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机制创新与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研究

2024-10-05 00:00:00杜欣茹
审计与理财 2024年9期

【摘要】本文就新质生产力与内部审计的概念与联系做出梳理,再以获得“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称号的万华化学集团为例,探索案例公司内部审计如何切实发挥作用,协助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模式与实践路径,希望能为其他企业学习万华内部审计经验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审计;新质生产力;内部审计;创新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和科技创新的快速推进,我国亟需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动力源,“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应运而生。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并将其列为2024年“十大任务”之一。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走在时代前沿,成为内部审计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的创新者与领导者,体现了内部审计在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给我国企业实践内部审计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树立了典范。本文以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单一案例进行研究,一方面希望能够丰富企业的内部审计和新质生产力相结合发展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则希望通过对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宝贵经验的探索分析,为其他企业的内部审计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指导作用。

二、相关理论与概念

1.新质生产力的概念

“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而生产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新质生产力的产生代表生产力在演化进程中完成了能级跃升,“新质”是指旧生产力在智能化、信息化不断冲击下,由于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等衍生的新质态。其中:“新”是指新技术、新产业、新动能等新形态,“质”指的是物质、质量、本质上的跃迁式发展,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内涵丰富,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归纳起来,主要具有高科技创新的根本驱动性、高质量发展的直接目的性和新产业赋能的未来前瞻性等特点。

2.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途径

当前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导下,构建中国新质生产力的重点改革突破口在于要将要素收入分配机制的调整设定为中国新型生产关系的改革突破口,尤其要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落在促进与构建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新、人力资本、知识专利、数据等关键要素和新型要素上。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在加强对相关理论学习理解基础上,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以数实融合产业发展为主线,从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等维度加快变革,逐步勾勒出新质生产力不断涌现的行动“路线图”。

三、案例选择

本文遵循典型性和启示性原则,选取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华化学”)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第一,遵循典型性原则。首先是万华化学集团属行业领先地位,万华化学是国际领先、全球化运营的化工新材料企业,也是我国高端化工制造和战略新兴材料的旗帜企业。这种行业领先地位使得万华化学在企业内部审计机制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视角。同时,万华内部审计机制体系的创新性和有效性对于整个化工行业乃至其他行业都具有借鉴意义,其专门设立了审计合规管理部,并在2023年3月获得了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授予的‘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第二,遵循启示性原则。首先,万华化学严格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倡导,在推动新质生产力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绿色化工发展、提高化工产业链协同性等措施,企业实现了产品质量的提升、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环保效益的增强。其次,万华化学秉承“化学,让生活更美好!”的使命,致力于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这种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经验对于其他企业也具有参考价值,值得深入挖掘学习。

四、案例发现

1.内部审计机制创新引领下万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模式探究

(1)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内审人员具备更广泛的专业知识、更强的分析能力和更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成为企业发展强有力的后盾。万华化学集团主张通过开展并逐步加强内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教育,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人才保障。万华化学集团审计部紧扣人才要素,通过强化“人”的培育,向人才要生产力。同时通过人才培育机制,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出具备现代审计理念、熟练掌握审计技能、能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审计人才,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和审计任务。

(2)数据赋能模式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通过数据分析,万华可以识别出业务流程中的瓶颈和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帮助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万华化学集团审计部主张通过强化“数”的赋能,以数据驱动决策,向数据要生产力,致力于提升审计项目的整体效能。通过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审计人员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风险点、业务增长机会以及管理上的优化空间。同时在数据赋能的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数据备份和恢复等措施,以保障审计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这种数据赋能模式将极大地提高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数据赋能的业务优化将直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3)国际合作与交流模式

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这种国际合作与交流模式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信息,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营风险。同时,国际合作还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协同和配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万华审计合规部主张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了解国际最新审计技术和市场动态,与全球领先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有助于万华了解国际市场和产业趋势,提升万华化学集团的国际化水平,拓展国际市场,全球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国际化发展。

2.内部审计机制创新引领下万华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路径研究

(1)建设万华大学及万华班

万华始终致力于优化人才培育机制,打造高端化工人才高地。一方面,自建大学育才。2020年6月,万华化学集团成立了万华大学,自成立以来,整合内外部资源,培养管理者及潜在管理者,开展专业化培训,有效提升全产业链专业技术人才的业务能力,同时提供专门针对审计领域的教育和培训,确保审计人员具备最新的审计知识和技能,为万华审计团队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开展校企联合协同育人,面对化工专业在吸引优质生源、优化人才培养、提高就业质量等方面的系列挑战,万华化学主动联合大连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组成“校企4+1模式”,通过设立“万华班”及委托培养等方式,探索高素质化工人才培养新模式,针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开展相关科研项目,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为万华审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通过万华大学及万华班的教育和培训,审计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质生产力的理念和技术,推动审计行业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推动大数据队伍建设

首先是建设数据平台,万华化学已经初步形成覆盖全业务域的“数据湖”,这为其审计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万华建设了高效、稳定的大数据平台,能够收集、整合和分析海量的企业运营数据,更加精确地揭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点。其次是实现数据治理标准化,通过主数据MDG系统,万华化学将数据治理标准化、流程化、体系化,不断优化企业数据结构、提升主数据质量,为审计工作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基础,使得审计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同时,万华化学集团应用数据推动审计创新,在AI、5G等数据应用的支持下,推动了阿米巴经营、智能预测等先进理念在公司各业务领域的应用及落地。这些技术同样应用在了审计工作中,例如使用审计机器人、大数据审计和智能审计等新技术,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在上述大数据建设对企业审计工作的推动下,审计工作有了更强大的支持,能充分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和效率,发挥审计监督和审查的作用,分析产业链中的绿色指标和数据,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的实施。

(3)找准审计履职“着力点”

首先,万华化学集团审计部门深入理解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内容,将审计目标与这些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审计活动围绕政府政策导向、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社会民生需求展开,确保审计工作与大局保持高度一致。根据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审计部门及时找准审计履职“着力点”,重点关注政策落实、项目资金使用、国有企业改革等关键领域和环节,确保审计结果能够反映政策执行情况和问题所在。审计部门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向党委和政府报告,并提出整改建议,同时加强对整改情况的跟踪和督促,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其次,万华化学集团贯彻落实“抓大放小”理念,主动将审计重点聚焦于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如新材料研发、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在这些领域,审计团队特别关注资金使用的合规性、项目进度的控制以及成果的评估,了解项目的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研发进展等,同时加强对这些领域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确保公司能够稳健发展,以推动政策落实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五、结论

新质生产力虽然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概念,但是它与时代发展的路径高度重合,很大程度上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产品创新、提升品牌影响力、促进产业升级和应对市场变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本文认为,我国各类企业应该积极投入研发和创新活动,不断推动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刘莉,任广乾.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理论逻辑与实践指向[J].财会月刊,2024(9):1-5.

[2]杨广越.新质生产力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经济问题,2024(5):7-17.

[3]张杰.新质生产力理论创新与中国实践路径[J].河北学刊,2024,44(3):127-134.

[4]刘海军,翟云.数字时代的新质生产力:现实挑战、变革逻辑与实践方略[J].党政研究,2024(3):1-12.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