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

2024-09-29 00:00蒋佳玲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4年9期

音乐无国界。在音乐的世界里,孩子们不仅能感受到音乐旋律的美,萌发美的种子,更能在教师的指引下,正确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丰富内心的情感体验。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有助于挖掘幼儿的艺术才能,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塑造幼儿良好的个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将音乐活动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音乐,在音乐中体验游戏的乐趣,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也能让幼儿的思维与想象更加丰富,让幼儿的内心获得更愉快的音乐享受,从而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首先,要将音乐与游戏有机结合,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音乐与游戏若要进行有效融合,就需要教师选择适宜的音乐活动。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实际需求,组织幼儿开展适宜的音乐活动,有游戏情境的音乐活动更为适合。

例如,在中班音乐活动“熊和石头人”中,为了让孩子们进入音乐情境,教师可以让幼儿模仿小动物走路,并让幼儿说一说小动物是怎样走路的,再用动作比画,以此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接着,教师让幼儿倾听完整的“熊和石头人”音乐,提醒幼儿:“这是谁来了?”“哪段音乐是熊来了?”“应该怎样逃?”“乱纷纷逃跑会怎么样?”“该如何做呢?”教师通过歌词引导幼儿知晓游戏规则——如果熊来了,小动物们要保持各自的造型不动,当一个“石头人”,才能安全避险。孩子们为了不被熊发现,只有控制好自己的身体,不乱动。在这个音乐活动中,有故事情节,有游戏规则,有趣味性的歌词,也有欢快的音乐旋律。孩子们可以随着音乐旋律,在理解音乐内容的基础上,边唱歌边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其次,要进行有效的仿编、创编与联想,增强音乐活动的趣味性。音乐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为了增强音乐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在组织集体性音乐活动时,可以在情境创设环节中,有意识地创设生动有趣的情节,让幼儿在听一听、玩一玩中,不断深入了解音乐学习的内容,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仿编歌词,是一种音乐活动的延伸,孩子们可以通过歌词仿编,进行创造性想象,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比如在音乐活动“两只老虎”中,孩子们先学会了音乐中原有的内容,接着教师提出仿编要求,孩子们开动脑筋,积极想象,并跟着音乐旋律将自己仿编的内容歌唱出来。有的孩子这样仿编:“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鼻子,一只没有耳朵,真奇怪,真奇怪!”用代替法改编歌词,孩子们在游戏中情绪高涨,纷纷积极参与仿编,从而发展了创造性思维。

角色扮演,要求幼儿在音乐旋律中进行积极的联想。音乐旋律能瞬间创设出所需要的音乐氛围,轻松的、欢快的、悲伤的、痛苦的等。幼儿是有生命的人,他们有思想,情绪、情感,教师可以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旋律,鼓励幼儿展开联想,认识音乐中的角色,并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角色情感。

比如在大班音乐活动“狮王进行曲”中,有的孩子选择扮演小兔子、小猴等动物,有的孩子选择扮演大狮子,当狮子王。孩子们聆听音乐,自然而然地开始扮演各种角色,有的学习小兔子蹦蹦跳,有的学习小猴做爬树动作。大狮子来了,小动物们列队欢迎,狮子与大家共舞。最后大狮子大吼一声,小动物们都被吓跑了。扮演大狮子的孩子,张大嘴巴,作怒吼状,扮演其他小动物的孩子,纷纷出逃,表现出惊慌失措的样子。孩子们借助角色扮演,利用声音、神情、动作等配合,将音乐创设的故事情境创造性地加以表现,极大地提高了幼儿感知美、表现美的能力。

再者,要用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让幼儿享受艺术的美。音乐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音乐内容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教师要分析具体的音乐内容,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将幼儿引入艺术的殿堂。

有的音乐活动中,不但有歌唱的内容,还有一部分是说的内容,朗朗上口,有节奏感,让孩子们说唱结合,能够更好地体验到艺术的美。比如在中班音乐“买菜”活动中有一段说唱内容,描述的是菜市场蔬菜的丰富多样:“萝卜黄瓜西红柿,土豆毛豆小豌豆”,教师带着孩子们边说唱内容,边有节奏感地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说唱结合的学习方式,给孩子们带来了新奇的感受,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让幼儿用对唱、接唱和猜谜语的方式学习音乐。歌唱形式多种多样,对唱就是其中一种,且广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师需要研究音乐教学内容,将适合对唱的内容筛选出来,设置好对唱内容与形式,让幼儿在对唱游戏中,体验到歌唱的趣味性。

比如在“动物猜谜歌”中,教师边朗诵歌词边展示音乐教学课件上的图片,幼儿根据自己看到的内容,进行合理猜测。“脑袋,圆圆的;眼睛,大大的;个子,高高的;脖子,长长的。”教师用歌唱的形式唱出谜面,幼儿用歌唱的形式回答问题,猜出谜底,师生在音乐旋律中,有节奏感地完成问答游戏。

最后,教师要善于发挥打击乐器的作用,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幼儿好奇心强,对于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充满浓厚的兴趣。幼儿从一开始盲目地敲敲打打,到后来的跟着音乐旋律,有节奏地敲打,需要一个练习的过程。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口吻介绍打击乐器:“来,我们一起听听圆舞板是怎样说话的?”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接触乐器,玩乐器,在音乐的伴奏下,初步了解简单乐器的演奏方法。为了增强幼儿对乐器音色的辨识力,教师可以带孩子玩“听听找找”“听听做做”等音乐辨识游戏,让幼儿在听与玩中,进一步感知不同乐器声音的特点。

打击乐器的使用,也让孩子们的音乐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各种各样的乐器,铃鼓、双响鼓、摇铃、铜铃、木鱼、沙球等,孩子们在教师的指挥下,分乐段,分角色进行打击乐的演奏,既体验到了多种乐器组合的乐趣,也感受到了乐器演奏带来的新奇感受,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与表现力。有时候,为了增强音乐表现效果,教师可以将生活用品应用到打击乐教学中来,有可能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比如,用适当的工具敲击搜集来的玻璃瓶子,也能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在音乐旋律的加持下,组合成美妙的打击音乐,增强音乐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师还要注意选择的音乐内容应是歌颂美好的,是正能量的,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让幼儿在音乐与游戏中,在思想上受到良好熏陶,在情感上得到充分激发。因此,选择音乐内容一定要慎重,不能完全是“拿来主义”。如果音乐与游戏的结合是生硬的,幼儿则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的含义,在游戏时也常常因不能正确理解含义,引起同伴间的不协调与矛盾。因此,音乐与游戏应是有机结合的,不能生搬硬套。

在幼儿音乐活动中,教师要将课程游戏化精神渗透到教学之中,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同时,多种多样的音乐表现手段,也能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美,并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音乐的美,为今后的审美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