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备考策略

2024-09-27 00:00韦静
广西教育·B版 2024年8期

摘 要: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重视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加强考教衔接题型的考查,强化真实情境命题的考查。在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备考中,教师要做好知识体系建构指导,有的放矢归类梳理要点;有效利用语文学习活动,潜移默化做好专项备考;关注考教衔接热点难点,做好教材内外关联训练;注重考场答题规范指导,尽量避免出现失分因素。在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备考过程中,教师要全面整理诗词鉴赏知识,分板块梳理诗词答题术语;按照诗词题材分类强化,归纳整理同类题型要点;巧用自主命制考题训练,提升诗词鉴赏解题能力;结合创新考题加强训练,强化诗词鉴赏答题规范。

关键词:新高考;核心素养;古诗文阅读;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23-0113-04

在实施“三新”改革的过程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教师要围绕核心素养设计课堂教学、开展语文活动、做好高考备考。语文新高考在命题形式、考查重点、能力要求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新的变化。教师在指导高考备考时,应以落实核心素养为目标,从语文学科特点、内容出发,积极探索高考备考指导与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联结点、触发点、结合点和落实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备考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重点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备考策略,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与指导。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语文古诗文命题趋势

1.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语文学科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在语文新高考考题中,单纯考查死记硬背的识记类考题几乎销声匿迹,机械考查语文学科的知识点、考查学生单一解题能力的考题也日渐减少。在深入推进“三新”改革的今天,高考命题更加注重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强调将语文学科素养置于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等言语实践活动中,在考题中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以近年新高考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为例,以往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的文言文断句,现已多改为主观断句的形式,如2023年、2024年新高考Ⅰ卷、Ⅱ卷的文言文断句题均采用了主观断句题型,更强调学生能够立足原文大意,灵活运用文言文断句技巧,调动语感,准确断句,考查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2.重视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

相较于考查记忆、理解、应用这样的低阶思维能力的考题,新高考命题更注重考查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考题的难度在逐步加大。高阶思维能力主要指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以文言文阅读考题为例,在近年的新高考卷中,文言文阅读已不再是单一传记文本的考查,而是由传记类文本转为叙议类文本,且多采用双文本或者多文本阅读,如2023年、2024年新高考Ⅰ卷、Ⅱ卷采用的都是双文本模式。除此之外,文言文阅读考查还增加了主观题。这道主观题不再局限于让学生完成简单的知识任务,而是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关键能力运用为突破口,加强对学生的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等关键能力的考查。

3.加强考教衔接题型的考查

新高考的命题注重高考考查内容与教材内容的有机衔接,凸显“教—学—评”一致性。在新高考命题中,考教衔接涉及的分值进一步增加,考教衔接的覆盖面日渐扩大,从信息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到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基本做到了各个板块的全覆盖,换而言之,统编教材中涉及的所有知识点都有可能成为高考考查的内容。以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词语考查为例,这道选择题往往紧密关联课本,把课内的文化常识、实词、虚词的用法与试题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关联比较,要求考生选出正确选项。例如2024年新高考Ⅰ卷中的文言文选择题考查了试题中标注的实词和虚词与《老子》《孔雀东南飞》《爱莲说》《项脊轩志》等初高中语文教材中学过的词义和用法比较。此外,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和主观题也是命制考教衔接题的重点区域。今后的高考仍会继续关联教材进行考教衔接题的考查,教师在教学时需抓好课内基础知识的教学,抓好学生能力素养和学科思维的培养,指导学生关注统编教材与语文试题的显性关联和隐性关联。

4.强化真实情境命题的考查

从2020年开始,新高考改革拉开序幕。从2021—2023年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以及2024年全国甲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语文高考试卷来看,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语文命题旨在通过综合性的考查,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强调通过创设学生的个人体验情境、学科认知情境、社会生活情境来命制考题,强调试题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命题导向下,近几年高考题中的诗词鉴赏题虽然考查的知识点仍是考生熟悉的,但出题方式更加灵活,考查越来越倾向于设置情境并给出明确的任务指令。这些考题往往创设了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理解和鉴赏诗词,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例如2023年新高考Ⅱ卷中的诗歌鉴赏简答题“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设置这样的答题情境,让考生学会将已学的文艺理论代入到诗歌鉴赏中。虽然这道题考查的是考生理解诗歌内容、概括诗人情感的能力,但这样的情境设置已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解答此类题时,考生需根据题干中创设的情境度古人之情,进而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与情感。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备考策略

