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我们需要探究和摸索的问题。面对新时代和新挑战,我们应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积极落实教育家陶行知教育理念的内涵精神,赋予幼儿教育发展更多的动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实现优秀的办园质量。
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幼儿自主发展
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来源。生活为教育创造了环境,同时也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幼儿时期,大多数孩子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大,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导致其思维发展受到限制。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需要以幼儿的生活环境为基础,挖掘幼儿日常接触的人物、事件或者发生的故事,在幼儿的认知范围内,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启发幼儿思考,同时积极地加入教学活动中,实现幼儿自主发展,推进幼儿教育效果的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走进超市,快乐购物”的活动,引导幼儿了解生活中的消费场景,树立幼儿正确的价值观,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首先,我们需要为幼儿介绍超市区域的划分,如果蔬区、海鲜区、日用品区、肉类区、零食区、付款区等。其次,引导幼儿参观超市,帮助幼儿熟悉超市物品的种类及摆放的位置,明确物品标签上每一个数字的意义,并掌握购物的流程。在幼儿熟悉后,我们将幼儿划分为多个小组,每组两名幼儿,然后为幼儿限定购物的金额。最后,我们让幼儿在超市自由活动,选择自己想要的商品,但要保证购物的总金额在规定的范围内,避免出现盲目消费、超额消费的情况。这样的集体活动,能够让幼儿深入感受超市购物的乐趣,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生活技能,丰富了幼儿活动的形式,进一步推进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实施。
投放生活材料,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实施中,幼儿的思维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在幼儿教育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幼儿思维的培养,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引导幼儿完成活动任务或者参与游戏,幼儿也习惯了被教师引导着学习,但却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发展,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很难找到解决思路。为此,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合适的、幼儿感兴趣的生活化材料,构建幼儿活动的场景,帮助幼儿更加充分地接触生活,与他人互动,以此充分发挥生活化材料的价值,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例如,为了能够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提升幼儿保护环境、不随意丢垃圾的品德素养,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生活化的低结构材料,如水瓶、纸盒、报纸等,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挖掘创意,通过亲手制作工艺品,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通过生活化材料的投放,我们发现幼儿的学习兴趣非常高,在操作过程中也能够积极交流,互相帮助,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另外,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生活中“变废为宝”的意义,还可以培养幼儿环保意识,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促进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落实。
开展生活游戏,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各项能力,还可以丰富幼儿的认知。在多年的幼儿教学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生活化的游戏对提升幼儿的游戏体验也非常有帮助,就像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中的“社会即学校”,游戏的过程其实就是幼儿和他人沟通、合作、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选择生活化的场景,开展生活游戏,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例如,在“小小家园,我来啦”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我是班级小主人”的主题和活动环节,鼓励幼儿布置自己的卧室、厨房、客厅等。在上述活动中,教师可以扮演家长的角色,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家庭环境的布置,在幼儿亲自参与、亲身体会的过程中,更新幼儿的活动体验,同时强化幼儿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发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价值。
注重家园共育,推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生活化教育理念实施的过程中,家园共育的措施必不可少。我们应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内容,布置科学的任务,联合家庭教育,共同推进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为此,教师可以在日常活动之余,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组织幼儿和家长完成一些家庭实践任务,挖掘其中的乐趣,同时增强幼儿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推进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
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和家长一起完成“幼儿成长档案”的手工制作。首先我们要为幼儿准备好照片等制作所要用到的材料,然后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到“成长档案”的制作中,在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温馨的家庭氛围和温暖的亲子时光可以增强幼儿的学习体验,推进幼儿综合素养的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秉承教育发展所提倡的新思想、新观点,深度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挖掘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内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引导幼儿思维发展,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促进幼儿教育品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