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捕捉课堂教学问题,连发三问。一是离开了课件怎么教学,建议“一备”教案、“二备”课件、“三备”学习方式。二是面对教学意外如何应对,建议紧扣生成,呼应生成;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直面问题,幽默化解。三是板书怎么回归,建议发自内心地认同板书,持续磨炼板书基本功。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机智;教学意外;板书;教师发展
长期的课堂教学调研,让我对课堂教学的生态有了较为真实的感触。每次听完课合上听课笔记时,总忍不住要回头搜索那些精彩的瞬间,使之定格在脑海里。不过,在定格精彩的同时,我也捕捉到了一些问题,总是挥之不去。于是,很想提振一下精神,连发三问。
一、 离开了课件怎么教学
课件好比“作战图”。好的“作战图”有助于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环节,丰富教学情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如果过分依赖课件,唯“图”施教,一堂课总让学生处于“抬头看”却无“低头思”的状态,教与学定然会浅尝辄止。离开课件教学不是说不用课件,而是要用得恰到好处。做到这一点,需从课前“三备”入手。
“一备”教案。教案是对每一堂课具体、深入的教学准备,是对师生课堂预期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描述。课前充分备课,深入研读教材,课上有“案”,精准施“案”,课堂剧情就容易高潮迭起、精彩连连。
备教案,还要深备教案,需要教师课前深度研读教材,广泛搜集资源,精准锁定教学目标,从而制定教学策略,明晰教学思路,形成完整的“个案”。再通过集体备课讨论、交流、分享和碰撞产生集体智慧,直至形成能进入课堂的成熟“共案”。如此,教师很容易做到心中有案,心中有策,心中有路。如教学统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一课前,我分三个阶段备教案。第一阶段,备简案。我以“树”和“喜鹊”相处的过程为线索,整体梳理教学环节,明晰基本的教学思路,确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第二阶段,备草案。我围绕教学目标,以“孤独”“邻居”等重点词语为生长点,广泛搜集并充分利用资源,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设计教学活动,甚至连基本的教学语言(如过渡语)都做了设计。第三阶段,备详案。说是详案,实际上是推敲打磨、去粗存精、删繁就简,给教案“瘦身”。这一备,我只聚焦核心问题“喜鹊为什么后来快乐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引导他们感悟陪伴带来快乐的道理。以这样的教案支持教学,整堂课话题聚焦,有详有略,学生思考充足,效果不错。
“二备”课件。此处的“备课件”,是指教师要创造性地研制、使用课件。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无需多言。但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在课堂这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场域中,课件毕竟是辅助手段,它无法取代学生的学,更不应该成为教学的主宰。课件研制应该服从教学设计。从流程上说,课件一定是产生在教案形成之后。有了成熟的教案,教师才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流程,依托自己的教学素养,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创造性地研制教学课件。
一般而言,最终进入课堂的课件要遵从三个要求:一是有美感,即课件底纹版式、字体选择、造型设计、交互技术的融入等要能满足学生的观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是简约。课件的简约直接体现在课件数量有限,不是动辄就十几二十几张课件贯穿课堂。我对使用课件的建议是,能不用就尽量不用。课件的简约,还表现在其呈现方式、外观设计、交互技术等不花哨,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准确地提取信息,引发学生思考,积极参与深度探究。以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感知字形,感受汉字文化,有的教师每教学生认识一个生字,就会用课件展示这个生字从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再到大篆小篆直至隶书楷书的演变。