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文 行则致远

2024-10-01 00:00林欣淼郭茜跃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4年10期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初中语文写作愈加注重对学生语言、思维、文化等素养的提升。写作训练本质上就是语言、思维、文化的训练,中考作文的写作过程,更是一个复杂的思维建构考查过程。然而,当下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仍面临着“言而无文”等问题,亟需寻找新的方式解决学生写作问题。基于此,尝试对中考语文写作进行分析,借助导、思、议、展、评五步骤走出目前的困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从而达到言之有文,行则致远。

[关键词]中考语文;作文;写作策略

[基金项目]2024年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基于UbD理念的高中语文古诗词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编号:JGJX24D0553)。

[作者简介]林欣淼(2000),女,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顶墩实验学校,三级教师,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郭茜跃(2002),女,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志码]A

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思维的载体。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其思维品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教育的使命在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这不仅是教育的目标,也是衡量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1]。写作训练本质上就是核心素养的训练,没有语言、思维、文化等素养就没有写作。中考作文的写作过程,更是一个复杂的素养考查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有明确、深刻的立意,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展现出自己的文采。因此,针对当前学生写作现状中的问题,从审题立意、文以载道、知行合一三个角度进行论述,以期为一线教学提供建议。

一、审题立意:导、思

(一)导——以意为主,以文传意

写作训练本质上是思维训练。审题的过程就是打通思维堵点、完善思想认识的过程。分析构成因素,抓住关键词语,辨析关键词语,梳理各构成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审清题目的思维指令、思维重点、任务指令和情感倾向,打通思维堵点,明确情境任务,让作文立意更加精准深刻。自古文章写作皆以立意为基本原则,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2]。

近年来的中考作文也依据高考作文的考查思路不断地推陈出新,材料作文开始成为考查热点。从实际结果来看,在材料作文的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不知如何审题”“立意不准确”“跑题和偏题”等现象。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审题立意的实际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对学生此方面的训练。

以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板块“审题立意”为例,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别的地方去。”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别的地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从猫头鹰和斑鸠的话中,你能读出来什么信息?

经过师生共同探讨,可以从多角度确定立意(如表1所示):

猫头鹰在面对问题时是向外寻找解决办法,抓住关键语句“我要搬到别的地方去。”其中“搬”和“去”表明了它面对问题时所做出的反应和认知。可以提炼出观点“换个环境就会好起来”“保护自己的个性,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斑鸠在面对问题时是向内寻找解决,关键语句是:“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别的地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聚焦关键语句“改变自己”提炼出观点“自己的错误不改正,换环境也没有用”“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不要拘泥一种”。审题过程就是梳理逻辑关系、打通思维堵点、完善思想认识的过程。考场上时间紧、任务重,考生可通过分析题目中的相关构成因素,进行判断和推理,明晰各核心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精准审题立意。

(二)思——深度挖掘,象征内涵

审题立意的另一方面是通过思考挖掘题目的内涵,关注比喻义和象征义。结合材料、题目要求等要素进行写作的形式,考查的是学生对自然现象、社会生活或热点事件的看法或见解。为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将审题立意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真实水平,让他们在日常练笔、专题训练等活动中,循序渐进地提升审题立意能力。当这项能力有所提升后,他们自然就能够围绕所给材料的中心含义展开立意、选材、构思和布局等写作活动,从而创作出文质兼美的文章。结合几个作文题目,通过审题可以确定立意(如表2所示):《好,更好》抓住中心词语“更好”,限制条件“更”可以立意“人对环境好,环境对人类更好”“当下的状态好,更好的是我们对未来的期许”“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保理念”等。《韧战》中心词是“韧战”,限制词是“韧”可以从“个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角度进行阐述。《从这里走出去》中心词是“走出去”,限定条件是“从这里”,可以从“困境/情绪/地点中走出去”“坚持不懈、不畏挫折的精神”视角展开论述。

审题是理解题目要求、界定作文范围并领悟其深层含义的过程,它不仅涉及对题目的表层分析,更要求我们深入挖掘题目背后的意图和内涵。审题的过程也是构思文章结构、选择文体和题材、确定写作手法的重要步骤。立意则是明确文章的核心主题,即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这个“意”是作者的情感、思想以及写作目的在文章中的集中展现,它关系到文章的深度和说服力。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可以提炼出审题方法,一是紧抓中心词,明确写作对象(找好角度)。二是紧抓限制词,明确写作范围(修饰语)。三是锁定比喻义,挖掘深层含义。

二、文以载道:议

《文心雕龙》提出“文以载道”,认为所创作出的文本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在作文中,语言是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它不仅是写作的基本要素,更是作者传达思想感情的关键工具。孔子也曾提及“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在孔子的思想中,是语言艺术的精髓,它要求我们在言说时追求言辞的精炼与优雅,以及内涵的丰富与深邃。而一线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存在的写作问题是:学生行文常常言之无物,只将摘抄来的好词佳句引入文章,而自身缺乏创造优美语言的能力,从而导致文章千篇一律。因此,需要通过精心的修饰和恰当的文采,使我们的语言能够如同行云流水,既有外在的美感,又有内在的力量,从而在交流中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篇文章若缺乏文采,便显得平淡无奇,索然无味,如同嚼蜡,难以引起阅读者的兴趣和认可。

