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眉户剧中乡土俚语的妙用

2024-09-29 00:00巨月秀
群文天地 2024年4期

元宵节回故乡,亲友邀我去看青海眉户剧。我想,电视中多少精彩的节目都无暇顾及,何况眉户剧?但盛情难却,只得随众前往。

露天剧场,几块木板续搭在房前台阶上,几块紫红的旧地毯覆盖在上面,这就是戏台。乐队分列在戏台两边,演员从房门里出来就登台演出。台下人们自带矮凳密密麻麻地坐了一院子。

铿锵的锣鼓声后,一名演员随乐扭扭捏捏摇摆上台,观众一片笑声,原来该角色是眉户剧《小姑贤》中的姚氏(实是妖氏)。这个角色虽先声夺人,但也不过一丑角而已。随着剧情的发展和几出戏剧的展演,剧中通俗、鲜活、生动、幽默诙谐的乡土语言及其塑造的典型形象、反映人物灵魂的创作手法深深地打动了我。

《小姑贤》中的姚氏说:“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姚氏把儿媳比作马,马可以随意鞭打役使,意指儿媳也可以任意打骂奴役。一句俗语,把封建社会刁蛮婆婆的思想观念和盘托出,她平日对儿媳的挑剔虐待也由此可想而知。姚氏问儿媳妇是否扫了院子,“你如果没扫院子,我要将你左拧麻花右拧馓子!”“麻花”“馓子”都是青海地区用手工搓拧的油炸食品,姚氏用“左拧麻花右拧馓子”来比喻要用狠辣的手段变换方式狠整儿媳。姚氏看了儿媳扫得干干净净的院子并不罢休,说道:“东一笤帚,西一笤帚,好像给灶王爷画胡子!”据说灶王爷的髭须只有稀疏的几根,姚氏用这个比喻责骂儿媳扫地不仔细、不干净。姚氏故意挑剔儿媳纳的鞋底是“胡纳乱戳,好像是给老驴钉掌!”给壮马走骡钉掌,要用马蹄钉有规律地、细密地钉上;至于体弱力衰的老驴,役使的价值不大,给它钉掌,也只是稀疏地胡乱上几个钉子罢了。姚氏用日常生活中“给老驴钉掌”的事例比喻儿媳鞋底纳得不细密、没规律,以此来否定儿媳的针线活。姚氏主张用暴打、狠骂对付儿媳,她的口头禅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打倒的媳妇揉倒的面,散(搅动)到的散饭(青海地区一种面食)吃起来黏”。寥寥几句,就把一个刻薄刁钻、百般挑剔、虐待儿媳的恶婆婆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姑贤》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是姚氏的亲生女英英。她批评母亲办事不公,对嫂嫂没错找错、百般虐待,搞得家宅不宁。姚氏认为这是儿媳教唆的,就变本加厉地打骂儿媳。英英给哥哥诉苦说:“我说了娘几句,咱娘就豆角儿拉到瓜架上,怪起嫂嫂来了。”用“豆角儿拉到瓜架上”来比喻姚氏胡乱攀扯,姚氏的蛮横专断可见一斑,同时也表现了英英的聪慧机智。英英批评哥哥:“平日像个棉花团团、蜂糖罐罐。”用“棉花团团”比喻性格柔软,“蜂糖罐罐”比喻待人可亲,原本这是个好性格,但在这里英英指出他的这种个性过分地迁就了母亲的恶行。语言虽少却精练,以农村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作比,抓住本体喻体的相似点,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特点。

与《小姑贤》相反,现代眉户剧《打碗记》表现的是现今社会上有些人不赡养父母,甚至虐待老人的内容。用通俗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特性是这出戏剧的一大特点。

