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是人脑反映事物的一般特性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的反映过程,而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强调: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能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往往偏向于强调学生的记忆,忽视了学生的提问能力,学生缺乏质疑精神,不敢或不会提出问题,从而限制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所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向。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次研究认为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
一、明确教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提问”方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小学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并阐述了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等的内涵。数学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小学教师在优化教学设计时,应当以这些核心素养为中心,明确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方向,并将其作为引导学生提问的重要依据。教师可以将数学课堂设置成不同的提问板块,从核心素养的不同维度,促进学生的全面、深入理解数学知识。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动力。
比如,在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明确培养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推理意识等核心素养。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其提问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种策略,引导学生提问。比如,教师可以在介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如果我有3个两位数和4个个位数,你能帮我计算出它们的乘积吗?”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开始思考乘法的本质。等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如:“如果我将99和98相乘,你觉得结果会是多少?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解释吗?”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深入思考乘法运算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整理问题和解决思路。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据意识。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启发,从而提升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和反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引导和指导。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
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和陪伴者。通过尊重、信任和关爱每个学生,教师可以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最终培养其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这需要教师在课上和课下,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并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者、朋友式的关系。教师要真诚地关心每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对他们的进步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他们战胜困难和创造性行为给予肯定。通过亲切、信任和尊重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教师可以向学生传递亲切、信任和尊重的情感信息,使他们认定老师是值得信赖的。在课堂上,教师要使用“我们一起来研究”“你是怎么想的”等语言,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给予赞许和认可,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问题受到重视。即使有些问题偏离教学要求,教师也应该给予积极的回应,让学生有敢于提问的勇气。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给予积极地回应和引导,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偏离了要求,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表扬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鼓励,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提问的勇气。
比如,一部分学生会紧张到不敢回答问题,需要教师提供实际的引导和相应的鼓励。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的方式,营造开放、包容的氛围,让学生认识到提问和回答问题是自然而又正常的学习行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困惑和疑问,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小组中建立相互支持和信任的关系。在课堂后,教师可以采取个别关怀的方式,与提问不积极的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障碍,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教师可以肯定学生的努力,并告诉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重要的是要敢于尝试和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如优化课堂环境,促进学生提问和思考。比如,设立“问题卡”和“问题专栏”,让学生随时记录自己的疑问和灵感,并在适当的时候与他人分享和讨论。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养成“你问我答”的良好习惯,让大家互相帮助和支持,共同解决问题。通过以上的教学策略和措施,教师可以营造一个积极、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勇于表达,从而促进他们实现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乐于“提问”
问题情境可以为学生提问创造契机,而且“生命”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有价值的数学探究意味着与实际应用结合,能够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解决生活问题,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过程。因此,教师需要依据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等心理特点,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启发性强的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本质。
在教授小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如购物结账、时间管理等,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应用。随后,教师可以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如:“如果你是商场的收银员,你如何计算顾客购物的总金额?”或者“如果你每天有固定的活动安排,你该如何管理时间?”这样的问题情境既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又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数学家的故事、组织数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独特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情境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在导入环节讲述了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过生日的生活片段,并用动画语音展示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对话:我今年已经12岁了,为什么只给我过了3个生日?我不愿意。这一问题情境,使学生大脑中产生疑问:为什么大头儿子12年才过了三个生日?对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以此引导学生说出猜想和疑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头脑中会产生猜想、也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将学习情绪推向高潮。这样,利用这一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会学生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能够“学会答”,更要“学会问”。为了使学生善于提问,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和技巧,从而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中找问题,让学生通过深入理解知识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发现其中的疑点、不足或逻辑矛盾,进而提出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知识产生的原因、动机和背景,发现其中的不完整之处或需进一步探讨的地方,从而提出问题。例如,通过了解科学实验的背景和目的,学生可以反思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从而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
比如,在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传授给学生一些方法,帮助他们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个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有怎样的应用价值?”通过这样的问题,使学生深入了解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方式和意义,从而引导他们对该知识点的进一步深入思考,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种计算方法的背后有怎样的数学原理和逻辑。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可以发现运算规律或者特殊情况,进而促使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五、鼓励学生探究问题——提高学生提问能力
教师应该认识到,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专利,也应该让学生拥有提问的权利。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回答,这种模式难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该做到少而精,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提问能力。提问是思维的起点,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在探索和发现中获得成长和满足感。学生提出的问题会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从而推动课堂的顺利发展,使学生深入思考数学知识。值得注意的是,过多的问题会让学生产生压力和困惑,难以集中注意力和深入思考,需要教师控制问题量和问题难度。少而精的问题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他们更加专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提问,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提问上。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观察实践、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总结能力和提问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比如,在教学《平均数》时,教师可以创设引发学生思考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基于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理解知识,还能够培养创新能力。或者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摆弄,从而引发他们深入思考公因数的概念。此外,在课后作业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和探索。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还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用发展性评价,使学生爱上“提问”
教育评价被视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但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和维度比较单一,往往以预设的知识和技能目标为参照标准,忽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影响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可以引入发展性评价,并将其作为重要的评价手段之一。发展性评价关注评价对象问题意识的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强调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评价中,发展性评价重视评价对象的主体性,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学生问题意识相对薄弱,应采用发展性评价作为促进手段,以评价促使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探究兴趣,引导他们认识“提问”的意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有声语言、无声语言进行即时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如何,教师都给予“鼓励性评价”。即使是一些尚不完善的问题,也要给予积极的评价,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通过发展性评价,教师可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受提问的重要性和价值,使学生认识到提问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知识探索和思维发展的动力。这样,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加乐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究,从而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比如,在课堂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问题时,可以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彼此借鉴、合作,引导他们一起探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不断尝试,直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持续地给予发展性评价,引导学生认识提问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勇于提问、大胆思考。在此过程中,无论学生的思路是否正确,教师都可以给予积极的反馈:“你的思路很独特,继续努力尝试!”“你的提问很有深度,可以引发更多思考!”这种积极的评价不仅鼓励了学生,也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课堂之外,教师可以开展“智慧小星星”竞赛活动,设计“智慧星”登记本,记录学生提出的好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况,也可以记录学生提出的独特见解。学生每提出一个好问题即可获得一至三颗星星,同时还可以建立提问积分制,根据问题的价值给予不同的分值。定期核算积分,评选出“智慧小星星”和“小博士”,以此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以及探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七、结语
总之,本文旨在探索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从而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提升创造能力和强化知识掌握程度。本次探究认为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运用适当的方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促使他们进行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发散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