发展格局,上中下游地区分别处于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初级协调阶段。从省域看,江苏省的耦合协调度自2017年后稳定在良好协调阶段。上海一直处于初级协调阶段。浙江省自2017年后也稳定在初级协调阶段。安徽和四川省从轻度失调转为勉强协调。江西、湖南和重庆从轻度转为濒临失调。湖北省从濒临失调转为勉强协调。云南和贵州省从中度转为轻度失调,处于经济带的末端。原因可能是下游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强、地理位置优越、科技创新影响力强、开发开放程度高、物流业与制造业集聚、物流业的服务支撑促进了制造业的稳健发展,制造业给物流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及先进的管理设备,推动了两业耦合协调发展。中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虽低于下游地区,但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有利于该区域两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对耦合协调发展起到带领和推动作用。而上游地区尤其是云南和贵州物流业和制造业分散,呈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产业链条短,在创新能力、协调水平、绿色发展、开放程度和共享效益中处于落后地位,两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低,限制了两业的耦合协调发展[16]。其结果见图1。

为了进一步分析长江经济带两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本文借助Arc GIS软件绘制2011年、2016年和2021年的空间格局演变图,如图2所示。长江经济带两业高质量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但其差异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2011年,其耦合协调度自下而上依次显露“高-较低-较高-较低-低”的分布状态[13]。2021年,除上海耦合协调度值上涨但阶段等级未发生变化外,安徽和四川上升了两个阶段,其余各省均上升了一个阶段。表明经济带的空间差异逐渐缩小,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可能是因为我国政府出台的《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有效提高了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水平。

3.2 长江经济带两业高质量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为了检测长江经济带两业高质量耦合协调度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本文借stata17.0软件测算出其全局Moran's I指数,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长江经济带两业耦合协调度的Moran's I指数在0.558~0.591间浮动,均在1%水平下显著,呈现明显的空间正相关特征,且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为后续选择合适的空间模型研究影响因素提供了保障。

3.2.2 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3.2.2.1 变量选取

本文以两业耦合协调度为被解释变量,以新发展理念为核心并基于已有研究成果,选取区域结构、政府支持度、科技创新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城乡协调度5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借鉴杨传明(2018)[7]、洪涛(2022)[17]、闫星等(2022)[18]的研究,用地区两业产值之和占区域总产值比重与全国两业产值之和占全国总产值比重的比率来表示区域结构;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占地区GDP的比重来表示政府支持度;用地区研发支出占地区GDP的比重来表示科技创新水平;用地区贸易进出口额占地区GDP的比重来表示对外开放程度;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农村的比重来表示城乡协调度。

3.2.2.2 模型选择与结果估计

首先,本文通过LM检验和RLM检验,得出LM-spatial error和Robust LM-spatial error在5%水平下显著,而LM-spatial lag LM-lag在10%水平下不显著,故选择空间误差模型。其次,为确认模型选择的合理性,本文采用Wald检验和LR检验,均得出SDM拒绝退化成SAR或SEM,故最终选择空间杜宾模型。然后,本文通过Hausman检验,得到p值为0.001 5,在1%水平下显著,故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最后,本文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回归得到空间、时间和时空双固定效应模型,且时间固定效应模型的可决策系数R-squared值高于其他两个效应模型,故选择时间固定效应模型,具体结果见表3和表4。

由表5可知,时间固定效应模型的ρ为-0.547,在1%水平下显著,表明长江经济带两业耦合协调度存在负向空间外溢效应,即本省份耦合协调度每提高1%,会导致相邻省份耦合协调度降低0.547%。在时间固定效应模型中,区域结构、科技创新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城乡协调度在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对两业耦合协调度具有促进作用。为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变差,本文参考Lesage等(2009)[14]的偏微分方程法,计算得出两业协调水平的直接、间接和总影响,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区域结构每提高1%,会促进本省份两业耦合协调度提升0.142%,导致相邻省份降低0.245%。原因可能在于两业结构的优化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内部资源的合理利用,利于本省份的产业协调和转型升级,但经济带区域发展差异大,内部资源难以流入中下游地区,抑制了相邻省份耦合协调。政府支持度每提高1%,会导致本省份降低0.704%。原因可能在于长江经济带政府财政支出过多或规划不合理,导致产业投入冗余的增加,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不利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发展。科技创新水平每提高1%,会促进本省份提升8.753%,同时带动相邻省份提升4.445%。原因可能在于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可以优化生产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两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本省的耦合协调能力,同时也能够节约成本并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从而提升相邻省份的耦合协调能力。对外开放程度每提高1%,会促进相邻省份提升0.289%。原因可能在于对外开放可以引进国外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先进管理方式和技术,可以降低两业资本、劳动力和能源的投入,利于两业经济效率的提升,从而促进两业发展。城乡协调度每提高1%,会促进本省份提升0.106%。原因可能在于城乡协调度的提高会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集中,给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带来动力,城镇化的发展加大了对物流业的需求,提高了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各省份间也存在着竞争关系,当本省份投入更多人力资源时,会吸引产业集聚。