陈奶奶的大儿媳孙如意是个典型的“河东狮吼”,她把自己的丈夫训练成“听话没脾气,叫他打狗不撵鸡,咳嗽一声就会意,让他上东不奔西”这般唯妻命是从的懦夫。孙如意事事都如意,真好比“吃着甘蔗上楼梯”,但是“心中还有一根刺,老瞎子(指婆母)八十岁还不死……哪一天火葬场去登记,我掐着手指算日期。”这里用了两个借喻的修辞手法,说明孙如意的日子过得甜美富足,步步登高。她不愿赡养老人并非生活艰难养不了,而是嫌弃婆母,把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时时盼婆母早死,好叫她眼前清净、心中舒畅。短短几句,就把一个蛮横无理、厌弃老人的刁妇嘴脸勾勒出来了。再看题目《打碗记》里的“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这是指陈老太的专用碗,老人悲愤地唱:

生病在床难洗碗,饭粑粥糊粘满碗,

馊味酸气不离碗,别人当它猫饭碗。

吃饱也是这一碗,挨饿还是这一碗,

你要想再添一碗,不是拍桌就打碗。

扮演陈奶奶的演员唱到这里时泪流满面,台下唏嘘一片。从这只糊满粥粑、带有馊味的“猫饭碗”可看出陈奶奶悲痛辛苦的生活。这种以小见大、概括力很强的创作手法极强地表现了故事内容。这只饭碗被陈奶奶的孙媳,也就是孙如意的儿媳白玲称为“千金难买”的“传家宝”,并说要学婆婆的样子,将来要用这只碗“孝敬”自己的婆婆,这里用“传家宝”“孝敬”等反语来警示孙如意应当改恶从善,否则,奶奶的遭遇就是婆婆的遭遇。戏中有“婆婆的样子,媳妇的鞋”的谐音双关指物借意,“样子”即鞋样子,做鞋先得用纸剪出鞋样子,这里指孙如意虐待婆婆的种种恶行给儿媳留下了样子,将来媳妇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众人的教育下,孙如意觉醒了,她表示要痛改前非、孝敬老人。这个“猫饭碗”也被白玲砸了。

反映农村家庭生活的《小两口算账》,运用新颖恰当的比喻、趣味性极强的歇后语等鲜活语言,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现了喜剧的特点:

年轻妇女高彩云唱:“日子过得节节高,好似甘泉醉人心。”这个比喻恰当地体现了高彩云家的日子过得甜美舒畅,但也存在一些小矛盾。“我丈夫孙福从田间干活回来,用锥子扎也不动弹。”这里故意言过其实,用夸张的手法渲染了孙福有旧观念、摆架子的性格特点。孙福劳动回来让妻子给他抖去身上的灰尘,但他又埋怨妻子抖土的动作是“赶马车绕鞭子,劲往耳朵上绕着哩。”马驾辕、人赶车,手中顺执长鞭,马若不老实拉车,鞭鞘就在耳朵上晃悠,时不时抽两下。孙福用这个比喻挑剔妻子高彩云给他抖土时手重并错位。孙福挑剔妻子送来的洗脸水是“滚水锅里烫羊肚子——褪我的皮哩”。要除去羊肚子表面的一层黑皮,须用开水烫,那么给孙福送来的洗脸水是否烫得褪皮呢?显然是夸张,这个夸张歇后语渲染了喜剧气氛。高彩云给丈夫端来了可口的饭菜,但孙福说:“你做的饭真是面糊糊灌羊肺肺——给我出气着哩”。没有“面糊糊灌羊肺肺”这种做法,这是胡闹,但把面糊糊灌到羊肺子里,却能冒出气泡。这个歇后语既有生动的喻义,又有巧妙的谐音,意思是饭做得不可口,吃饭是惹他生气。

