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具 从【新】出发

2024-09-29 00:00:00张承梅 孙红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4年9期

新时代劳动教育聚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劳动素养。劳动素养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这是劳动素养在学龄前阶段教育核心素养中的科学表述。

营造劳动环境,为劳动素养“引路”

虞永平教授提出:“种植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幼儿与植物、泥土、水以及各类工具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幼儿加深对植物的生长发展过程以及植物与泥土、阳光、空气及水等要素相互关系的认识的过程。”

移建种植园,让传统农具“亮相”。幼儿园将种植园移建到户外,扩大种植实践活动范围,增加幼儿参与劳动的机会。随着种植园面积扩大,种植活动需要合适的劳动工具,我们选择具有传承意义的传统农具适时“亮相”,既满足幼儿劳动实践需要,又契合我园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

“亮相”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传统农具名称及使用方式。如:在翻土劳动中,植物角的“铲子”和老家劳动的“锄头”进行比赛游戏。结果显示,“锄头”翻土又快又深,很适合在户外种植园翻土。幼儿对锄头的样子,以及为什么有长长的把手也在它亮相劳动游戏中得到直观的认识。

搭建工具棚,让传统农具随取随放。能够有效互动的劳动环境是对幼儿实施劳动教育、提升幼儿劳动素养的基础。在幼儿园种植园四周搭建适合幼儿取放的工具棚,分类摆放传统劳动工具,幼儿劳动时随时可取,能够满足幼儿在自主游戏、户外活动、餐后散步等不同场景下自主劳动的需求。

幼儿园创设户外种植园,提供适宜的传统农具,形成良好的劳动环境是开展劳动教育重要的物质基础,更为幼儿劳动素养培育“引路”。

开展游戏体验,为劳动素养“铺路”

劳动来源于自然,而劳动教育高于自然。劳动教育的本质功能是促进人从自然向社会逐步发展,学习劳动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创设适宜的劳动体验游戏能促进幼儿在劳动中学会互敬互爱,与社会和谐相处,发展自主能动性去积极体验社会活动。因此,劳动作坊游戏比传统的劳动形式更能发挥劳动在幼儿社会适应性方面的价值。

创设作坊游戏,体验传统农具劳动乐趣。幼儿园可借助传统农具,积极探寻劳动游戏体验模式,利用功能室及走廊一隅,创设“石磨豆腐坊”“碓窝舂米”“链枷打谷”等作坊游戏体验区,让幼儿认识传统农具。如“风车分离谷物”游戏的风车,是一种将收获的粮食作物和豆类、油菜籽等经济作物与碎秸秆等杂物相分离的传统木制农具。在体验“风车分离谷物”游戏中,需要两位以上幼儿分工合作、搭配操作,看着颗粒饱满的稻谷从风车流入竹筐中,幼儿既可享受到劳动体验的快乐、收获劳动成果的成就感,更能萌发其对劳动智慧的崇敬之情。

创设运动游戏,体验传统农具劳动功用。结合体育锻炼和游戏体验的运动游戏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园依据传统农具劳动功用创设的运动游戏,让幼儿在运动中感受传统农具的劳动功用,加深对传统农具的认识与熟悉。如“独轮车运南瓜”“扁担挑箩筐”“蓑衣阻水”“链枷触球”等运动游戏,幼儿可以在游戏中感受独轮车、扁担的运输功用,蓑衣的阻水功能……用运动游戏的方式,体验传统农具的劳动功用,对幼儿来说,既是劳动能力的锻炼也是别样劳动乐趣的体验。

参与劳动实践,为劳动素养“筑路”

劳动素养需要幼儿在劳动实践中持续培育和养成。学习传统农具的使用能丰富幼儿的实践体验。幼儿通过直接体验、亲身参与、观察探究、手脑并用,能逐步形成热爱劳动的观念。

使用传统农具,了解植物生长、管理等知识。幼儿园各班配置户外种植区,创设传统农具工具棚,提前准备好安全、便于幼儿使用的传统农具,满足幼儿深入探究、了解自然奥秘的需要,也是开展幼儿劳动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

例如,2022年,幼儿园28个班共种植农作物10余种。其中向日葵、油菜、棉花等枝干较长,扬花期与果实成熟期展现出极高的观赏价值,成片地矗立在幼儿园种植园,引来幼儿与家长的纷纷驻足、合影留念,成为幼儿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种植实践中,幼儿通过观察、记录、讨论自然植物的生长规律及变化的方式,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行为。教师应定期组织幼儿对具体作物生长情况展开整体与细致的观察,探究植物种植、生长、管理等基本知识及劳动教育内容,引导幼儿懂得在植物漫长生长过程中做到坚持、等待、陪伴与养护,逐渐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

感受劳动的辛苦,锻炼劳动能力。在种植实践中,师幼运用传统农具开展翻土、播种、浇水、养护等劳动活动。以种植豇豆为例,幼儿在家园组成的指导团队带领下,用耙子平整土地,尝试育苗、移苗,用铁锹合作完成覆膜,养护过程中用水瓢泼水、锄头除草,抽藤后再次合作完成搭架,看着豇豆从发芽到慢慢垂挂成条,亲身体会劳动的不易与艰辛。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幼儿劳动能力的锻炼,更是对幼儿劳动素养的培育。

感受收获喜悦,培养爱惜劳动成果之情。幼儿的劳动热情随着植物生长变化而出现动态表象,当果蔬、农作物等成熟采摘时,幼儿参与劳动的积极性更高,劳动的成就感更强,并表现出强烈的专注度和毅力。在收割麦子的劳动中,有的幼儿手拿镰刀一把一把地割麦子,有的幼儿用剪刀一株一株地剪断麦子。脱谷时,有的幼儿用棒槌敲打,有的幼儿用筛子分离。即使阳光照耀、汗水流淌,幼儿也能坚持劳动,看着箩筐中饱满的麦粒,幼儿欣喜微笑,初步感受到劳动的意义,体会到收获的喜悦,进而萌发出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之情。

幼儿园开展幼儿劳动素养培育应以幼儿园劳动教育为基础,提供适合幼儿劳动的传统农具,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种植劳动实践,达到良好的培育效果。同时,幼儿园积极构建家、园、社区三位一体统一劳动教育链,创设幼儿参与劳动的环境和机会,让幼儿置身自然劳动场域,锻炼劳动能力,感受并了解到劳动者的辛劳,促进良好劳动品质的形成,保障幼儿劳动素养培育更有效。

注:本文系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2年度立项课题《基于传统农具的幼儿劳动素养培养途径研究》(立项编号:HJG2212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