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C的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

2024-10-03 00:00:00林桃千
艺术科技 2024年13期

摘要:目的:当前,针对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高校虽已进行了一定的实践与探索,但这些尝试仍处于初级阶段。尤其对于传播学专业而言,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相关研究尚显不足。文章选择传播学概论课程作为教学案例,深入研讨基于MOOC的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策略,以期优化教学实践。方法: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从教学活动、教学环境及教学理念三个维度入手,深入探索基于MOOC的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方案。结果:研究发现,教学活动设计可从MOOC在线学习设计与面对面课堂教学设计两方面展开。其中,MOOC在线学习设计又分为自主学习与社会化学习设计,面对面课堂教学设计则主要体现为本地课程教学与MOOC讨论会的设计。教学环境设计将课堂实体环境与MOOC虚拟环境融合,学生将部分学习环节延伸至课外的MOOC环境中,这能够有效弥补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不足,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理念设计上,秉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即强调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将学生置于学习活动的中心地位。结论:文章在MOOC资源背景下的教学革新中给予教师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途径,旨在丰富信息化时代对教师发展问题的分析。同时,以传播学概论课程为例探讨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能为高校传播学专业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MOOC;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传播学概论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13-0-03

基于MOOC(大型开放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成功地将在线MOOC学习与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其核心教学活动包括面对面本地课程教学、MOOC讨论会、在线MOOC学习,教学环境由传统面对面课堂和网络虚拟教学环境构成,教学理念则围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理念来设计。本文从这几个要素出发,以传播学概论课程为例,分析基于MOOC的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

1 教学活动设计

混合式教学的关键在于精心策划教学活动。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时,必须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目标,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确保活动的贴切性和有效性[1]。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既要凸显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也要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传播学概论课程往往以教师为核心,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这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状态,缺乏实践机会。本文引入山西财经大学在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上开设的“传播学:生活的镜像”MOOC,为传播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带来新的转机。学生课后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该MOOC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同时,MOOC平台还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空间。在讨论区,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与他人互动交流,开展社会化学习,从而推动知识的深度构建和意义生成。

1.1 MOOC在线学习

在线学习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扮演着复习与巩固知识的角色,对本地课程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课后,学习者可以登录超星网络教学平台,深入学习相应的单元内容,并借助MOOC平台与其他学习者展开互动交流,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1.1.1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根据个人的时间安排及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学习进度。这种学习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还能优化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学生需要在课后结合教学进度,自行安排学习“传播学:生活的镜像”MOOC中的相关视频、电子文档以及辅助网站上的学习资源。为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学生需要按照每个单元设定的学习流程学习,包括观看导学视频、进行延伸阅读、分析案例、完成章节测试、参与讨论等。

1.1.2 社会化学习

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化学习,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学习者能够开展非正式的学习活动,从而高效地获取信息、拓宽视野并优化学习效果。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技术支持的一部分,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交互功能,使在线学习变得更加动态和具有互动性[2]。MOOC课程单元包含论坛讨论环节,旨在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知识的深度构建。通过参与论坛讨论,学习者不仅可以分享个人见解和经验,还可以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新的启示,进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1.2 面对面课堂教学

1.2.1 本地课程教学

本地课程由教师主导,每次持续90分钟,系统地传授教材内容。教师根据每个教学单元的特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包括案例分析、互动讨论以及疑难解答等,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针对性强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还能学会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现实情境中。例如,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概念剖析具体案例,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在疑难解答环节,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详细解释,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克服学习障碍,掌握核心知识点。

1.2.2 MOOC讨论会

MOOC讨论会由教师定期组织,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并巩固学习要点。MOOC主题与MOOC讨论会主题如表1所示。在20分钟左右的实体课堂讨论环节,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见解,这不仅能促进知识的内化,还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开展5次这样的讨论会,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探讨课程主题,提升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要确保话题紧扣课程内容,并适时提供反馈与指导,为学生答疑解惑。

