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路径探究

2024-09-29 00:00:00陈艳
家长·中 2024年8期

“五育”指的是素质教育的五项基本构成,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覆盖一个人学习和成长的方方面面,是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后,推进教育育人工作的五大切入点和突破口。自新课标落实并将新课改推向新的阶段后,“五育融合”就成了课程教育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指导着教师展开高效、高质量课堂的构建,也驱使着教师跳出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框架,将教学设计与实践的视野发散到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上,借课堂上对课程知识的教学落实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学生多项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本文主要围绕“五育融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求,在简单介绍以“五育融合”为基开展教学的意义后,对“五育融合”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和实践策略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一、以“五育融合”为基开展小学教学的意义

从字面意思上看,“五育融合”实际上指的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之间的融合,以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与日常的课程教育之间的融合。虽然“五育”本身就是一体的,但在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还存在着“五育分离”或“五育割裂”的问题,还存在着日常课程教育与“五育”脱节的问题。而在此背景下,提出与推进的“五育融合”,实际上指的就是以日常课程教育为纽带或者载体,将分离或割裂的“五育”融合起来,借日常的课程教育实践推进“五育”的同步实践,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全面且更针对性的教育。站在教育育人的视角来看,以“五育融合”为基础开展的小学语文教学,能为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正确认知逻辑,实现多元化成长、全面发展提供助力,具体意义如下。

(一)能助力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

“五育”是在五个维度中开展的教育,这五个维度分别是指向道德修养的德育维度、指向能力思维的智育维度、指向身体素质的体育维度、指向审美素养的美育维度和指向劳动意识、能力、习惯、技能等的劳动教育维度,覆盖了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实现的所有发展和提升,是推进学生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关键。在融合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开展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是学科知识以外更广阔的世界,能够取得的也是知识以外更丰富的收获,而这也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让学生可以站在更加多元的视角下展开更加全面的探究与思考,最终通过这种多元视角下的全面探究和思考,形成指向德、智、体、美、劳的正确价值观。因此,以“五育融合”为基础,开展小学教学的意义首先体现在能助力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上。

(二)能助力学生形成正确认知逻辑

受到年龄、经验和阅历的限制,小学生的思维开发和认知能力有限,在认知世界中的一切人、事、物时,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进而对世界产生各种错误认知,这对学生的当下和未来的成长、发展产生更直接也更长久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五育融合”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建构了一条有效路径,教师可以借助课程教学活动推进“五育”,以各学科本身的教学内容为载体,带领学生一同分析课程知识中蕴含的深层次意义,包括各种经过时间验证的正确认知与优良品质,以此让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在融合了“五育”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学生能够依托对课程知识的解构、分析与理解,收获思想意识层面的发展和升华,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认知逻辑。

(三)能助力学生多元、全面地发展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推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新课标提出的教学新要求,也是教师在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后,需要落实到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教学新准则。将课堂上的教学从知识传授延伸到思维开发、思想升华和人格塑造的层面上,教师可以真正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站在这一视角下,以“五育融合”为基础,开展小学教学实际上就是为课堂教学内容、目标和结果的延伸确定了基本方向。在理解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价值与要求以后,教师可以顺应素质教育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需要,展开全面但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在多重视角下展示自我和提升自我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现多元、全面的发展。

二、“五育融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一)从健全人格塑造出发推进德育渗透

德育是素质教育中“五育”之首,也是指向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相关的内容,而素质教育下开展德育的终极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知识丰富、能力出众和品德高尚的“完整人”。因此,“五育融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需要先从健全人格塑造出发,结合小学语文课程中有关品德修养的教学内容,推进德育的渗透,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和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学习课文中主人公身上的优良品德。

例如,在对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进行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先完成对课文主人公的优良品德和精神进行剖析,该篇课文中蕴藏着主人公在少年时之于国家建设的意气、激情和热情,展现了主人公的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主人公正处于少年时便清晰而坚定地说出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也是绝佳的德育渗透点。所以在人物的剖析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细致解读这一句话的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二)从智力思维启迪出发推进智育深化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五育”中的智育不只是知识层面的教育,还是思维层面的教育,知识储备的丰富和思维能力的提升,都是提升学生智力水平的关键,让学生在积累了足够多的知识后,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智育也能得到了落实。因此,“五育融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还要从启迪智力思维的角度出发,将对课文内容的解读和语文要素的解析从理论讲解拓展到思维探究中,借助课堂上的思维锻炼,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水平。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两则文言文《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为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在翻译文言文和解析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基础教学以外,从这两则文言文中蕴藏着哪些道理出发,引导学生探究与思考故事的内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例如提出“《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分别讲述了什么样的道理?故事中又是如何体现这种道理的?”要求学生结合故事内容和生活实际发散思维,深入思考。