(一)做好知识体系建构指导,有的放矢归类梳理要点

文言文知识积累的过程体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强调的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备考时,应指导学生从高一年级开始就要做好文言文知识的整理和积累,例如做好重要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积累,将文言文知识点序列化、条理化和系统化,建构起文言文阅读解题、答题的完整知识体系。教师指导学生规范做好整理笔记:高一、高二年级,按照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进行整理,对课文内出现的高考考查频率较高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整理归纳,同时一并整理出每篇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等。高三年级,再根据之前整理的文言文知识笔记,进一步做好归类整理,按照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的顺序,整理归纳课内所学的文言文知识点,逐字过关,一一落实。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运用绘制思维导图、知识点表格等方式,将文言文阅读必考、常考的知识点进行归类梳理。

(二)有效利用语文学习活动,潜移默化做好专项备考

教师还可以有效利用各种语文学习活动,进行文言文阅读高考必考知识点的回顾和复习。例如,可以充分利用课前演讲活动,让学生各选择一个文言实词或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讲解,且以课文中的例句作为例证,并附上一道相关的文言文高考真题或模拟题进行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梳理和回顾文言文常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可通过组织语文小组学习活动,让学生对文言文板块进行分类整理和讲解,如可按照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断句、实词选择题、内容概括题、主观题、翻译句子等分组进行研究,针对近三年语文高考真题,总结概括每个板块的知识点、解答技巧、答题术语、答题步骤等。学生在课堂上分组展示研究成果,概述该文言文阅读考查题型的考查趋势和重难点,总结解答技巧、答题术语、答题步骤,展示规范答题的范本,以及强调易错点和答题误区。形式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做好文言文备考。

(三)关注考教衔接热点难点,做好教材内外关联训练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2—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中,强调了语文高考“试题材料呼应教材,题干设问、答案设计注意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建立知识链接,增强和教材的关联度”。例如,2024年新高考Ⅰ卷文言文阅读《资治通鉴·汉纪》《读通鉴论》中关于李陵的考查文段就体现了这一命题趋势。在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苏武传》中就有涉及描写李陵的文段,高考试题有效衔接了课内外材料,以引导学生对李陵进行多元化的思考。这一考查趋势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与高考评价标准保持一致,学生的学习活动应与高考评价目标相契合,需构建“教—学—评”一体化体系。考教衔接趋势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强化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文言文阅读历来是考教衔接出题的热点板块,关联教材的高考命题主要体现在文言实词辨析、翻译句子等题型上。这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备考时,要特别关注考教衔接的命题趋势,在高中三年的文言文教学中,注意把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积累和训练与课外考题相结合,在高考备考中重视教材、用好教材、迁移教材,将功夫用在课堂内,以考促教、以教促学、以练促用,更好地实现考教衔接,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式来促进文言文备考。

(四)注重考场答题规范指导,尽量避免出现失分因素

要做好文言文的高考备考,除了指导学生掌握必备的文言文知识体系,进行答题规范指导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应强调在考场上要仔细读题,理解题目的要求和考查点。对于选择题,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正确”“错误”等信息;对于主观题,要明确题目要求回答什么,避免答非所问或遗漏要点。文言文主观题的答题需要紧扣题目要求,选择切合的角度进行分点作答,每一点答案前都要标明序号,务必做到条理清晰。翻译文言文句子时,要做到字字落实,文从字顺,如有特殊句式,务必按照正确的语序翻译。在翻译重要的实词、虚词时要尽可能结合上下文语境、结合课内所学知识准确翻译,切勿模棱两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失分。遵循答题规范,可以让学生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进一步提高得分率。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备考策略