4 对策建议

4.1 发挥区域辐射效应,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

根据产业协调理论,长江经济带应将上海、江苏和浙江省作为核心区域,两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都较高,长三角地区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采取资源共享、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等方式,辐射带动邻近区域的两业发展。并将湖北、湖南这类发展基础较好的中游省份作为次核心区域,发挥中心-外围的空间优势,深化长三角洲城市群和中游城市群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两业协调发展。再将云南、贵州这类自然资源丰富的上游省份作为三级核心区域,拓展中心-外围-边缘的空间格局,制定区域对口帮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从而缩小区域差异,提高两业耦合协调度。

4.2 建立健全区域协调治理机制,消除区域间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

长江经济带存在“制度梗阻”、各省份地方政府存在“自扫门前雪”的固有行政思维,产业协同较难形成约束性强、权威性高、能有效实施的决策,导致物流业与制造业难以跨区域进行产业分工协作。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因充分利用地区的区域性和差异化,制定“因地制宜”的规章制度,打破行政区划,协同合作寻求发展和治理。可以借鉴下游地区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治理经验,设立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机构,对不同区域物流业与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针对性的机制,从而推动两业的协调发展。

4.3 加快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

实证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水平是引领长江经济带两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两业耦合协调度的重要途径。加大研发交通运输管理和控制的科学技术,可以提高长江经济带交通网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进而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加快技术研发的进度,还可以克服芯片等技术瓶颈问题,突破高端制造和精密制造等技术难题。此外,通过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可以突破核心技术,实现关键技术和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制。

参考文献:

[1] 唐琼.“双循环”格局下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6):111-116.

[2] 陈景华,陈姚,陈敏敏.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37(12):108-126.

[3] 王东方,张华荣.我国城市物流高质量发展失配度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22,36(9):32-46.

[4] 方梓旭,戴志敏.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特征研究[J].软科学,2024,38(2):27-34.

[5] 赖靓荣,朱芳阳,朱志东.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测度评价: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2,38(11):1331-1340.

[6] 王东,陈胜利.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J].统计与决策,2022,38(9):57-62.

[7] 杨传明.低碳约束下江苏物流产业效率测度[J].华东经济管理,2018,32(1):27-32.

[8] 姚山季,马琳,来尧静.“一带一路”重点省份低碳物流效率测度[J].生态经济,2020,36(11):18-24.

[9] 龚雪,荆林波.物流业与制造业耦合协同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22,36(7):22-37.

[10] 弓宪文.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演化及发展趋势[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7,22(2):140-146.

[11] 朱战国,朱书凝,周琳,等.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下中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23(4):105-122.

[12] 任喜萍,殷仲义.中国省域人口集聚、公共资源配置与服务业发展时空耦合及驱动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12):77-86.

[13] 周楠,陈久梅,但斌,等.高质量发展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时空耦合及影响因素——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软科学,2022,36(10):84-92.

[14] LESAGE J P,PACE R K.Introduction to spatial econometrics[M].Boca Raton,Florida:CRC Press,2009:189-210.

[15] 宋瑞,胥英伟,史瑞应.黄河流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与驱动力分析——基于DEA方法和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2(11):26-36.

[16] 弓宪文.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测评及空间分异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34(2):242-248.

[17] 洪涛.长江经济带物流业与制造业耦合协调发展与效率提升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22(15):159-162.

[18] 闫星,罗义,赵芹,等.基于SBM—DEA的陕西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效率评价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