2 教学环境设计

教学环境涵盖促进学习的各种资源、工具以及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等关键要素。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将实体课堂与MOOC虚拟环境相结合,能形成一种高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延伸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还能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因时间有限而无法覆盖的领域。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继续深入探索和巩固所学知识,从而深刻理解复杂概念[3]。MOOC平台提供的丰富资源,如视频讲座、互动论坛和即时反馈系统,能够增强教学的整体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本文主要探讨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融合了线上的MOOC平台学习与线下的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采用的网络教学环境为超星网络教学MOOC平台,其中的“传播学:生活的镜像”课程以丰富的内容和资源,帮助学生课后巩固知识。MOOC平台凭借其开放性为学生创造了更广阔的知识探索空间,使他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线上学习、讨论并获得反馈[4]。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无论有什么疑问,都可以在MOOC平台上与同伴进行即时的交流和互动,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被打破。而线下的教室则是教师进行面授的重要场所,通过电脑和投影仪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系统地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虽然超星网络教学MOOC平台提供了讨论区功能,但其存在回答非即时性和回答层次较浅的局限性。因此,线下课堂实体环境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其能为学生提供即时的指导和帮助,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3 教学理念设计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设计,遵循“双主”教学理念,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1 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

在现代教育环境中,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通过系统讲授来推进教学进程,其主导作用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激励者。

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教师首先要评估学生对传播学概论课程中基础概念的理解程度,将其作为教学的起点,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教学媒介的选择,如教材、黑板以及幻灯片等,对知识的有效传递和教学流程的顺畅进行至关重要。例如,在讲解“大众传播”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结合幻灯片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该概念的基本框架认识,明确其中的关键点和难点。此外,可以引入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及其复杂性。课堂评估则应综合考量学生的出勤率、课堂上的非言语交流表现,以及学生在MOOC平台上的讨论参与度等多个维度,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掌握情况,从而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支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系统的讲授,帮助学生建立传播学的基础认知框架,这是构建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第一步。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介绍基本的概念和原理,还要通过实例解析,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从而为学生后续的MOOC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工具如幻灯片展示重要概念,通过黑板书写关键术语,确保学生能够清晰捕捉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此外,教师还会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参与互动,以加深学生对传播学理论的理解。

3.2 以学生为主体的在线学习

将课堂教学与MOOC相结合,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MOOC平台的优势,在课后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化的复习框架,帮助他们整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

融合课堂教学与MOOC能显著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MOOC平台资源,构建课后复习架构,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内容。通过在线平台快速解答难题,加深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能够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程度,提供更灵活高效的学习路径,推动教育创新与教学质量提升。

首先,课程应包括在线测试和拓展阅读材料,这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激发他们深入探索的兴趣。其次,应加强协作学习,鼓励学生通过问题导向的讨论,利用教学平台的功能进行合作探究,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布置合理的课后作业是必要的,其能够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为教师提供反馈,以便调整后续教学计划。为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应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除传统的考试成绩外,还应考虑学生的参与度、互动交流、项目完成情况等因素,从而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其全面发展[5]。

尽管MOOC主要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但它在微观层面展现出了重要的教育价值。MOOC不仅补充了常规的教学内容,还有效突破了单一课堂教学的局限。通过MOOC,学生能够从传播学专业的更深层次视角出发,审视并理解日常生活中各种传播现象的本质。

4 结语

本文以传播学概论课程为实例,着重从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理念三个维度开展教学设计,深入探讨基于MOOC的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式。在MOOC资源背景下的教学革新中,给予教师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途径,丰富了信息化时代对教师发展问题的分析。同时,以传播学概论课程为例,探讨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能为高校传播学专业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张淑辉,高雷虹,杨洋.高校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困境及改进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3):57-60.

[2] 那琳,贾凯.高校混合式教学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1):31-33.

[3] 杨明月.基于抖音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22.

[4] 张奕洋.陕西地方高校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J].科教导刊,2021(34):24-26.

[5] 李锦池.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以超星学习通为例[J].海外英语,2022(22):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