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扎染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中一个重要的类别,体现了各民族的审美和地域特点,积淀着中国千年的历史文化。我国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重视传统文化、民间技艺的继承与发展,提倡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传统工艺,学习制作工艺品,增强民族自豪感。据此,开设《非遗印迹:扎染》美术创新课,让学生感知扎染的纹样之美,了解扎染的文化之美,体验扎染的技艺之美。
关键词:小学美术;传统工艺;扎染工艺
中国传统工艺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扎染作为织染工艺中一个重要的类别,体现了各民族的地域和审美特点,积淀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工艺在中国历史上曾盛极一时,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民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工业文明的到来、市场经济的发展等,传统扎染工艺因其繁复的手工制作流程,不能满足现代生活批量化生产的需求,渐渐脱离了我们的生活。这一度造成扎染工艺后继无人、扎染制品无人问津、扎染行业濒临消失的状况。[1]如今,我国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重视传统文化、民间技艺的继承与发展,提倡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传统工艺,学习制作工艺品,增强民族自豪感。[2]在教学上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感受民间艺术》时,根据“了解民间染织工艺,在仿制过程中感受民间工艺品的美及其制作的独特魅力”的教学要求,我专门开设了《非遗印迹:扎染》美术创新课,让学生领略扎染之美。
一、 感知扎染的纹样之美
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扎染纹样的独特魅力,我身着一袭蓝色扎染旗袍走进教室,并携带了一些扎染作品。“你们觉得老师衣服上的花纹好看吗?知道这些花纹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扎染的好奇。学生对这陌生而又精美的工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分享自己对扎染的初步印象,有的提到了在云南的游玩经历,有的则从作品的细节出发展开想象,还有的提到扎染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总结道:“扎染技艺在我国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不同的地域,扎染有着不同的名称,如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等。在云南大理等地,扎染技艺至今仍在流传。”
随后,我展示了不同技法染制的扎花布供学生欣赏,并请学生在学习单中写下对扎染纹样的疑问。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这些纹样是怎么制作的?一块布需要多久才能染好?纹样是否有寓意?为什么这些纹样没有相同的?扎染能制作多少种纹样?使用什么颜料染色?为什么扎染只能在旅游景区看到?扎染为何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何时成为遗产的?等等。我逐一肯定了学生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进行罗列与分类,但并未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展示了鹿胎缬、鱼子缬、方宝纹三种传统扎染纹样,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纹样的特点。学生发现这些纹样造型简洁且不断重复。随后,我又出示了玛瑙缬,并让学生与之前的纹样对比。他们发现玛瑙缬纹样更为随性和抽象,像一朵绽放的烟花,呈放射状。从这几种纹样中,学生快速理解了扎染纹样简洁随性的特点。
然后,我又出示了毛毛虫纹、太阳花纹和蝴蝶纹这三种扎染纹样,这些纹样相较之前的传统纹样,有具体的物体形象,更为具象。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我介绍了一段关于毛毛虫纹的古老传说,向学生介绍:毛毛虫纹预示着变化,为生活中困苦的人带来一丝希望。接着再让学生猜想太阳花纹和蝴蝶纹的寓意,感受古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当学生沉浸在纹样的美时,我又展示了新疆阿斯塔纳墓出土的扎染文物。这些文物色彩鲜艳,纹样繁复。学生对这些前所未见的纹样发出惊叹,对复杂的制作工艺赞叹不已。
二、 了解扎染的文化之美
“这是一种怎样的工艺技术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引领学生踏上了探索扎染工艺历史沿革的旅程,试图揭开它在不同文化中所蕴含的美学内涵。为此,我事先阅读了大量与扎染相关的图书,并到各大线上美术馆了解和学习。最终决定:以时间为序,以文学作品与绘画作品为线索,引导学生了解扎染的文化之美。
“扎染究竟起源于何时?”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也是历史学家一直探索的问题。对此,我无法给予学生肯定的答复,但可以带领学生共读陶渊明的《搜神后记》这一文学作品的片段,感受扎染文化的历史悠久。
其中,一段描述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淮南陈氏于田种豆,忽见二美女着紫缬襦、青裙,天雨而衣不湿。其壁先挂一铜镜,镜中视之,乃二鹿也。”学生好奇地问道:“铜镜中所看的‘二鹿’究竟是什么?难道真的是两头小鹿吗?”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再次在PPT中展示了“鹿胎缬”纹样。然而,这些看似圆圆的不规则的小点图案与鹿有什么关系呢?我接着展示了一张小鹿的照片。学生通过对比很快发现,这些不规则的小点图案酷似小鹿身上的纹路。由此,学生意识到:扎染纹样是古人模仿自然印记的创作成果。
“老师,在阿斯塔纳墓出土的扎染文物引起了我的好奇。那些五颜六色的复杂纹样又是如何染的呢?”一位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扎染文化最繁盛的时期——唐朝。”我热情洋溢地继续讲解,并展示唐代的绘画作品。
随着画轴的缓缓展开,顾闳之的《韩熙载夜宴图》出现在屏幕上。这幅画不仅让我们清晰地了解了韩熙载宴请宾客的场景,而且随着画面局部放大,图中人物的服饰、屏风、帷幔的纹样也都清晰可见。紧接着,我出示了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图中有许多身着华丽服饰的女子,她们的衣服纹样也都各有特色。这些作品使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唐朝,感受到扎染是古代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接着,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张萱《捣练图》中每一组人物捣练缝衣的繁忙场景,再通过纪录片《此画怎讲》中的“捣练图:传世名作C位之争”片段,让学生从幽默风趣的视频讲解中了解唐代织衣染色每个步骤的重要与不易。
