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2024-10-03 00:00严春婷
艺术科技 2024年13期

摘要:目的:文章探讨图案设计课程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教学创新,通过融入思政元素、创新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以及构建灵活的课程评价体系,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市场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方法:文章深入剖析当前图案设计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教学创新措施,以提升该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结果:通过一系列措施,图案设计课程的教学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课程地位提升、地方合作项目成功执行、全方位设计服务项目获得社会认可、文化研发合作项目受到高度评价、创意作品研发项目提升了社会影响力、社会实践项目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以及学生在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学术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结论: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创新不仅解决了现有的教学问题,还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成果为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要继续优化课程,加强与实际市场的对接,确保学生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同时,本课程的创新经验和方法,也能为其他设计专业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图案设计;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13-0-03

1 融入思政元素

落实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融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通过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导向作用,增强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念[1-2],为地方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2 创新课程内容

2.1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原课程内容基础上拓展知识,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如校地合作、校企合作项目[3],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创作,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2.2 教赛融合,以赛促学

本课程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保护地域图案文化资源,围绕学科专业竞赛,如大学生艺术展演、“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以赛促学,让优秀传统文化纹样“活起来”“走出去”。学生在获得不错的竞赛成绩的同时,能形成本土文化视觉输出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3 创新教学方法

3.1 四创新

3.1.1 创作形式的创新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图案设计教学不应局限于传统的二维空间。开展立体创作,可以更好地体现材料、工艺和审美功能的融合。在创新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探索除手绘和平面设计以外的多样化表现形式,利用数字媒介、三维建模等,拓宽学生对图案设计的应用范围,使其完成交互式图案或动态图案设计。

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楚雄师范学院引入了数字绘图平板。在一次课堂项目中,学生被要求设计一系列基于地方文化元素的图案。通过数字绘图平板,学生能够快速组合不同的颜色,呈现不同的图形效果。学生们表示,相关工具与技术的应用不仅让设计更加高效,还极大地增强了其在视觉表现方面的创造力[4]。

3.1.2 创作内容的创新

新文科强调跨学科融合,图案设计的创作内容应从传统的基础纹样和变化规律扩展到更广泛的主题。在这一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突破常规,发挥创造力,寻找新的灵感来源。例如,结合社会文化、环境可持续性、数字技术等,设计出反映时代特征和具有社会价值的图案。再如,研究少数民族的传统图案,将其转化为现代设计语言。

3.1.3 创作技法的创新

在新文科视角下,图案设计不应仅限于传统技巧。创新创作技法是探析图案美的关键,其能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意蕴。丝网印刷、数码印刷或手工制作等技法,可以帮助学生将创意思维转化为实际的、可执行的设计方案。

3.1.4 表达情感的创新

新时期,图案设计应是情感和形式的综合体。在教学中,重视情感表达对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作力至关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图案设计表达抽象或具象的情感,从而使学生的作品不仅在视觉上吸引人,而且能在情感上引发共鸣。通过这种方式,图案设计可以成为连接创作者与受众的桥梁,传递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3.2 多样化实践化的教学模式

3.2.1 OBE“应用型+实践创新型”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

课堂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课程要从学科导向转为目标导向,促进教学目标逐步朝着能力提高的方向转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强他们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基于OBE人才培养理念,学生能在解决实际设计问题时,展现出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3.2.2 “服务地方、协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联通校地、校企、校政三方合作渠道,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进一步整合资源,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5]。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双方紧密合作,根据“课程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项目共做”的基本原则,打通校政、校企合作教学渠道,探索分段式实践教学模式,提高专业实习、实践的有效性。

3.2.3 “项目驱动、平台育人”的人才培养路径

以项目驱动,依托教学实践基地平台、行业协会平台、双创机构平台、“彝族文化艺术研发院”平台、“民族民间工艺与数码艺术研究所”平台,开展专业实训,构建“校—政—企”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创业园入驻项目,拓展校地、校企合作项目,以项目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2.4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参加学科、专业竞赛是检验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应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和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课内实训与学科竞赛结合,形成“作业即作品”“作品即产品”的实践特色。

