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拍胸舞现代文化生态特征与传承路径探究

2024-10-03 00:00丁天福
艺术科技 2024年13期

摘要:目的:为促进闽南文化传承,文章以闽南拍胸舞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拍胸舞的现代文化生态特征,探索闽南拍胸舞的传承路径,推动闽南拍胸舞现代化发展。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深入调查和总结闽南拍胸舞的艺术形态和文化特点,从大量有关闽南拍胸舞的历史资料中探究其起源,分析闽南拍胸舞的现代文化生态特征与传承路径。结果:闽南拍胸舞是闽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民族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其现代文化生态特征主要体现在自然生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底蕴等方面,其传承与发展有利于促进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结论:中华民族拥有璀璨的传统文化,涵盖舞蹈、音乐、诗歌、剪纸等各种形式。其中,民间舞蹈是特定历史条件下随着经济与文化变迁而出现的特殊艺术形式,可以反映大众的艺术需求和审美特征,不同地区的民间舞蹈存在一定的差异。拍胸舞作为闽南地区特有的民间舞蹈,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在当地的婚丧嫁娶、庙会等活动中,经常能看到人们跳拍胸舞。

关键词:闽南;拍胸舞;现代文化生态特征;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7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13-00-03

0 引言

拍胸舞作为闽南人民创造的原生态民族舞蹈,在闽南地区广泛流传,凭借特有的传统文化特征与现代文化生态特征,成为闽南地区最具特色、最典型和最普遍的传统民间舞蹈[1]。2006年,闽南拍胸舞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此学界越来越重视研究闽南拍胸舞,现已有丰富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推动了闽南拍胸舞的传承与创新,凸显了其民族价值、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

1 闽南拍胸舞的起源

闽南拍胸舞是古闽越族传统舞蹈的遗存,是闽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经过一代代闽南人的传承和创新,已成为知名的特色民族舞蹈。拍胸舞的起源,要从闽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说起。闽南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地形条件、气候环境特殊,这里冬短夏长,全年雨水充沛,当地的民风民俗和民众的穿着打扮都在一定程度上受特殊气候的影响。基于闽南特有的自然和气候条件,拍胸舞诞生并迅速成为闽南人祭祀、婚嫁丧娶等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种表演形式,分别是踩街拍胸、酒后拍胸、乞丐拍胸,风格热烈、粗犷。

2 闽南拍胸舞的现代文化生态特征

2.1 自然生态

闽南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形主要为丘陵和山地。拍胸舞起源于福建泉州。在北部山脉的影响下,北方冷空气很难入侵福建,只有部分地区会出现严寒天气,就算在冬季,闽南地区也有大量绿色植物[2]。古代交通不便,高大的山脉将福建和周边地区隔开,这为闽南拍胸舞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使拍胸舞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地域特色。

在特殊的气候环境下,闽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服饰风格,这些风格对拍胸舞的起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体现在服装道具上。在闽南拍胸舞表演中,表演者基本头戴草箍,光脚赤膊,下穿短裤。闽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蛇类众多,所以古闽越族人非常崇拜蛇,并将蛇作为民族图腾。在拍胸舞表演中,表演者都会在头上佩戴蛇形的草圈,在做拍胸等舞蹈动作时,还会如蛇一般扭动自己的腰肢。

2.2 风俗习惯

闽南拍胸舞受当地风俗习惯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一方面,古闽越族人非常重视风俗习惯的传承与保护,拍胸舞兴起后,不仅专业表演者前往闽南各地宣传表演,而且闽南各地人民也积极传承与保护,在古闽越族人的共同努力下,拍胸舞逐渐成闽南地区独特的风俗文化。另一方面,闽南拍胸舞的发展,还与闽南人的生活方式、劳动方式有关。闽南地区依山傍海,有渔业、农业等多种产业。当地居民在劳动时,尤其在种植水稻时,将在田间拍胸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因此,拍胸舞中有许多类似插秧、收割的动作,表演者在头上捆扎稻草,可能也是受闽南人民田间劳作的启发。

福建泉州在古代是著名的贸易港,为促进闽南地区的贸易往来创造了良好条件[3]。经过长期的发展,泉州建成了当地第一大港口,而在港口贸易日渐繁荣的过程中,当地逐渐与周边区域建立了密切的商贸关系,许多外来文化进入泉州,对当地的民族舞蹈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就有拍胸舞。如古闽越人将蛇作为图腾,开始为蛇建立庙宇,塑蛇神之像供奉,希望得到蛇的保护。而拍胸舞中表演者头上的圆形草箍远看像蛇,这也是闽南人民在促进拍胸舞发展过程中保留的独特风俗习惯。

2.3 宗教信仰

古代闽南地区社会生产力低下。与中原地区相比,闽南地区属于偏远地带,当地居民形成了特殊的宗教信仰。宋元时期,闽南地区开始出现大量造神活动,其中以福建地区最为出名。这一时期,当地创造了许多神灵,代表人们的不同信仰,如妈祖、保生大帝等;也有一些外来宗教,对当地宗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基督教、天主教等。所以,闽南地区有许多寺院,当地经常举办各种佛事。每年端午节、普度节等都有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活动,这时就会有人跳拍胸舞,拍胸舞中渗透着宗教文化。

