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正处在关键发展期,需要教师针对各方面加强指导。在以往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养,力求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型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课标明确指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强化阅读教学、思维导图教学、对比分析、创设教学情境、分层异步教学、精彩故事描绘、教学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学生审美素养、加深学生文化理解。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诠释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实际意义,最后总结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新课标指出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文化自信指的是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能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视野和文化底蕴,是核心素养之首。文化自信不仅关乎优秀传统文化,还关乎民族精神,是学生学习、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言运用指的是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所形成的语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够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沟通,把握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等。思维品质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联想、进行的分析比较以及归纳判断等方面的表现,是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能够武装学生的头脑,使学生有能力处理实际问题。审美创造是学生在感受、品读语言文字、作品的过程中所提炼的经验、形成的感受美、运用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展开探索,落实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发展既关乎学生健康成长、潜力挖掘,也关乎学生终身学习,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是学生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部分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存在死记硬背、照本宣科等问题,没有领悟语文学习的精髓,没有理解语文学科的特点,导致学习陷入被动状态,无法适应灵活多变的课堂。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则是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科学指导,难以及时或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语文中存在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标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可以针对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问题,进行专项训练,立足语文学科特点,发展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提升,挖掘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潜力,深化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程度,为学生开辟不一样的学习天地。
二、新课标下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新课标下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参与,重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确保学生积极融入课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掌控整体的教学节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此外,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认为学习是枯燥的、压抑的,课堂与自己的关联并不紧密,自己参与或不参与,都不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进程。带着这样的认识,学生会陷入被动学习,逃避学习任务,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喜欢依赖教师。而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使得教师对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教学进行了深度思考,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力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喜欢充满趣味和挑战性的课堂。但是,小学生也具有三分钟热度的特点,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重视这一点,在为学生设置教学计划、布置学习任务时,喜欢采取题海战术,或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很容易进入教学瓶颈,难以真正帮助学生实现进步。新课标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索,认识到在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使学生能够大胆地在课堂中展现自己,分享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进行友善沟通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学生的成长应当是全面的、综合的,同时新课标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开展综合性、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得到全方位发展。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关心教学任务是否按时完成、知识是否顺利传递给学生。对于学生是否理解真实含义、是否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现状等,一部分教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新课标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够改善学生学习现状,让教师了解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新课标下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强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首先要关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把握。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标下强化阅读教学,带领学生分析语言的魅力,可以唤起学生的表达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例如,在学习《落花生》时,为了使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花生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花生实物,然后组织学生观察,并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学生分别从花生的形态、味道等方面分享了自己对花生的认识,认为花生是用来食用的食物。由此,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围绕花生进行创作,是想介绍花生怎么吃吗?你能说一说作者的创作思路是怎样的吗?作者写花生的意图是什么?借助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好奇心阅读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借花生教育主人公,希望主人公学习花生怎样的品质,如朴实无华、默默耕耘的优秀品质,做一个有用的人等。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学习托物言志,并分享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带给自己怎样的启发。在学生表达的时候,教师要用眼神示意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认可,促使学生准确用语,并形成语言沟通、表达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二)借助思维导图,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思考、判断。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廉颇、蔺相如,知道二人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体现了怎样的品质,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学习任务:以“将相和”为思维导图主题,进行思维拓展,分享自己了解的廉颇、蔺相如,如品质如何、生平事迹有哪些、启示是什么等,使学生在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梳理课文内容。为了打开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关问题:你知道廉颇是谁吗?蔺相如又是谁呢?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冲突?蔺相如是如何处理二人之间的冲突的?廉颇又是如何改正自己的行为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启发?你能为每个故事起一个小标题吗?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些故事吗?带着问题,学生可以对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等故事进行了阅读与思考,认为廉颇、蔺相如都是有大智慧的人,以及二人所展现出的爱国之情、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这样,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刻地理解,学会了主动思考,得到了思想上的熏陶。
