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教学强调在打破学科界限的基础上,以一门学科为核心融合其他学科知识,改进和丰富教学形式及内容,转变原有的单一学科教学局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这表明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本文尝试通过挖掘泉州海丝文化——宋元泉州交通发展史,开发区域发展对交通布局的影响等课程资源,完成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探寻一条中学历史、地理融合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依据课标,搜集历史、地理融合课程的情境素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教材中“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对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的内容要求是“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在探讨“交通运输布局影响因素”的教学实践中,重点应落脚于这些因素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但目前面临的挑战是现有案例呈现分散、碎片化的状态,这不利于学生全面把握各因素间的联系,同时限制了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发展。鉴于此,我们需担当起重组和丰富教学内容的重任,通过融入具体实例来深化教学内容。“结合实例”这一要求强调了在教学策略规划阶段,教师应精心挑选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化案例,以此来直观阐释理论原理。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特别选用了“宋元时期泉州的交通演变史”作为核心案例,旨在通过这一生动的历史镜头,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探索。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旨在构建一个连贯的学习脉络,帮助学生不仅理解单个影响因素,更重要的是洞察这些因素如何交织在一起,如何共同塑造泉州乃至更广泛区域的交通格局。这样的教学设计,旨在搭建一座桥梁,连接抽象概念与历史现实,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培养他们运用地理综合思维剖析问题的能力。具体路径如下。
(一)明确融合目标
确立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制定融合标准:基于课程标准,识别历史和地理学科中相互关联的知识点——宋元泉州交通史与经济发展史蕴含的地理原理。
(二)实地考察与查阅文献,了解宋元泉州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与宋元泉州经济发展特点。考察过程如下。
1.考察目标
了解宋元时期泉州的水陆交通网络,包括内河航道、海运航线、港口设施、桥梁建设、驿站系统等;探究交通运输布局如何促进泉州成为宋元时期国际贸易中心的,分析其对当地手工业、商业、农业以及文化交流的影响。
2.考察地点选择
港口遗址:重点考察泉州港、后渚港等,观察古代码头、船坞遗迹,了解其规模、结构和功能。内河航道与桥梁:研究晋江、洛阳江等河流上的航道与桥梁,了解其在物资运输中的作用。陆上交通线路:考察古驿道、驿站遗址,了解宋元时期陆上交通的维护与管理。仓储与市场:考察古代仓库、市集遗址,如古代的货栈、商行,分析货物集散地的分布情况。宗教与文化遗产:参观开元寺、清净寺、天后宫等,通过宗教建筑了解外来文化的交流情况,侧面反映国际贸易的繁荣。
3.考察方法
文献资料研读:在实地考察前,广泛收集并研读相关历史文献、考古报告,为实地考察提供理论基础。现场调研:实地测量、拍照记录遗址现状,与当地史学家、考古工作者和老居民进行访谈,获取资料。在博物馆、遗址展示馆等处考察出土文物,如陶瓷碎片、货币、航海仪器等,以实物证据补充文献记载。技术辅助:利用GIS等技术复原古地图,对比现代地图分析交通网络变迁。
4.注意事项
尊重遗址保护规定,不破坏、不乱涂乱画。与当地相关部门沟通,确保考察活动合法合规。注意安全,在水边或古迹遗址区域行动时要格外注意。
(三)结合资料,分析宋元泉州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自然条件因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自然灾害等自然要素通过影响交通运输建设的工程量、建设难度、建设周期,进而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交通运输需求增加,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线路、交通站点增多,交通网稠密,交通运输发达。资金充足,技术、装备、施工水平提升,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弱,新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线网及站点出现。
二、中学历史、地理融合课程教学路径
依据课标“教学与评价建议”要求:重视问题式教学,问题的设计,需要依托情境。笔者在整理好素材后,依据课标要求设置一系列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地理原理。依据课标及考察结果,整合情境材料并设计有梯度的设问,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地理。
【问题探究一】材料一自秦汉时期的军事行动打通了闽越至浙江、江西、广东等地的通道后,东冶(今福州)始终是福建的中心,通往泉州地区的道路其实是福州交通向西南方向的延展。魏晋南北朝时期衣冠南渡,间接促进了泉州地区陆上交通线路的开拓,士族或经福州莆田进入洛阳江流域,或经南平进入德化、永春等山区繁衍生息。隋唐时期,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朝廷日益重视全国南北向交通,王朝力量深入南方腹地,使南方摆脱闭塞的状态。唐朝“凡三十里一驿”,宋承唐制。元、明代陆路交通进一步发展,总体呈现以泉州府城为中心,向邻省、各县、港口和卫所辐射的态势。
材料二邮驿系统与驿道相辅而行。泉州地区最早的驿站应为惠安县的皇华驿。宋代,伴随海洋贸易的发达与商品运输需求的扩大,泉州从沿海平原至内陆腹地均增设了许多驿站。至明清时期,部分驿站废弃,也有新的较急递铺邮驿方式出现。
(1)描述秦汉至元代泉州陆路交通布局变化,并分析原因。
(2)简述驿道尽可能连接主要城镇的原因。
(3)驿站布局有什么特点?如果驿站布局过密或过疏,会产生哪些问题?
