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学习提示”内容丰富,其中的拓展类内容从不同角度对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予以指导。“召唤结构”是西方接受理论代表人物伊瑟尔的研究成果,强调读者对文本的参与。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召唤结构”的理论基础之上探究“学习提示”中的拓展类内容,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对“学习提示”中拓展内容的类别及作用做进一步分析,并探寻其在教学实际中的应用策略,能够助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和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召唤结构;学习提示;拓展内容;语文教学
[作者简介]孟瑶(1991),女,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第一中学高中部,二级教师,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
随着课改的不断开展,教师对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愈发深入,课文后的“学习提示”也成为教师备课、授课的重要参考。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往往仅仅让学生将其作为课堂内容的预习大纲,或只注重“学习提示”内对课文重点、难点和学习方法的提示,而忽略了其拓展内容的重要作用。关注“学习提示”内的拓展内容,是让课堂由传统的“教师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手段。
伊瑟尔是西方接受美学的先驱,他提出的“召唤结构”重视文本阅读和生发过程中“读者”的重要角色作用。语文学习中的“读者”正是学生,将“学习提示”中拓展内容的探究与“召唤结构”相结合,更能凸显其重要意义。
20世纪中后期的接受理论将“文本中心”推向了“读者”中心,其中的代表人物德国学者伊瑟尔认为,文本并不是作者单一的创造,而是作者与读者共同作用的过程。他指出,文本存在空白性、空缺性、不确定性,正是“作品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1]。这一思考正与新时代的语文教育不谋而合。在教改开展如火如荼的当下,“以学生为主体”已是教育者广泛认同的事实,给学生一定的拓展资源和引导,使其能够参与到文本建设当中,让学生在课堂内容未定、文本意义未知的情境下主动寻找,在课后仍有抓手去进一步体会和思考,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品质,而“学习提示”中的拓展类内容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一、“学习提示”中拓展内容的类别及作用
(一)背景内容及相关知识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多篇“学习提示”拓展了课文的写作背景和相关知识。例如,选择性必修中册教材《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一课的“学习提示”,以整段篇幅介绍了恩格斯这封回信的写作背景,其中又隐含了在特定历史时期,一些资产阶级理论家的谬论引发思想动乱这一历史事实。“学习提示”介绍的相关知识类型更加多样化,包含作者的经历、对课文所属著作的介绍、文学常识、对重要概念的阐释等。再如,必修上册《我与地坛》的“学习提示”简单介绍了地坛古今作用的转变;《赤壁赋》《登泰山记》两篇课文后的学习提示,介绍了“干支纪年法”和“年号纪年法”等计时方式。这些对课文背景内容及相关知识的补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篇目有更广泛且透彻的了解,有助于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许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感到无从下手,目光局限于课文内容,或者拓展过于广泛,目之所及都想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反而丢失了文本和课堂的重心。
(二)文本评价
在“学习提示”拓展性内容中容易忽略的类型是文本的评价性内容。例如,必修下册《窦娥冤》一课的“学习提示”:“王国维曾说,《窦娥冤》‘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宋元戏曲史》)这类内容皆是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其中包含了作者的写作风格、文本的深刻意蕴、精妙的写作手法等。一方面,文学的价值得以体现;另一方面,细细体会,深入思考,可以让课堂生成更多可能性。教师也可以以学者的评价为出发点,建构起学生的评价体系,使“学—教—评”都在“学习提示”中找到支点。
(三)提示拓展阅读篇目
“学习提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提供了部分课外阅读的书目篇目。例如,必修上册第一课《沁园春·长沙》的“学习提示”建议学生课外阅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诗词,感受革命伟人的情怀;《我与地坛》一课中的“学习提示”建议学生通读《我与地坛》,使课文中的片段与全文建立联系,体会其中的感情。课堂的时间有限,所学的文本内容更是文学中的沧海一粟。“召唤结构”提出的空白、空缺、不确定性说明读者完全可以通过广泛阅读联想,去填补文本的空白。再进一步,可以放眼更广阔的天地,填补认知和思想的空白。在阅读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应考能力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四)审美建构
“学习提示”的一个亮点是通过拓展性的内容对学生的审美进行了多方面的建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必修下册《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学习提示”为:“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除了建筑,陶瓷、漆器等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选择性必修中册外国诗歌联读后的“学习提示”:“作曲家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等都曾经为这首诗(《迷娘》)谱过曲,可以找来欣赏。”人文素养教育的内容涉及面很广,包括价值观念、民族精神、社会科学、历史文化等,知识体系十分广泛,是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综合感知[2]。“学习提示”从历史、音乐、建筑等多个角度给学生提供了拓展的方向,使学习这一过程源于课堂,又高于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人文素养。