(三)注重对比分析,发展学生审美素养
语文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让学生了解真善美。教师注重引领学生对比分析,让学生感悟文本内涵,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具备审美素养。
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时,为了让学生感受作者与闰土之间的深厚情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师可以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并让学生将自己认为用得好的字词标记出来,然后展开讨论,说一说好在哪里,如果用别的词语替换,是否还能达到一样的效果。这样,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感受语言的魅力,领悟什么是语言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作者的其他文章,组织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感受作者创作风格的变化,并鼓励学生搜集有关文章的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意义,感受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过程和得以流传的原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意身边事物的意识。在课文阅读中,学生会发现作者通过列举与少年闰土的二三事,点明了自己与少年闰土的真挚友谊,充满了生活趣味,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趁此机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仿创作,借此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创设教学情境,加深学生文化理解
情境教学更具趣味性、灵活性,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教师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从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入手,鼓励学生体验,能够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从中得到熏陶。
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深入体会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教师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狼牙山五壮士的影像资料,再组织学生阅读、讨论,让学生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由来,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光荣事迹,了解其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了相关电影、纪录片等,让学生在音频、视频的熏陶下,感受狼牙山五壮士身处险境,仍然不忘人民群众,仍然不忘保家卫国、仍然敢与敌人斗智斗勇。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被深深感动,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崇敬之情,表示要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不畏牺牲的精神,立志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为了深化学生的文化理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狼牙山五壮士所体现的精神,给生活中的自己带来怎样的影响,自己应该如何做等,使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五)分层异步教学,引领学生共同进步
学生是存在差异的,有着不同的行为表现和优势特征。教师采用分层异步教学,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为学生设计教学方案,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引领学生共同进步。
例如,在学习《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时,为了使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鲁滨逊流落荒岛之后是怎样做的,教育学生做生活中的强人,教师可以先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对学生进行了短文阅读小测验,考查学生的阅读水平,然后进行大数据分析,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应更加重视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利用课后习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并能与其他人展开有效讨论。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计划,如情感理解不到位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揣摩主人公心情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理解;概括能力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起小标题,使学生提炼主要信息,帮助学生筛选、总结,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在专项指导下,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取得了共同进步。
(六)精彩故事描绘,渲染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通过描绘精彩故事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可以为学生营造积极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例如,在学习《景阳冈》时,为了使学生了解景阳冈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置了预习任务,让学生搜集有关武松的资料,了解武松有哪些英雄事迹,以“英雄”提高学生的探索动力。接着,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故事接龙,让学生依次讲述武松的故事,通过一人一句的故事衔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熟悉武松打虎的故事。在学生完成故事接龙后,教师可以提炼学生用的较好的词句,然后组织学生运用这些词句创编故事,使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这些词汇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邀请了解“梁山好汉”的同学,给大家讲述其他英雄的故事,如李逵杀虎、杨志卖刀等,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励其他学生阅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学生在沟通中了解精彩故事,学会讲故事、听故事,形成阅读习惯。
(七)优化教学评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新课标点明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善于评价,发挥评价的功能。教师优化教学评价,在评价中指导学生,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反思、探究、深化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例如,在学习《两茎灯草》时,为了使学生学会反思,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仿写任务,鼓励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在学生提交作品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仿写经历,结合学生的创作、表达等进行评价,并将其上传至智慧教育平台,便于学生查阅。接着,教师可以从学生作品中挑选较为优秀的仿写文章,扫描后上传智慧教育平台,与学生一起鉴赏,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说一说读后感受,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使学生在评价中掌握鉴赏的技巧。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展开综合评价,指出学生在仿写中出现的字词错误、运用不当、词不达意等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学会反思,主动思考如何解决仿写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样的评价中,学生形成了反思的意识,能够作出准确判断,优化学习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
四、结语
总之,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成为综合素质人才。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储备大量知识与技能,还需要逐渐提升学科能力与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既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又能够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转变教育思想,有效总结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