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学习

2024-09-30 00:00:00汪政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7期

摘 要:学习当然是重要的,但这重要性是建立在对学习的全面科学的理解上。学习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能力和本领,它本身就是需要学习的。所以,对于学习来说,学会学习是学习的前提。同时,不能简单地将学习看成是现代学校学科内容的学习,生活才是最重要而全面的学习。从人的生存与全面发展来说,学会生活是一切学习得以持续的前提,也是我们最终的学习目标。所以,要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中,要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这不仅可以让我们享受自己创造的美好生活,更可以将其中获得的方法迁移到学习中。这就看我们能否在生活的同时将其转化成学习。

关键词:学习观;生活;家族教育;在地学习;迁移

家庭教育什么最重要?大多数人的回答肯定是学习,这没有错。但是,如果要说到什么是学习,可能许多家长的认识会比较局限,比较狭隘。

一次,我到邻省一个亲戚家去,夫妇俩要带我逛街购物。他家有个男孩,八九岁,活泼好动,正是“人来疯”的年龄,跳着嚷着要跟我们上街。满载而归刚刚坐定,孩子的父亲就对小家伙说:快洗手做作业,你玩了大半天了,一点没学习。我听了,心里既过意不去,觉得耽误了孩子的学习,但又并不这么认为:怎么就“一点没学习”?逛街不是学习吗?孩子跟着我们,一家店一家店地跑,认识了那么多的商品,看着大人商量买什么合适,为什么要买,比较来比较去,反复讨论商品的性质、用途、价格,与商家讨价还价……这不是学习吗?我以为,孩子这半天学的东西比在家里写作业学的要多得多,也有用得多。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要倾听,要观察,要阅读商品标签、说明书,要想象商品的使用,还要比较价格的高低,看哪种款式更漂亮……说得高大上一点,这是真正的情境式学习,是跨学科学习。

有人可能觉得我这是小题大做,是偷换概念,甚至是狡辩,为自己耽误了孩子的学习找心理平衡。其实还真不是。如果有误会,那肯定是我们没有好好认识什么是学习,没有好好琢磨学习的内涵。如果学习的内涵没搞清楚,那么对学习的外延,也就是哪些行为是学习,或者我们日常行为中都包含了哪些学习的成分也就不甚了了。认真讨论一下就会发现,我们对学习的理解实在不够科学。正是缘于这不科学的理解,我们浪费了无数的学习机会与学习资源。

家长们首先要知道,学习是一种行为,一种手段和途径,也是一种本领、能力,是一种技能。所以,不仅是对孩子,对所有人来说,要学习,就要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只有在学习中不断学会学习,不断获得学习的能力和本领,才会提高学习效能。同样处在学习的状态,为什么有的人“成绩”好,一些人“成绩”不尽如人意?也就是我们家长经常批评自己孩子所说的:“你看你,一样和别人上学放学,一样做作业,做的是一样的卷子,你的成绩怎么就不如别人?”怎么不如别人?并不是你们想象的孩子不努力,“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也不是孩子怕吃苦,原因恐怕是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够,还没有摸到学习的门道。和做任何事情一样,如果不会做,那花再多气力又有什么用?碰到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能责怪孩子,而是要与孩子、与老师一起找找原因,让孩子首先学会学习。

事物总是相通的,有普遍的规律存在。在我看来,学会学习,不能仅仅盯着学科的学习,而是要在生活中学习,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学习打通。生活是学会学习最大的也是最丰富的资源。课程标准为什么将学科与生活挂钩?为什么推出劳动课程标准?就是在引导孩子重视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一旦将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就会渐渐明白,我们在生活中不仅可以学到学习的技能,而且生活本身就是需要学习的。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作为人的全面的成长,需要获得生活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教育口号有“学会生存”,就是这个道理。

在这个问题上,现在许多家庭是本末倒置的,把学科的学习放在首位,压倒一切,生活则无足轻重。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几乎没有生活,或者说,他们的生活就是上课,就是做作业。有点时间,不是补课,上提优班,就是去学画画,学音乐等技能,就是没有普通人的生活。不知道满足一个人生存的条件来自哪里,又是如何获得,不知道基本的生活技能。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们对生活是无感的,世界、人们,与他的学习有什么关系呢?他没有建立起与世界、与生活、与他人的联系。因为他生活的一切条件,家长都帮他准备好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汽车接送上学放学。看上去,家长为孩子创造了优裕的学习条件,实际上是将他与生活隔绝了。我们经常抱怨孩子打游戏,说孩子都生活在网络世界,生活在虚拟的空间。其实,如果认真地去想一想,孩子不打游戏,他同样生活在不真实的世界里。我们给孩子的是一个人工的、单一的环境。这样的孩子一旦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他们顿感茫然,他们需要重新学习,去补生活这门人生课。最浅近的例子,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大部分孩子上了大学后都会经历一个失重的惶恐状态,就是因为他们离开了家庭,变得不会生活了。

