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是多民族的聚居地,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青海省常住人口594万人,其中汉族人口占比50.52%,各少数民族人口占比49.47%。自古以来,各民族在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上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多元的民族文化,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其中有部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的非遗资源凝结了高原几代人的心血,既是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各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但受诸多因素影响,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从保护到非遗价值实现功效尚未充分发挥。本文试从档案学视角梳理非遗保护理论与实践逻辑,“活化”非遗档案中蕴含的非遗资源,创造性将非遗资源转化为“指尖经济”,促进基层群众就业增收,为实现青海乡村全面振兴增强后劲。
一、档案学视域下非遗保护理论与实践逻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条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第十三条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从档案学视角看,非遗档案记载的各类数据包括非遗原始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和形式的非遗资料具有真实性、凭证性、整体性、传承性等综合属性。近年来,青海省积极推进非遗保护、抢救、传承,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以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龙头,初步建立了系统性的传统民间艺术保护机制,维护了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增强了各族人民对非遗的认同感。非遗档案记录的青海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文明阶段、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各类非遗资源,特别是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的非遗文化传播、非遗资源,转化为服务社会和造福人民等一系列非遗史料,都以档案形式著史存档,充分遵循了档案学的理论逻辑。
从非遗保护实践层面看,深入研究并充分运用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非遗资源,利用非遗档案中的各类非遗史料,深化对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零散且“沉睡”的非遗资源保护、宣传与展示,对积极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打造和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非遗产业品牌,推动传统工艺传承发展,推动青海特色非遗资源开发利用,讲好青海非遗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反之,加强档案式非遗保护与传承,把非遗项目的申报、认定、保护、抢救、传承、利用及开展相关活动的各类信息记录好、保存好、利用好、传承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责任。因此,从档案学视角重新审视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与传承,结合非遗保护理论,充分运用“档案里的非遗”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以进一步推动青海文化繁荣及文化强国建设,筑牢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传承的文化根基。
二、档案学视域下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资源分布与价值呈现
非遗档案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实物等多种形式记录了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与发展的历史进程,蕴含了青海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非遗瑰宝。青海特色非遗资源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各少数民族地区,诸多非遗资源广泛传承,突显了非遗的时代价值。
(一)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非遗资源分布
目前,青海省现有各级各类非遗项目3016项,非遗类型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大类别。一是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非遗资源分布区域较为集中。从档案学视角看,非遗档案在生产生活、景物景观、社会历史记忆中记录了诸多非遗资源,包括方言、服装、饮食、体育、节庆、礼节和艺术等,特别是热贡艺术、藏戏、格萨(斯)尔、热贡六月会等特色非遗传承地区多集中于黄南、海西、海北、玉树、果洛等少数民族地区。二是民族特色非遗传承悠久。一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及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在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均有传承,特别是民族特色非遗广泛传承。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德都蒙古全席,是蒙古宫廷盛宴习俗的延续,具有民族文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省级非遗项目茶卡盐湖祭湖仪式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该项目开展的祭祀活动、民族特色娱乐活动等习俗共同构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文化。朝青海湖习俗集聚汉族、藏族、蒙古族等多民族群众,通过转海的方式表达对神山圣水的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践行自己真挚的生态伦理观念。辉特美日根特木尼的传说是蒙古族先民早期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缩影,在历史进程中以卓越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等。
(二)档案学视域下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价值呈现
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具有满足不同群体精神文化及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需求的效用性和价值性。一是非遗档案蕴含着与青海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价值。非遗档案资源具有转化为非遗产品并发展为非遗产业的巨大潜力,目前唐卡、藏香、青绣等各类非遗资源创造性转化为非遗产业发展,引领带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就业增收,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增强了动力。二是非遗档案蕴含着与青海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价值。非遗档案资源与当地自然、人文综合环境关系密切,一些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间文化、民俗活动等非遗档案资源正以强大的生命力不断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在构建青海民众间文化价值认同及地域共同体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三是非遗档案蕴含着与青海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态价值。非遗档案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与之紧密联系的非遗生态资源,非遗档案生态价值不断呈现,茶卡盐湖祭湖、朝青海湖习俗等非遗生态资源不断丰富着青海非遗体系的多样性,进一步彰显了青海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文明形态。
