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幼儿戏剧教育的创新融合

2024-09-29 00:00:00林期凤
家长·中 2024年8期

戏剧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以戏剧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在幼儿园开展戏剧教育活动期间,教师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选取与戏剧活动主题相关的素材,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本土戏剧资源,让幼儿在丰富多样的戏剧活动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指导幼儿创编剧本,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戏剧教育,不仅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有效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师要深入研究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戏剧教育的价值,通过设计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活动、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整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式,让幼儿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体验戏剧文化,感受戏剧表演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深化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幼儿对戏剧表演的参与度,深化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并引导幼儿体验戏剧活动带来的乐趣。

一、幼儿戏剧教育概述

幼儿戏剧教育是以幼儿为主体,以戏剧活动为载体,以戏剧表演为手段,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幼儿戏剧教育更注重激发幼儿对戏剧表演的兴趣和热情,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去学习、去体验、去创造。幼儿戏剧教育通过将幼儿的身体、情感和心理等多个方面充分调动起来,激发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并引导他们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能力。幼儿戏剧教育是一种综合艺术教育,不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和限制,而是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在进行幼儿戏剧教育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因此,教师要把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戏剧教育中,并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激发幼儿对戏剧表演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参与、体验中获得学习经验、情感体验和文化知识等方面的进步。同时,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传统文化与幼儿戏剧教育融合的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表演艺术,主要通过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表现戏剧情节,所以戏剧教育对幼儿的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进行戏剧表演时,教师可以锻炼幼儿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不仅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还能增强幼儿对生活和情感的感悟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适合他们发展的戏剧教育活动,以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二)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

传统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戏剧是一种集表演、台词、舞蹈和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主要通过肢体动作表现故事情节。在进行戏剧表演时,教师可以增强幼儿对动作和肢体语言的认知,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戏剧是一种以人物为中心的表演形式。在进行戏剧表演时,幼儿可以通过角色之间对话、动作等表现人物形象。在戏剧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内涵的了解,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传统文化与幼儿戏剧教育的创新融合策略

(一)创设特色化的戏剧环境,激发幼儿参与戏剧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可以将传统文化与幼儿戏剧教育进行融合,为幼儿提供更多适合其发展的戏剧活动环境,满足幼儿的认知需求。在幼儿园中,创设具有特色的戏剧环境,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幼儿参与戏剧活动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猴王出世》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改编“猴王出世”这一故事,将其中一些情节设计为角色游戏,让幼儿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感受故事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如在《小猴子下山》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小猴子”这一角色,感受故事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在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戏剧活动中常见的动物形象及相关文化知识,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戏剧面具”“戏剧服装”等物品,为幼儿提供更多参与戏剧活动的机会。幼儿园还可以定期开展“京剧”“皮影戏”“木偶戏”等传统文化表演活动,并将其与其他教育活动相融合,激发幼儿参与戏剧活动的兴趣,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内容。

(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选取与戏剧活动主题相关的素材

在幼儿园开展戏剧教育活动时,教师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选取与戏剧活动主题相关的素材,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同时,在选择与戏剧活动主题相关的素材,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

以《长城》为例,教师可以选择“万里长城脚下的小村庄”“万里长城的小故事”“长城的大作用”等作为戏剧活动主题,让幼儿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蚂蚁》戏剧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蚂蚁搬东西”这一故事作为活动主题,让幼儿观察蚂蚁搬家前、中、后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动作,理解蚂蚁在生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又如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戏剧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作为活动主题,让幼儿通过观察、分析白骨精在故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形象,体会孙悟空保护唐僧不受妖怪伤害、惩恶扬善的正义精神和尊师品质。

(三)深入挖掘本土戏剧资源深化幼儿的认知

《纲要》指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戏剧教育旨在让幼儿通过戏剧活动获得的综合能力,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本土戏剧资源,并将其融入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中。

一方面,教师要积极挖掘本土戏剧资源。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戏剧教育活动。如将本地传统节日、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与幼儿的戏剧活动主题相结合;利用本地民间故事、民间童谣等开展戏剧表演活动;利用本地神话传说、民间传说等开展故事讲述活动;利用本地传统文化中的美食、风景、建筑等资源,开展舞台剧表演活动。此外,教师要将本地戏曲与幼儿戏剧教育相结合。例如,在教学中,将《丑小鸭》《白蛇传》等戏曲引入课堂,让幼儿欣赏并了解戏曲艺术中的人物形象。

