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逻辑及制度建设主线

2024-10-01 00:00张艳娥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形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系统谋划了保障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制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问题。深刻把握全会精神,需要立足制度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契合互进的底层逻辑,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逻辑和核心要求是保持国家自主性、发展人民性和体现文明的超越性。这是由后发外源型现代化的时空境遇、人口规模巨大的半边缘状态以及社会主义的方向选择决定的。这一底层逻辑内在决定着制度建构的走向和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其鲜明特质和显著优势,集中体现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逻辑: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坚强核心;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体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体现和保证人民主体地位;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制度巩固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统合秩序与活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要更突出制度建设的主线和牵引作用,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强大制度保障。

关键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国式现代化;制度建设;全面深化改革;自主性;人民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4)05-0052-12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决定》突出制度建设的主线作用,立足“三个更加注重”,着力“七个聚焦”,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党的建设等方面系统部署改革,明确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以改革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党的十八大做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十八大的战略部署拉开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将制度建设放在前面,注重各领域改革的系统集成,实现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经过十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接续推进,我们总体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并取得明显成效。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整体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要把这些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1]。

从历史脉络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1]14。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2],中国式现代化命题生发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3],改革主线始终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整个历史进程之中[4],两者互为一体、不可分割。从理论逻辑看,制度建设是改革的主线和主要内容。改革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支撑作用主要是调整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它们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此,“制度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容”[5],“制度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要素”[6],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依据”[7]。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拓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和发展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和底蕴”[8],“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支撑作用”[9]。其中,“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10],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则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核心要义”[11]。

总体来看,学界围绕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一体性、制度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关联互进的相关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提供了多维度的观点。立足现实,笔者认为相关基础性问题的研究有待深入: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间“规定”与“呈现”关系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中国式现代化对制度建设有何核心要求,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下把握中国之治的特质与优势。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清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机理,更深入地领会和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求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1]3。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逻辑及制度要求

现代化在广义上一般被表述为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发展导致的社会生产方式大变革以及整个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包含器物、价值观念和制度结构变迁发展的综合体系。制度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制度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的载体和桥梁,对一个社会有机体的其他文明构成具有统摄性和贯穿性作用。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由各种因素互动作用“合力”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开启使中国的社会演变格局由渐进的“积累性变迁”转变为急剧的“传导性变迁”[12],这是我们理解中国近代“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所在。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背景下,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效果直接决定着其民族和国家生存。“启动并持续推进现代化建设,摆脱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被殖民化和边缘化的境遇”[13],是后发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核心利益。以现代化为导向的国家意志在中西之争、古今之变的文化和利益格局大变动中整合形成,国家制度体系推动和保障国家意志的实现,并完成现代化动力由“外源”到“内生”的转换。这是决定后发国家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中国的现代化在特定境遇形成的底层逻辑,内在决定着国家制度体系建构的走向和格局。

(一)实现国家的自主性

在早期阶段,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呈现“冲击—回应”的反应模式。后发外源型为主的现代化怎样才能避免盲目回应“先行国”的冲击而落入完全照搬模式的境地,如何依据本国国情挖掘内生性力量实施诱致和强制相结合的制度变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形成国家自主性。从理论上讲,国家自主性是处在现代化边缘地位的国家摆脱对中心国家的依附状态、实现完全国家主权和发展权的表现形式。其对内体现为能自主地制定和实施内外政策,引领国家的发展方向,促进国家整体利益的实现;对外体现为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和民族解放。类似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其现代化的开端大多面临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社会整合等前置性任务,其关键是实现独立自主。这一前提也决定了这些国家难以沿袭英、美的“社会中心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如果沿袭西方那种民间资本主导的现代化路径,仅聚焦技术层面的工业化或未基于基本国情以合适的方式促成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演进,则极有可能遭遇挫折,沦为西方大国的“附庸”。自主现代化是那些既希望实现现代化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后发国家的不二选择。要实现国家自主性,首先需要完成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任务,其后要始终保持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的独立自主。在现代化建设上始终保持方向道路的自觉、动力机制的自立和思想引领的自主。这一状态的实现尤其需要强有力政党动员组织民众,形成广泛社会力量的支持。如果政党制度功能弱、结构涣散,便无法成为推动现代化变革的坚定政治力量。同时,实现和保障国家自主性,也对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质量有很高要求。构建一个利益包容、效能强大、深孚众望、回应廉洁的“好政府”,才能有效化解转型社会“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内在矛盾[14]。实现和始终保证国家自主的底层逻辑,决定了现代国家建构、先进性政党、民主共和、统一战线、人民政府等因素在中国现代国家制度建构中必然居于重要位置。