这样的状况已经很长久了。不会生活或生活低能已经有好几代了吧?生活低能群体的代际复制使得国民的生活质量普遍降低并且恶性循环。这样的恶性循环不但没有引起社会正向的重视,反而催生出应对这一状态的服务产业,将个人与家庭生活全方位地社会化。比如外卖,已经让许多小家庭过上了无需厨房的生活。长此以往,将会造成国民生活能力的全面退化,我以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理想的学习是什么?理想的生活是什么?理想的学习生活是什么?就是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要倡导“在地学习”。在地学习理论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社会要为个体创造学习的条件,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为需要学习的人提供学习支持,形成有效的学习型社会。我们可以将这一理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使自己形成学习的习惯,使自己时刻处在学习的状态,将自己融入真实的日常生活中,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精神与动手的习惯。全面发展的、会生活的人不是只会在学校学习的“单面的人”,而是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锻炼的人。我们经常看到,总有一些人是生活的多面手,他们会生活,将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五光十色,仿佛无所不能。他们掌握许多生活的小窍门,在别人是难题,但到他那儿总能轻松解决。我经常看有关野外生存的节目,对那些挑战生存极限的人充满钦佩,钦佩他们的勇气和精神,羡慕他们生活的智慧与无往不胜的技能。毫无疑问,这些勇气、精神、智慧与技能无不是学习的结果。所以,相对于那些片面的“学霸”,我更希望孩子们都是生活的小能手。要知道,生活的技能对一个人的生活乃至生命都至关重要,在危急关头和非常情境中,一项简单的技能会化危为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教训也同样举不胜举。一定要明白,生活不但不会影响所谓的学习,相反,好的生活会将人的意志、品德、智慧、情感、思维、习惯等等迁移到课堂学习中,在最本质的原动力的层面助力学习。

暑假,相信不少家长都会带孩子出去旅游。我们不妨就说说旅游,说说如何将旅游变成学习。

在我看来,旅游就是学习。学习在规划旅游的时候就开始了。旅游目的地不是随便选择的,要看孩子想学什么,然后根据他的学习愿望去选择目的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不太赞成过早地带孩子出门旅游,因为孩子太小的话,还不具备在旅游中学习的能力。有些条件不错的家庭,孩子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全家出国旅游。我很好奇,孩子稍大一些再问问他们:对那些旅游经历还记得多少?估计即使把相册打开来,他们也说不出多少,能记住几个游乐场、几次美食就算不错了。对孩子们来说,这样的旅游性价比太低了,基本上没学到什么东西,对家庭来说,也是不小的浪费。

孩子大了就不一样了,他们的身心不但可以支持他们旅游,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把旅游变成学习。这个学习不是通常的看书做作业。千万不要像许多家长那样,带孩子出门旅行还把假期作业带着,白天旅游,晚上写作业,美其名曰“即使在玩也不忘学习”。结果孩子玩得不高兴,作业也不会走心。我说的把旅游变成学习,就是让旅游本身成为学习,一次旅游就是完成一项学习任务。

在我眼里,我们的旅游质量普遍不高,关键就在于我们没有认认真真地把旅游当作学习,大人孩子都是如此。至于把孩子放在首位,让旅游成为孩子的学习行为,这样有心的家长更是凤毛麟角。要知道,旅游不是简单地到哪儿去走一走、看一看,拍几张照片,到游乐场选几个项目玩。这种浮光掠影的“到此一游”有什么意义呢?旅游不但对旅游目的地有要求,对旅行者本人的要求更高。任何只把自己当作游客而不是学习者的旅游,所得总归有限;任何在前期不做功课的旅行,其所得也会大打折扣。如果寄幻想于导游的解说词,想对旅游目的地有深入的了解,更无异于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所以,旅游还没开始,针对旅游的学习就要进行了。家长可以和孩子好好商量商量。这商量就是学习,是孩子对自己经验的梳理,对自己在自然、社会、地理、历史、艺术、风俗、民族等方面知识的梳理,对自己了解外面世界的欲求的确认。然后,我们根据这样的“已知条件”去设计探索的方向,再根据这一方向进行二次学习,看看哪些地方符合孩子的探索要求、学习兴趣:是民族风情,还是历史遗迹?是自然景观,还是艺术收藏?是现代化城市,还是原始乡村?即使是自然景观,也分东西南北,看看孩子对哪种风格的自然景观更感兴趣。

一旦确立了目的地,就要做具体的旅游攻略了。这里的旅游攻略不仅仅是如何组团,如何省钱,如何规划路线——这些也是学习,也要和孩子一起做,有助于孩子从小掌握生活的技巧。但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借助与旅游目的地有关的知识积累,提前开始对它的“纸上游”。这需要我们通过学习获得有关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知识,比如,它的历史、民俗、宗教、神话传说。如果对此没有感性认识的话,可以推荐孩子读一读诸如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纪德的《刚果之行》这样的书。中国当代作家也有不少这方面的作品,像于坚的《丽江后面》《云南这边》《老昆明》,雷平阳的《云南黄昏的秩序》《风中群山》等等,这些作品都具有极强的知识性,非常的扎实。它们能给孩子旅游之前学习的方向,让孩子明白应该从哪里入手,去检索旅游目的地的信息。要知道,利用搜索工具收集信息、筛选信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

