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学做老师”

2024-09-30 00:00:00邵红能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7期

摘 要:《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传》一书是一部关于于漪个人成长与奋斗的生动传记,更是一部展现她深厚教育情怀与坚定信仰的精神史诗。借助此书,我们能阅读其完整生动的人生经历,走进其精神世界,将其教育理念乃至人格修养融入自己的教学。从本书中可了解于漪决心投身祖国教育事业的经历、在实践中不断成长的经历、在艰难时期的坚持和坚守、对教育制度改革的探索,以及晚年对于教育事业的继续贡献。

关键词:于漪;《于漪传》;人民教育家;教育家精神

《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传》(以下简称《于漪传》)一书讲述了人民教育家于漪的一生经历,涉及其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于漪传》不仅是一部关于于漪个人成长与奋斗的生动传记,更是一部展现她深厚教育情怀与坚定信仰的精神史诗。本书讲述了于漪决心投身祖国教育事业的经历、在实践中不断成长的经历、在艰难时期的坚持和坚守、对教育制度改革的探索、晚年对于教育事业的继续贡献,回顾并总结了于漪的思想和精神,指明其对中国教育的启示。借助此书,我们能阅读其完整生动的人生经历,走进其精神世界,将其教育理念乃至人格修养融入自己的教学。

一、 求学生涯沉淀了传统文化品格

1929年2月7日,于漪出生于江苏镇江。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长驱直入,家乡危在旦夕,于漪就读的江苏镇江薛家巷小学即将解散。她辗转考入镇江中学,又以优异成绩考入江苏教育学院附属师范学校。一年后因学校调整,再考入省立淮安中学;读了一个学期,淮安中学搬迁,又考入刚刚复校的镇江中学。在求学生涯中,许多老师给了于漪一生的启迪。

如高中数学教师毛老师,不但培养了于漪严密的逻辑思维,而且教会了她做人的道理。一次数学期中考,同桌的女同学怕不及格,要于漪“帮忙”。考试时,于漪把一道题的解法写在纸条上递给她,被毛老师发现,一把抓走了纸条。试卷发下来,两人都是零分。“谁知毛老师还不罢休,把我找去说了一顿。有几句至今我还记得:‘你这是帮助同学吗?歪门邪道。她有困难,不懂,你可以跟她一起学,讲给她听,还可来问我。用这种投机取巧不诚实的方法,不是帮她,是害她。你好好想想。’离开办公室时,他又加了一句:‘学习和做人一样,老老实实,懂吗?’”这件事,于漪刻骨铭心:“从此,我做任何事情都要想一想:是否‘老老实实’?是否想‘投机取巧’?”[1]

1947年,18岁的于漪离开家乡镇江,考入复旦大学教育系。曹孚、周予同等著名教授的治学精神,滋养了于漪深厚的学识基础。求学时代这些大家名师的身教垂范,沉淀了她血液中深厚的传统文化品格。于漪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学识,而且塑造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品格。

二、 用思考叩开语文教学的大门

《于漪传》生动详细地回答了我们“如何学语文以及怎样教语文”。1951年,22岁的于漪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被分配到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担任教师。刚到新学校,本以为能学以致用的她,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学校不缺学教育的教师,缺的是历史教师,自此她便担任历史教师。1959年,已当了七年历史教师的她又被约谈改教语文。于漪说自己不是中文专业出身,教语文有困难。领导反问:“你不是大学毕业了吗?”于漪如实答:“隔行如隔山。”领导不由分说:“工作需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最高指示。”[2]一锤定音,于漪又进了语文教研组。

第一次登上语文讲台,于漪讲授王愿坚的小说《普通劳动者》。教研组长徐老师在台下听课,于漪非常紧张。一课终了,徐老师失望地说:“你虽然在教学上有许多优点,不过语文教学的这扇大门在哪里,你还不知道呢。”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里?于漪开始寻找。从复旦第四宿舍到几条马路之遥的四平路,于漪走了整整34年。每天,穿过忙碌的人潮、喧嚣的市声,她脑海里却上演着课堂上的一幕幕。“每天早上走一刻钟的路,就在脑子里过电影,这堂课怎么讲,怎么开头,怎么铺展开来,怎样形成高潮,怎样结尾。”[3]于漪为自己准备了“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优点,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白天,她站在教室窗外,看别的教师怎么上课;晚上,再对着参考书仔细琢磨。

其实,“隔行如隔山”不是托词,于漪捧起语文书,难题便迎面而来。“文言文可以串讲,现代文学生基本能看懂,该怎么教?汉语拼音根本没学过,得先从b、p、m、f补起,汉语语法也得从零开始。”从此,于漪不得不用双倍乃至数倍的时间学习,力求在两三年内把中文系的主要课程捋一遍,教学才能有点底气。光学没有用,还得把课上好。为了备好一堂课,于漪常常要花10个、20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经过上百篇教材的独立钻研,我总算摆脱了茫然的状态,算是有了一点穿透力与判断力。拿自己的真切体会指导学生学习,就不会沉迷于空洞的概念、大话、套话,学生就能真正受益。”[4]除了自学,于漪又开始在比较和借鉴上下功夫。向高手求教,广泛阅读……这些方法都成了于漪进入语文教学之门的指南针。就这样,思考成为她教学中的养分,她也慢慢克服缺点,教学渐入佳境。