结果是,教学生认多少个生字,教师就如法炮制地重复使用多少次类似的课件。大量课件的重复叠加,教师耗时耗力,学生也学得乏味无趣,真的是得不偿失。实际上,在汉字教学中,如果有的生字要求学生能识会写且字形特殊,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有助于学生的文本理解,教师可以用上述类似课件予以呈现,加深学生对这个生字的印象。但对于学生本身就认识且在课文中也并非关键字的大部分生字,完全可以用“生字开花”、学生互教互学、联系上下文读写等方式教学。三是巧“移”妙“植”。即使有优质课件可供借鉴选用,教师也不能生搬硬套,而是需要判断该课件与自己已有的教学设计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教师要做二次加工,选取有用的内容进行巧“移”妙“植”,个性“改装”,使之为我所用。
“三备”学习方式。学习的真正发生,一定伴随着学生的充分思考和交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多的应该是处于“低头思”“转头交流”“站起展示”的状态。因此,教师课前“备”学习方式尤为关键。对此,需要明确三点要求:一是有明确的任务驱动。任务驱动一般涉及提出关键问题和列出任务清单两个环节。还以《树和喜鹊》的教学为例,提出关键问题环节,在学生自主研读感悟课文之前,我提出问题:“从前树和喜鹊是孤单的,后来为什么很快乐?”此问题驱动学生在读中品词析句,理解感悟。列出任务清单环节,我依次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在此基础上,我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进而理清课文脉络,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使得学生的言语思维逐级爬坡,逐步形成言语智能。二是要有精准的方法支持。语文学习的普适策略如下:读,边读边圈画字、词、句,找出关键词句,提取关键信息;写,阅读时及时做批注,写读后感;说,把自己的阅读感悟、心得说给别人听;听,认真倾听别人对学习成果的表达,形成思维碰撞。贯通这几种策略的课堂,扎实有序。三是要有科学的管理。驱动学生充分思考和交流的课堂,是全员参与自主学习的课堂,也是规则约束下让思维自由飞扬的课堂。教师需要通过管理学生的情绪、行为、人际等,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现场、环节、过程、结果进行有效监测和调控,使其在一定的规则下高效、有序地学习。
二、 面对教学意外如何应对
这里的教学意外,专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意料不到的状况或事件。其特征表现为突发性和生成性,会给事件主体带来心理、生理的不良影响。教学意外在课堂中的出现,考验了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素养。日常的教学意外主要有三种情况。下面各举一例,并一一给出应对建议。
一是因缺失对教学生成的及时回应而错失点拨良机。
牛年伊始,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百家姓》一课——
师 孩子们,来说一说你们的妈妈都姓什么?
生 我的妈妈姓王。
生 我的妈妈姓李。
生 老师,我妈妈姓牛。
师 (略一迟疑)哦,好的,请坐。
短短一个对话瞬间,产生了一个好的生成。遗憾的是,这个生成因为教师的一个迟疑和一句“哦,好的,请坐”而被淹没。显然,教师面对这个教学意外时的“略一迟疑”,暴露了他的应对不足,一句“哦,好的,请坐”证明了他教学机智的欠缺。
对于此类教学意外,我的建议是:紧扣生成,呼应生成。很多时候,教学生成都带有个性色彩或创新思维,会超出教师的教学预设。对此,教师要用机智有趣的语言,呼应教学生成。上述教学案例中,面对教师提问,学生生成“我妈妈姓牛”,不仅涉及教学内容《百家姓》中的“牛”姓,还对应教学当年的年份,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完全可以用略带诙谐的语言作出回应:“孩子们,今年是十二生肖中的哪一年?”学生肯定知道是牛年。这一回应,用于加深学生对“牛”姓和“牛”年的认知。顺势而上,教师可以继续回应:你的妈妈姓牛,今年可是你妈妈的本‘姓’年啊!牛年伊始,也祝你和同学们在牛年里牛气冲天。”这样的呼应,是不是瞬间就让“牛”字以及整个《百家姓》充满了传统文化的温情?
二是因教师“知识盲点”而错失评价良机。
这是一节识字课——
师 足字旁的字有哪些呢?说说你知道的。
生 踢。
生 跑。
生 跳。
……
生 踹。
师 (似乎没听清)什么字?
