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听说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024-09-27 00:00赵欣欣
广西教育·B版 2024年8期

摘 要:班本课程是以班级为单位,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而设计和实施的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机补充。高中教师应在充分调研学情的基础上,科学了解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通过结合学情科学设定课程教学目标、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划分教学板块,同时采取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探寻实施班本课程教学的有效路径,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说班本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23-0084-05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四个维度。其中,听说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英语、获取信息、表达思想的关键能力。然而,据笔者观察,过去的高中英语教学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而忽视听说技能的训练,导致“哑巴英语”的现象比较普遍。为解决这一问题,玉林市田家炳中学(以下简称田家炳中学)研发了关于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校本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校本课程面对的是全校学生,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的设计上更倾向于“面”,而无法对更多的学生个体提供“点”的指导。而且,由于校本课程的容量是有限的,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或是并非所有学生都愿意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校本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

基于上述情况,笔者在田家炳中学研发的校本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需求等因素,于2023年春季学期开始开展了高中英语听说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旨在不断提高班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班本课程是指以班级学生为单位,根据班级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实际情况,由教师开发和实施的课程。相对于校本课程而言,班本课程更具个性化、灵活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和探究的热情,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基于班级学生调研的教学情况分析

笔者任教于田家炳中学,所带班级共53名学生。为了更科学、全面地把握学情,笔者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53份,回收问卷53份,有效问卷53份,有效率为100%。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笔者发现所教学生在听说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以下三个具体问题。

(一)学生未能正确认识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由于在高考试题中听说所占的比重较低,尤其是“说”的部分,因为考试条件不允许,高考中没有涉及“说”内容,因此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并不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更侧重于读写能力的训练。这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许多学生并没有深刻认识听说能力的重要性。如,在调研中,约有82.00%的学生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压缩听说能力训练的时长,增加读写训练的比重;有近8.00%的学生认为既然高考不考“说”的内容,就没有必要进行专门训练。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已经被“边缘化”,非常不利于高中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听说能力是高中生必备的关键能力。这种能力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绩,也关系到他们未来能否顺利进入大学或步入社会,甚至关系到进行国际交流和参与国际竞争时能否适应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重视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形式比较单一,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兴趣

就英语听说教学而言,田家炳中学英语教师主要采取让学生听录音、进行生生对话的方式,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往往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例如,调研结果显示,约有85.00%的学生表示由于听说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习积极性遭受比较大的挫伤;约有70.00%的学生表示目前没多大兴趣去听、去说,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由于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的机会,学生在锻炼英语听说能力时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难以产生持续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英语听说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此,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是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三)教学内容比较单调,缺乏适度科学的延展

田家炳中学大部分英语教师很少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进行研究,基本是“教材有什么内容就教什么内容”。尤其是听说教学方面,内容的创新力度更是不够,甚至有极少部分教师存在如果教材中没有相关内容,便不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情况。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学科,需要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调研结果显示,约有65.00%的学生表示学习内容只有教材中的内容,对听说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约有93.00%的学生表示,希望增加更多生活中的内容。教学内容过于单调,缺少适度和科学的延展,这使得学习过程变得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深入学习。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使之更加多元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英语听说班本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效果而明确提出的预期目标,它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方向。教学内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它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载体。也就是说,对教育教学而言,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必不可少的主要因素。英语听说班本课程在设定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既包括对学生英语听说技能的基本要求,也包括对学生英语听说应用能力的提高要求;另一方面,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涵盖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听力、口语表达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实用性,要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

(一)英语听说班本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

《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为了更科学地设定教学目标,笔者还阅读了《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刘骏、傅荣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出版)等专著及国内外相关教育标准,同时结合上述学情调研,以及《课程标准》对培养目标的具体分析。最终,笔者决定突破传统的教学目标设定方式,采取层级目标设定方法,将英语听说班本课程教学目标设定为初级、中级、高级等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细化为若干子项,如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音语调准确性等。

具体而言,初级阶段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日常生活对话中的基本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关系等,并能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和日常交流。在这一阶段,笔者主要通过模拟超市购物、餐厅点餐等生活场景,使学生能用基础词汇和句型完成至少5轮对话,并能够正确捕捉至少80.00%的有效信息。中级阶段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一些简短讲座或讨论,甚至有部分学生能进行较为深入的口语交流。在这一阶段,笔者主要利用TED演讲片段、BBC纪录片节选等材料,要求学生能捕捉并概述关键信息,同时鼓励他们运用复杂句式和词汇进行表达。高级阶段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接近母语水平的听说能力,能够无障碍地参与各种话题的深入讨论,并能在演讲、辩论等场合中自信地表达个人观点。在这一阶段,笔者采用模拟辩论、英语戏剧表演等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此外,笔者还借鉴了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提出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听说技能分级标准与学生的思维发展相结合,在确保提升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思维品质的发展。这一分级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可达成的学习路径,助力他们在高中英语听说学习中取得更大进步。