三、档案学视域下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价值实现路径
非遗档案体现了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资源的深厚底蕴,为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近年来,青海各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探索非遗切合时代、切合人民的当代表达。但受诸多因素影响,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在区域统筹谋划、非遗活态传承及非遗创造经济价值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实现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价值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统筹谋划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与发展
青海少数民族地区要强化多部门联合,各级文化部门要与宣传部、民族宗教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基层党组织及档案馆、图书馆等多个部门通力协作,统筹谋划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与发展的工作思路、框架及具体实践举措,充分运用非遗档案蕴含的非遗资源,深入挖掘非遗历史背景、渊源及内涵,找准非遗与群众之间的切入点,形成多部门联合共建共享的非遗保护与发展新格局。构建非遗与群众文化融合发展环境,完善各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加强对文化馆服务功能设置,充分依托非遗资源,满足艺术展览、文艺展演、培训辅导、全民艺术普及和文创产品、非遗产品售卖等场所需求,提升非遗保护与发展环境的外化延伸。完善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与发展的队伍结构,建立玉树、果洛、海南、海北、黄南等地区非遗保护传承优秀人才队伍,开展各类非遗保护传承技艺培训班,分派传承人或非遗工作业务人员提供专业指导培训,提升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与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运用档案史料激活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活态”传承
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资源较为丰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青海各级政府要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充分运用档案史料,把非遗档案蕴含的历史渊源、内涵特征与时代特点分析好、运用好,为非遗保护传承的“活态化”奠定基础。立足青海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乡土文化等多元一体文化格局,运用非遗档案记录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项目的起源、传承人及非遗特征、特性、发展沿革等信息,结合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全力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少数民族特色非遗活动。依托本地区特色非遗资源开展“你点单、我送餐”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各乡镇、各业余文化团队开展非遗有关的民俗、音乐、舞蹈等演出,开展排灯文化旅游节、日月山之夏“花儿”演唱会等不同主题的非遗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使青海多元文化元素更深入地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使群众的“心”热起来,群众的行动“火”起来,延伸青海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播范围,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为青海文化软实力的整体跃升奠定坚实基础。
(三)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非遗资源创造性转化为“指尖经济”
青海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大区域特色非遗资源转化为非遗产业发展力度,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一方面,以各类精品文化旅游节、乡村文旅活动为契机,创新开展非遗民俗体验、民俗展演、美食休闲等文化品牌宣传和内容展示,重点开发非遗档案记载的唐卡、藏毯、藏香、青绣、黑牛毛帐篷、岩画、河湟剪纸等非遗资源,精心打造以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非遗产业发展为统领的青海文化生态产品和特色产品,构建内容多元的特色非遗产业体系。鼓励企业专项精深加工青绣等特色非遗产品,采取“刺绣公司+农户+基地”“刺绣协会+农户”等形式创业增收,推出热贡非遗之旅、德都蒙古族非遗之旅、河湟民俗非遗之旅等旅游线路,丰富文化旅游业态。另一方面,重视传统手工业工坊建设,通过建立合作社、传习所、学习基地等增加就业机会。打造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品牌,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将具有浓厚地域非遗文化特征、民族文化风情和特色文化产品的理念再更新、质量再提升、品牌再打造,特别是从档案学视角挖掘非遗档案蕴含的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创产品,如蒙古族服饰、蒙古族木雕、藏族氆氇毯、嘛呢石雕刻等产品的文化内涵,推动非遗文创产品的推陈出新,重点设置适合不同人员层次结构的岗位职位,为无法外出务工或者无力从事其他事业的群众提供就业保障,辐射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就业增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非遗档案承载着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历史记忆、价值观和传统智慧。青海少数民族地区要充分重视和运用非遗档案资源,将非遗档案蕴含的非遗各要素进行创新性配置和转化,优化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高质量保护与发展的连通桥梁,使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非遗广泛被传播、认可和利用,弘扬青海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精神,推动经济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简介:张炎培,女,就职于青海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职称: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非遗保护与传承,档案管理。)
(本文照片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