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文章探讨设计学交叉人才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并指出在理工类高校构建设计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重要性,以促进设计学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培养具备跨学科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方法:在新文科背景下,尽管理工类高校在理论层面具备设计学与优势学科交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跨学科课程体系缺失、学生参与度不高及兴趣与职业规划不一致等问题。文章通过定性分析法揭示问题的本质,梳理设计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现状,探讨设计学跨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文章提出,理工类高校应改革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规划周密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并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同时,确立合理的理工类高校设计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是确保上述策略得以实施的关键条件。结论:以上策略可以促进理工类高校设计学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培养具备跨学科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理工类高校在推进设计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进程中,应努力寻求设计与科学之间的均衡,并对设计学进行科学定位,避免理工学科凌驾于设计学科之上。
关键词:新文科;理工类高校;设计学;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13-00-03
1 设计学交叉人才培养现状
新文科的精髓体现在文科与理科、工科、医科等的融合上。这种跨学科的教学理念在文学、语言学等传统文科中应用相对较晚。2012年之前,我国设计专业的学生被授予文学学士学位,随后变更为艺术学学士学位。实际上,设计学融合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文理、文工交叉的教学理念在设计学中早已得到实践。例如,德国成立于1919年的国立包豪斯学院(Das Staatliche Bauhaus,Weimar)以及成立于1953年的乌尔姆设计学院(Ulm Institute of Design,Ulm)都进行了相关实验。“跨学科设计是未来设计的趋势,它能帮助社会发展一种全方位的知识”[1],有助于社会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然而,在早期的实践中,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乌尔姆设计学院所倡导的文理、文工交叉教学模式,虽然超越了国立包豪斯学院的改革范围,却导致“科学凌驾于设计的另一极端”[2]128。2019年,在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上,新文科建设工作组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新文科建设的正式启动。以设计学为例,在新文科概念正式提出之前,清华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以理工学科见长的高校,已经率先尝试以“信息艺术”为名,进行了类似新文科的教学改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信息艺术设计系将“信息设计”专业界定为,以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为背景孕育产生的交叉性专业方向,侧重培养学生在信息科技与艺术方面的整合能力[2]128。南京邮电大学基于通信、计算机等学科的优势,在传媒与艺术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设置信息类交叉课程。
2 设计学交叉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李超德教授认为:“设计学研究应该明确其研究主体,不能矫枉过正讲设计中技术的交叉与融合。”[3]尽管理工类高校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学等学科领域具有e940d578c02480969feaba24faa0962442ec690019f8d357687219b23bf0d776明显优势,但在文科与这些技术学科交叉教学方面,与文科主导的高校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学科交叉教学合理且符合时代发展趋势,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2.1 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当前,国内外尚未形成完善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在高校资源配置的框架内,在跨院系培养过程中,学院间的协作教学与科研资源共享分配不尽合理。以设计学的交叉教学为例,现行评价与激励机制未能有效促进理工学科的教师参与设计学的跨学科合作。对理工学科的教师而言,学科成果影响着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申请情况,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科研任务繁重的教师自然不会将资源和时间投入跨学科研究与教学中。要解决上述体制性问题,不能仅依赖国家政策的制定或普通教师及各学院的改革,各高校的决策层应制定更有利于跨学科资源配置机制。首先,高校决策层应改革现行的教学及职称评价体系,“学校层面应在跨学科教师组织管理体系、教师评聘与考核制度等方面采取具体而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4]83,从而激发理工科教师参与跨学科合作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不同学院间的沟通,建立更有效的资源共享平台,设立相应的跨学科研究中心,从利益分配和平台建设上消除体制障碍。其次,高校可尝试设立专项跨学科基金项目,以促进不同学科的合作教学与研究。
另外,还存在学术壁垒问题。传统的学科界限阻碍了人员交流和资源共享,不利于跨学科研究的推进。设计学与理工科的教师在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跨学科培养交叉型人才在实际操作中面临挑战。“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必须突破学科之间相互独立的固化思维,确立起符合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规律的理念和逻辑,转变对学科独立发展的认识,要认识到学科之间只有相互依存、协同发展才符合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4]82两门学科教师的专业隔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彼此的交流。理工类高校应逐步改变“重理工,轻文艺”的传统观念,营造平等的学术氛围,将学术文化从竞争导向转变为合作导向,激励教师们跨越学科界限,共同拓展交叉教学和科研合作。
2.2 跨学科课程体系缺失
首先,课程体系不完善。高校普遍以学科专业为基础划分系科,进而构建教学模式。这种做法导致高校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上的决策权分散至各个学院,进而形成了设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界限分明的情况。尽管高校提供了众多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但这些课程普遍缺乏跨学科整合的系统规划与协调,未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设计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只能依据个人兴趣或需求零散选择课程,难以获取系统化、全面性的跨学科知识。在教学资源配置方面,理工类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往往集中于计算机、材料等理工学科,而新兴及交叉学科则难以获得充分的关注与支持。这种现象导致教学资源分配不均,使得设计学专业的学生在跨学科学习时难以接触到尖端研究成果和先进教学手段。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众多高校缺少具备跨学科背景的教师。现有的教师通常局限于特定专业领域,缺乏跨学科视野与合作经验。这不仅限制了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也妨碍了对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培育。要实现设计学与理工交叉的教学组织方式改革,首先设计学院的管理者及教师应构建跨学科知识结构,形成合作意识,参与理工学院的相关项目,并请理工学院专家对课程设置提出意见,逐步建立起设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机械制造等学科交叉合作的基础课程体系。