2.4 历史底蕴

闽南拍胸舞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承载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闽南人长期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而拍胸舞就以闽南地区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为基础,是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同身份的表演者在拍胸舞中加入自己的想法,使其具备一定的职业特色。例如,乞丐拍胸的动作比较拘谨、内敛,与乞讨时的动作类似。当地居民还在传统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与关节有关的基础动作,这些基础动作完美融入拍胸舞后,显著提升了拍胸舞的艺术表现力,能使人们在观看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审美感受。

3 拍胸舞的传承价值

3.1 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闽南拍胸舞是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民族舞蹈,当地将其打造为旅游文化特色品牌,不仅有利于拍胸舞的传承,还有利于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可以说,闽南拍胸舞的传承拥有良好的契机。泉州拍胸舞是闽南地区拍胸舞传承完整的地区,如今受各种舞种的影响,当地拍胸舞的发展面临阻碍。当地拍胸舞传承人一直在寻找保护和传承拍胸舞的途径[4]。

3.2 极高的艺术价值

如今,当地为传承和弘闽南拍胸舞这一民间舞蹈,对其加以积极创新和推广。经过长期的实践,闽南拍胸舞从最早的“打七响”逐渐向身体其他部位发展,如拍足、拍肩等都是后来出现的动作,舞蹈难度进一步提升。近年来,闽南地区的老一辈艺术家们不断创新拍胸舞的动作,使拍胸舞的艺术气息更加浓厚,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在闽南拍胸舞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表演者的性别也在发生改变,开始出现以女子为主的拍胸舞节目。经过一代代的传承,拍胸舞已成为一种独立的现代舞蹈,艺术风格开始从最早的悔恨自责朝着阳刚朝气的方向转变,能更好地鼓舞人心。拍胸舞在不断传承的过程中,开始从田间走向艺术舞台,艺术价值也不断提高。

4 闽南拍胸舞的传承路径

4.1 多元文化融合,丰富拍胸舞的文化内涵

闽南拍胸舞要想得到更好的传承,必须主动顺应时代发展和人们的审美变化,适当与现代文化尤其现代舞蹈相结合。闽南拍胸舞是闽南人智慧的结晶,通过舞蹈表演,人们能看到闽南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艺术审美和思维方式发现了巨大的改变。拍胸舞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仍保持着最传统的艺术形式,这与现代舞蹈存在明显区别,无法满足现代人对舞蹈艺术的审美需求[5]。相比之下,现代舞蹈的包容性更强,更重视艺术性,在表演时不拘一格,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因此,在传承闽南拍胸舞的过程中,要创新舞蹈内容,适当加入一些现代舞蹈元素,使拍胸舞表演吸引更多观众的目光。在传承闽南拍胸舞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融入一些现实题材,拉近舞蹈与观众的距离,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以便更多的人了解拍胸舞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感受到拍胸舞的美。

4.2 运用数字技术,大力传播拍胸舞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拍胸舞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一定的阻碍。可以改变传统宣传和推广方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例如,用数字技术保存拍胸舞表演作品,进行纪实采集,从而保护拍胸舞的文化生态,并将其以更直观的方式向受众呈现。可以采集和整理闽南各地的舞蹈文化,将其转化为数字化形式存储,搭建一个闽南原生态民间舞蹈的数据库,为闽南拍胸舞的传承与创新创造良好条件,方便人们随时随地欣赏拍胸舞。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电视媒体等渠道,展示和传播拍胸舞这一珍贵的闽南文化资源,提升闽南拍胸舞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其在现代舞蹈体系中的价值,吸引更多人关注。

4.3 采取多种方式,扩大拍胸舞的影响

拍胸舞并非只有单一的表演、宣传方式。传承闽南拍胸舞,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在各种重要的节日活动、商业活动中表演拍胸舞,让更多人认识和喜爱拍胸舞[6]。闽南各地在传承拍胸舞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泉州的经验,由政府部门设立拍胸舞协会,专门负责拍胸舞的创新和传承,深入民间做好拍胸舞的宣传推广、技能培训、文化交流等活动[7]。闽南拍胸舞还可以走进校园,与学校教育融合。相关部门可以鼓励学校在艺术课程中引入本土传统舞蹈艺术,如福建师范大学将拍胸舞纳入了校本课程和地域特色课程建设范畴[8]。

5 结语

闽南拍胸舞要主动与现代舞蹈艺术融合,在保留传统舞蹈艺术精髓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主动顺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实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志伟.传统村落非遗保护的文化符号建构与旅游展演:基于福建省金柄村拍胸舞的案例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3,44(9):49-55.

[2] 郑鲁娜.闽南拍胸舞题材在工笔人物画中的创作探究[D].泉州:泉州师范学院,2023.

[3] 邢介亮.“非遗”视阈下的泉州拍胸舞的传承与发展[D].南昌:南昌大学,2022.

[4] 王莎莉.闽南“非遗”舞蹈文化的高校传播价值及其路径:基于学校美育的视域[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3(5):82-88.

[5] 和立新,刘文烁,李健,等.城镇化进程视域下民俗体育复兴与地方重构:以闽南泉州浮桥“拍胸舞”为例[J].山东体育科技,2022,44(2):1-7.

[6] 蔡斯敏.试论舞蹈动作和道具在舞蹈中的运用:以闽南民间舞蹈《海上民谣》为例[J].尚舞,2021(1):60-61.

[7] 王杰茹.闽南地区民俗体育活动[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0.

[8] 杨艳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以推广“拍胸舞”为例[J].明日风尚,2018(1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