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

2024-10-01 00:00柯增金侯勇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 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之一,也是对改革开放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制度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制度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围绕制度建设的领导论、目标论、价值论、体系论、方法论、自信论、执行论展开,深刻回答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怎样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这一重要论述不断夯实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基石,以制度建设巩固全体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为凝聚改革共识、汇聚改革力量提供科学制度安排。这一重要论述通过调整制度结构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制度支撑。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一重要论述推动创造人类制度文明新形态,为其他国家的制度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不断开辟以“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新境界。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制度建设;改革共识;制度文明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4)05-0064-14

制度是定国安邦之根本,制度优势也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之一,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相比过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以下简称“这一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怎样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也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制度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具有“基础”“内容”“价值”三重向度。这一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制度文化,吸收借鉴人类制度文明优秀成果。这一重要论述围绕制度建设的领导论、目标论、价值论、体系论、方法论、自信论、执行论展开,是一个逻辑严密、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有利于为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共识提供制度保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引擎和坚强制度支撑。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制度是具有强制性、稳定性的规范体系,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机构的运行程序。制度体系是一个包含制度—体制—机制在内的多层次体系,涉及政权主体、政治力量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要素的互动关系。一个国家的制度形态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状况,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以往学界对这一主题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从内容视角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构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结构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制度自觉、制度自信和制度创新展开[ ],从制度认识论、制度建设论、制度执行论、制度自信论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 ];有学者基于制度哲学的视角,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制度建设的思维方式、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 ]。从制度评价角度来看,有学者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度优势评价重要论述,认为这一论述阐明了制度评价的价值主体,揭示了制度评价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制度评价的具体标准,为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评价制度提供了科学方法[ ]。从制度自信的角度来看,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制度自信的来源,揭示了制度自信的内容,指明了制度自信的实现途径[ ]。从“分论”视角来看,学界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某一领域制度建设重要论述展开研究,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等重要论述。二是从价值视角研究制度建设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型国家制度”“新型政治制度”“新型政党制度”等重要论断[ ],这是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制度安排[ ]。有学者提出,制度现代化是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核心要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就是有组织地对系统内部各要素进行调整优化的过程[ ],蕴含着制度的现代化。制度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为国家治理提供制度保障,以制度建设引领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能够防范化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重大风险、有效应对挑战、赢得战略主动[ ]。

综上可见,制度建设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学术界从制度视角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不断丰富,但这些研究需要引入总体框架和系统视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度建设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需要学界进一步加强系统性研究、深化学理性阐释。本研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讲话文本为主要依据,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为时代背景,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从制度建设的领导力量、目标任务、价值原则、结构体系、科学方法、精神面貌、关键环节等七个方面分析这一重要论述的理论意蕴。这一重要论述有助于为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共识提供制度保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制度支撑,为人类制度文明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的生成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坚持“两个结合”,其生成有着深厚的理论依据、文化渊源、实践根基和主体基础。这一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制度建设理论的运用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制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规律的正确认识,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个人丰富工作实践与经验积累的升华。