(三)从保障身心健康出发推进体育跨界

体育是以运动和锻炼为核心及主要内容的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组成,也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与以知识教授为核心的文化教育形成了联动,为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基于此,“五育融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也要从保障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结合理论层面的意识建构和行动层面的实践演练,推进体育的跨界,立足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视角,完成对学生运动意识的养成和运动认知的深化。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在《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学设计中,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推进语文课上的体育跨界,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方式,为学生建立有关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的认知与意识。课文写的是作者游金华双龙洞的经历,介绍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那么教师可以围绕作者的所见所闻展开分析,以调动学生运动、锻炼的兴趣。在完成课文的阅读和分析以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驱使学生走出家门,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秀丽,以此帮助学生感受运动的乐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四)从审美素养建构出发推进美育延伸

美育是指向审美的教育,而审美既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动词。作名词时,审美指的是一个人发现美、欣赏美、感知美与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作动词时,审美指的是一个人对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欣赏与感知。基于此,“五育融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还需要从审美素养的建构出发,以语文视域下文章的语言美和意蕴美为审美对象,在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感知文本中语言和意蕴的独特美感,以落实和推进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建构。

例如,在对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月迹》进行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分别从语言和意境这两个视角出发,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美。文章中用于描写月亮的许多句子,是通过描述月的动态而构成了一幅美的意境,如“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等,而这些句子中的“悄”“爬”“痒”等字,在意境的营造过程中又彰显出了文字本身的美感,让学生感知与解析其中之美时,也就能够提升他们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从意识习惯培养出发推进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养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的教育。因为劳动本身是社会生存和发展中最根本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进步最原始的动力,所以劳动教育也成了“五育”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基于此,“五育融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还要从意识习惯的培养出发,结合课文中的劳动教育元素,推进劳动教育,通过对课文中劳动故事和劳动精神的解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认知劳动的本质。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祖父的院子》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站在多个视角下展开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作者写作时的主视角是院子里的蜜蜂、蝴蝶、树木、花朵、蔬菜等动物和植物。抓住这一点,教师在指向“五育融合”的教学中,可以从祖父在院子中栽花、拔草、翻地、浇菜等劳动场景,立足“付出才有收获”的基本劳动准则,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笔下描绘的瓜果树木都是怎么来的,以及蝴蝶、蜻蜓都是为何而来,借此完成对“劳动”和“收获”关系的解析,让学生真正懂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进而主动参与生活中的各项劳动。

三、“五育融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一)立足教材,深挖“五育”元素

教材是框定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和指引教师课堂教学方向的重要教学资源,无论是在什么目的下设计与开展的教学活动,都不能够脱离教材。“五育融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也要以教材为立足点,围绕教材开展。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先集中挖掘教材中的“五育”元素,确定教材中的哪些课文能够与“五育”产生直接联系,以此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五育”。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指向民族自信和爱国热情的德育元素外,还有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我不能失信》中蕴含着指向诚信的德育元素,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白鹭》中蕴含着指向颜色美、形体美、动态美的美育元素,《落花生》中蕴含着指向谦逊、实干的德育元素等,这些都可以是“五育”与语文教学实践融合的切入点。

(二)着眼情境,呈现“五育”内涵

情境是能够直接承载或直观呈现课文内容的教学辅助工具,通过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探究与思考,教师可以将很多无法直接通过语言描述出来的抽象道理教给学生,而学生在情境中也能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知,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践行这些抽象道理。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也要着眼情境,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将课文中蕴含的“五育”内涵直观呈现出来,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地体验和感知“五育”内涵的机会和空间。例如,在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青山不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主题与内容,创设一个有关“人与土地”和“人与自然”的探究情境,一边带领学生阅读书本上的文字内容,一边结合图片、声音或视频等直接作用于视觉、听觉感官的教学资源,深化学生的感知与体验,站在“五育融合”的视角下,告知学生要如何实现与土地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落脚实践,联结“五育”过程

传统的教学强调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而“五育融合”下的教学强调的是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优化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可以通过“说”的方式来实践,而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优化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还需要结合“做”的方式来推进。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还需要落脚实践,通过组织实践活动的方式,强化学生对课堂上“说”出来的道理的认知,也借助实践的教学形式,实现对“五育”过程的联结,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例如,在教学课文《鸟的天堂》时,教师可以围绕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组织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全方位培育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五育融合”的推进建立在素质教育已基本落实的基础之上,也建立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之下。为落实对学生的综合性培养,教师需要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融合起来,并渗透到日常的课程教学全过程中,以实现对学生的直接引导和隐性熏陶。语文是一门能集中展现“五育”内涵的学科,与“五育融合”理念有着极强的内在契合性,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好语文学科的这一特征,综合参考学生身心与思维认知的发展规律,为学生设计与“五育融合”更适配的课堂教学活动。

注: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五期(立项)课题“指向综合育人的学科大课堂实践研究”(课题批注编号:2023JY15-L18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