生 老师,我说的是“踹”。
师 (似乎不明白)我们说的是足字旁的字。
生 对呀,我说的就是“踹人”的“踹”呀。
师 (一脸尴尬)这个字,我们课后再研究。
对于此类教学意外,我的建议是: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上述案例中,教师因为自己的“知识盲点”而错失了评价良机,也让自己陷入了尴尬之境。教师不是“万事通”,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但如果能将自己的“知识盲点”与学生的“知识补丁”相结合,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就能轻松应对这类教学意外。针对上述教学中的教学意外,教师完全可以诚恳地说:“这个字,老师一时没有想起。”然后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来,请你到黑板前把这个字写下来,我们一起来验证是不是踹人的‘踹’,一起来考证这个‘踹’与足字旁有何关联。”如此,教师在转瞬间将教学意外转化为教学资源,不仅巧妙消除了自身疑虑,还强化了学生认知。
三是因不可预知的突发状况而陷入教学“冷场”。
一节数学课上,因课题文字较多,教师选择用板书贴把课题张贴到黑板上。贴好后,教师开始讲课。没想到板书贴突然从黑板上脱落。教师默默把板书贴贴回黑板。没过几分钟,板书贴又从黑板上脱落,掉到地面。教师还是默默将板书贴贴回黑板。谁料板书贴第三次脱落,教师继续冷处理,选择重新张贴板书贴。教师几次转身张贴板书贴,神情和肢体动作一次比一次局促。教学陷入“冷场”。
讲台,是精彩生成的展台,而不是晾晒教师的“曝光台”。不可预知的突发状况,在课堂上时有发生。面对此类教学意外,教师完全可以直面问题,幽默化解。如上述教学意外第一次发生时,教师选择冷处理或许可以将尴尬消解于无形。但当意外接二连三出现时,就需要教师积极应对,直面问题,幽默化解。如可以坦然地说:“不好意思,老师之前没把板书贴做好,导致它总是不听话。”再追加热场的幽默话语:“今天的板书贴真顽皮,总想离家出走。来,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读板书贴上的内容,把它留在黑板上。”如此,师生之间会快速形成心灵感应的通道,让课堂快速恢复流畅高效。
可以说,教师机智巧妙地化解教学意外,将其顺利转化为教学资源,很多时候都在“意外”中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戏剧性”,让课堂收获了不一样的精彩。
三、 板书怎么回归
板书是黑板上的美学,是行之有效的“纯手工”式教学手段。当前因为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板书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挤”“被遗忘”。课堂教学回归本真,呼唤板书回归。
我在观课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大型展示课、优课评比,还是调研课、家常课,教师板书的过程几乎演变成了张贴板书贴的过程。向教师探寻原因,回复是:用板书贴节省时间。不可否认,教师一“抬”、一“放”两个动作,瞬间就能完成展示教学内容的任务,的确省时间。可是我想问的是,这两个简单动作促成的冰冷的板书贴,能取代行云流水的书写示范和笔势指导吗?教师懒得写,自身的汉字书写水平怎么能提高?带的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又如何得以提高?更何谈审美?毋庸置疑,我还是很想在课堂上看到越来越多的板书,并建议从如下两个层面作出改变:
一是认知层面,教师要发自内心地认同板书。板书是优秀的传统教学手段。它不是死去的历史陈迹,而是活着的文化生命。只有认同并尊重传统,才能心生温情,进而在继承中使其焕发生命的活力。许多著名特级教师,如王崧舟、窦桂梅、孙双金等,就在自己的课堂上坚持“纯手工”板书。他们的坚守,实际上是让学生徜徉于审美乐园的同时高效达成学习目标。这样的坚守,是对教学传统的敬畏和呵护。我们都知道,板书是用来给学生观看、赏析的,因书写过程的流动性和情境性,能够真实再现汉字的线条美和创意美。这种独特的美融入字里行间,能让学生形成对文字形象直观的感知,强化记忆和认知。可以说,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板书,渗透书写指导,是实惠且接地气的做法,能让教学事半功倍。
二是技术层面,教师要持续磨炼板书基本功。教师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写不出一手好字,自然就会选择在课前请别人书写或打印制作要展示的内容,或干脆就用PPT。板书贴、多媒体课件大行其道,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教师试图避免暴露自己的书写基本功短板。记得许多书法家以及行业内的成功人士在忆及自己老师的才华时,常会提及老师能写一手好字,能亮出大气美观的板书,言语间尽是回味和崇拜。因此,板书从某种程度上也是教师的“颜值”。缺失现场书写带给学生的审美体验,无形中就降低了教师的“颜值”。
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该如何提高书写基本功?我提两点建议。一是坚持临帖练习。所谓“出手巧”,不具代表性,是个例。教师要想真正写出合乎规范、端正美观、结体合理、大气有神韵的汉字,需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选择练习书写的模本(或字帖)开始,经历读帖、入帖的过程。水平更高者,还将经历出帖,形成自己书写风格的高级过程。二是练就一定的书写速度。书写不是绣花,它注重实用性。尤其是在课堂上,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书写强调一定的速度。教学基本功技术提高了,教学底气自然就会提升,不会再羞于出手。
致广大尽精微。好的课堂教学除了要从整体入手,依标扣本,通过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上出宽度、厚度,还要能从细节处雕琢,个性把握,开阔视野,为学生提供适宜生长的温度和湿度。
(孙志学,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如东实验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