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隐逸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隐逸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值性,在“三新”背景下,基于历史与时代之思,需要教师厘清隐逸文化之内涵,甄别隐逸文化之利弊,把握隐逸文化教学之尺度。从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才能正确传承隐逸文化精髓,助力学生的精神塑形和生命成长。
[关键词]隐逸文化;中学语文教材;隐逸文本教学
[作者简介]李鑫(2000),男,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龙令(1974),女,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十八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文言文等作为隐逸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或描绘山水田园的宁静美好,或抒发隐逸之士的豁达情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学生的个性成长及其精神塑形。以“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为首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与实践,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教材”中古诗文比重显著增加,隐逸文本的数量也相应增多,其教学也由语言、审美、思维指向深层次的文化维度。但由于隐逸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值性,隐逸文化是什么?怎么教?成为当下教学之思。因此,“三新”背景之下,基于历史与时代之思,需要教师厘清隐逸文化之内涵,甄别隐逸文化之利弊,把握隐逸文化之尺度,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汲取养分,以正确传承隐逸文化。
一、厘清隐逸文化之内涵
隐逸,许慎《说文解字》:“隐,蔽也”,“逸,失也。从辵、兔。兔謾訑善逃也。”[1]从释义来看,“隐”即“隐蔽”,“逸”即“逃离”,“隐逸”作名词解释为“隐居的人,隐士”,动词为“隐居、逃遁”。一直以来,多数人对于隐士的理解较为片面,认为隐士就是那些隐居山林、不问世事之人,甚至认为隐士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者,逃避现实、消极避世、缺乏社会责任感。隐士是古代士人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大多或因对现实的不满、或因仕途的晦暗、或受世俗秩序的束缚等原因,渴慕隐逸生活,因而选择隐居避世。但隐士更多的是指那些保持独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不依附权势、具有超凡学识,而不愿意入仕的隐居者。隐士多“隐于野”,其中也不乏“隐于市”“隐于朝”一类的隐者。他们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所展现的人格魅力,由此形成了隐逸文化,其强劲的辐射力与张力为中华传统文化灌注新鲜的活力。中学语文教材所精选的隐逸文本也正是由这一类隐士所创作出的文学作品,他们于文学的海洋中打造自己乌托邦式的精神场域,折射出自己的坚贞人格和傲骨冰心,传达出自己对于生命的体悟。
二、甄别隐逸文化之利弊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隐逸文本涵盖诗词赋和文言等多种体裁,不同作品因作者人格、时代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价值意义。也正是隐逸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值性,教师要仔细甄别隐逸文化的利弊。
(一)隐逸文化之利
时隔数千载,隐逸文化已渐进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但其中的价值精神、道义品质等已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辨析隐逸文化的价值意义有助于教学的进一步展开。
1.丰富多元认知,培养审美情趣,建构精神“栖息地”
山水田园隐逸诗的自然美景、安适闲趣;游仙隐逸诗的亦仙亦隐、奇幻绚丽;佛理隐逸诗的禅意淡然、忘却烦忧,这些作品对于丰富学生多元认知,培养审美情趣均有一定助益。尤其是选择隐逸的士人多寄情山水田园,个性的自由、束缚的摆脱,让作品充满自由精神、自然之美及人性之美,从而构织起一个任物之性、自然而然的审美之境。教材中的隐逸文本,如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恬淡闲适的生活图景在一定程度上能唤起学生乡村山水、宁静淡远、安闲洒脱的审美感知。当下,一个“内卷”的社会,学生顶着各方面的压力,一度使不少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因而让学生能够随着隐逸文本的鉴赏、感知,让其得以在繁重的学业压力、父母高期望的重压之下能够喘息,培养学生多元认知、审美情趣,让其能够通过阅读与写作,去丰富多元认知,构建自己的精神“栖息地”。
2.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材中的隐逸文学是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不仅汲取儒家之“兼济苍生”、道家之“天人合一”、释家之“对镜无心”,是三者哲学精神的有机融合,更是传达出中国传统士人的人文精神。隐逸文化中的宗教文化、风俗文化、精神品质等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隐逸文本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透视古代隐士的人生态度及其价值选择,汲取其中有益的精神。让学生学习、鉴赏隐逸文本,实则也是一个体验优秀文化、感知人格精神的过程。另一方面,古代隐士的坚贞人格和傲骨冰心,也是铸就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之一。让学生汲取隐逸文本中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核,从传统文化感知、汲取古代圣贤智慧的生命体悟,感受隐逸文化的别具一格的精神魅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隐逸文化之弊
事实上隐逸文化本身并无高下,但是受外在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干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加以正确引导,明晰隐逸文化之弊,难以发挥隐逸文化的正面导向作用,甚至影响学生的“三观”塑造。
1.过度颂扬,易失进取之志
对于隐逸文化,前人多为颂扬与推崇,倘若教师在教学过程过度颂扬,对于还尚处于“三观”形成时期的中学生来说,容易出现认知偏差,产生负面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断章取义,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享乐思想,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易让学生贪图玩乐、不思进取。《逍遥游》想象之瑰丽、气势之跌宕、风格之潇洒,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但其中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提倡“无名”“无功”“无己”的境地,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容易让学生陷入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加之部分隐逸作品,标榜个性、愤世嫉俗等情感色彩充斥其中,如过度颂扬,容易使学生效仿,个性偏激,甚至失去进取之志。因而对于这一类隐逸文本,我们需要仔细斟酌。
