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下河南四平调剧团个案考察

2024-10-03 00:00孟莉莎
艺术科技 2024年13期

摘要:目的:文章旨在通过考察历史背景下的河南四平调剧团,特别是范县四平调剧团和商丘四平调剧团,探究其成立、演出、没落与重建的历程,深入理解四平调这一地方戏曲剧种的发展演变及文化价值。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个案分析法及跨学科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广泛搜集四平调及河南四平调剧团的相关资料,并对范县四平调剧团和商丘四平调剧团进行实地调查,深入分析其历史发展过程。结果:四平调经历了从民间歌舞到戏曲剧种的演变过程,曲调丰富多样。以范县四平调剧团和商丘四平调剧团为代表的河南四平调剧团,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历了起落兴衰,在传承与发展地方戏曲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四平调作为地方戏曲剧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一定的文化价值。然而,受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发展与传承面临诸多挑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四平调及其剧团的保护传承,推动其繁荣发展。

关键词:历史背景;河南四平调剧团;范县四平调剧团;商丘四平调剧团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13-0-03

0 引言

历史长河波涛汹涌,河南四平调剧团如同一叶扁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基因与民俗风情,在风雨中前行。其兴衰沉浮不仅映射出地方戏曲发展的普遍规律,还深刻揭示了历史背景对文化艺术形态的深远影响。作为源自民间、扎根乡土的艺术瑰宝,四平调的每一次蜕变与重生都与时代变迁紧密相连。从苏北花鼓的质朴起源,到融合评剧、京剧等多种戏曲元素的华丽蜕变,四平调以独特的唱腔和贴近生活的剧目内容,赢得了大众的喜爱。

1 植根于民间土壤的剧种——四平调

1.1 四平调的前身——苏北花鼓

关于苏北花鼓的起源,由于缺乏相应的文献记载,目前尚无定论。流传较广的有两种说法:一说它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女乐戏,最开始在宫廷演出,后传入民间,这种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另一说则认为随着时间的流转,宫廷歌女所吟唱的曲调流入民间,后演化为苏北花鼓。但目前这两种说法都没有得到证实。20世纪80年代,四平调音乐研究会成员对老花鼓艺人王秀真(清光绪年间人士)与王汉臣(清宣统年间人士)进行了访谈。访谈得知,他们的父辈乃至祖辈在苏北花鼓领域均享有盛名,这些家族传承中的师父与师祖皆是唱功与舞技俱佳的花鼓大师,他们的存在为苏北花鼓的悠久历史提供了有力的旁证[1]。基于此推断,苏北花鼓在明末清初已经存在。

1.2 四平调名称的演变

明末清初,四大声腔逐渐兴起,戏曲艺术成为当时曲艺界的主流,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清朝末年,以砀山为中心的花鼓剧种各自发展,成为不同的剧种。1930年,以邹玉振为首的花鼓班对传统表演形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女角们摒弃了高跷,男角们则卸下了传统的花鼓,转而身着精致的戏曲服饰。他们借鉴戏曲艺术的化妆技巧与表演风格,成功改良了传统花鼓戏。鉴于花鼓戏常在深夜演出,且剧目内容多涉及男女情爱,各地常以维护风化秩序为由,频繁颁布禁令,意图限制其传播。为推动花鼓艺术继续发展,其曾被命名为“文明花鼓”“山东文明梆”“江苏徐州无弦梆”“干砸梆”“花鼓丁香”“老梆子”“咣咣戏”等[2]。后燕玉成等知名花鼓艺人依据苏北花鼓多用本嗓演唱,又有平调的板式名称,节奏四平八稳的特征,将其命名为“四平调”。

1.3 四平调的曲调特点

四平调的曲调来源十分广泛,包括苏北花鼓的音色、京剧的音韵、评剧的旋律、豫剧等地方戏曲曲调以及民歌小调等,这些民间音乐素材相互融合,最终呈现出独特的唱腔特点[3]。四平调艺人具有极强的吸收与融合能力,他们从丰富多样的地方曲调中,精心吸纳相关音乐素材,并将其巧妙地组合成鲜活的音乐语汇。这些音乐语汇被灵活融入各种唱腔板式之中,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平调剧种。例如,四平调唱腔中的[河南溜][赶脚调],实则是源自古老花鼓小曲的珍贵遗产,至今仍保留着花鼓艺术的特色,载歌载舞、说唱交融[4]。

2 历史背景下的河南四平调剧团

2.1 范县四平调剧团

2.1.1 剧团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戏曲行业开始蓬勃发展。1951年,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戏曲改革的工作指示》,指出我国戏曲种类极为丰富,应普遍地加以采用、改造与发展,鼓励各种戏曲形式自由竞赛,促成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5]。这一指示在肯定地方剧种地位的基础上,促进了传统剧目的改革。受此影响,1948年在范县成立的民间文艺团体,于1951年被范县人民政府接纳为国营剧团。1953年,范县四平调剧团正式设立,在豫北地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2.1.2 剧团演出活动及成绩

范县四平调剧团获得了各级政府及文化部门的荣誉和嘉奖,特别是1964年,范县四平调剧团自编自演的《扒瓜园》曾先后参加河南省和中南局现代戏调演,被评为优秀剧目。主创人员也受到中南局书记陶铸同志的亲切接见,陶铸同志评价该剧编得好、导得好、演得好。《扒瓜园》后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为艺术片,著名文学家老舍、曹禺观看此剧后,曾多次发表评论文章予以称赞。1965年,该剧本在《中国青年》发表。当时,全国有近百个剧种前来移植。至今,人们提及范县四平调,仍会想起《扒瓜园》这一作品。此外,《桃花仙子》《体己钱》《杨八姐盗刀》等剧目参加了省内历次文艺会演,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2.1.3 剧团的没落