(二)英语听说班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高中英语听说班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材与辅助材料的筛选与改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笔者对学生进行了访谈,在访谈过程中,有97.00%学生表示可以选择一些国外的科幻类、魔法类等影视作品,或是选择一些经典外语歌曲作为学习内容。另外,笔者深入研读《课程标准》中的听说技能要求,以及一些国内外先进的英语教学理论,如美国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说。最终,笔者精心挑选了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资料,这些资料不仅涵盖了日常生活、校园学习、文化交流等多个主题,而且融入了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知识,旨在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

首先,笔者以教材为蓝本,从教材中选择听说班本课程的教学素材。目前,田家炳中学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语教材。这套教材显著的特点之一,在于其精心设计了“Listening and Talking”这样的教学板块。该板块是紧密结合单元主题文章及学生的具体学习目标而精心策划的。在这个板块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聆听和交流的方式,不仅提升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能力,而且能让他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加深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和应用。这能有效地将语言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技能全面发展,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笔者重视教学素材的延伸和拓展。在这一方面,笔者将教学素材细分为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影视剧、音乐作品素材。笔者选择了Harry Potter(《哈利·波特》)系列、Avatar(《阿凡达》)等广受学生欢迎的影片,以及如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My Heart Will Go On(《我心永恒》)等经典英文歌曲。二是经典演讲素材。笔者选择了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三是世界经典戏剧素材。笔者选择了莎士比亚的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Hamlet(《哈姆雷特》)等戏剧作品。为了能够让教学内容更加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笔者先对相关教学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然后精心设计了一份比较详尽的“作品单”,接着将这份“作品单”分发给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自主选择,上述作品即是学生自主选择的结果。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学生的个人兴趣,又体现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笔者研发了“听、说、用:经典英文作品的再现”的英语听说班本课程。在具体实践中,笔者将英语听说班本课程分为以下三个板块:一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音乐作品赏析板块,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给学生播放《哈利·波特》《昨日重现》《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作品的视频、音频片段,让学生在反复听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听”英文的能力;二是英语演讲与辩论板块,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小型演讲会、辩论赛等方式,让学生在演讲、辩论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说”英语的能力;三是英语戏剧表演板块,即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改编《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著名戏剧的经典桥段,或是自主创编课堂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在演绎过程中不断提高“用”英语的能力。

班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补充,笔者在确保有效落实国家课程教学的基础上,为了不过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同时适当延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时间,确定每个月开展一次班本课程教学。同时,为了有效落实英语听说班本课程的教学,笔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切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班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秉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多样性原则。所选择内容可以包含科学技术发展、经典名著、经典影视等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二是导向性原则。学习内容的选择不能随意而为,既要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又应该坚持正确的导向性,一些涉及祖国主权统一、反对社会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抵牾的言论、作品不能选。三是适度性原则。学习内容不宜过多,难度也不宜过高,否则不利于学生学习,甚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英语听说班本课程的教学实践

英语听说班本课程的教学实践,是一项旨在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活动。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下面笔者以《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经典戏剧的教学为例,具体分析“听、说、用:经典英文作品的再现”英语听说班本课程的教学过程。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的著名戏剧,讲述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凄美爱情故事。学习这一戏剧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爱情观。因此,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经典桥段视频,在看的过程中完成经典名段“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的听写任务;二是通过开展故事梗概复述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通过小型辩论赛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是通过戏剧改编、情景剧创编等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等,培养学生的正确爱情观。同时,笔者将本课具体分为课前、课中两个教学阶段。

(一)课前:以任务为驱动助推学生合作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步骤,它是学习过程中的起点,也是学习效果的保障。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和掌握新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框架,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课前预习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学生应该重视课前预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在教学《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戏剧前,笔者设置了课前自学任务单,并要求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任务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戏剧或是相关资料,用英文自主撰写故事梗概;二是选择《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经典名句或名段,学生完成组内听写任务;三是尝试通过组内讨论,概括这部戏剧表达了怎样的爱情价值观。在此基础上,笔者将《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背景、故事思维导图等资料,分发给各个学习小组。

依据学习任务,学生自行组合成了由4—6人组成的若干学习小组。为了提高各小组的学习效率和效果,笔者要求各小组根据小组成员的英语阅读水平、写作能力等进行分工协作,由英语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结成对子,共同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原著或是相关资料;由英语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与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结成对子,共同完成故事梗概的英文写作任务;由英语口语能力较强的学生与口语能力较弱的学生结成对子,共同完成向其他组员复述故事梗概的任务。而名句、名段听写任务和戏剧爱情观讨论任务,则由全组学生共同完成。通过这种结对子学习方式,学生间既有明确分工,又能有效合作,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特长,能有效带领相关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开展学习,极大提高了各学习小组的预习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中:开展有效活动助推学生合作探究