其次,课程内容的衔接性存在缺陷。“跨学科课程应将多个学科的内容整合,优化学生交叉学科领域知识结构,系统性加强跨学科课程组织。”[4]83各学院往往优先考虑本学科的专业发展,导致对跨学科资源的投入相对不足。这种状况限制了设计学科与理工学科在跨学科合作方面的深度与广度。各学院在资源竞争中存在对立,这可能导致学科间合作的意愿下降,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在影响学科交流与融合的同时,削弱学校整体的学术竞争力。设计学科与理工学科之间通常存在显著的知识差异和理念分歧,在设置跨学科课程时未能充分考虑两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教学特点,导致课程体系不连贯、教学方法不能与之适应等问题。高校决策者需要重新审视设计学跨专业课程的设置,了解设计学科与理工学科知识体系的关联性,设置相互衔接的课程内容,形成持续的跨学科培养体系。此外,还应引入项目式教学案例,让学生在项目实现的过程中掌握设计学与理工学科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
2.3 学生参与度不高,兴趣与职业规划不一致
首先,学生参与度不高。对设计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高中时期对绘画、设计等专业课程的专注导致他们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基础较弱,不如理科生及普通文科生。大学阶段的物理、数学、计算机语言等课程对设计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学业负担,导致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理工类学科的课程设置应考虑设计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背景,并适当降低考核难度。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应转变为案例研究、项目式学习等cd7b257d241fa54ff6a2bcb4daf29ac964aa6643f8cd628546adeec3aba13473方法,将抽象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实际意义和价值。“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组织与实施要求课程与教师等资源跨学科共享,然而在以学科为基础划分和设置院系的情况下,师资、课程以及设施、设备与场地等资源往往按照院系配置,封闭性、独立性极强。”[5]以理工类学科为优势的南京邮电大学的传媒与艺术学院,积极与其他学院教师沟通,制定出适应设计学专业的课程内容,打破了文科和理工科之间的壁垒。南京邮电大学的数字媒体艺术和动画专业的本科生学习文科物理、文科数学、程序设计、现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概论、云计算导论等课程,这些课程较理工科而言,难度较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对跨学科课程的抵触情绪。
其次,兴趣与职业规划不一致。以高等数学为例,该课程的确能培养设计学专业学生在日后从事跨学科工作的能力,但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有从事跨学科工作的意愿,跨学科课程作为必修课,势必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打击他们对设计学本学科的学习热情。跨学科必修课程要在不增加学生心理压力和焦虑的前提下设置,不能仅靠学校决策者的一厢情愿。
3 理工院校设计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在新文科背景下,理工类高校在培养设计学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并对其成效进行评价时,必须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首先,需对教师进行跨学科教学评价,包括对理工科教师授课满意度的调查,了解教师授课内容的可理解性、对设计学跨学科教学的贡献,收集相关建议。在初期改革的评教过程中,不应将其作为考核教师的硬性指标,以免使理工科教师对参与设计学跨学科教学产生抵触情绪。管理者应与授课教师保持动态沟通,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另外,应通过设计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建立完善的教师职称晋升优先评价机制,设定相应的任务条件,如组织设计学专业的学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并获得奖项。此外,对于设计学等文科专业教师的评价机制同样至关重要。具体问题在于,“理工类高校的优质资源普遍向理工科专业倾斜,导致文科专业的研究经费与理工科专业相比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6]。对于设计学领域的教师,确立相应的职称晋升优先条件亦不容忽视。
其次,设计学领域亟须构建全面且多维度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该体系应融合学生的课堂互动表现、项目实践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拓展等核心要素,以及学生毕业之后对所学课程的反馈情况。学院应邀请跨学科设计学专业的学生对在读期间的课程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便发现不足之处和值得肯定的方面。此评价体系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持续且动态的成长反馈机制,使他们能够在设计学与理工学科交叉学习的过程中,及时识别自身的优势与需要改进之处,进而灵活调整学习策略,检验学习成效。
4 结语
新文科背景下,相较于艺术院校,理工类高校的设计学专业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其理工科的优势作为支撑。明确设计学的学科定位,确立发展方向,构建多元化的动态课程体系,完善师资队伍的职称评价机制,可以显著促进理工类高校设计学科的交叉融合与进步,培育出更多具备全面素质和创新才能的设计专业人才。设计学需维护其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地位,并妥善控制理工等交叉学科在设计学领域的融入程度。因此,应避免设计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过度外延,确保设计学专业的学生在掌握本学科(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跨学科研究和工作能力。该领域的人才不仅应掌握丰富的设计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跨学科的思维与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然而,任何跨学科的教学改革都不是单一教改项目或单一学院能独立完成的,需依靠高校的顶层决策者进行全局性的协调与管理。
参考文献:
[1] 《设计》杂志编辑部.跨学科设计[J].设计,2018(14):7.
[2] 王琪.“信息文科”理念在设计学科的建设研究:以乌尔姆设计学院为研究中心[J].设计,2019,32(23):128-130.
[3] 李超德.设计学学科属性应该回归设计真相[J].工业工程设计,2022,4(1):1-6,18.
[4] 王大珅,贾敏瑞,万莉.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13):81-83,110.
[5] 张晓报,刘宝存.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理论逻辑、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23(6):47.
[6] 高德胜,季岩,李芷仪.理工类高校在新文科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