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讲求潜移默化。基于丰富的种养殖活动,幼儿从自然环境中能够感受到动植物身上蕴含的“生命美”,并能在参与种养殖活动的过程中开阔思维与视野,拓展审美与想象。在幼儿园种养殖活动中,生活教育理念的适时介入不仅能从“感受与体验”“劳动与探索”“传承与创造”等方面让幼儿真切地感受节气更替与动植物生长的规律,还能赋予种养殖活动以新的内涵。我园从实践出发,深入探索了“生活教育”理念下种养殖活动融入美育的策略。
首先,要利用园区资源,划定探索场地。幼儿园是幼儿体会审美要素,开展种养殖活动的主阵地。为了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为了提高种养殖活动的教育效果,教师要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给幼儿营造丰富的生活场景。作为生活教育理念的提出者,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与教育息息相关,即,生活离不开教育,教育亦离不开生活。结合理论指引,教师充分利用室内外场地,打造“家庭式”自然角,开辟“农场式”种植小院。在此过程中,幼儿主动走进探索区域,探索“农作物应如何种植”“动物应如何饲养、照顾”,感受生命的“美感”。通过感知美、亲近美、体验美、创造美的美育文化氛围,幼儿逐步提升审美能力。
以“自制水培观察台”为例,为了让幼儿充分感受养殖金鱼的乐趣,教师设计了主题为“自制水培观察台”的实践活动。根据活动要求,幼儿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定区域自制水培观察台。一般来说,南方的天气较为温暖,小金鱼在7—8月高温天气无法生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园区内划定一块日照充足且适宜幼儿观察的场地,并提前展示金鱼的习性,例如,“如果想让小金鱼更加舒适地在水培观察缸中畅游,我们要每两至三天为它们换一次水。”结合具体的要求,各实践小组绘制符合要求的观察台的图纸并在材料区选择适宜的材料。在搭建观察台的过程中,幼儿下意识地在确保观察台稳固的同时,使其具有一定的美感。当观察台搭建完成后,教师设计点评任务。基于任务要求,孩子们围在不同的观察台前点评“谁的观察台最美观”,幼儿们一起观察小金鱼游动的姿态,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直观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探索场地的划定并不固定。在整合园区资源时,教师既要从种养殖的角度出发划分区域,搭建“小农场”,引入丰富的工具,又要从审美氛围营造的角度出发让场地富有美感。通过美育要素的渗透,幼儿逐步感受生活美、劳动美、探索美。
其次,要以幼儿为主体,设计种养殖游戏。游戏是幼儿获取知识、积累经验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种养殖活动的重要补充。游戏与生活和自然规律息息相关,幼儿通过游戏既能完善知识架构,又能通过绘画、摄影等多种形式输出自己对游戏内容的理解。为了将种养殖活动与美育结合起来,同时也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其一,将感知自然美融入游戏目标。其二,将体验自然美融入游戏内容。其三,将抒发自然美融入游戏成果。值得一提的是,生活教育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设计的种养殖游戏要贴合幼儿的生活经验,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
以“你画我猜”游戏为例,根据蝴蝶的成型过程,教师设计同主题的“你画我猜”游戏。根据游戏要求,幼儿被有序划分为6个小组。接下来,各小组分别选出一名绘画者,围绕提词板的内容,绘画者绘制蝴蝶成型的不同阶段。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教师在活动中融入了竞赛要素。各小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猜出绘画者绘制的内容,正确数最多的小组获得胜利并得到三只蝶蛹。从后续的活动反馈来看,大部分小组在胜利的驱使下积极参与。一方面,绘画者需要尽可能美观、真实地画出蝴蝶成型的不同阶段;另一方面,猜词者需要调动自己的感官来进行观察,猜测绘画者绘制的图案。
种养殖游戏不仅蕴含了大量的科学知识,还承载了丰富的审美要素。在游戏设计中,教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并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提炼游戏活动的灵感。通过将观察美、感受美、体验美融入游戏中,幼儿既能积极参与,又能形成观察生活、提炼“生活美”的习惯。
再者,要关注幼儿需求,设计多元活动。种养殖活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内容、流程,融入美育要素时要秉承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原则。一方面,美育包含观察、实践、想象、创新等多个环节。针对上述情况,教师要设计多个实践步骤,通过循序渐进地探索,让幼儿汲取活动中的美育要素。另一方面,美育渗透讲求潜移默化。基于不同的种养殖活动,教师既要传递具体的实践要点又要营造民主、宽松的实践氛围。通过高效的师幼互动,幼儿能够突破活动内容的限制,体会到活动中的人文美。
以“探索植株间的合理距离”为例,为了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教师设计了同主题的科学实践任务。根据任务要求,幼儿将讨论“怎样的植株间隔最合理”这一问题。从后续的活动反馈来看,有的幼儿认为,植株间的间隔应是相同的;有的幼儿认为,植株间的间隔不能太近,不然植物会无法得到足够的光照。结合各小组的反馈,教师及时介入并借助视频阐述“植株间的合理距离”。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与高效的师幼互动,幼儿明晰了科学的植株距离,并在教师的支持下展开后续的实践,实现了科学规律与审美意识的融合教育。
最后,家园共同携手,深化活动内涵。无论是种养殖活动设计还是美育教育,都需要秉承科学性、游戏性、渗透性、持久性、家园一致性等原则,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幼儿细心观察、用心体验。在日常的教育与引导中,教师应以综合性的种养殖活动为桥梁,将幼儿园与家庭等多个教育场景结合起来。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种养殖活动的教育效果,强化美育,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主题活动。幼儿一方面在幼儿园中学习种养殖的基本方法,感受活动中的“美”,另一方面将自己对美的理解融入后续的家庭探索之中。
以“认领一只小鸡”活动为例,根据活动要求,幼儿将认领一只幼儿园养殖的小鸡,以美术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与小鸡之间的故事。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教师通过社交软件与家长建立联系。由于不同幼儿遇到的问题有所不同,这时,教师从科学的角度予以引导。区别于以往的成果汇报,幼儿需要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自己绘制的观察日记并展开互评。虽然幼儿的实践能力有限,但他们可以在家长的帮助和支持下,借助讨论、合作来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教育理念强调“社会即学校”,基于这一理念,教师在设计种养殖活动时可以引入丰富的社会资源,将社会、家庭、幼儿园等多个教育场景联系起来。在此过程中,幼儿不仅能提升种养殖技术,还能从整体审美的角度完善自己对社会的认知。
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种养殖活动,以生活教育理念为基础的种养殖活动不仅更加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强调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学习,还致力于营造生动、趣味且颇具真实意义的审美氛围。借助审美要素的不断渗透,幼儿能够不断提升劳动能力、探索能力和审美能力,最终形成对社会以及对实际生活的基本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