(一)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制度建设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怎样进行制度建设做了初步探索,为制度建设理论形成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根基,分析了制度的生成、制度的体系以及制度的变迁等基本问题。一是制度的生成。制度产生于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物质生产实践衍生出了家庭制度、氏族制度和国家制度,因此,社会制度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凝结而成的社会关系结构。马克思说:“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 ]他认为,制度是人类社会实践和交往的产物,是特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制度也是生产关系的基本形态。以生产关系为核心形成各种制度,当生产力与原有生产关系发生矛盾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由此,社会制度的变化都应从生产力这一“全部历史的基础”来考察。二是制度的体系。制度不是单一的存在物,而是一个体系结构,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部分构成。前者是基础性构成部分,“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 ]。经济制度以及派生的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法律制度等形成了基本制度的框架,基本制度再由具体制度单元构成。此外,由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还引申出基本制度—具体制度—运行体制的三维制度结构。三是制度的变迁。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当原有的制度关系不能满足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时,代表着新生产关系的新制度便会出现。“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产生了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力的必然结果。”[ ]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力是人们的利益需求。马克思提出社会形态理论,社会主义制度是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公正、更科学的社会制度,但维持社会主义正常运转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只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制度理论紧紧抓住“绝大多数人”这一关键,即制度的人民性和公共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制度建设的思想,为这一重要论述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二)文化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治理思想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蕴含着丰富的制度文化和制度治理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制度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充分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治理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制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19]290制度治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治国理政的重要议题,在国家治理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多元一体”“天下为公”“民为贵”“和而不同”等价值理念对中国政治制度的生成、运转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提供了文化土壤。“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奠定了中国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多民族“大一统”与各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格局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上“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局面,极大促进了社会的融通互动,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提供了制度根基和制度保障。“天下为公”思想奠定了中国制度建设的公正性。社会是否公正,总是与一定的制度联系在一起,即需要将公正的观念融入制度建设之中。中国的制度建设自古以来就更加注重公利性,崇正义的价值观对社会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公平和正义不断激发着制度的生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体现了中国制度的人民性。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制度建设的根基。“敬德保民”“民贵君轻”等尊民、重民主张强调了人民之于国家兴衰成败的重要作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原则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价值追求,人民性也是中国制度建设的重要方向。“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体现了中国制度的包容性。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和平的民族,这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如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等,尊重维护和照顾同盟者利益,尊重他国主权领土完整、尊重他国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就是要以令行禁止的制度执行力确保制度的生命力。此外,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还孕育出如郡县制度、土地制度、科举制度、监察制度等各方面的制度体系,为新时代制度建设和制度完善提供了文化根基和文明智慧。

(三)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实践的历史进程

“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之问,无数仁人志士为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但都没有找到答案。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起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建立在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制度探索的基础之上,是对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制度建设经验的提炼和总结。

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时期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形成的重要认识和结论。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逐步开始了国家制度建设的初步探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对土地制度、党团制度、“三三制”的探索实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根本政治制度基础,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具有优越性,但“还需要有一个巩固的时间。不能认为新制度一旦建立起来就完全巩固了,那是不可能的。需要逐步地巩固”[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邓小平对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做了区分,以明确“坚持和巩固”以及“完善和发展”制度的具体所指。他强调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邓小平提出了“三十年制度定型论”,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体框架,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向着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方向发展。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深刻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一个体制创新的问题”[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发展。此外,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国家的各项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各领域具体制度改革深入开展,有机连接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明确指出:“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综上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于中国具体国情,科学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概念,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

(四)主体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个人丰富的工作经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不仅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制度实践根基,也与习近平总书记个人丰富的工作经历紧密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工作经历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制度创新实践构成了这一重要论述的主体基础。

在河北工作期间,习近平强调:“社会主义制度正以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给正定带来巨变。”[ ]他根据正定的实际情况,在全县推出“人才九条”,强调“各单位要逐步建立人才登记制度”“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25]53。对于改革,习近平指出:“改革戏必须大家唱”“敢于撞击那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25]188。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从宁德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大胆创新制度,提出“各级领导建立群众接待日制度”[ ],加强领导干部同基层单位的联系,“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这是个严格的制度”[26]39;在如何有效防止腐败问题上,习近平强调要建章立制,“建立一整套系统、全面的制度以制约和监督权力的使用,这是杜绝腐败的根本性措施”[26]22,为新时代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提供了思想根基。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及时制定新制度。他强调:“莫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 ],“除了要不断完善面向全社会的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外,还要建立面对困难群体的长效帮扶机制”[27]4,要“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 ],这为新时代提出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提供地方实践经验。在上海和中央工作期间,习近平提出要努力找到符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党建工作规律,不断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为新时代党的制度建设奠定实践基础。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20]286。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建设的历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我国制度建设进程划分为“前半程”和“后半程”,“前半程”主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半程”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19]64。从新时代以来的制度创新来看,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深化对制度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制度建设经验的深刻把握,提出制度自信、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任务要求等新时代制度建设的重大命题[ ]。中国共产党系统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将制度建设与治理现代化结合起来,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总目标和新时代制度建设的具体要求以及阶段性要求。国家制度大厦的四梁八柱更加稳固,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的理论意蕴