最后,我展示了大家更为熟悉的“唐三彩”,其中的人物造型生动地呈现了唐代的服饰特色。我将唐三彩中的服饰纹样放大,并与不同扎染纹样进行对比。学生很快发现,这些纹样类似绞缬手法。纹样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到唐朝的扎染纹样不仅继承了传统,还有所创新。这一发现激发了学生对扎染纹样更浓厚的探究兴趣,部分学生表现出想要亲自动手尝试制作的急切愿望。
“为什么我们现在不使用扎染技法进行染色呢?”学生好奇地询问。紧接着,另一位学生也提出问题:“扎染是如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呢?”针对这些问题,我详细讲解了扎染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宋代皇帝下令将扎染作为宫廷专用品,到民国时期扎染小作坊的诞生,再到工业染织技术的发展……最后,我在屏幕上展示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族扎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仕绅、自贡扎染技艺非遗传承人张晓平的肖像,并告诉学生,以这两位传承人为代表的手工艺者的努力与对扎染的推广,让扎染再一次回归大众视野,让我们了解到这门古老技艺的宝贵。
随着课堂的推进,学生仿佛穿越古今,见证了扎染艺术的发展历程。从古诗词到绘画作品,从唐代的《捣练图》到唐三彩的人物造型,每一处都充满了扎染艺术的魅力。这使他们对扎染艺术的古老渊源与文化之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 体验扎染的技艺之美
扎染工艺的独特魅力,在于其染料制作与扎结技巧的巧妙结合。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直观地理解扎染的制作流程和技术要点,我精心准备了详尽的学习单和生动的视频资料。这些教学辅助材料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边观看视频边记录关键信息,从而逐步揭开扎染工艺的神秘面纱。
学生全神贯注地观看着每一个制作步骤,努力记录下每一个环节。其间,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智慧感到震撼,对那些精湛的工艺技巧赞叹不已。在分享总结制作步骤时,有学生忍不住感慨道:“我在记录制作步骤时手都写酸了。古人是如何一点一滴探索出这么多复杂的工序啊!”另一位学生则补充说:“虽然视频只有短短两分钟,但里面的制作过程却需要以天甚至月来计算,可见一块布的染色过程是多么漫长而艰辛。”
随着活动的深入进行,我们进入了扎法与纹样勾连的环节。学生惊讶地发现,扎染的扎法竟然如此多样和复杂,不同的扎法可以创造出截然不同的图案。这一认识让他们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同时,也为这门技艺的逐渐衰退感到惋惜。这种惋惜之情引发了一场关于如何保护和发展扎染工艺的热烈讨论。学生积极思考,提出了各种创新性的想法和建议。他们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传承者,我们有责任去挖掘、保护并传承这些宝贵的传统工艺,让它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光彩。
学生明确步骤后,我在课堂上设计了尝试体验活动,以玛瑙缬为例,从撮扎、捆绳子、浸润、放入染缸、浸泡、冲洗到晾干,一步步带领学生体验。
在亲自动手尝试的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心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染出的图案不理想。有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后,发现问题是“纹样不清晰”。我适机提问:“为什么你会觉得纹样不清晰?”学生答:“几乎全被染成蓝色了,白色很少。”我又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沉默思考时,另一学生马上举手回答:“是扎得不够紧。”我再问:“还有什么原因造成白色不够多?”学生回答:“绳子绕的圈数不够多。”可见,他们已经了解到扎得不够紧、绳子绕的圈数不够多会影响染色效果。这些细节体现了工匠对工艺的精进和对美的追求。体验阶段的后期,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纹样,以自主探究实践的方式掌握基础扎染技法。
对于制作染料有兴趣的学生,我开展了“课后拓展团”。学生可以自主报名,用新鲜的板蓝根制作染料。参与制作的学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终于在第四次尝试的时候制作出一小瓶靛泥染料。在制作染料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从疑惑到厌恶再到惊叹和自豪的情感转变。一位学生惊叹道:“这么复杂的制作过程,古人是怎么想出来的?”另一位学生在打开浸泡了一周的板蓝根原液时,不由自主地说:“天啊!这味道也太恶心了。”然而,当他们看到那不起眼的植物根部化作能够染布的泥状染料时,都不约而同地表示:“这竟然能染衣服,不可思议。”最终,在经过数次尝试后成功制作出染料,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对工匠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工作充满了敬意。
这次实践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基础的扎染技法,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可贵。他们懂得了:追求极致的美,是需要通过不断试错、细心观察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达成的。
所有学生完成作品后,我展示了评价指标,并组织学生评选出优秀作品。被选出的作品、学生活动时完成的学习单以及活动影像也被放入学校“流动艺术馆”中的“人与自然”展区进行展示。其他师生经过时常常驻足观看,也对扎染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外,这一展示还吸引了当地社区和媒体的关注,进一步扩大了扎染文化的影响力,使更多人认识到这门传统艺术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新生。
参考文献:
[1] 黄玲.传统扎染工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学院,2018: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1.
(庄 婷,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