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

2024-09-29 00:00:00杨燕玲
家长·中 2024年8期

阅读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饥饿感是在14岁之前形成的,因此小学阶段是关键时期。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逐步形成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辨识能力,渴求独立、自主、能够自我安排、自我成长,也需要良好、正确阅读方法的引导,需要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填鸭式教学或者死记硬背的获取知识。批注式阅读需要读者自行感悟作者的情感、心理活动、表达意图、写作目的等,这些重思考、重感悟的特点可以满足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因而,将批注式阅读教学应用到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鉴于此,本文就批注式阅读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策略展开分析。

一、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的作用

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在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形式“评点”的基础上逐步演变而成。所谓“批”是读者在阅读文章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时,对作者巧妙的文笔所吸引,进而书写自己的情感、观点及想法;所谓“注”是采用描红、圈点、勾画等方式,将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表述细节、不理解的词句进行特别标注。简言之,批注式阅读是用不同符号标记自我想法的一种书面语言,是对所读文章进行梳理、剖析、注解、质疑的过程。采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变化,感受文章所传达的情感,更充分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述的中心思想。不仅如此,批注式阅读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作者所使用的写作手法及语言特征;同时还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思考、总结等学习活动,提升理解能力、思考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等综合能力提升。总而言之,批注式阅读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为学生的终身阅读、学习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批注式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师对批注式阅读教学存在认知偏差

近年来,批注式阅读模式逐渐受到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推崇,但是依然不排除有部分教师对该教学方法存在认知偏差。从实际情况来看,仍然有部分教师未能认识到批注式阅读的重要价值,在教学时只是停留在初读阶段,认为让学生在课前通读文章,划出生字词、标出段落,课后抄写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便是批注式阅读教学;对于课外读物,让学生完成固定的阅读打卡单和任务,要求写出书名、作者简介、摘抄好词好句段,就能保证小学生的读书量、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然而,很多教师都忽视了批注式阅读教学的价值,没有认识到该教学方式在帮助中高年级小学生在阅读中形成思考、分析、总结等良好学习习惯中的作用。未能引导学生在感受深度读书的过程中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方法,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观点和见解,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不利于中高年级小学生文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学生对批注式阅读教学持有敷衍态度

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能力,其观察能力也更加敏锐,对于教师的言行举止更是关注有度。教师对于批注式阅读教学的认知及重视程度,通常会给学生带来直接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对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的认可和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只是将阅读批注作为一项作业,为了完成而去完成。所谓的思考、分析、总结,都流于形式,敷衍了之,这也是批注式阅读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所在。

三、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

陶行知先生曾言“我欲正人,必先正己”“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给学生的思想认知和行为习惯带来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想提高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效果,让学生重视批注式阅读方法,改变学生敷衍式的学习态度,就要改变自身的观念,增加对批注式阅读方法的重视,并将其合理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之中。

(一)建构活跃式语文课堂,激发学生批注式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基本源泉和动力,要想提高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效果,需要想办法引导学生应用有效的阅读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应用批注式阅读进行阅读学习。就目前语文课堂而言,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方式枯燥等情况仍然屡见不鲜,这种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改变既往地沉闷式教学方法,积极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为批注式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草原》为例,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批注式阅读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旅游”作为切入点,建构批注式阅读教学。如第一句“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教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曾经去过的城市、看过的自然风景,化身为听众采访学生的游玩感受。如,有的学生说到我登上过泰山,教师:“我都没有去过呢,能不能采访一下这位勇士,你去之前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啊,是不是激动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你到泰山脚下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啊?”“你是怎么登上泰山山顶的呢,中间有没有想过要放弃呢?”“当你站在泰山山顶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有没有大声尖叫呢,快说说你当时都做了什么?”。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其他学生提出心中的疑问和想知道的细节,师生以最家常、最轻松、略带调侃的语气,带着好奇的表情和学生进行互动,不仅可以活跃氛围,也能让学生产生自信心、自豪感和成就感。而学生回答的过程会令他们不自觉地认真回忆、仔细思考、考虑用什么样的方法描述整个事件,同时努力组织语言,表达自己当时的感情,而这个过程便是理解上述课文内容的过程。教师再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当作者走进草原时的反应和你们到达某个景点时的心情是不是一样呢?”“你们来想象一下你们要是去大草原时会做什么,谁来给我们表演一下呀?”“同学们,他们表演的是不是特别的形象呀,跟你们想象得一样吗?有没有同学有其他不同的想法要表演给大家看一看呢?”“接下来请同学们上到讲台上,将今天大家所表演到的情感表达方法和语言写在黑板上?”最后,教师带领大家一起再回顾一下,每个表情和每个词语都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下表达出来的,这个过程也是批注式阅读方法的过程:阅读——思考——质疑——分析——评价——总结。