理论意蕴是一个理论的核心要义和内容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立足于“两个大局”,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涉及制度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一重要论述围绕着制度建设的方向、目标、重点、价值取向及领导力量等展开,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制度篇。

(一)领导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领导是我们的最大制度优势”[20]131,也是制度建设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突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制度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以党的全面领导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变质、不变色。《决定》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首位[1],不断巩固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从改革的进程来看,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系统性、集成性特点,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力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增强改革的整体效能,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党的全面领导具有政治保障作用,在制度设计、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制度评价等环节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从制度体系来看,一个制度必然要有一个居于统摄地位的管总制度,而党的领导制度便是起到总揽全局的统领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20]284。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制度建设的正确前进方向和制度的人民属性。

(二)目标论:推进治理的现代化

“治理效能”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将制度建设与治理现代化结合起来,更好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即治理现代化。《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七个聚焦”的分领域改革目标,要求到2029年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明确了2035年的阶段性改革目标[1],形成总分结合、系统完备的目标体系和推进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这些总目标和分目标均涵盖了中国共产党对新征程上制度建设的具体部署,以制度建设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评价构件和客观具体指标。从制度效能转化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制度的显著优势只有通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过程的转化,才能让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19]46。国家治理体系由先进的治理理念、多元的治理主体、良好的治理制度等构成。“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19]46,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19]46。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制度”与“治理”的辩证关系,不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实现治理的现代化。

(三)价值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性”是衡量国家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基本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一是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制度建设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 ]《决定》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之一[1],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不断完善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制度安排,健全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体系。二是以人民群众参与为制度发展的动力。《决定》强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并从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等方面做出部署[1];不断丰富和拓宽民意表达渠道,不断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使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及时得到关注和回应。这一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制度建设“为了人民”的价值指向,为发展和完善制度提供不竭动力。三是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制度评价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主要看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19]277制度的好坏、制度的成效应当由人民来检验,人民最有发言权。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制度评价的重要指标,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制度建设与制度改革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拥护与支持。

(四)体系论: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成的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由多领域、多层次制度体系构成,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发展和完善了这一制度体系。从横向的制度领域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军队国防等方面。从纵向的制度层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划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根本制度具有顶层决定性、全域覆盖性、全局指导性作用。其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和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构成了党和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在政治领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安排。在文化领域,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文化制度。在社会领域,共建共治共享的根本社会治理制度,从制度上推动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军队领域,我国在长期实践中确立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我国的根本军事制度。基本制度体现了根本制度的内在规定性,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创立的治国理政的主要制度。在政治领域,基本制度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决定》提出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健全基层民主制度等,体现了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坚持和完善[1]。在经济领域,基本制度体现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重要制度是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具体化,具有派生性,是国家治理顶层和社会生活基层的桥梁纽带。

(五)方法论:坚持科学方法注重制度建设成效

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提高制度建设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注重制度建设的系统集成,突出制度建设的重点,坚持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一是注重制度建设的系统集成。这是新时代制度建设的突出特点。推进新时代的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靠零敲碎打不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去,我们也提出过改革目标,但大多是从具体领域提的。”[19]58这一重要论述注重增强制度的有效供给,统筹协调好处理好“上”与“下”、“点”与“面”、“立”与“破”、“统”与“分”的关系,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二是突出制度建设重点。“壹引其纲,万目皆张。”[20]426制度建设不仅要注重系统性,还需要突出重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哲学方法,以重点牵引制度建设全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的重要方法。《决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着力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三是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问题是目标生成的依据,目标是问题解决的结果设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直面问题。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发展所需,顺应民心所向,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各领域的风险问题,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较于制度建设的总目标而言,目前我国制度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弱项”和“短板”,如新旧制度相互缠绕交织、存在脱节现象,短效制度难以实现向常态化制度转化,新制度的供给滞缓,造成新旧制度的抵牾与冲突,影响改革效能[14],这需要将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破解制度建设的存量问题[ ]。

