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游戏课程化”与“打花棍”的融合,助推课题研究有效开展,幼儿园应该从理论培训、丰富游戏环境、幼儿一日生活弹性化安排等方面着手,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游戏课程化”内涵,转变教师观念,助推“游戏课程化”视角下幼儿园花棍游戏的实践研究。
“游戏课程化”是一种理想的课程模式,其特征是追随儿童的游戏,在游戏中发现生长点,形成以游戏活动为模式的完整课程。“打花棍”又叫“打莲湘”,是一项非遗文化,在安徽省肥东县流传甚广,是肥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舞蹈项目。
我园以“游戏课程化”为理论背景,依托市级立项课题《“游戏课程化”视角下幼儿园花棍游戏的实践研究》,探索民间体育游戏“打花棍”的价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在传统游戏“打花棍”基础上不断建构出新的游戏,借助各种辅助材料创造出“疯狂打地鼠”“捕鱼达人”“无敌潜水艇”等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游戏,传统游戏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但在课题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们对“游戏课程化”的理解不够,过多地干预幼儿游戏。
为了更好地把握我园教师对“游戏课程化”的认知现状,我园制订了《了解我园教师的“游戏课程化”实施现状问卷调查》,调查教师对“游戏课程化”的理念认知、实施现状及困惑几方面的了解,并依据调查报告分析提出关于提升“游戏课程化”实施能力的策略。
“游戏课程化”开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我园为市特一类幼儿园,现有一线教师47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主要比例,近2年离职率也非常低。稳定的教师队伍既保障教师专业成长的一致性,也保证了生源的稳定性,支持“游戏课程化”理念的稳步实践。年轻教师学习新事物的兴趣非常浓厚,所有教师都表示愿意深入学习“游戏课程化”的理念。教师对“游戏课程化”理念认知与实施能力方面的调查结果,反映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
理念内涵理解不够。我园所有教师对游戏价值的认可度很高,但在实施过程中,安排幼儿自主游戏的频率不高。由此可见,教师虽然能够理解游戏的价值意义,但是实际教育教学上,只有极少数的教师能够保证幼儿每天的自主游戏时间,教师也并未理解“游戏课程化”的内涵,尚未处理好游戏与课程的关系。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理解、把握“游戏课程化”的本质内涵,处理好游戏与课程的关系。
游戏时间安排随意。儿童的每一次游戏,都有起承转合。调查显示:在每天安排幼儿自主游戏频率上,大部分教师表示每天安排1—2次,时间为半小时左右;只有极少数的教师会保证幼儿1个小时以上的自主游戏时间; 少数教师则毫无计划性,自主游戏时间安排不固定,有时间则让幼儿多玩,没时间则少玩或不玩。由此看来,教师在幼儿游戏的时间安排上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游戏环境空间不足,材料单一。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了解到我园在践行“游戏课程化”理念中存在以下问题:室内外游戏环境单一,边界明显,“冷门”区域较多,并且户外灌木丛占地多,与幼儿无法互动等。游戏材料以高结构材料为主,幼儿常常失去兴趣,游戏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够。
如何更好地实施“游戏课程化”?
提升理论内涵认知和实践水平。“游戏课程化”本质上是构建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理论培训、专家入园指导的方式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实践方面,教师们需要提升观察记录的能力,通过定区域观察、定个人或小组观察、定材料观察等方式撰写、分享“游戏课程化”花棍游戏案例,学会观察幼儿游戏,解读幼儿游戏行为。
弹性化安排幼儿一日作息。充足的游戏时间是幼儿深入游戏的重要保障。教师可以弹性化安排幼儿一日作息生活,保障幼儿一个小时以上的游戏时间,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游戏和分享游戏经验的时间,保证幼儿游戏中学习与探究的连续性、深刻性。
创设多种特征的游戏环境。幼儿园可以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因地制宜为幼儿创设开放的、多样的自主游戏环境,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支持幼儿在游戏中合作、分享、挑战、冒险……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花棍材料,为幼儿园开展花棍游戏提前做好准备。
家园联动,打造游戏的教育生态。在实施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们也遇到了部分家长的质疑。一些家长由于缺乏儿童发展方面的专业知识,忽视了游戏对儿童发展的特殊价值。由此可见,“游戏课程化”的顺利开展,家园联动必不可少。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工作坊等形式,向家长传递科学的游戏观,号召家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珍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的独特教育价值;另一方面可以邀请家长体验游戏活动,或者通过直播的方式展现游戏,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推动幼儿全面发展。
深化教师对“游戏课程化”理念的认知与实施能力,能够有效转变教师理念,提升教师观察、解读、支持幼儿游戏行为的能力。以“游戏课程化 ”为视角,助推非遗“打花棍”在幼儿园开展,促进幼儿平衡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全面发展,同时在传承中创新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注:本文系2022年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游戏课程化”视角下幼儿园花棍游戏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HJG2201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