(一)全面整理诗词鉴赏知识,分板块梳理诗词答题术语

按照近年新高考命题的趋势,诗歌鉴赏题重点考查的是唐宋诗词,虽然所考的诗词篇幅不长,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教师需指导学生加强对古诗词常见意象、艺术手法、语言特色、思想情感等常考术语的积累。教师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按照唐宋著名诗人、词人进行分类整理,例如按照朝代和时间顺序整理唐宋著名文人的生平经历、不同时期作品抒写的主要内容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等;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按照不同的诗歌鉴赏题型进行知识点整理,如按照诗歌题材、意象、手法、语言风格等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在诗歌鉴赏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中架构诗歌鉴赏必备的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诗歌鉴赏知识点的整体把握,更加全面细致地做好诗歌鉴赏备考。

(二)按照诗词题材分类强化,归纳整理同类题型要点

在“三新”改革背景下,高考诗歌鉴赏题呈现出新的变化,诗歌鉴赏命题十分重视结合情境设题,注重考教衔接。教师可按以下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备考:一是按照诗歌的题材进行专项整理和训练,例如按照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山水田园诗、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边塞征战诗、即事(景)抒怀诗、题画写意诗等常见类型,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题材掌握各类诗词主要抒发的情感和常用的艺术手法等。二是按照诗歌鉴赏的不同题型进行专项训练,例如按照客观题以及主观题中的分析手法题、语言风格题、概述情感题、比较异同题等不同题型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同类题型的强化训练,让学生掌握和强化该类题型的答题术语和答题步骤,并能对该类题进行举一反三的归类小结,比对出同类题型的共同点和变式问法,帮助学生学会在做题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

(三)巧用自主命制考题训练,提升诗词鉴赏解题能力

E4SzPslkxOdPrR6nGUgNA9+Cx7sCfXG/j3h+efdXacA=

在“三新”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备考采用机械刷题、题海战术是行不通的,教师要在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基础上,设计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灵动的习题训练中发展能力、提升素养。如教师可指定学生自选诗词,仿照高考题型命制诗词鉴赏的考题,并根据自主命题的题干拟定出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研读和分析近年新高考诗词鉴赏考题的命题导向和考查热点,让学生学会反向思考高考诗词鉴赏命题重点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在拟写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的过程中,发散思考答题的角度,每个要点应如何答才能做到精准答题、扣住得分要点。此外,针对很多学生常犯的“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通病,教师还可以通过同题反复做的方式(即同一道诗词鉴赏题在训练讲评过后,过一段时间后再考查一次),训练学生强化答题要点和规范答题步骤,提升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

(四)结合创新考题加强训练,强化诗词鉴赏答题规范

诗词鉴赏情境化设题是近年来语文高考命题的热点,它要求学生能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干所给具体情境来进行分析和鉴赏。情境化设题往往是将诗词与现实生活、历史文化等相结合,要求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诗词。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此类题型的设问方式、答题角度等,了解其考查的重点和答题的转换技巧。在备考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将已经学过的诗词知识和解题方法迁移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还要特别关注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限制语,如“结合全诗”“从某一方面”“结合某些句子”谈谈理解等,通过解高考模拟题、小组探讨、个人总结等方式,不断锻炼自己的迁移运用能力。教师还可汇编一些诗词鉴赏的创新考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容,关注情境化设题特点,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指导学生学会迁移运用,注重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准确性。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深入研究“三新”改革热点,结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对高考命题的要求,了解高考命题导向,明确高考命题特点,把握高考命题规律,探寻高考命题趋势,通过实施有效的备考策略,帮助学生建构文言文阅读和诗词鉴赏的知识体系,准确把握文言文和古诗词的内涵与价值,深入探究新高考考查题型,进而做到科学合理地备考。

参考文献

[1]王波,宗学耀.核心素养导向下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的新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2024(01):77-79.

[2]孔贝贝.高考考题情境化趋势下古诗鉴赏的新路径[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24):84-85.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专项课题“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备考策略研究与指导实践”(2021ZJY1754)的研究成果。

(责编 周翠如)

作者简介:韦静,1980年生,广西宾阳人,硕士研究生,正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