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情境促进政治高效学习

2024-09-29 00:00:00刘丽丹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4年8期

结合学习内容、学习主题、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认知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创设多元化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新奇、有趣的学习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一、创设生活情境,强化学习体验

政治学科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相比于初中的知识,高中政治知识更加抽象,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我们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政治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难度,使其更快进入学习状态,有效强化学习体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经济与社会》教材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充分考虑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以与高中学生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教材编写者把大量贴近学生生活、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成就的素材加以提炼和梳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寓于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构建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教材知识结构。例如,在学习有关国有经济的内容时,我们可以某一公共工程的建设或者围绕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印证公有制主体地位,说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自主思考

情境是指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才能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借助问题情境能够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内容为例,我们可以创设以下问题:近代中国人民的各种尝试和斗争为什么没能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走不通?通过思考和探究,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人民进行了各种尝试和斗争,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农民起义虽然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但农民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辛亥革命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另辟新路。

三、创设讨论情境,鼓励合作探究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创设讨论情境,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形成热烈的讨论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合作意愿。

以“我国的社会保障”内容为例,可以结合教材中四个人物的对话,让学生讨论我国的社会保障有哪些形式,这些社会保障发挥了什么作用。小韩是未达到退休年龄的从业人员,按照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主要内容。住房公积金是补充性社会保障中的住房保障内容之一。老杨参加城乡居民医保,解决了有病不敢看的难题。城乡居民医保是社会保险的内容之一。任奶奶,八十多岁,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安度晚年。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是社会福利的内容之一。学生小丁,家在农村,因父亲重病、母亲身体不好等原因,家庭生活困难。小丁家申请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救助的内容之一。这样,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了我国社会保障的形式,从不同层面认识了我国社会保障的作用。

总之,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借助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自主进行思考,有助于学生合作探究。因此,我们应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和讨论情境等多样化的情境来打造生动、有趣的政治课堂,助力学生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