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年教师常常对我说,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诸如演讲、赛课、座谈会、外出考察学习等,都限定在年轻教师的范围内,把他们拒之于门外。失去这样的学习机会,他们会感到很可惜。还有一些中年教师,已有一定的职称基础,但对于副高、正高职称,往往觉得很难取得,于是不思进取,对待工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
他们所反映出的是当下的一种普遍现象:中年教师进入了职业的高原状态。那么,中年教师要如何突破职业的高原状态呢?
首先,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年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关注年轻教师的同时,也应该关爱中年教师。现在涉及教师成长的各种活动,大多局限于年轻教师。我以为,这看起来是对年轻教师的一种重视,其实是对中年教师的一种忽视。中年教师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都很丰富,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过也正在作出贡献,是学校宝贵的财富。因此,在对年轻教师关爱、关注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了这些也曾经英姿飒爽的、仍然驰骋在讲台上的中年教师。
其次,应该引导中年教师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根据其适宜发展的不同路径,给他们提供不同的发展方向和机会。
再次,应该让中年教师切实担负培养年轻教师的职责。在年轻教师与中年教师之间架设“传帮带”的桥梁,充分发挥中年教师的领头雁和指导作用。在年轻教师得到帮助而快速成长的同时,也让中年教师从年轻教师那里感染到蓬勃的生机和澎湃的职业激情。
同时,要健全以人为本的差异化评价机制。目前中小学对教师的评价大多以打分制为主要评价形式。中年教师无论是知识的鲜活、精力的充沛,还是教学的方法艺术、学生的喜欢程度,都较难与年轻教师相比。在与年轻教师的“比较”中,中年教师往往处于劣势,也容易导致中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因此,应该充分考虑中年教师的个体差异,根据年龄段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充分挖掘中年教师的潜能,调动中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促进中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作用发挥。
中年教师自身,也应该努力做到四个“不断”。
第一,不断加压。中年教师虽年龄渐增,但是责任与压力应该不减,应该依然保持良好的心态、工作的状态、奋进的姿态,应该依然具有自我革新的创新锐气、昂扬向上的生命朝气、自我加压的豪迈勇气,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努力提升自我发展内驱力。
第二,不断成长。成长没有年龄限制。生命不息,成长不止。年轻教师需要成长,中年教师更应该具备成长思维,持续成长,不断成长,永远不放弃成长。
第三,不断超越。超越是一种突破,是成长的更高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对超越的生动诠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是对超越品质的精彩演绎。中年教师要敢于走出“职业高原”,敢于拆掉思维里的“墙”,重新定义自己,把自己作为突围自己的关键变量,不断突破、不断超越自己。
第四,不断挑战。一个人勇于挑战自己,才能脱胎换骨,也才能获得真正的突破和长久的进步。中年教师除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还要善于给自己下达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比如,用心打磨几堂公开课,费心写出几篇文章,精心读透几本书,潜心指导几个人。再如,设定一个新目标,学习一种新技能,承担一项新项目,研发一门新课程,培养一个新爱好。当然,要逼着自己完成这些任务,肯定会付出很多心血,承受诸多艰辛,但这样的过程,无疑是对自己的挑战和超越,更是自己的一种成长。
突破职业的高原状态,既能让中年教师在奋进中担负起应有的职责和使命,找到持续的职业发展目标,又能让年轻教师看到他们自己未来的状态与希望。
(汤 勇,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