1992年,四平调剧团近乎瘫痪,除了部分骨干人员被安置在文化口及其他部门,剧团大部分人员无奈离团自谋生路,单位已名存实亡。支撑四平调剧团的只有在其他单位工作的几个人,其在省市会演、比赛、群众文艺演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这部分人员年龄越来越大,早已力不从心,若不及时抢救、保护范县四平调,这一剧种将面临灭绝的危险。

2.1.4 剧团的重建

2004年10月,范县四平调剧团被确定为首批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单位。2006年,四平调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范县人民政府根据河南省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对试点单位的要求,制订了5年保护计划,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首先,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特别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担任组长,宣传部长及副县长分别担任副组长的高规格保护领导小组。其次,建立四平调艺术学校,招收学生60名,政府连续3年每年投入资金10万元。2008年学生毕业后,教育者和学生共同组建了四平调艺术团,演员和职员共40人,四平调从此在范县获得了良好的传承和发展。老艺人成立了四平调研讨小组,对四平调进行抢救性保护。在过去几年里,研究人员对现有的文字资料进行了大规模的搜集和整理,其中包括10万字的录音资料、20多个小时的图像资料,共拍摄了1000余张照片,录制了900余分钟的视频。

2.2 商丘四平调剧团

2.2.1 剧团的成立

20世纪30年代,政局不稳,战乱频发,连续的战争与自然灾害导致农村经济陷入困境。大量农民破产,生存面临严重威胁。一些有表演才能的人士被迫聚集在一起,组建戏班,以维持生计。

1930年,邹玉振发起并创立了“大兴班”,亲自担任班首,并引领这一新兴戏班首次踏入繁华都市——济南,开启了这一戏曲艺术发展的新篇章。次年,燕玉成与许若海所领导的花鼓班社在商丘迎来了重要转折,他们决定将班社更名为“四平调”,随后邹玉振领导的“大兴班”与之合并,成为新的艺术团体——“三义班”。1942年,“三义班”因演员阵容的显著扩张而更名为“芒砀剧团”。1943年,剧团被国民党骑兵第八师收编,更名为“骑八师昆仑剧团”[6]。

1945年,日军投降,国民党部队西调,剧团成员不愿远离故土随军远赴青海,选择逃离部队,重新恢复了“芒砀剧团”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剧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49年,剧团得到官方认可,获得了有力的发展支持。随后几年,剧团名称几经更迭,最终于1961年正式定名为“商丘市四平调剧团”[7]。

2.2.2 剧团演出活动及成绩

1956年,剧团排演了《陈三两爬堂》,并参加了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该剧大放异彩,剧本和演出均获得了二等奖,音乐设计则摘得三等奖。邹爱琴女士以精湛的表演技艺独占鳌头,荣获表演一等奖,王汉臣与张新魁两位艺术家则并列获得表演二等奖[8]。紧接着,豫、鲁、苏、皖四省的四平调剧团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女艺人们纷纷以邹爱琴为榜样,男艺人们则以王汉臣为标杆,推动了四平调艺术繁荣发展。1962年,四平调剧团应邀前往郑州出演《小包公》,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与杜近芳在观看演出后对其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并与剧团成员进行了深入的艺术交流,推动了不同戏曲流派的相互学习与借鉴。

2.2.3 剧团的沉寂

1966—1976年,在“文革”这一特殊时期,全国戏曲艺术面临严峻的考验,许多文艺作品退出了舞台,许多文艺界的老艺人受到了打击,四平调剧团被迫解散。

2.2.4 剧团的整合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相关部门重新组建四平调剧团,新录用曾经被下放的艺人,四平调剧团终于冲破重重困境,迎来了新的春天。然而,很快剧团就面临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剧团的年轻力量严重不足,原来的人员逐渐退至幕后,新入团的演员资历尚浅,担任不了具体的职务,人员缺口严重。剧团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政府部门遂将原来为豫剧团培养的部分学员分配给了四平调剧团,补充了四平调剧团的团队阵容。之后,剧团对《小包公》《哑女告状》《回龙传》等传统剧目重新进行排演,并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例如,由拜金荣主演的《小包公》一经上演就广受好评。1979年,《小包公》在郑州上演,产生了轰动效应,电视台也对其进行了报道。由此,商丘四平调剧团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 结语

四平调这一源自民间、植根乡土的戏曲形式,自诞生以来便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它以独特的唱腔、生动的表演和贴近生活的剧目内容,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喜爱。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四平调剧团经历了从辉煌到低谷再到新生的曲折历程。其经历不仅反映出四平调剧团自身的努力与挣扎,还折射出时代变革中整个戏曲行业的适应与调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和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关注度的提升,四平调有望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河南四平调剧团将在新的历史篇章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于露.历史背景下的地方小剧种[D].郑州:河南大学,2011.

[2] 张翠兰.金乡四平调的起源、发展与现状探析[J].人文天下,2015(10):35-38.

[3] 李莉.四平调唱腔音乐与演唱风格探析[D].郑州:河南大学,2006.

[4] 牛冬阳.四平调平板唱腔音乐初探[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6(1):46-52.

[5] 逄先知,金冲及.《论十大关系》发表前后[J].百年潮,2003(12):14-24.

[6] 牛春雨.商丘“四平调”源流考辩[J].四川戏剧,2008(5):52-54.

[7] 王豫立.文化变迁视野下的商丘四平调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3.

[8] 王益平.商丘四平调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