(二)保障发展的人民性

作为一个规模巨大的后发国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西方长期掠夺造成的一穷二白情况下开启的,满足超大规模人口的基本生存要求成为现代化进程的首要任务。巨大的人口规模与相对有限的资源禀赋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中国无法复制西方发达国家那种以大规模消耗全球资源为代价的所谓现代生活方式,而是要在保障十几亿人口基本生存基础上走共建共享的现代化道路。“如何以有限的资源解决民众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既是推动中国走上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前提,也是现代国家得以存续和发展的重要基础。”[15]民生问题的破解之道以及获得独立自主现代化的诉求,内在决定着社会主义方向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本质特征,这一点并不是政党基于特定政治理念强加给国家的取向,而是基于超大规模后发国家强化国家组织动员功能、赢得自主现代化资格、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客观现实需要。更好地保障现代化发展的人民性,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建构起人民主体的力量动员与权利共享机制,通过党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来赢得自主现代化资格、推进现代化的可持续性发展”[16]。人民性应然地成为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最核心的价值和最高的原则,应体现和贯穿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之中。这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坚守人民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权利;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真正实现和保障人民主权,实行广泛而真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文化和社会发展上,着眼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创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三)体现文明的超越性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文明超越性的可能与必然。这一判断基于两点依据:其一,由中国文明型国家的特质内在决定;其二,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事业的领导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在早期阶段,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通过学习和比附西方已有的文明形态而展开,而资本主义文明固有的“反文明”倾向和中国已然所处的边缘性地位,决定了这种完全的模式比附之路行不通。“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17],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必须经由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来奠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这场社会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自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与马克思主义建立起联系”[1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真正“由被动转入主动”[19],也让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更加成熟,沿着“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定向清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脉络。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突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等结构性要素限制,带来一种超越西方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使中国完成其现代化任务的同时,亦即在使之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的同时,正积极地开启一种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20]。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同时,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新文明形态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实现的,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21]。“两个结合”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实现其“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22]的转变,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以来改革的全面深化,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现代化的普遍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人口规模、发展目的、文明协调、人与自然、和平发展等方面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等方面总结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这表明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规律的认识上升到新高度,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国家的自主性、发展的人民性和体现文明的超越性等底层逻辑有了更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历史主动。思想认识和理论创新的成果只有被提升和规范为制度和制度体系,才能获得更持久、更稳定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非常重视国家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作为党领导人民探索制度创新和建设的伟大成就,高度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逻辑和本质要求,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可靠的制度支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逻辑和核心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和国家制度建设打下了地基,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体系根本框架。经过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探索,我国形成和发展了党的全面领导和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的制度体系。新时代以来,国家制度治理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和取得明显成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2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概括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优势和特质,将其显著优势概括为“十三个方面”[23]3-4。这些方面涉及自主现代化实践中的领导与参与、秩序与活力、治理与发展、公平与效率、一体与多元、民主与法治、发展与安全等诸多层面,都是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要解决好的关键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以其鲜明特质和显著优势集中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逻辑和制度要求,对保持国家自主、人民至上以及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引领人类文明发展前景等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一)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坚强核心

中国式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由党的领导地位确立和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党的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其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和保证国家自主性的关键。大量现代化转型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后发国家的现代化需要强有力政党的政治动员来凝结共识凝聚力量。实现这一任务的政党应该是“由崇高的使命引领与强烈的责任担当所塑造”[24],而非以扩大选民支持赢得公职选举为主要目标。只有摆脱自身特殊利益、超越特定社会阶层和小集团利益裹挟的使命型政党,才可以避免后发国家沦为“汲取型政府”和“脆弱的行政机器”。其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保障发展人民性的根本。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人民利益的最忠实代表,它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不同的利益。人民性是社会主义的最核心逻辑,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是以人民为政治基础而建立的,是作为整体的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国家权力、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是“社会主义胜利的唯一保证”[25],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建共享的高质量发展、人民民主权利的全过程实践、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物质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方面的要求,都必须依托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其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超越的可能。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明产物”[26]。作为在落后社会组织起来的先进性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成功实践全面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古老中国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大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使古老的东方文明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将致力于解决进入阶级社会以来长期困扰人类社会的历史性难题,即如何在政治上生成一个真正能代表人民公共利益的公共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实现共同富裕,在生态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国家与民族关系上实现世界和平。这些实践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二)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体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概括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些基础性制度安排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坚持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提供了制度保证。从生产力角度看,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科学技术应用带来的经济增长,而现代化在生产关系层面则体现为社会经济制度的现代构建和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资产阶级私有制和私人财产权取代人身性的依附关系,为劳动力成为商品和商品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具有重大进步意义。但与此同时,这种生产关系也带来贫富差距、劳资对立、阶级分化和社会不公等问题。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进一步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此后,伴随着社会主义所有制及其结构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中国式现代化得到全面展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根本性质的重要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资源配置方式上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充分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这种制度模式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统一,使各种社会资源和要素能够更充分地进入社会生产生活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蓬勃活力。