三、 课堂是安身立命之本

于漪的教学水平日臻成熟后,学校把69届(4)班这个“乱班”交到她手里。算下来,她已经是这个班的第九个班主任了。之前的班主任不是被气走,就是主动辞职。从没带过乱班的于漪开始挨家挨户访问,总算把所有学生全部“请”回教室。课上了两个月,调皮、爱打架的学生终于不再以窗代门,老老实实地从教室门进出了。

转眼,到了77届。此时的于漪已经是杨浦中学的年级主任。这一届学生里,有几个“皮大王”,全校奔窜、捣蛋,打架、闹课是家常便饭。“那时的办公室,就像个派出所,每天都要处理各个班级以及班级之间发生的大小纠纷。”[5]有的女教师受不了,气得话都说不出,甚至晕倒。为此,于漪在办公桌抽屉里总备着一包葡萄糖,哪位教师头晕、气不顺,赶紧泡上一杯糖水,定定心。在于漪眼里,每个学生都有向善、上进之心。她利用各种机会给学生讲理想信念,找他们一个个谈心。1977年,这个年级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其中两个班的高考录取率达百分之百。

1978年,中学语文课堂犹如一块干裂的土地急需水源滋养。此时,于漪的一批教学实录、教学磁带横空出世。20世纪80年代,于漪的公开课《海燕》在电视里直播时,上海人民纷纷守在电视机前,争睹她上课时的风采。事后,连高教界都在谈论于漪与她的《海燕》。一位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谈及当年盛况,说一位同事出差回上海,问及上海最近有什么动静,这位教授说,都在看《海燕》直播呢。这在现在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每次上语文课,于漪都力求打破平铺直叙的套路,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带给学生深刻的课堂体验。比如,在讲授文言文《卖油翁》时,于漪准备了一枚铜钱,说到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时,她拿出铜钱进行示范。如此一来,学生边听边看,既领会了“沥”字之妙,又惊叹老翁的绝技,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于漪看来,课堂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好的课经得起咀嚼回味,多年后还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美好记忆,甚至一想到就精神振奋,勇往直前。“我不断地反思,我一辈子上的课,有多少是上在黑板上的,有多少是教在学生心中的。”于漪常说,作为教师,要把学生当宝贝,尽最大努力把他们教好,这样才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

四、 用语言文字“立德树人”

阅读《于漪传》,我们会明白于漪对“立德树人”的深刻解读。于漪认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6]。

她撰文疾呼:教育从来就是国家的、民族的事业。任何国家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必须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为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建设服务的人才。于漪认为,在中小学阶段,语文课应该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的主要途径。但是,语文课要葆有自己的本色,不能成为传统文化说教课。语文教育作为一种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人格教育高度融合,能为学生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关于教学,于漪主张教师必须“目中有人”,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于漪也致力于改变重智轻德、分数决定一切的现象。从20世纪90年代起,于漪参与上海乃至全国的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以及上海中小学二期课改所有年级的语文教材审查。21世纪初,她参与制定《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后又提出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体系。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于漪的教育思想主张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 不忘初心地贡献力量

于漪有着难以计数的各种荣誉,但在心底,她最喜欢的还是被学生亲切地叫上一声“于老师”。她说,讲台是她这辈子最舍不得、最牵挂的地方,让她觉得自己的生命在闪光。

正是于漪对教育的初心,让她柔弱的身体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多年来,于漪一直笔耕不辍,书写教育的真谛,出版《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于漪全集》等著作;出版音像教学辅导材料《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领衔主编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名师出版工程“名师讲语文”丛书。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于漪深刻体会到,学8d547fbe14809dbb1c5c8d93d0687ae20c12863df98b2f0cfbe4c204527be529校的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教师队伍的未来希望在青年教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于漪共“带教”100多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经她带教的青年教师,都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涌现出了一批如程红兵、陈军、王静波、王缨、谭轶斌、朱震国等知名的教学能手。这当中凝结了于漪大量的心血。2000多节教学公开课,数百篇语文教育心得著述,几十册文集专著,遍天下的桃李……于漪用多年的身体力行,诠释了教育的不忘初心。

六、 永远学做一名教师

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全国仅100人获得“改革先锋”称号。于漪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在列,她也是获颁“改革先锋”奖章中唯一的基础教育界代表。从课堂授课到教育改革,从呼吁“教文育人”到倡导“弘扬人文”,从培养学生到培养老师,于漪倾情投入,为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时到如今,年过九旬的于漪依然在忙碌着。从教近70年,于漪从未离开讲台。至今,她依然活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坚守“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她说:“老师使我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懂得做人道理,做老师是件了不起的事,这是我这辈子最崇高的目标。”[7]

她竭尽全力地关注着中国教育的变化与发展,倾力写下几百万字,出版的《于漪全集》收录了自1951年参加教育工作至今的论文、论著、序跋、书信等,分为基础教育、语文教育、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教师成长、序言书信、教育人生等8卷,共700万字,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现了于漪的学术造诣、教育思想、教学成效与成长历程。于漪常说:“我说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这绝不是一句空话,我一辈子都在学,不断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8]

这本《于漪传》,会让更多的教师看到、读到“于漪”,并从中获益,为教师的个人成长发挥作用,为引导越来越多的教师成长为“于漪式好教师”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2][3][4][5][6][7][8] “申光计划”丛书编委会.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传[M].北京:学林出版社,2023:71,72,73,76,80,114,124,113.

(邵红能,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参编《数学变式的策略与实践》《这就是中国科学家》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