另一方面,教师要以儿童视角选择合适的剧本。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兴趣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发展规律选择适宜的剧本,既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要符合幼儿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例如,在教学《小兔子乖乖》时,教师可以将故事改编为《小兔子乖乖》戏剧活动。在演出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小兔子、小羊等角色,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演绎故事内容。当幼儿表演完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引导幼儿结合自己对小动物的了解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幼儿在丰富多样的戏剧活动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指导幼儿创编剧本,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表演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戏剧活动中,剧本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幼儿能够根据故事情节发展需求和人物性格特点等创编剧本。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创编剧本,并提供相应的材料和帮助,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首先,教师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在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素材基础上,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创编剧本。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戏剧游戏”,让幼儿与同伴合作创编剧本;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创编,如创编“小蚂蚁搬家”“小蝌蚪找妈妈”等剧本。其次,教师要提供创编剧本的帮助。如在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颜色、形状、大小等进行绘画,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剧本。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中,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根据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创编剧本。最后,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表演机会,通过开展“戏剧游戏”“小演员评比”等活动,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在“戏剧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表演机会,如开展“我们是小小戏剧家”“小小演员”等活动,让幼儿通过自主选择角色、自主创编剧本、自主表演等方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在丰富多彩的表演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幼儿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丰富多样的表演活动。幼儿在表演中获得乐趣,同时也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表演的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在表演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如故事表演、语言表演、情景表演、肢体表演等。

比如,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表演活动。教师可以给幼儿讲一个关于白骨精的故事,让幼儿扮演白骨精。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一些小角色,如“小狐狸”“小兔子”等,让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角色准备服装、头饰、道具等,并进行排练。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如在《京剧脸谱》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各种不同京剧角色,感受京剧脸谱文化。通过这样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幼儿可以对京剧脸谱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六)整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传统文化

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戏剧教育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对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为幼儿创设体验传统文化的情境。

一是可以通过讲述故事、扮演角色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如《岳飞》《花木兰》《神笔马良》等故事。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激发幼儿对戏剧的兴趣,让幼儿通过听和讲故事,沉浸在传统故事中,并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二是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投影、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让幼儿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在《京剧》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播放京剧片段,让幼儿对京剧有更直观的认识;还可以播放动画片段,让幼儿在了解戏曲知识的同时感受戏曲艺术,例如《大闹天宫》。三是可以利用游戏化教学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传统文化。如在《花木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通过扮演花木兰、跳民族舞、做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花木兰的相关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能感受到传统文化以及戏剧的魅力,还能增强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四是可以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方式,通过课件展示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片段或者图片、视频等,让幼儿对戏剧活动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如在《大闹天宫》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孙悟空、托塔李天王、哪吒等角色,完成戏剧表演。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激发幼儿对戏剧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还能有效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七)加强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在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戏剧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是另一个重要的教育场所,与幼儿园有很大不同。幼儿戏剧教育不是以老师为唯一主导的戏剧活动,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利用家庭环境开展戏剧活动。因此,在整个融合教育过程中,幼儿园需要开展家园合作、家校协同,使双方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因此,教育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通过召开家长会、制作家园联系手册等方式,让家长了解戏剧教学的目的和意义,理解开展戏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并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向家长宣传戏剧教育的相关知识和价值,引导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促进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在戏剧教育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幼儿的价值观。例如,在开展“我是小小演员”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和幼儿一起创作亲子剧本。在幼儿园和家庭共同的努力下,幼儿不但能够更好地理解剧本内容和表演方法,还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家长的参与和配合,既可以提升家长对幼儿戏剧教育的重视程度,还能有效地促进家长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四、结语

传统文化与幼儿戏剧教育的创新融合,是一次富有创新和深意的教育探索。这种融合不仅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也为幼儿戏剧教育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这种形式,幼儿能够在愉快的戏剧活动中,亲近并理解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同时,这种创新融合也丰富了戏剧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师需要继续推动传统文化与幼儿戏剧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幼儿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