二、“学习提示”中拓展内容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横向拓展,补充课内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习提示”中的背景及相关知识对课文予以补充。一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或为了使情境化教学更加完整,会删去背景介绍这一环节,事实上,对背景知识的了解是学生理解作品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一步并不局限在课上的前五分钟,也不局限于实施者是教师还是学生,而要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课堂设计安排。例如,必修上册教材《反对党八股》一课,“学习提示”介绍了此番讲话的背景,教师可以在正式学习之前介绍,让学生了解党八股对革命工作的危害;也可以在学习后让学生自己阅读,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要自上而下探讨文风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不会让知识走过场学得云里雾里。再如,选择性必修上册教材《复活》的“学习提示”,只用简短的一句话介绍作者几部作品的男主角都用了同一个名字,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介绍这一特点,引发学生讨论原因。最终得出结论,同样的“聂赫留朵夫”其实是作者自身的投影,进而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价值观,以横向拓展的方式补充知识,引发学生思考。
(二)纵向拓展,开展文本理解性评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到:“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种独特的体验可以通过“学习提示”中的一些拓展性内容获得。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有整合、生发信息的能力,以多种形式引发学生对文本深入理解,其中的一个角度就是评价。“教—学—评”是课改以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评价的过程往往难以操作,基层教师不知从何处入手,“学习评价”中的一些拓展知识可以作为教师的参考。例如,必修上册教材《登高》等联读课文后的“学习提示”,以宋人罗大经的评价揭示了《登高》中的八层意思,这实际上指向的是诗歌的多重意蕴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课后将这一文学评价整合为具体的问题,以此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评价,完成学生理解文本的全过程。再如,必修下册教材《鸿门宴》后的“学习提示”,引用清人郭嵩焘的评价,称《鸿门宴》一文写“子房如龙,樊哙如虎”,这一课的重点就是个性鲜明的人物特征,“学习提示”的相关评价可以使学生对张良,樊哙二人的人物形象特点理解更加明确,以该评价为基础进行整合,也可以落实课堂内容,完成“教—学—评”的闭环。
(三)学科拓展融合
“文史哲不分家”,语文与其他文科科目同源共流。随着教改的不断推进,多学科的融合成为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学习提示”中的学科拓展性内容更值得教师关注并应用于实践。最典型的例子是必修下册教材《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的“学习提示”,介绍了故事的历史背景,同时建议学生看历史地图,了解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提供这一时期的历史地图,并以历史观的角度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了解;或者组织班级小组对该部分加以分析研究:秦晋郑三国的历史渊源到底如何?晋国退兵有哪些原因?最终学生可以以历史课程中的“小论文”形式呈现研究成果。在读图看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鸿之战”“东道主”等内容也需要地理知识的辅助才能完成理解。通过这一“学习提示”,多个学科实现了融合,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的优势,多方面提升了学生的素质。
(四)课后延伸拓展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但课后的延伸拓展同样值得关注。多个“学习提示”对学生的课后延伸拓展加以指导,提示学生或通读全篇,或比较阅读,或课后欣赏戏剧音乐等。虽然教材内设置了许多群文阅读篇目,但“学习提示”给出的建议内容更加深入,从论证方式、主旨意蕴、思维方法等多个角度贴合课文内容。例如,选择性必修中册中《人应当坚持正义》的“学习提示”,建议学生通过课后阅读全篇,把握作者的论辩逻辑;《迷娘》一课建议学生听音乐以感受抒情氛围。前者,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任务的布置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论辩艺术,提升学生的思辨性,开阔学生的视野;后者则可以让学生感受诗歌与音乐的共通之处,感受文人与艺术家“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3]的感知力,激活学生的审美情绪。针对不同的课后延伸拓展内容,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生成的能力,让语文学科呈现出独特的价值。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正是“召唤结构”在语文课堂上的体现,“学习提示”通过不同类别的拓展性内容,指导教师以不同形式的实践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以期实现“在整个文本的总体意义上,超越文本表面意义而达到的一种对现实和精神的关照[4]”。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优化教育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也要提高自己对统编教材“学习提示”部分的重视,不断探索其精深之处,大胆付诸实践。
[参考文献]
[1]Wolfgang Iser.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0:11,290,203.
[2]马多宁.文化传承理念与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高中语文课堂核心素养生成路径探讨[J].名作欣赏,2022(24).
[3]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71.
[4]范东升.沃尔夫冈·伊瑟尔的文学文本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