4 构建灵活的课程评价体系

图案设计课程的突出特点在于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教学评价方面,通过突出实践化评价指标,在技能实践环节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设计思维能力,日常考核与期末考核并重,围绕课程目标的达成,突破课堂表现的模糊描述,追求“课堂表现+作业+课外”“线上自学+期末考核”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要打破传统评价方式,如举办作品汇报展示活动、让学生们互评与自评;邀请其他专业教师评价,展现课程的交互性。要让学生们在交流中迸发创意火花,找到新的创作思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与活动组织能力,营造积极良好的学术氛围。

5 培养成果与推广利用

5.1 培养成果

图案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果,多个实践项目的成功执行,市场接受度也大幅提升。

第一,课程地位提升。图案设计课程经过多年建设,已被认定为校级一流课程,其在专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凸显。

第二,地方合作项目成功执行。与政府合作,完成了一个大型公共艺术项目,其中包括800余平方米的壁画创作。该项目不仅丰富了地区的文化景观,还为学生提供了在真实场景中应用设计技能的机会。

第三,全方位设计服务项目获得社会认可。在一个涵盖多个设计领域的综合项目中,学生们提供了从策划到成品的全套设计服务,该项目获得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第四,文化研发合作项目得到高度评价。与相关文化机构合作,学生参与传统手工艺品的现代化设计,这些作品得到了合作机构的高度评价。

第五,创意作品研发项目展示社会影响力。在与地方政府、文化组织的合作项目中,学生的设计作品已被用于区域性宣传活动,展示了学生设计的社会影响力。

第六,社会实践项目增强社区凝聚力。与社区合作,学生参与主题壁画设计,以传达社会和文化主题,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第七,学生在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学术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展示了他们在专业领域的才能。

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图案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还体现了学生设计作品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对接。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表现证明了他们具备良好的市场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这为其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2 推广利用

在创新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手段虽然只针对图案设计课程,但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方法,进而实现资源整合、求同存异,为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提供参考。同时,其他专业课程教师可持续观察教学改革创新的成果表现,并及时反馈、交流,进行实时调整。之后可将相关改革措施及成果推广运用到整个学院,主要有四个环节。

5.MgHqBQvoJDOZoOfbbhgjuA==2.1 明确专业训练方向

过去,课堂学习缺乏专业针对性,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不够重视。如今,教师和学生交流、分享设计方法和知识点,用更多的课内时间学习专业的、高阶的案例,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做到每章节、每节段都有针对性,使学生更清楚本专业的学习特点,提前进入状态。

5.2.2 结合国家需要,重视设计观察,增强使命担当

要“为民生而设计,为强国而设计”,人民的需要应该被看见,国家的设计需求必须清楚,将这种认知贯穿学生的学习生涯十分必要。哪些新兴产业急需设计人才,合格的设计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设计思维可以运用在哪些方面,将解决什么问题,带来哪些便利,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能使学习动机更加纯粹,设计方向和思路更具人情味,学习的信念与使命感更强。

5.2.3 后续课程受益显现

图案设计课程在新文科建设理念指导下进行的创新改革尝试,对后续课程如文创产品设计、综合材料设计、插画设计等的增益作用明显,学生的审美水平明显提升,设计思维与技能在案例实操中得到锻炼。

5.2.4 新文科“多元”与基础课“范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文科教育逐渐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新文科设计课程中,“多元”与“范式”是两个重要的概念。通过引入多元的文化和思想,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市场。同时,课程强调范式的理解和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化背景和行业趋势,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这种“多元”和“范式”相结合的设计课程,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意义重大。在全球化背景下,具备跨文化、跨学科交流能力和多元思维已成为企业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对设计师来说,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和设计风格,可以为设计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创意,从而提升职业竞争力。因此,图案设计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夯实设计基础,在未来也要不断革新、融合,帮助学生树立审美认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和市场。

6 结语

图案设计课程的教学创新是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一次重要尝试,不仅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还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未来,要继续优化课程,与市场对接,确保学生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保持竞争力。要通过持续创新和改进,培养能够应对全球化挑战、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设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肖宝莹,廖健琳.壮族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以“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一课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4(9):46-48.

[2] 王丽岩.以文化传承为导向的图案衍生设计及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新蕾,2023(Z1):96-100.

[3] 饶淳.图案设计课程的实践化教学分析[J].上海包装,2023(5):211-213.

[4] 朴英华.图案设计课程的创新式教学模式研究[J].大观,2023(2):119-121.

[5] 张驰.新时期高校装饰图案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版),2022(5):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