(三)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现和保证人民主体地位

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其区别于西方式现代化的根本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要求更高水平、更为真实的民主政治与之相匹配。建立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本质要求和核心要义。首先,建立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破解中国式现代化大规模国家治理难题的需要。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基本的特征,要带动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27]。民主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代,以代议制为核心的西方选举民主出现了民主形式与民主实质相脱节、有效治理不足、社会撕裂等诸多问题,并不是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理想选择,尤其不适用于规模巨大社会的现代化治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全过程性统一实现最广大人民广泛真实政治参与,调动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主动性,从而有效化解超大规模国家治理难题。支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之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型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都以民主集中制为基本组织原则。这就确保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在有序与活力之间维持良好张力。其次,建立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依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国家政治权力的上层建筑结构直接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在保证全体人民根本利益基础上,最大程度兼顾各个社会层面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诉求,统筹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和根本利益。

(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制度巩固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人们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是现代化最深层的构成维度。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文化制度,致力于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长期实践取得的经验原则基础上,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领域制度体系进一步发展完善,形成了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和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制度体系。文化领域的制度建设构建起系统的文化自信自强制度体系,进一步彰显了党的执政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原则。这为中国式现代化夯筑起更为牢固的思想认同根基,助力社会和利益的整合,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制度保障。

(五)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统合秩序与活力

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解决社会秩序与社会活力发展动力的关系问题具有普遍性。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不可少。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关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社会根基、提供坚实助力。经过改革开放尤其是新时代以来的不断探索,我们形成了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力量,包括政府、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在内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治理网格,形成了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制度格局。这一社会治理格局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法治有机统一在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当中,将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基层民主自治诉求统一起来,使基层社会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互适应,体现出活力与有序。

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度契合中国式现代化核心要求,还体现在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法治保障公平正义等各个方面,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体制机制、法律规范等构成层次之中。要以根本制度的完善发展固根基,以基本制度的创新发展扬优势,以重要制度的创新发展补短板,以体制机制的创新发展增活力,以法律规范体系的建设发展稳预期。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各方面制度,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是我们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要从实践经验和现实需要出发,“突出体制机制改革,突出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1]66-67,紧紧围绕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求,进一步推进各领域制度建设。

三、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求进一步推进制度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要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逻辑和核心要求继续推进制度建设,把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的战略部署落实于成熟有效的制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扣紧“进一步”的着力点,即“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1]3,以更加成熟定型的现代化制度治理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

(一)以更加系统集成的制度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性

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保持国家的自主性仍是我们各项建设的基本立足点。立足当前要着重处理好整体秩序与社会活力、政府有为与市场有效、发展与安全等诸多关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注重制度间的系统集成,健全已有制度,在新领域新实践中“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1]65。

其一,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党始终走在现代化前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开拓者和建设者,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先性和决定性。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是新时代我们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最根本原因。新时代以来,我们把党的制度建设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一体谋划部署,扎实推进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改革。新时代以来党内新制定的法律法规“占现有党内法规的比例超过70%”[1]120,管党治党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立足当前,尤其是要进一步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进一步健全政治监督的创新机制,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制度新机制,丰富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有效办法,不断加强党自身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同时,以制度建设着力防范党存在的脱离群众的危险,以制度建设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健全干部联系群众的常态化制度机制。

其二,进一步完善政府治理体系,确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民主集中制的党政结构,为自主性现代化提供了权力和组织的保障。在新时代探索全面的现代化建设中进一步确立和完善了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已发展成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原则。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好发挥政府主导原则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功能。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政府内部的横向和纵向分工体制,避免行政任务执行中的部门或地域分割,进一步健全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体制机制,健全和完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23]19。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要求和重要标准,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既“放得活”又能“管得住”的市场环境是推进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要进一步落实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其三,进一步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新形势下,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要进一步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1]55。这要求我们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国家安全工作责任制,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国家安全的法治体系和政策体系,完善经济金融、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同时,加强相关机制建设,提高风险研判能力,构建联动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进一步推进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等重要领域安全立法工作,弥补安全领域立法和制度的空白点。