2.消极避世,易缺担当精神
提及古代隐士,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无疑是傲啸山林、隐居遁世。古代隐士或因现实不满、或因仕途的晦暗、或世俗秩序的束缚等种种原因,对浑浊的现实感到失望,其作品存有一种对于现实的失望之感,乃至消极避世的一面。但消极避世思想容易让学生缺乏担当精神。加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的便捷,当代青年人的社会压力骤增,“躺平”“佛系”等热词火爆网络,这些思想经由网络的传播,很容易影响到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让本就在学习重压之下的学生受到这种负面思想的熏染,容易产生放弃与逃避的想法,以至于成为所谓的“躺平”。在当下,强国建设需更多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青年,而不是只关注小我,忽视“大我”,遇到挫折就轻言放弃,社会责任感淡薄的人,这无益于学生的个人成长、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繁盛。
三、把握隐逸文本教学之尺度
对于隐逸文学,教学时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对于积极因素理应加以继承和弘扬,教师把握好隐逸文本教学尺度,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学生才能正确传承隐逸文化精髓。
(一)仔细甄别,把握尺度,取精去糟
虽然中学教材有关隐逸文本的内容已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而最终呈现的,但由于隐逸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值性,教材中的隐逸文本解读之时,仍需要教师根植文本,挖掘其中积极的精神内核,对一些容易影响学生思想的内容加以正面引导。如《逍遥游》提倡“无名”“无功”“无己”,追求绝对自由的主观唯心主义,教师要加以引导以避免学生陷入虚无主义的认知误区。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链接到教材之外的作品,其中不乏充斥一些悲观色彩、享乐主义、消极避世等思想,对于这一类作品的教学,需要教师仔细甄别,择取隐逸文本中的精华之处,剔除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西方文学多歌颂勇士,中国文学多歌颂隐士,教师应该通过正确教育有意识地纠偏[2]。尤其注意把握好隐逸教学尺度,肯定古代隐士个性美的同时,也要强调社会责任感,做到既不过度弘扬隐逸文化中“遁”“隐”,让学生“躺平”,也要适当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效仿古代隐者或通过写作去构建自己的“精神栖息地”,或从另一方面学习他们面对现实时敢于放下得与失的豁达胸襟,这种人生态度、精神境界对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成长具有一定的助益。
(二)激发兴趣,增强认同,传承文化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永远是激发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源泉。纵然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如若没有兴趣,学生学习也味同嚼蜡。加之当下社会网络畅达,学生接触信息的途径广泛,相较于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网络文化似乎更受他们的青睐。隐逸文学中有大量隐士的生平趣事、有各地的风俗民情等,无论是苏东坡与“东坡肉”的故事、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典故,还是魏晋时期标榜个性、放浪形骸的“竹林七贤”,众多的名人轶事,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具有吸引力的。因而,教师可以以这些故事、民俗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探究古代隐者的人生经历、隐逸生活等,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通过隐逸文化一隅窥视中华文化之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中华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认同感,从而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创新方法,拓宽途径,提升效果
为提升隐逸文本教学的良好效果,教师可以充分借鉴、参考跨学科教学理念,链接相关的学科知识,创新隐逸文本教学的方法,拓宽教学途径。隐逸文本其主要范式是古诗文,而古诗文的教学又需要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历史典故、历史事件等,让学生在跨学科情境任务中,全方位了解古代隐者的周遭境遇、古诗文中的历史典故、历史事件,让学生对于其人生选择有更深的理解和认同。如教学《归去来兮辞》,教师设计学习任务,考究陶渊明的几度出仕与归隐,浑浊的现实、腐败的官场,才有他“隐”的人生抉择。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相应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感受隐逸文化中的斜阳晚树、佛理禅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尤其是当下现代工业文明的挤压,城市钢筋对想象视野的限制,市场经济、消费主义带来的物欲异化[3],不仅是长期身处都市的成人,抑或是长期拘囿学校的学生,都需要乡村自然的陶冶、人性本身的解缚。通过创新隐逸文本教学的方法,拓宽教学途径,让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多维度思考、探寻、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文化底蕴,从而助力学生的生命成长。
隐逸文本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绕不开的一隅,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三新”背景之下,重新审视隐逸文化,需要教师深入探究隐逸文化的内涵与利弊,以更好地把握隐逸文本的教学尺度,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正确传承隐逸文化之精髓,从而培养具有高尚精神品质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新一代青少年。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73.
[2]杨云萍.正确传承语文教材中的隐逸文化[J].湖南教育(B版),2024(02).
[3]许海丽.中国现代隐逸文学体系初建[J].语文学刊,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