(二)加强批注式阅读方法教学,提高学生批注式阅读能力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阅读是一个人终身都要做的事情,阅读能力的培养关系着一个人是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提高他们自主阅读的能力。

1.引导学生重视对疑问点的批注。

阅读过程是学生对文字进行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只有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才能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印象、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促使学生提升阅读能力。而在阅读过程中,对某个点质疑时,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可促使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所读文字的内容和思想。基于此,在进行中高年级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对疑问点进行批注,并且建构交流沟通渠道,并带领学生共同分析、讨论、总结,从而加深学生对疑问点的印象,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例如,学习《青山不老》这一课时,学生容易对“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当地县志记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这句话产生疑问。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不会过于关注学生的疑问,而是将重点集中在上下文形成的对比手法、描写效果等方面。为此,在应用批注式阅读法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疑问,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疑问进行批注。首先,让学生将疑问根据自己的喜好做上标记(或线或圈或画问号都可以,教师不可拘束学生的批注方式),以便第二次阅读时和后面内容进行结合,完成阅读和思考。同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质疑,“作者为什么写出这样的文字,这种现象是否真实存在?如果是,为什么会有这么恶劣的自然现象发生,是否和人类的生活习惯有关呢?你们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自然现象吗?”(教师要刻意地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通过一个疑问点扩展到其他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开展讨论,并且和学生约定回家之后,各自查找有关资料,一方面证实在我们国家或者其他国家是否依然存在这种自然现象,了解“沙漠变绿洲”的过程;另一方面查找人类历史上所出现过的自然灾害和相关的治理办法。在约定的时间,引导学生分享收集的资料,并阐述结果。在学生分享结束之后,再分组讨论,总结环境保护的方法,让学生明白“青山是不会老的”和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强化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2.引导学生重视对关键点的批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于部分关键点不能真正地理解和接受,容易导致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出现偏差,无法深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往往通过死记硬背来记忆教学内容,久而久之逐渐失去阅读兴趣。为此,在应用批注式阅读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关键点进行批注,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情感和目的,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落花生》这一课时,文章中有一段描写:“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大部分学生在此处做了标注,并且写下的感悟基本相似:父亲用花生与其他三种水果进行对比,教会作者要像花生一样具有脚踏实地、默默付出、藏而不露的美德和精神。学生的标注和理解没有问题,如果简单带过,则无法在他们的内心留下痕迹,失去了学习这篇文章的真正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想一想身边有没有像“花生”一样的人,或者知道哪些职业需要一群像“花生”一样的人去从事,先让学生逐一讲解,再组织学生以情景剧的方式进行表演。在这一环节中,“讲”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演”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演绎,体会什么是默默付出、无私奉献。通过写、讲、演,让学生养成每读到一篇文章的关键点时,都能在脑海中建构情景,代入角色、亲身体会,感受作者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通过语言所要表达的情感,掌握文章的表达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重视对重难点的批注。

语文是汉语言学习的一部分,语言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生命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的重难点进行批注,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看法及评价。对文章的评价可以从两个维度出发,一人物,二故事情节即语言文字。人物评价往往是对主人公人品、性格、思想、道德等层面的评判,语言文字的评价是对作者书写手法、遣词造句的评判,需要教师从旁引导,注意评价语句的合理运用。

如进行《小英雄雨来》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讨论、分析雨来在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时的做法、父母送雨来去念书时雨来的做法、半夜听到父母对话时雨来的做法、鬼子来到家里扫荡时雨来的做法,从四个情节评价小英雄雨来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往往会得出雨来是个机灵、活泼、开朗、好动、爱学习、爱父母的好孩子,面对鬼子的凶狠,他具有机智勇敢、勇于和敌人斗争、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通过“他撒腿就往后院跑”“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靠墙有一棵桃树,雨来抱着就往上爬”等文字描写,体现雨来掩护革命干部的决心。以作者的文字、故事情节作为批注依据的方法,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批注式阅读教学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建构活跃式的语文课堂,为学生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同时,还需引导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使其学会对疑问点、关键点、重难点进行批注,以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更加高效的阅读教学效果。但教无定法,批注式阅读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远不止文中所述,在今后教学中,仍需要教师继续探索该教学法更多样、更科学的应用方法,以充分发挥其价值,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