(六)自信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必须要坚定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围绕制度自信的基础、制度自信的核心、制度自信的方法展开。一是制度自信何以可能。其一,深厚的历史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20]27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植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华制度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二,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提供理论依据。其三,显著的实践优势。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之治”彰显强大治理效能,以巨大的实践成果奠定了中国人民制度自信的实践基础,使制度自信扩展为一种社会心理,形成普遍的制度认同。二是坚定制度自信的核心是坚定政治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 ]从地位作用来看,政治制度对其他方面的制度具有统摄作用;从形成顺序来看,政治制度建立的时间最早;从使命任务来看,政治制度有利于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是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政治保障。三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实质是完善和发展制度。在守正创新中坚定制度自信,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是这一重要论述的内涵所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 ],要“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19]84。这一重要论述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为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提供更加坚强的制度保障。

(七)执行论:制度优势转化为制度效能的关键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20]287“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19]278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善于抓住制度执行这一关键要素,通过提高制度执行力来增强治理效能。一是制度执行在于“管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 ]“管用”就是要更加注重制度效能,要考虑实际情况和操作性,不能让制度带来更多“麻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管建立和完善什么制度,都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注重实体性规范和保障性规范的结合和配套,确保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34]379二是制度执行要狠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崇尚实干、狠抓落实”[33]551,如果“现有制度都没执行好,再搞新的制度,可以预言也会是白搭”,“制定制度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抓落实,九分气力要花在这上面”[35]148。这一重要论述把提升制度执行力作为关键环节,保障制度效能的充分发挥。三要营造敬畏制度的良好氛围。这一重要论述通过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制度、敬畏制度、执行制度、遵守制度”的良好氛围,使之形成自我约束和互相监督的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的人对制度缺乏敬畏,根本不按照制度行事,甚至随意更改制度”[20]287,“因此,必须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20]287。四是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35]10,以党的制度建设巩固党的其他方面的建设。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35]217。五是要用法治保障制度执行。法律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内容,法治为制度执行保驾护航,德治是制度的重要补充,“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 ]。这强调将德治和法治相结合,强化制度落实、制度执行和制度运行。

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现代化进程总是伴随着制度文明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也是制度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统筹“两个大局”,深刻把握“三个面对”,不仅为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共识提供坚实制度保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制度支撑,也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

(一)为凝聚改革共识提供制度保障

改革共识是不同成员因改革引发冲突时所共同坚持的立场、观点与采用的措施[ ],包括改革的权威共识、领导共识、价值共识、目标共识、方法共识等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凝聚改革共识难度加大,但不改不行,改慢了不行,过于激进也不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从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为巩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共同的思想基础、形成广泛共识合力做出制度安排。