(二)以更加有力有效的制度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

坚持人民至上,始终要从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完善制度,这是我们取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当前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要更好地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进一步依靠人民的力量来推进改革,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其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保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党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和确立的,是党中央立足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需要、以巨大政治勇气主动调整生产关系的制度结晶。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继续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制度原则。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明晰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同时,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同时,致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更好地统筹效率与公平,更好地体现和服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其二,进一步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最为合宜的民主政治形式。《决定》提出“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1]16,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充分释放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功能。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探索创新体制机制,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要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该制度行使国家权力;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制度,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各项具体法律法规,深入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法治实施和监督体系,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环节运行机制的法治化建构,在社会主义法治轨道上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其三,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确保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国式现代化内在的人民性逻辑要求在社会生活领域真正构建起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把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放到重要位置。要进一步完善依靠人民群众力量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调节、权益保障通道,凝聚社会共识、整合社会力量,夯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根基。同时,进一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三)以更具层次功能的制度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超越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长久以来困扰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西方化”的偏见和治理迷思。政党中心、人民主体、人民民主、和平发展等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特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治理体系的鲜明特征与突出优势。以制度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着眼于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实效,在巩固文明主体性的基础上,将现代化建设与现代性建构统一起来,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和未来发展。

其一,完善保障“两个结合”的体制机制,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根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两个结合”筑牢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根基,也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就具有了坚实的文明自信支撑。文化主体性的巩固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纯思想的问题,而要诉诸国家制度。要进一步创新保障“两个结合”的各项体制机制,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实际制度支持。要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体系,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同时,进一步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由文化自觉、自信到自强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国文明型崛起的历史必然。

其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机制,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基础。彰显中国自主性现代化成长之路的世界性意义,需要文化力量的支撑,需要有着强大价值感召力的文明体系来定格。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将现代化、现代性、现代人统合在一起的新型文明塑造过程。一方面,要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健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体制机制,促进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另一方面,要以切实的体制机制改革夯实增强文化自信的制度基础。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深化网络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

其三,构建支持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扩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文明效应。在“两个大局”相交织、“西强中弱”的国际话语环境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已然成为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着力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加强支持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建设。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拓展话语体系的深度和广度,提升话语质量和国际传播效能。同时,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体制机制建设,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面对世界多元话语失衡的风险,中国式现代化承担着构建全人类共同价值和文明话语体系的历史重任。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话语权建设不是为了争夺话语霸权,而是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世界历史的新前景。

四、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形态,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由实践形态到理论形态的发展。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和决定性,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形态需要进一步以完备成熟的制度形态来承载和保障。《决定》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重大判断,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重要遵循。《决定》既是举旗定向的宣言书,也是攻坚克难的路线图,凝结着党中央对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原则、总体目标、主攻方向的深刻把握。要坚持制度建设主线,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64.

[2] 宋才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J].广西社会科学,2024(5):35-44.

[3] 罗平汉.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J].历史研究,2023(6):26-37.

[4] 秦宣,秦睿.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革命、建设、改革的关系[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3):42-48.

[5] 马雪松.以制度建设引领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J].人民论坛,2022(17):46-49.

[6] 包心鉴.制度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要素[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24(1):25-35.

[7] 辛向阳.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1):19-26.

[8] 王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和底蕴[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8-18.

[9] 汪亭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8):37-47+ 167-168.

[10] 刘灿.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基础[J].当代经济研究.2023(2):17-19.

[11] 董树彬.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2):57-70+156.

[12]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54.

[13] 何显明.中国现代国家制度的建构及其治理效能——基于国家意志聚合与实现的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22(9):26-45+204-205.

[14]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42.

[15] 何显明.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规定[J].浙江学刊,2022(2):4-14.

[16] 张艳娥.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本位及其团结奋斗逻辑[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3):1-13.

[17]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1.

[18] 吴晓明.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5-22.

[19]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6.

[20] 吴晓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J].哲学研究.2019(7):3-10+127.

[21]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2月20日)[J].求是,2021(7):4-11.

[22]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6月2日)[J].求是,2023(17):4-11.

[23]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

[24] 唐亚林.使命型政党:从概念到理论范式的生成过程[J].开放时代,2023(1): 12-23+5.

[25] 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2.

[26] 林尚立.天下国家道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4.

[27]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8.

责任编辑:龚静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