为了让丈夫体会操持家务的辛劳,高彩云和丈夫互换岗位,她到田间劳动,丈夫在家干活。高彩云在外干活回来,让丈夫给她抖土,故意挑剔说:“你抖土是二杆子打铁——死砸”。青海方言“二杆子”,即缺少心眼、言行莽撞之人。这个歇后语的后面部分“死砸”是对前面部分的解释,意思是手重且没有眼色。比“绕鞭子”程度深。高彩云认为孙福送来的洗脸水是“怀里揣冰——凉透心”。此句是歇后语,意思是水太凉,与水太热相呼应。孙福上饭,拿出焦煳的饼子,高彩云忍俊不禁:“哎哟,这是哪一国的洋点心!圆不圆,方不方,黑乎乎的。”她咬了一口故意吐掉:“把人苦死了!我不吃这煳羊头,我要吃饭。”这里用了反语——洋点心、借喻——煳羊头两种修辞格,幽默地讽刺了孙福做的馍既难看又难吃,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孙福认为自己在野外干活收入多,妻子操持家务收入少,对家庭贡献小,理应侍候他。针对丈夫残存的旧观念,高彩云提出两人细算创收的账,结果高彩云的收入超过了丈夫。孙福尴尬地说:“这算来算去,我倒成了孙猴子的武器——金箍棒(精光棒)了。”这是个谐音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借助音近现象表达语意,言在“金箍棒”而意在“精光棒”。“精光棒”是青海方言,即穷光蛋。事实教育了孙福,他转变了思想,心服口服地说:“我成了卖肉的收了摊子——牌子没有了,架子也没有了”。又是一个谐音歇后语,言在此而意在彼。卖肉需要挂肉的架子,但这里的架子实指头脑里残存着旧观念从而表现出的种种言行。架子没有了,就是受到了教育,转变了思想。

以上这些联珠妙语都取材于农村生活,也就是以当地农民的语言塑造生活中的各类典型形象,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听着这样的戏剧语言,仿佛闻到了泥土的气息,使人轻松惬意、陶醉其中。

像这样的语言现象在《三亲家》《糊涂盆砸锅》《冤家亲》等戏中比比皆是:

“满天星星顶不上一个月牙儿,十个丫头顶不上一个瘸娃儿。”这个比喻反映了农村部分人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只盼生个顶梁柱,却偏偏生了个女娇娥,好像冰水身上泼,霎时从头凉到脚。”“顶梁柱”借喻男孩,后两句是夸张兼比喻。这些辞格的运用深刻地表现了农村某些人看重男孩、轻视女孩的思想。

“我敢敲鼓,就不怕鼓响。”比喻说话办事不怕别人知道。

儿媳生了女孩婆婆不高兴,但在亲家的质问下她又否认自己的错误,这是《三亲家》中的一句精彩比喻:“谁噘嘴板脸了?净是磨道里找驴蹄子哩!”“驴蹄子”即驴蹄印,毛驴转磨压碾,在磨道里留下蹄痕,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磨道里找驴蹄子”是没事找事,反问辞格否定了“噘嘴板脸”,比喻句是对反问句的进一步解释。

“扔了一块瓦,换来一块砖”“辣子遇上胡椒面”。这里用了借代、比喻两种辞格,说明双方旗鼓相当,互遇对手。

“不曾开言心扑腾,好似屠夫来念经。”用屠夫念经假装慈悲来比喻心虚尴尬的处境。

“无兄无弟一枝梅。”“一枝梅”比喻独生女。

“儿女亲家是金刀难断的亲戚。”金刀虽坚硬锋利,但割不断亲戚的情谊。这里比喻姻亲情谊的牢固,是任何力量断不了的。

“她指鸡骂狗。”即指桑骂槐。借代的辞格,部分代整体,以“指鸡骂狗”的做法借代一切蛮不讲理、绕弯子骂人的行为。

“我这里金针点穴来将她。”比喻以特殊的方法治思想上的毛病。

《糊涂盆砸锅》中的二嫂是个嘴尖舌巧、少干活的人,小姑子喜凤称她为百灵鸟。针对她的特点,喜凤说:“百灵鸟,你别作践人了,哪怕是成了精的百灵鸟,喜凤我今天也要当当饿老雕。”成了精的百灵鸟,说得好听,唱得悦耳,这里比喻喜凤的二嫂能说会道。“成了精”带有贬义,即二嫂除了会唱外,还是个好吃懒做、耍奸打滑之人。“饿老雕”捕食百灵、麻雀等鸟类,极其敏捷勇猛,这里比喻喜凤要碰一碰二嫂,治治她的懒病。