第一,以根本制度凝聚改革共识。根本制度在凝聚改革共识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根本领导制度为凝聚改革共识提供坚实的组织领导保障。根本领导制度以中国共产党为坚强领导核心,推动执政党内部思想认识的团结一致、维护党中央权威,凝聚党内改革共识。此外,根本领导制度还有利于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权威共识、方法共识,即全面深化改革由谁来领导、怎么改革等问题。根本政治制度为凝聚改革共识提供根本的政治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凝聚改革的价值共识,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即改革为了“谁”的价值共识。全过程人民民主等一系列制度安排有效化解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分歧。根本文化制度为凝聚改革共识提供坚实的思想文化保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为更好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为不断巩固全体人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文化基础提供了制度保证。共建共治共享的根本社会治理制度激发了全体人民投身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扩大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主体的广泛性,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实践中凝聚改革共识。第二,以基本制度凝聚改革共识。进入新时代,一致性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的同时,社会思想、价值观念、社会阶层、所有制形式更加多元多样,凝聚改革共识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决定》提出要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1]。人民政协制度、新型政党制度是凝聚各党派各团体和各界人士共识的制度保障,有利于进一步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利益关系是影响共识的根本因素,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革命,牵涉到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等,需要在不同利益诉求、不同意见表达中寻求共同点,照顾同盟者利益是共产党人的“纳贤”之道,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精神利益等[ ]。中国共产党通过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制度,完善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引领机制,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智力优势,积极为改革建言献策,形成凝聚改革共识的制度支撑。第三,以重要制度凝聚改革共识。《决定》强调,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1]。中国共产党还不断健全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完善统一战线各类主题教育和政治培训制度、同党外人士联谊交友和谈心谈话制度,健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政企沟通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以常态化制度确定下来,为凝聚改革共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这一系列制度安排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发挥着凝聚改革共识的重要作用,确保改革事业稳步向前。

(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 ]。制度建设是现代化的要件元素和重要评价指标,中国式现代化也蕴含着制度现代化的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围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突出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制度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需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决定》强调:“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1]。第一,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更好相适应,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制度保障。社会基本矛盾决定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生产力的现代化,还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现代化,即制度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根植和发轫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新时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指明道路[ ]。新质生产力呼唤新型生产关系。当前,以体制机制形式表现出来的生产关系还不够健全,对新质生产力构成了束缚,需要打通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1]。这些制度安排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的高效转化,形成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生产关系并通过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第二,推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更好相适应,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建设是更为基础、更为稳固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方面。这一重要论述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发展更好相适应,而国家制度是上层建筑的重要体现。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一系列体制机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制度上层建筑的完善又将作用于其他上层建筑的发展,使其和经济基础更好相适应。第三,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2]112,“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2]180。从目标与现状来看,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需要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弊端,应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风险挑战,让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让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以制度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而制度是应对风险挑战的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六个必然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1],用完善的制度体系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以制度现代化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为人类制度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制度文明是制度建设的结果,又通过制度建设及其过程来体现,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推动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19]27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为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形式提供了有益借鉴,推动世界制度文明的发展呈现新样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代表了社会主义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新高度,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拓展了人类制度文明新形态。中国的制度建设以提高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等方面的治理能力为目标,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政治领域,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为世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新范式,超越了西方“少数人的民主”“一次性的民主”“伪全民性的民主”。新型政党制度强调“政治协商”而非“党派斗争”,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等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在经济领域,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为解决世界经济发展难题注入强劲动力。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积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做出一系列制度安排。在社会领域,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民生为大的特性,社会主义制度也体现了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共同富裕制度安排彰显中国制度优势,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精准施策,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治理提供制度借鉴和治理经验。在生态文明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20]174,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等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带来发展新动能。在对外开放领域,《决定》提出要“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33]27,推动中国规则、标准等“走出去”,为全球治理提供制度性公共产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赋予人类制度文明新的价值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这一重要论述的价值原则,也深刻体现了中国制度文明形态的核心精髓。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如以制度约束规范资本运营,建立反垄断体制机制,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更好规范和引导资本,让资本更好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为人类制度发展和破解治理难题提供智慧参考。这一重要论述坚持以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制度文明观积极汲取世界各国的先进治理经验,构成对社会主义国家何以跨越“卡夫丁峡谷”历史之问的制度解答。这一重要论述注重交流互鉴,不断吸收人类文明的制度成果,打破了西方制度的话语霸权,为人类制度文明的发展贡献力量。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面临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无法克服的困境,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撕裂、利益集团斗争频繁,社会治理失衡,治理赤字、信任赤字、文明赤字和发展赤字频发。中国的各项制度建设坚持人民至上,遵循从普遍到特殊的逻辑,试点先行、由点到面、推广总结,坚持将基层实践与顶层设计相结合,为其他国家制度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参考。

