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滇池边上的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观音山中心学校(以下简称“观音山中心学校”),距离昆明市区有一段距离,距离杨康弘的上一个工作单位,更是有三十多公里路程,每天上下班她都要花费一两个小时。可是,每次上班路上,看着路两旁秀美的风景,吹着从滇池上刮来的晨风,她一下子爱上了这个地方,这也坚定了她要办好这所学校的信念。
打造特色文化,增添成长色彩
早年间,还在一线教学时,杨康弘便坚持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她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她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受益。所以,她的课堂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喜爱。同时,她还经常组织课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人格、培养品德的过程。”这么多年走来,杨康弘始终坚持着这样的理念。2023年,她调任观音山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如何办好这所学校,她的心中早已擘画好了蓝图。
据介绍,观音山中心学校地处滇池中部西岸湖滨,包含观音山、富善两个校点。观音山校点于清嘉庆末年开义学,光绪二十四年设初等小学堂。1940年,时任云南省主席的龙云独立捐资新建学校,并题字“名山育才”。如今,观音山中心学校是一所具有浓郁白族风格的现代化学校。走进校园,时常可见身穿民族服饰的学子活跃着。
杨康弘到任,最主要的任务是在传承中做好融合。她着眼于学校发展实际,以白族特色校园文化和科技特色文化为依托,全面实施特色校园文化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施白族文化“环境化”,引领师生以书法、绘画、摄影等手法展示白族文化内容,从教室、办公室、功能室、走廊、橱窗、文化墙等区域形成具有白族文化特色的外显育人环境, 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整个校园蕴含无声的育人氛围。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学校的舞龙队。据了解,舞龙是观音山中心学校的特色活动,杨康弘到任后,专门请人进行指导,使得这项活动更具趣味性和专业性。舞龙过程中,学生们通过穿、腾、跃、翻、滚、戏、缠,用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路,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
4月13日,学校舞龙队受邀参加百草村第二届舞龙文化艺术节,同学们穿着艳丽的白族服装,手舞长龙、蛟龙出海、穿梭前进、龙游四海、腾飞云霄,不是真龙胜似真龙。随着鼓声响起,龙首上移下摆,龙身左右起伏,精神饱满地追逐着龙珠。只见金光闪烁的“龙身”左右翻腾,时而蜿蜒而卧,时而腾空而起,龙在学生的舞动下“炫”动舞台。抖擞的精神状态,精彩纷呈的龙舞,向现场观众展示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
“这样的活动将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更多色彩与滋味。”杨康弘说道。
拓宽视野,激发兴趣
春夏之交,观音山中心学校西侧的生态智能农业园里,一片中草药正散发着生机,长势旺盛。走近一看,有白及、黄精、重楼等中药材。杨康弘介绍,孩子们将这里取名为“百草园”,除了中药材,还有蚕豆、蒜苗、豌豆等作物,是孩子们开展劳动作业,培养劳动观念和习惯的绝佳场所。
观音山中心学校所在的百草村,有着悠久的中草药种植历史,抓住这样的契机,多年前,学校便拿出一块空地,带领学生种起了中药材。杨康弘到任后,进一步进行强化,她把科技特色文化和学科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结合起来,在学科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知的进取精神。党员教师带头示范,实施学生特色文化课程,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实施和开展,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丰富知识,培养劳动意识、环境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实践意识、探究意识。同时,运用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优势,拓展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新昆明建设、对学校的认知和热爱,从而激发献身祖国、报效祖国的思想情感。
在活动课程文化实施中,一方面以传统的“艺术节活动”“科普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为载体,寓校园文化和德育教育于活动之中。另一方面拓宽思路,利用学校所处区位优势,利用学校周边“草莓种植基地”的便利,扩展活动范围,开发“第二课堂”,发挥辐射作用,在教师带领下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草莓种植,并进行相关的研究活动,形成成果。
在一堂别开生面的“识药草,绘书签”中草药探索与艺术创作活动课中,同学们纷纷拿起画笔,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将中草药的特点和魅力融入作品中。有的同学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中草药作为创作对象,画出了精美的图案;有的同学则结合中草药的药用特性,创作出了具有深意的书签作品。“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了解了中草药的知识,还提高了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中草药这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小陈同学高兴地说道。
类似的活动,在观音山中心学校层出不穷。而为了更进一步传播中医药文化,杨康弘还别出心裁,通过家校共育,让家长也加入认识中医药的行列中,在家长心中种下一颗颗中医药文化启蒙教育的种子。
2024年3月27日,该校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科普项目在昆明市西山区科学技术协会立项,将继续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科普,以此为育人根本,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层面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并运用其价值创造出更好的生活。
培养幸福团队,营造育人氛围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提升教师技能,为教师群体营造幸福温馨的成长环境至关重要。走进观音山中心学校,在白墙黑瓦之间,在初夏暖阳之中,时常可见教师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在此前开展的一场校本培训会上,专业技能培训正式开始前,学校请到云南省红十字会救护人员以“应急救护、急救培训”为主题对老师们进行专场培训。讲师用生动的语言为教师们详细讲解应急救护知识以及“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并在现场操作演示心肺复苏和伤口包扎的方法及操作技巧。在讲师们的指导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熟悉心肺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仪和伤口包扎的正确操作步骤与使用技巧。“培训让我充分认识到现场急救的重要性,弥补了知识盲点,掌握了急救知识和技能,达到了保障生命、预防意外、降低伤害的目的。”参加培训的一名教师表示。
其实,在杨康弘的引领带动下,观音山中心学校在赋能教师成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多实效。专业技能方面,除了每周正常开展的教研外,还有青蓝结对、“请进来、走出去”等等。而让人印象深刻的,还要数学校对教师身心的全方位关怀。
2024年开学初,为了促进和帮助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调节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学校邀请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对全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本次培训活动既为我校教师的身心赋能,又全面提升了教师以‘心’育‘心’的能力,我相信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积极乐观的学生。”杨康弘表示。
观音山中心学校地处山水之间,生态良好,风景宜人,好山好水滋育着全校师生。可在杨康弘看来,这些都还远远不够。所以,她为教师们设置了丰富多彩的外出团建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增强凝聚力,体验幸福感。
4月,全体教职工前往昆明睿野自耕农庄园开展春游活动,步入庄园,徜徉在优美的风景中,老师们热切地聊着,欣喜地看着,闲适地走着。时而停下来吹吹风,看看花;时而互相照顾,你笑我拍,生活的点点滴滴在畅快的相聚时光里流淌。稍做休息过后,一场别开生面的摄影比赛拉开序幕,教职工们用眼睛观察美景,用相片记录多彩的春天,通过镜头记录美好的瞬间,带来新颖的视觉盛宴。
5月,全体教师前往杨林港采菌子基地开展主题为“菌香时节,乐享自然”的团建活动。老师们踏着绵软的泥土,边走边寻,一边扒开松叶寻找鲜美的菌子,一边畅谈着各种菌类知识,积极分享自己拿手的菌类烹饪技巧,尽情享受着采撷的乐趣,欢笑声和惊喜声在树林间回荡,不一会儿,个个满载而归。
“对身在一线的教师而言,劳逸结合非常重要。放松之后,他们又能以更加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中,教学效率自然高。”杨康弘说道。
而今,为了学校能取得更好的发展,杨康弘依然每天奔忙不停,虽然疲累,可看着幸福的师生团队,她也流露出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