一般而言,人们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时间不可能太长,如何能形成扎实、结实的经验,如何能使旅游真正地变成“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其实就在于旅游之前的功课。如果我们在旅游之前做足了功课,将知识上和想象中的旅游目的地与真实的事物和场景进行验证和互勘,不仅仅能够加深印象,更重要的是能够形成新的知识。

现在提倡深度学习,建议家长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如果能将旅游变成孩子的学习的话,这样的旅游就应该是深度旅游。旅游不求多,而求深。要使旅游成为学习,就得对孩子说:我们不要做“游人”,不要做“旅游者”,而要做“旅行家”。游人只是过客,他们匆匆地来、匆匆地走,他们与他们所经过的地方并不能建立旅游的关系,旅游目的地对他们来讲实际上是可有可无的,也不能指望学到东西。

旅行者是有旅游意识的,但他们贪多,总想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走遍中国,走遍世界,恨不得在全球的城市和景点都留下他们的足迹。看上去他们走的地方很多,但是他们同样也无法与旅游目的地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他们能够炫耀的就是自己的里程,在地球仪上插遍旗帜。所以,他们谈起自己的旅程来可能会滔滔不绝,但是如果让他们停留下来,说出对某一个地方丰富而独到的见识,那就不容易了。他们更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旅行思想,使自己的万水千山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他们也不容易形成系统的知识。

在旅游当中,能够出类拔萃的肯定是旅行家。旅行家热爱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的每一个地方,同时又对某一条行走的路线,某一个地区,某一个领域情有独钟。他们专注于此,博览群书,博闻强识,必欲穷目的地之所有知识而后已。他们固然对某一些新的旅游路线充满了好奇与探险的激情,同时又对某些地区与线路不厌其烦、长年累月盘桓其间,终于与山川河流结下了深情厚谊。他们对某些自然景观会上穷碧落下黄泉,屡有发现,而对一些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方面精深的研究,甚至能让他们卓然成家。不要说中国古代的徐霞客,就是一些外国的传教士、汉学家,从他们留下的不朽著作来看,都曾因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旅行而成大家。就说大家熟悉的人吧。一位是法国的谢阁兰,他曾经旅居中国七八年,到过北京、天津、南京,大量的时间则花在了西北高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以及长江流域,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他对中国的古代遗迹兴趣极大,写出了多部关于古代中国陵墓建筑和雕塑艺术的著作,其记游作品《华中探胜》名重一时,流传至今。还有一位是瑞典人斯文·赫定。他曾五六次到中国,对中国西部的地理、古籍、艺术、交通、矿产资源都进行过深入的考察。他的《亚洲腹地旅行记》所涉内容十分丰富,中国许多西域题材的作品都无法与它比肩。

旅行家把旅行当成了自己的事业,他要在旅行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要对旅行目的地形成系统的考察;他不但在这样的考察中继承、梳理前人的知识成果,而且还要矫正与更新。更重要的是,他不但要像一个科学家一样去勘探目的地,还要像文学家一样用生动的笔墨描述目的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讲述目的地的故事,留下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当然,不是说要让孩子去做旅行家,孩子们做不做旅行家是他们以后的事。这里仅以旅游为例,说的是哪怕一次不长的旅程,也要像旅行家一样,学习这种热爱旅游目的地的精神、探索的精神。既然是学习,就要让孩子形成旅游的成果。因为一旦把旅游当成了学习,就要有任务,就要检验有没有完成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任务可以多样化,形式也可以丰富多彩,不要让孩子有负担,而是让孩子有探索与创造的快乐。成果可以是日记、作文,可以是摄影作品、绘画、短视频……短视频是很好的成果呈现方式,如果旅游期间与孩子一起实时制作短视频,通过文字、音乐、图像表达旅行感受和学习收获,不是很好吗?

就在写这篇文章时,我遇到江苏连云港的一位小学老师。她告诉我,她的一个学生在父亲的陪伴下从连云港骑行到拉萨,事先做了许多的预案,途中遇到的困难不难想见,获得的成功与喜悦同样可以想见。这位老师每天都与这对父子通电话,并且约定每天都将遇到的人和事以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她说,这对父子骑行了57天,孩子就写了57篇小作文。我想,这个孩子收获的不仅是身体的锻炼、意志的磨炼、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与丰富的人文历史,他的观察能力与语文表达同样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个例子是不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许多家长可能没有想过,旅游会有这么多门道,更没有想过要与孩子一起将旅游变成学习。更多的情形是,家长好不容易请到假,急匆匆地带着孩子上路,在人山人海的景区挤出一身臭汗。整个旅程充满了抱怨、沮丧,还没开始就巴望着早点结束回家,费尽辛苦就是为了完成一次任务,“我带你出来玩过了”,如此而已,遑论学习?如果换成学习的视角,我们的思路是不是就不一样了?旅游如此,其他也是一样,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有学习的元素,每一件事都可以变成学习。

再说一遍,我们需要与孩子一起重新理解什么是学习。

(汪 政,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