五、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题中之义。《决定》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等14个方面,围绕着“建立”“健全”“巩固完善”“改革改进”等不同层次提出了300多项制度建设的重要改革举措,涵盖了体制、机制、制度等不同层面,促使已有制度不断健全完善、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制度建设提供方向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体现了坚持制度与完善制度、建立制度与执行制度的辩证统一,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彰显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制度文明新样态,不断将制度优势转换为治理效能。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继承—实践—发展”的守正创新逻辑、“借鉴—融合—超越”的内外互动逻辑、“点—线—面—体”的系统联动逻辑,是一个内涵丰富、不断开放的科学体系。新时代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为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共识提供制度保障,让全体人民认同改革、拥护改革、参与改革,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进的磅礴伟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为人类制度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二〇二四年七月十八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24-07-22(1).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12.

[3] 秦宣.制度自觉、制度自信和制度创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论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3):15-20.

[4] 任洁.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论述的辩证思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7):38-46.

[5] 岳凤兰.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哲学逻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52-58.

[6] 刘志礼,俞光瑞.习近平关于制度优势评价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主要贡献和践行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2(10):24-31.

[7] 阎树群.习近平关于制度自信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与理论贡献[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2):21-31+151.

[8] 肖俊,周仲秋.习近平新时代党的制度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J].湖湘论坛,2020(4):16-24.

[9] 郇庆治.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制度维度[J].行政论坛,2023(4):5-14.

[10] 何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6):53-66.

[11] 林华山,罗振建.新型国家:“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的基础与逻辑[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6):1rR2S65QqUanb8B+dVh8DyA==8-30.

[12] 李应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文明意蕴探析——以新型国家制度为中心[J].社会主义研究,2022(6):18-25.

[13] 刘晨光.制度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核心要义[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23(1):5-20+164.

[14] 蒲清平,马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进路[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1-10.

[15] 马福运,王瑶.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逻辑[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3(5):17-27.

[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97.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8.

[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3.

[19] 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273.

[20]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570.

[2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111.

[2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461.

[23]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0.

[24] 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27.

[25] 习近平.知之深 爱之切[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7.

[26]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3.

[27] 习近平.之江新语[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71.

[28] 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6.

[29] 解丽霞,梁曙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逻辑、实践与经验[J].广东社会科学,2020(3):14-22.

[30]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297.

[31] 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意见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N].人民日报,2024-07-20(1).

[32] 赵凌云.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J].红旗文稿,2024(14):19-22.

[33]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65.

[3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6.

[35]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18.

[3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33.

[37] 赵泽林.改革共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19.

[3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4.

[39] 侯勇,柯增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4(2):1-15.

[40] 石泰峰.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N].人民日报,2024-08-05(6).

[41] 潘一坡.论新时代凝聚价值共识的制度保障[J].思想教育研究,2023(2):120-124.

[4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李强作总结讲话 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N].人民日报,2023-12-13(1).

[43] 习近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J].求是,2023(19):4-8.

[44] 江金权.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N].人民日报,2024-08-14(9).

[45] 蒲清平,黄媛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11.

[46] 杨敏,沈泉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时代出场、理论创新与价值意蕴[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4):1-11.

[47] 徐政,江小鹏.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特征、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J/OL].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5[2024-09-05].http://1-15kns.cnki. net/kcms/ detail/50.1023.c. 20240723.1817.005.html.

[48] 杜黎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为大特质研究[J/OL].兰州学刊,1-4[2024-09-05].http://111.229.110.4 6:8085/ kcms/ detail/62.1015.c.20240809.0943.004.html.

责任编辑: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