(4)解释明清时期泉州部分驿站废弃,也有新的较急递铺邮驿方式出现的现象。
参考答案:(1)陆路交通线、驿站数量增多,人口迁入及经济中心南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增多。
(2)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交通运输量大。因此,城镇成为区域交通网的节点,应尽量连接主要城镇。
(3)大部分分布于沿线主要城镇;站点分布比较均匀。过密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过疏则无法满足沿线交通运输的需求。
(4)驿站较急递铺服务速度快,标准高;明清时期,泉州经济衰弱,运输需求量较少。
【问题探究二】泉州内陆山区物产丰饶,曾长久地作为经济腹地为港口输送产品,其中德化因外销瓷产业规模庞大,北宋作为官办商品出口,形成了商道,部分学者称商道的陆路部分为“瓷帮古道”。德化的瓷货大多由商贩在市镇上二次转运出售,这一环节中商贩所行的是瓷帮古道,高山险峻、路程颇辛。到达转运市场后,再利用便捷的水路将商品运往港口。
与挑运相比,描述水运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与挑运相比,水运较快,运量较大,相对运价低;灵活性、连续性较差。
【问题探究三】泉州湾的后渚港、法石港等港口是宋元泉州海洋贸易发展至顶峰时期的主要支撑。围头湾与深沪湾的港口则因位置稍远,官府力量鞭长莫及,在明清时期因走私而兴盛。总体上,以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组成的“三湾十二港”是泉州海交史的主要舞台。
推测泉州湾的后渚港、法石港等港口成为宋元泉州海洋贸易发展至顶峰时期主要支撑的原因。
参考答案:地处泉州湾,风浪小,地形平坦,水深;水陆交通便捷,腹地范围广泛,靠近泉州古城,海洋贸易发达。
【问题探究四】福建泉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商业繁荣。建桥之前,洛阳江入海口“水阔五里,波涛滚滚”,人们往返两岸只能靠渡船,“每风潮交作,则数日不可渡”。1059年建成的洛阳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大桥,桥墩46座,横跨两个桥墩的条石每块重达10吨以上。
(1)说明古代在泉州洛阳江入海口弃渡建桥的原因。
(2)推测古代造桥工匠利用潮汐涨落规律轻松架设笨重条石的做法。
(3)分析洛阳桥船形桥墩尖形端朝向河口上游的好处。
参考答案:(1)洛阳江入海口口大内小,海潮汹涌,且夏秋多台风等,风浪大,造成渡船经常停渡;泉州港为古代海丝之路的起点,商业繁荣,洛阳江两岸客、货流量增大;建桥跨海安全快速,受天气影响较小。
(2)涨潮之际,用船运载条石,载入两桥墩之间;退潮时,船随水位下降,将条石放在桥墩上。
(3)减缓上游来水对桥墩的冲击;出水口由宽变窄流速加快,便于河口上游一侧排水、排沙,减少河口内涝和泥沙淤积;减轻海水上溯带来的不利影响(泥沙淤积、水质变差、岸线侵蚀、沿岸土壤盐碱化等)。
三、中学历史、地理融合课程课堂实践
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在泉州实验中学选取两个实验班分别实施历史、地理融合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对比分析实验班与对照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应用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变化。
(一)历史、地理融合课程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
情境模拟:利用角色扮演、模拟贸易等方式,让学生分别扮演商人、官员、船工等角色,体验宋元时期泉州的贸易活动等。案例研究:分组讨论泉州某一具体交通设施的演变,分析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功能变化和背后的社会经济原因。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前往泉州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古港遗址、博物馆,结合现场观察深化理解。技术辅助学习:利用GIS等重现宋元泉州的交通网络,或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亲历”当时的贸易场景。
(二)评价与反馈
跨学科报告:要求学生撰写或制作多媒体报告,综合历史和地理知识,分析宋元泉州经济发展与交通布局之间的关系。小组展示与互评:组织学生展示研究成果,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互相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反思跨学科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收获和挑战。
(三)课程总结与展望
总结讨论:课程结束时,组织全班讨论,总结宋元泉州案例对现代社会交通规划和经济发展有何启示。未来展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分析当代或预测未来交通布局与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他们的前瞻性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小结
研究结果显示,融合课程不仅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综合应用能力,还促进了学生对时空观念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此外,教师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展现出更强的教学创新意识和跨学科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中学历史与地理融合课程建设是可行且有效的教育实践,对推动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今后会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深化融合深度,并探索更多技术支持下的融合教学模式,以持续优化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