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也需要根据新课改要求,利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合作学习理念的优势,推进初中数学改革。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应用合作学习理念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分析和探讨应用合作学习理念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旨在找到应用合作学习理念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应用合作学习理念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积极践行合作学习理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沟通能力得到培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高。基于此,在初中数学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利用合作学习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学习和实现健康发展。另外,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合作学习理念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潜力和价值。
首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初中数学教学来说,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而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在相互沟通和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促进学生之间共同进步。并且,教师应用合作学习理念,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表达自己想法和意见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另外,利用合作学习方式,不仅能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应用合作学习理念开展数学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在锻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促使学生调动思维,进行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和创新应用。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另外,在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弥补学生的不足,引导他们学习优秀学生的优点,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数学水平提高。
最后,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为了共同解决问题,不仅需要学生相互沟通,还需要他们共同思考,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同时,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沟通能力和社交技巧得到培养,还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还能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应用合作学习理念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的能力不足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合作学习的主体,是教师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不仅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然而,初中生身心并未发展成熟,没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导致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不理想。并且,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薄弱,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感比较低,很容易成为边缘人。还有部分学生虽然积极发言,但是并没有考虑他人的感受。另外,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虽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话,但是没有获取有用的信息。在这种环境下,不但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还不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教师参与度不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虽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但是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部分教师认为合作学习主要是学生学习,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导致教师并没有参与其中。而初中学生能力有限,在这种条件下难以实现深度学习,进而使合作学习质量偏低,影响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发展。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理念认识不足,虽然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利用合作学习理念,但是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是将合作学习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引导和帮助,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还抑制学生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小组组建不合理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不仅需要制定合理的合作学习内容,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分组,从而发挥合作学习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目前初中数学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为了方便,按照学生的座位进行分组。这种小组组建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时间,但由于没有结合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和学习能力,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还难以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小组的组长作为合作学习的核心,对合作学习效果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初中数学课堂开展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选择数学成绩好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这种不合理的选择方式,不仅存在偏离主题的情况,还难以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从而使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抑制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应用合作学习理念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一)科学分组,提高所有学生的数学水平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利用合作学习理念进行教学,不仅需要优化教学内容,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因此,在开展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需要明确小组的人数,以4—6人为佳。如果小组人数过多,可能出现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影响学生的参与感,以及合作效果和质量。而如果小组人数过少,可能达不到合作学习目的,影响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此,在应用合作学习理念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水平,将学生平均分组,确保人员虽不同,但每个小组之间水平平均,以此提高组内每个成员的水平。通过这种分组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优势,还能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促进所有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另外,在进行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学生之间分工明确,防止部分学生没有参与感。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分在同一组,促使学生之间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然后,每个小组的人数应控制在4—6人,以确保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和发言。另外,为每个小组分配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角色,明确各自的职责,以便在合作学习中最大化地发挥每个人的优势。通过这种科学的分组方式,使各个小组明确成员的分工,比如有的学生整理概念知识,有的学生整理习题,有的学生负责总结等。组长也可以给组内成员设计练习题,由组内成员共同探讨解决。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仅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提高所有学生的数学水平。
(二)开展小组互动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为发挥合作学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不仅需要将班级学生科学分组,还需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方式。因此,在正式教学之前,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资料,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了解,提前做好相应的课前准备。基于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时刻,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学生布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全等三角形”的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可以先简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然后,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判断方法,如SSS、SAS、ASA、AAS。在合作学习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小组内的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相关问题。比如,给出三边长度或两边及其夹角,让小组讨论如何判断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在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和纠正。然后,每个小组依次展示讨论的结果和思路,其他小组可以对该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和提问,进一步促进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在对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进行总结时,教师可以指出其中的亮点和不足,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样,小组互动模式在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教学中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提高。
(三)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对于中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需求,由其兴趣出发,有效落实合作学习理念。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落实合作学习的前期,做好相关调研工作,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学习需求,有效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合作学习。这样,不仅能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还能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轴对称”的过程中,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实物或图片,如蝴蝶、树叶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提出轴对称的概念。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如“轴对称图形有哪些性质?”“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的?”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找出问题的答案。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指导和提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同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给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接着,教师让学生尝试自己绘制轴对称图形,并在小组内交流绘制方法和心得。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还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小组内的交流和互动过程中,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还能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合作学习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当前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而评价作为教学中的一部分,科学的评价对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存在较强的局限性,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理念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需求,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教师按照学习能力、数学基础、性格特点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确保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便在合作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相互启发。同时,教师也需要为学生设定清晰、具体的学习目标,如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解法、理解方程的实际应用背景等,有利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保持方向感,避免迷失在复杂的问题中。在小组内设定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发言人、检查员等,并定期轮换,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试错等方式,共同探究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担任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确保讨论过程深入和讨论结果有效。另外,评价机制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重视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需要教师对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评价。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作业、测验、课堂表现等,全面了解学生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掌握情况。同时,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价,如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编写应用题等。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应用合作学习理念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作能力和学习效果具有显著作用。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继续深入探索和完善这一教学模式,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合作学习理念开展初中数学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今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利用合作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