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学习现状,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针对性地设计课后作业,并在作业设计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引导学生有效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基于此,本文对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课后作业是教师验证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而言,课后作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开展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课后作业设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数学素养。
一、“双减”内涵
“双减”政策的颁布,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强烈反响。从整体上讲,“双减”政策的价值与内涵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通过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量,避免学生因作业过多而产生压力。同时,要求教师提高作业的质量,提高作业的有效性。第二,规范校外培训市场。对校外开办的培训类机构进行严格把关,禁止出现资本运作的现象。第三,均衡教育资源。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缩小学校间的教学水平差距。通过资源整合、教师交流等方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二、“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作业的积极影响
所谓“双减”,关注的是学生在课业方面以及校外培训方面承受的压力与负担,旨在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此政策推出,旨在强化学校整体的教育品质,对办学行为进行有效规范,重点关注学生技能与品德的塑造。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减负目标的实现,显得尤为重要。
如今,小学数学作业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作业量过多,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次,作业内容单一,重复性强,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完成作业的动力。最后,作业布置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因此,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减负增效”势在必行。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减负增效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掌握数学知识;二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三是注重素质教育,让数学作业不再仅仅是机械重复的计算,而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工作的改革都具有深远意义。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策略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作为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师,需要关注课后作业设计过程中“减负增效”目标的实现,优化作业设计过程,重视学生发展需求,强化学生学习成效,为学生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一)控制作业数量是基础
1.对作业总量进行优化。
传统机械化的题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同时降低了作业的价值。所以,在“双减”背景下,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将“优化与适量”作为基础原则。在设计的过程中,认真筛选题目内容、题目类型等,避免出现粗放式布置作业的问题。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之前,可以以中等学习水平的学生为参考标准,对作业进行预设,从而预测出学生完成作业所需要消耗的时间,进而更准确地把控作业整体的数量和质量,认真筛选适合学生发展的题型,实现优化作业的效果。
2.对作业时长进行控制。
事实上,小学生自身的发展状态与水平均表现出显著的个体差异化特征,即便教师对作业进行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时间依然是不同的。对此,教师不仅要预估作业数量,还要和学生家长建立协同关系,由家长及时反馈学生完成作业的用时情况,或者直接利用线上平台,布置电子作业,借助信息技术统计学生完成作业的用时情况。每一个家庭都具有独立性,对于孩子日常出现的状况,家长予以监督以及反馈,使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进一步优化作业数量与难度。同时,当孩子进步时,家长也需要及时地给予夸赞,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二)提质增效是目标
1.适当控制常规作业数量。
传统形式的常规作业往往以结果为导向,表现出较强的封闭性与单一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巩固教学与学习成果,也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这类作业更加关注强化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并未重视作业内容的优化,而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需要适量保留此类作业,也适当减少这一类作业的数量,达到提高数学作业质量的目的。对此,第一,教师需要选择“好题目”,对题目背后蕴含的知识点进行剖析,完成作业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解题,还要引导学生参与辨析“好题目”的过程中,对题目包含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明确题目层次,筛选出知识点不重复的题目,有效降低作业的重复性与机械性。久而久之,这样的作业会让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会得到强化,激发出学生探索与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如此一来,学生的作业数量有所减少,同时也实现了对知识点进行巩固的效果,远比单纯地进行重复作业练习效果更好。第二,有效对比分析题型及其结构特征,明确题目内容的相近程度。对于新的知识章节,教材与练习册中均会设置形式与结构相似的题目,便于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在此背景下,数学教师有必要彰显课堂活动组织主体的作用,在讲解基础知识之后,积极指引学生参与“作业数量自主决定”的创新活动,精心挑选作业题目,明确结构类似的题目,在进行集体探讨之后,保留代表性较强的题目,以此减少题目数量。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解析数学题目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间接决定作业数量”的自豪感。
2.设计实践性较强的作业。
数学知识源于实际生活,与生活存在密切的关联性。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若是可以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融合,可以有效强化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促使学生形成启发性、创新性思维。然而,小学生对事物形成的认知还相对有限,需要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同时强化学生的学习素养与能力。在展开数学学科实践类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数学知识,深切感受“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深入感受获取数学学科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比如,当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关于“测量”的数学作业时,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测量家中的物体长度,并且使用正确方式记录数据。在进行测量活动时,学生可以对长度这一名词形成更为清晰的认知,其思维和认知会逐渐趋向具体化与形象化;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可以形成更为清晰的评判;在对作业进行优化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存在的价值,促使他们在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提升知识储备量。这样,运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有效指导实践活动,构建“生活与数学”的闭环学习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3.设计探究性作业。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结合儿童自身的年龄特点与所处的认知阶段,设计具有探索性与创新价值的数学问题,使得学生具有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教师更多的是参考书本知识布置数学作业,很少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得作业形式单一,欠缺创造性元素,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数学教师在展开实践教学活动时,有必要结合教育发展要求,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小规模课题,引导学生运用小组自主合作的方式展开深入探讨学习。在设计此类小课题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收集的信息,处理已知的信息,最后得出相应的数学结论。借助引入探究性作业的方式,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或合作探究活动,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展开大胆的想象,勇于进行动手实践,锻炼创新思维。比如,当完成“角”的教学工作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量角器,测量不同类型几何图形对应的内角角度,同时计算其内角,促使学生探究不同几何图形内角和的规律。运用类似的探究训练活动,拓宽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活动的范围,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强化其用心观察、提出问题等多项数学能力。
4.布置分层作业。
学生的成长环境、智力水平、数学感悟能力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使得学生在面对数学学科知识以及数学作业时所呈现的状态不同,很难实现均衡与同步发展的状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若不能充分考虑上述差异,必然导致学生出现“吃不饱”或者“过剩”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影响学生深入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直接对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科学、有效地分层作业内容。纵向分层设计数学作业是将学生思维水平视为基础,根据难易程度设计阶梯化数学学科作业,从而最大化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横向分层设计数学作业主要参考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对数学作业进行分类,比如小组作业与独立作业等,基于语言与表象,将学生作业分为文字作业和画图作业两种。分层布置作业需要明确目标,在进行实践教学工作时,教师设计的作业层次以及类型需要和学生学习情况相匹配,为其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参与学生作业指导的过程,不仅需要面向整个班级的学生,还需要重视不同个体存在的差异,在设计时,需要合理地分层、重视学生梯度、充分尊重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基础性与拓展性的数学作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基础性作业,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主确定是否完成拓展性作业,真正让学生在原本的基础之上实现自我提升,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实现自我成长。如此一来,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也能兼顾学习水平存在差异的学生,让他们在学习需求与学习体验上都可以得到满足,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解题的喜悦感与成就感。
5.引入文化元素。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作业作为巩固课堂知识的手段,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等,导致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逐渐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文化元素渗透到小学数学作业中,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数学作业中,文化元素主要体现在故事、寓意、情境等方面。这些元素不仅能够丰富作业内容,增加趣味性,还能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引入古代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和背景,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同时,寓言和成语也可以作为习题的载体,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此外,为了提升小学数学作业的高度,教师需要注重习题的多样性和层次性。除了常规的计算题和证明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例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数学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或者撰写一篇关于数学应用的短文。这样的作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抛出这样的问题:请根据《庄子》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设计一个数学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这道题将古代哲学思想与数学思想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的无穷魅力。通过设计这样的习题,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结语
课后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课后作业设计与布置成为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结合当前“双减”政策要求,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身心发展规律优化课后作业设计,采取有效策略提高课后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效率,进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生课后作业整体设计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C-c/2021/02/9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