《糊涂盆砸锅》中的张得发老汉说:“小喜凤你想造反,这个家你搅成了乱麻团。”用“乱麻团”来比喻家乱无头绪。

喜凤批评自己的爹张得发的家规是“茄子黄瓜一锅煮,葫芦豆角一地爬。”这里用对偶、比喻两种辞格来说明张得发老汉遇事装糊涂,勤人多干不多得、懒人越养越奸猾、苦乐不均的糊涂家规。

“你真是红火处卖母猪肉哩。”“红火处”青海方言,即人多热闹处。母猪是下猪仔的,它的肉不能吃,或不好吃,既然如此,就不能卖了。但有人趁着人多杂乱时也“卖母猪肉”赚钱,比喻浑水摸鱼。

“面没捞完,汤又上来了。”借喻一件事未完,另一件事又来了。

“眼下还不到火候,汽不圆咋能揭锅?”烧水时锅盖边沿冒出的汽圆了,说明水开了,可以揭锅盖了。这个比喻句中用了两个否定副词“不”,说明办事时机不成熟。

“你船不坐,桥不走,想把河过。”比喻不付出劳动就想收获。

“强扭的瓜不甜。”比喻凡事不可勉强。

“我给你铺路搭桥。”比喻创造条件。

“人常说:‘娃落草(地),火烧房,新媳妇上轿,狼撵羊’,这四大件事别人都帮。”这个排比句说明有重要的事情别人都会帮忙。

“这叫挖了树根不伤皮,巧取鸡蛋不杀鸡,卷起裤子把腿洗,踩石过河不沾泥。”这个排比句使语势得到加强,感情进一步加深,充分说明办事要用妥当巧妙的方法。

戏剧中除了运用多种修辞格强化语言的表现力外,还运用歇后语、谚语、惯用语等多种熟语,简明生动、通俗有趣地表现内容。

“我打破头还拿扇子扇哩——怕啥”。头被打破后不能着风,但“我”还拿扇子风,说明此人胆子大。所以,这个歇后语的后一部分“怕啥”二字对前一部分作了解释。

“人家是猪八戒进厨房——光吃不干”。这是个喻义歇后语,讽刺了好吃懒做之人。

“土地承包经营路广,如同酒曲和面——发头大”。这个歇后语中“酒曲和面”是个比喻,解释部分“发头大”是它的转义,即土地承包能发家致富。

“口袋里卖毛——不见面”。这个歇后语表示做事不公开。

“大年三十借蒸笼——你蒸的叫人家煮吗”。歇后语,意借东西不是时候。

“水中放炮——没声响”。歇后语,意做事白费功夫。

“若要公道,打个颠倒。”惯用语,意换位思考。

“一物降一物,蜈蚣把蟒捉。”这个通俗且含义深刻的谚语揭示了一个道理,即小事物能够用巧妙的方法战胜大事物。

以上这些比喻、夸张、排比、歇后语、惯用语等都源于农村日常生活或口语,就地取材,信手拈来,灵活运用,鲜明生动,乡土气息浓,听起来那么自然熨帖,读起来口角留香,回味无穷。

戏散人静,我徘徊在简陋的戏台前沉思良久,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只要深入下去,就会在这鲜活的源头,开掘出智慧的清泉,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

(作者简介:巨月秀,女,退休高级教师,多次被评为西宁市优秀教师。曾出版散文集《夕阳拾零》,合著出版《藏密祖师莲花生》。搜集、整理出版了蒲文成先生《藏学论文集》和《蒲文成书法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