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育”融合视角下探讨如何将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文学社团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路径,深入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同时提出优化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开发校本课程、精心设计活动、加强家庭教育与社会资源的协同合作等建议,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以培育具有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的新一代人才。
[关键词]“五育”融合;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基金项目]2024年度定西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五育’融合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研究”(编号: DX[2024]JKS0124)。
[作者简介]潘晓娟 (1987),女,甘肃省通渭县思源实验学校,一级教师,从事传统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
所谓“五育”,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德、智、体、美、劳教育各自拥有独特的内涵和要求[1]。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五育”融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将其与“五育”相结合,有助于全面培养新时代小学生,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深远的影响。
小学语文是传承文化、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路径,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2]。本文在“五育”融合视角下,分析传统文化教育与提高小学生文化素养的关系,探讨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渗透相结合的渠道,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生文化素养的关系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传统文化教育是指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整理和传承的过程。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熟悉和热爱本国的传统文化,进而形成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在“五育”融合的视角下,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审美情趣、人文素养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过程。
(二)小学生文化素养的构成
小学生文化素养是指小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知识、文化品格、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文化知识是对传统文化的基本了解和认识,如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文化品格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文化修养包括审美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三)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生文化素养的关系
传统文化教育在提高小学生文化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独特文化,从而对民族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其次,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审美情趣。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艺术和美学资源,如诗词、书画、音乐等,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艺术形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再次,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德育教育效果。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如孝道、礼仪、诚信等,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升自己的德育水平。最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语文课程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而深刻的关系。语文教学不仅是学习民族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首先,语文教学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途径。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蕴含着历史、文学、哲学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学习古诗词、经典名著和历史故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其次,语文教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语文教学通过对传统文化作品的解读,使学生领会道德观念、人文精神、价值取向等,在现实生活中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次,语文教学是培养民族精神和民族认同的重要途径。最后,语文教学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比较分析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反思和探索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文本解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教材选文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种体裁,其中蕴含了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文本的深入解读,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实践活动,也能有效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例如,在阅读与鉴赏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知人论世、以意励志的方法,走进文字背后的精神活动和人格主体,与古人神交,从而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此外,识字与写字教学也是语文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汉字字形之美,学生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华文字的独特魅力,还可以在写字过程中体会到“心正则笔正”等人格教育。总之,通过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使他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三、小学阶段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提升文化素养
学生从小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启蒙读物,对语言文字有更深的感知力和领悟力。他们在阅读理解、文言文翻译等方面的能力往往更胜一筹。在作文创作中,学生能够运用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典故,使得文章内涵丰富、底蕴深厚,语文成绩和文学素养普遍提高。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和历史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还能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二)培养道德品质
传统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的五常美德,学习传统文化的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3]。他们通常更懂得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对于社会责任和集体利益有着清晰的认识,因此在爱心、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等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如孝道、礼仪、诚信等。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学生能够学习并践行这些传统美德,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
(三)形成审美情趣
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美学思想,如对自然美的赞颂、对和谐美的追求等[4]。学习传统文化的学生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能够更好地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对生活中的美有更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能力。他们在学习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时,往往能更快地领悟其中的意境和神韵。
(四)提升综合素质
在“五育”融合的视角下,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传授,更是一种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培养。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综合素质提升。
1.沟通能力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智慧,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得学生在沟通时能够运用古代智者的思想处理人际关系。比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礼治”,道家思想中的“和谐共生”,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人,表达自己,从而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得心应手。
2.团队协作
传统文化强调“谦让”“和谐”等价值观,在团队合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能够在团队中展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不仅能够促进团队内部的和谐,还能在面对外部挑战时,达成共识,完成目标。
3.创新能力
传统文化并不是僵化的内容,其内在蕴含着丰富的创新精神。比如,古代的四大发明就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学生能够理解到创新的重要性,并能在现代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文化的智慧,培养出独特的创新能力。
(五)改善文化氛围
当小学生通过教育途径接触和深入学习传统文化时,他们逐渐累积起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情感的培养,对改善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小学生通过学习古诗文、历史故事、传统艺术等,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使得这些文化遗产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流传。
2.文化认同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身份,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3.文化创新
传统文化教育鼓励学生能够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和思想,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道德品质、审美情趣以及综合素质都有显著的效果。这些影响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上,更体现在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的提升。
四、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课堂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讲解传统文化背景、经典故事、诗词歌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赏析,并通过背诵等方式加强记忆,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5]。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例如,教师可以讲解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
(二)课外活动
学校应积极开展各类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剪纸、京剧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组织比赛、展览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书法比赛,鼓励学生创作剪纸作品,观看京剧表演等。
(三)文学社团
成立以语文学习为主的文学社团,引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通过读后感、文学创作等形式,让学生在文学实践中提高文学素养。同时,文学社团还可以组织传统文化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例如,文学社团可以邀请专家讲解《论语》等儒家经典,组织学生讨论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学校可以通过设置传统文化墙、举办传统文化节等方式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此外,学校还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日常管理、节庆活动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接触和感受传统文化,从而使传统文化成为构筑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例如,学校可以在校园中设置传统文化主题的园林景观,组织传统节日庆祝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传统文化教育的渠道
(一)在教材整合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融入,首先应从教材的改编和选材上下功夫。教材编写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生活实际,挑选经典的传统文化故事、诗歌、散文等,改编成适合学生学习的版本[6]。这样,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能够自然而然地接触到传统文化,逐步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此外,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可以结合现代生活实例,对传统文化进行解释和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同时,教材还应注重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充分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二)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感受传统文化教育
校本课程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地域文化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例如,地方戏曲、传统手工艺、民间舞蹈等,这些课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还可以邀请当地的文化专家、民间艺术家到学校进行教学,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拓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
(三)在活动设计与实践中了解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应定期举办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参与体验和传承传统文化。例如,举办诗歌朗诵会,让学生体验古诗词的韵律美; 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举办传统节日和庆祝活动,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
(四)在家庭教育与社会协同中融入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的提升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协调支持。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家庭阅读、传统节日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这样,家庭中的学生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同时,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拓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与社会机构合作,组织各种传统文化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总之,在“五育”一体化指导下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使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素养。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有效路径,让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经过对“五育”融合视角下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的探讨,更有效地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教育全过程中,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五育”融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不仅需要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还需要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和路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传统文化教育能在“五育”融合的大背景下,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未来,期待更多关于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以验证和深化对传统文化教育作用和价值的理解。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更好地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的新时代人才,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培明.重新认识和思考“五育”并举[J].人民教育,2020(19).
[2]张俊列.回归强有力的知识传统——对课程知识相对主义的批判性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1(04).
[3]冯建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理据与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
[4]刘登珲,李华.“五育融合”的内涵、框架与实现[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0(05).
[5]郝志军,刘晓荷.五育并举视域下的学校课程融合:理据、形态与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2021(03).
[6]薛城.构建过程与活动互见的写作模式——国外母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