活动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其精髓在于促进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旨在锻造学生的独立思考力、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相较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活动教学并非仅是着眼于知识的单向传授,而是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框架,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对知识的深度内化与理解。活动教学的策略丰富多样,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研究等,这些方法都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贴近实际或模拟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知识与技能,进而实现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本课教学中,笔者通过小组听力比赛、研讨沙龙、情景剧表演等三个教学活动,将整个教学过程串联起来。一是笔者开展了小组听力比赛,即以课前预习组成的小组为单位,通过播放《罗密欧与朱丽叶》名句、名段的阅读音频,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将名句、名段默写下来,然后相邻学习小组互换默写成果并互相批改,最后按照默写正确率进行排名。开展此活动的目的是检验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检查学生是否熟悉戏剧的名句、名段,同时检查学生“听”英语的能力。二是笔者开展了研讨沙龙,通过设定“你如何看待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这一主题,先由各小组进行组内研讨,形成统一观点;然后各小组或是派代表进行观点复述,或是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展示,小组再进行复述或展示,其他小组学生随时就复述或展示小组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或讨论;接着各小组根据小组讨论,对本组成果进行完善和优化,形成新的观点,并进行全班展示;最后由笔者对沙龙研讨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指出学生讨论中存在的不足。三是笔者开展了情景剧表演活动,即各学习小组根据前两个活动学习所得,以及对《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戏剧的理解,或选择这部戏剧的经典语段、桥段进行简单改编,或是根据这部戏剧的某个情节进行情景剧创编,然后向全班学生进行演绎。这三个活动切实关注了学生“听”英语、“说”英语、“用”英语等三个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发展英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笔者还设计了这样的课后实践活动: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然后从《哈利·波特》《阿凡达》《昨日重现》《我有一个梦想》等作品中任意选择一个作品,完成作品研读、名句名段听写、作品推介、课本剧创编等活动,并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然后在下一节课中完成课本剧演绎。

从2023年春季学期起,至2024年春季学期结束,笔者研发的英语听说班本课程一共实施了15次教学,实践证明:通过班本课程的有效实施,笔者所带班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有了极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得到了极大提高。为了确保英语听说班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实施班本课程教学前,笔者对学生的听力能力进行了三次测试,每周一次,每次测试的听力试题的总分均为30分。共53名学生参加测试,测试结果如下:得分在0分≤x≤10分之间的学生有23人(其中15名学生的得分低于5分),占比约为43.40%;得分在10分<x≤20分之间的学生有20人,占比约为37.74%;得分在20分<x≤30分之间的学生有10人,占比约为18.86%。由此可见,在实施英语听说班本课程教学前,笔者所带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并不理想,低分段学生占比较大。开展英语听说班本课程教学后,笔者每两个月便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听力测试,测试题目主要是历年英语高考听力试题,至2024年春季学期结束共测试7次。就测试结果来看,虽然每次测试的结果并不相同,而且每次测试学生的成绩都有波动,但总体结果呈现出学生的成绩是螺旋式上升的。例如,第七次测试结果为:得分在0分≤x≤10分之间的学生有9人,占比约为17.31%;得分在10分<x≤20分之间的学生有28人,占比约为53.85%;得分在20分<x≤30分之间的学生有15人,占比约为28.85%。从这次测试结果来看,低分段的学生明显减少,高分段的学生明显增多,这充分说明学生的听力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二是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笔者对53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其中有12名学生表示通过班本课程的学习,目前均已参加到学校的英语角中,并且在英语角活动中能够流利地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占比约为22.64%;有36名学生表示现在已经敢于在人前说英语了,而且英语口语表达比较流利,占比约为67.93%;仅有5名学生表示目前口语表达还不够流利,还存在一定的胆怯心理,占比约为9.43%。上述数据说明,通过实施英语听说班本课程教学,笔者所带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均得到了有效提高。

英语听说能力是学生学习英语必须具备的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从2023年春季学期开始,笔者针对所带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较弱的问题,研发了英语听说班本课程并开展了有效的教学。通过实践,笔者所带学生的“听”英语、“说”英语、“用”英语的能力均得到了提高,取得了较好的实践研究成果。当然,在实践过程中,笔者也碰到了不少新的挑战和问题,如在内容选择上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尚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的参与度还不够高,课堂氛围尚未达到最佳状态;教学方法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这些问题都需要笔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寻找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责编 蒙秀溪)

作者简介:赵欣欣,1984年生,广西玉林人,本科,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听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