(一)议——借他人之道,铸写作之途

直接引用合适的诗词和名言,为文章增添色彩。当然这里的引用,不是乱引,而是要有契合的引用。比如,标题处引用适合任务驱动型作文和材料的作文,遇到“乐观豁达”则可以借助苏轼的《定风波》里的语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来表示豁达的心境。题记处引用适合所有类型作文,当我们谈论那轮悬挂在夜空中的“皎洁明月”,不妨借助李白的《把酒问月》来抒发情感。诗中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这不仅描绘了月亮的恒久不变,也反映了时间的无情流逝。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我们都如同流水般匆匆,但在这流转的岁月中,我们都能仰望同一轮明月,感受那份超越时空的宁静与美好。小标题处引用适合所有类型的作文,如主题是“这里有欢乐”,那么则可以引用“急走追黄蝶”“溪头卧剥莲蓬”。开头结尾处的引用也适合于所有类型的作文,如主题是“秋叶”,则可以这样描述:“当秋日的微风轻拂过林间,我们便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绚烂多彩的季节。秋叶,它们是季节更迭的使者,以一种漫无边际的壮丽,铺陈出一幅动人心魄的画卷。正如范仲淹在《苏幕遮·怀旧》中所描绘:‘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不仅是对秋日景色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流转的感慨。”结尾如撞钟,清音有余。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有效转化输出,这也是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学会灵活运用知识的体现。

(二)议:引他山之石,啄写作之玉

1.巧借意象,营造画面

如写动物“白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理想“白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写“背影/剪影”——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意象画面可来源于诗句、名言、生活中的发现,等等。从困境中迸发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里将它跟“白鹭”“白帆”“剪影”联系起来,读者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诗词描写的美好意象,于是抽象的概念就具有了形象的、动态的美感。

2.动宾搭配,美化语言

以上述三个意象为例,可以借助动宾结构(动词+名词),名词可由之前的意象展开想象,描绘意象会在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借助上面三个意象,在意象的前面加“量词+形容词”或直接组成动宾结构,如从这里走出去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临长空而展翅的(决心);从这里走出去是那风起浪涌中的万点白帆,斩巨涛且迎风的(毅力);从这里走出去是那鲜衣怒马少年留下的帧帧剪影,踏山河为逐梦的(坚持)。从而使语言更加灵活巧妙,富有美感。

3.亮点词语,深化内涵

以“雨”为例:“雨是千变万化的语言,诉说着世间的喜怒哀乐。它有时轻吟着‘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欢愉,如同杜甫笔下那绵绵的春夜,滋润着心田,唤起人们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有时,它又化作‘点点离人泪’,在寂寞的夜晚低声诉说,每一滴都承载着深深的思念与不舍。而当它映照在冰湖之上,便成了‘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纯净与坚定,如同王昌龄在送别友人时那一刻的明澈与真挚。”此段化用的是诗句的亮点词语——“漫卷诗书”“离人泪”“冰心”,以诗眼、词眼精准地将读者带入特定意境。关于造句炼字吕坤在《呻吟语》里说:“简、切、明、尽、正、大、温、雅。”[3]在此基础上的文字载道,则会使文章更加出彩。

三、知行合一:展、评

(一)展——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知为行之始,行为知所成。在了解了诸多方法的同时,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积累,素材需要有新意、具体,抓住重点,关注它、了解它、对它有感而发,以达到学以致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文时可以模仿喜欢的句子或者文章结构。模仿是写作旅程的起点,而非终点,其终极目标在于超越模仿、激发创新,从而逐步塑造出独具个性的写作风格。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吸纳他人的优秀成果,借鉴他山之石,学习他人之长,同时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以寻求属于自己的写作之道,最终,让每一篇文章都成为表达个人思想和情感的载体,真实地反映自我,传递独特的声音,让文章成为抒情感、言己志的载体。

如在深入了解诗词原有意境的基础上发现诗词中的“留白”,加以创造性地修改,更易成就锦绣文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这里走出去”为题,让学生化用诗歌的意境,进行扩展描述。

学生示例1:

何为走出去?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心”的情怀,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的豁达乐观,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迈。

学生示例2:

世界上,我们生而为人,有着人类的七情六欲,有欢声笑语,也有面对逆境时的痛苦呻吟,也无风雨也无晴,只要我们顺境不骄,逆境不惧,就会走出世间迷宫,拨开云间,是迈向人生旷野的一步。

(二)评——评价反思,以促发展

评估体系构建要科学,评价的过程即学生学习的过程。语文评价要综合发挥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等功能[4]。在语文教育领域中,评价不应仅限于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还应全面发挥其多元功能:通过检查来确认学习成果,通过诊断来识别学习障碍,通过反馈来指导学习方向,通过激励来鼓舞学习热情。此外,评价要注重有效性,主体、方式的多样性。以往的量化测评多数情况下是由分数呈现,导致量化测评难以完全覆盖学生学习全过程,学生的自我达成度比较模糊。教师要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利用具体测评量表(如表3所示),可评可测可描述,放大过程,提倡多维,有助于提高评估的时效性,提升学习的成就感。

写作在中考语文中占据很大的比重,也是最难提高发展的一个板块。笔者认为作文进阶有四个阶段:一是积累。勤积累,多积累。二是模仿。模仿喜欢的句子或者文章结构。三是变化。基于模仿,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四是创造。基于变化,创造自己的写作风格。在导、思、议、展、评五步骤的基础上走出目前的写作困境,提高写作思维素养的发展,达到言之有文,行则致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谢文惠,孙敏强.“机轴”:中国古代文法理论的象喻思维和艺术阐释[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09).

[3]吕坤.《呻吟语》[M].武汉:崇文书局,2017.

[4]杜飞.预期评估体验——UbD理论视域下学习任务群设计的三个阶段[J].中学语文,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