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五分钟读懂血常规化验单”是国家开放大学五分钟课程网数万个微课中评分高、点击量大的优秀微课之一。该作品既具有短小精悍等微课共性,又具备个性特点,对提升微课创作质量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文章从选题与创意、内容框架与用时安排、教学过程、脚本设计、媒体设计等方面剖析“五分钟读懂血常规化验单”微课,阐述该微课对提升微课创作质量的五点启示,即根据知识链设计问题链,实现问题导向;从“教师中心”转化为“学习者中心”;尽可能做到有温度地释疑解惑,加强微课情感化设计;加强脚本设计与脚本研究,从经验感觉走向精准量化;通过个案研究总结共性规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个案研究;微课创作;血常规化验单;老年护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23-0010-04
国家开放大学五分钟课程网(http://www.5minutes.com.cn/)是提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课程,覆盖饮食、生活、保健、文艺、绘画、音乐、书法、棋牌、运动、外语、文化、思政、科学、工程、教育、经济、管理、农林、牧渔、历史、社科、法律、传媒等领域,以时长五分钟左右的微课为核心学习资源,集课程管理、多终端呈现、评价、推送、统计于一体,支持微学习、全民终身学习的免费教育网站。该网站自2013年7月正式启用以来,涌现出大量学习者评分高和点击量大的优秀微课作品,如“冰川的故事”“如何制作上水石盆景”“罗斯福的三个面包”“五分钟读懂血常规化验单”“撒谎总是错误的吗”等,这些微课各有特色,又具有优秀微课的共性,对微课的设计与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启发借鉴作用。本文选取评分和点击量“双高”的微课“五分钟读懂血常规化验单”为个案,对其设计创作进行全方位深度剖析,并且给出提高微课创作质量的五点启示。
一、“五分钟读懂血常规化验单”微课个案分析
(一)选题与创意
1.是“老年护理微课程系列”微课之一,实用性强
“五分钟读懂血常规化验单”是五分钟课程网“保健”大类“老年护理微课程系列”的微课之一。“老年护理”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学习与老年人日常保健、护理及急救相关的知识,以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护养能力以及家属或护工的相关技能。该微课程包括“老年人补钙小妙招”“五分钟读懂血常规化验单”“老花眼的日常保健”“糖尿病老人如何自我注射胰岛素”“心脏性猝死的急救”“无牙老人如何刷‘牙’”“噎食的急救”等7个微课。
2.面向老年人及其家属或护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缓解紧张焦虑心理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时常因为感冒等原因做血常规化验,因此读懂血常规化验单是老年人及其家属或护工迫切需要掌握的实用医学和日常保健知识。但血常规化验单一共有20多项指标,上面有很多陌生的名词和符号,对非医护专业人员的老年人及其家属或护工而言,读懂血常规化验单比较困难。因此,微课必须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要尽可能减轻老年人及其家属或护工读取血常规化验单时的紧张焦虑心理。为此,微课选取“方法步骤”“四项主要指标”为重点内容,选用柔美的女声解说,给人一对一指导的亲切感和亲和力,背景音乐选用节奏舒缓的轻音乐《如诗般宁静》,与女声柔美解说相得益彰,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老年人及其家属或护工的急迫和紧张心情,达到使学习对象从容、快速读懂血常规化验单的教学目标。
3.取名言简意赅、先声夺人,实现微课学习的高效率
在创意上,微课取名为“五分钟读懂血常规化验单”,使学习者通过阅读微课名称就能第一时间明了微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大大提升了学习者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和获得感,符合ARCS学习动机理论(Attention—注意、Relevance—关联、Confidence—信心、Satisfaction—满意,简称ARCS)。
(二)内容框架及用时安排
整个微课包括片头封面(8秒)、导入(17秒)、主体(177秒)、练习与小结(34秒)、片尾(6秒),其中主体部分包括方法步骤(59秒,第一步、第二步)、四项主要指标(106秒,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和注意事项提示(12秒)。方法步骤与四项主要指标是学习的重点,从时长可以看出,白细胞又是重点中的重点。整个微课虽然只有短短4分2秒,但由于聚焦重点、详略得当和难度适中而内容充实、干货满满。
(三)教学过程及脚本设计
1.微课片头、封面
微课选用五分钟课程网的公共片头,封面呈现“老年护理微课程系列”“五分钟课程”标志、学习主题及主题图等信息,总用时8秒。
2.微课导入
片头、封面之后是简短的导入,用时17秒。微课开宗明义,首先阐明本次学习主题与学习者的密切关系——“小到感冒,大到白血病,很多病症都需要依据血液化验来判断,这节课我们来教您怎么看懂血常规化验单”,用时11秒。接着设身处地地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以设问方式引出微课的主体内容——“这是一张血常规的化验单,这么多文字和符号,该从何看起呢”,用时6秒。
3.微课主体
(1)聚焦重点,给干货:两步法看懂血常规化验单
针对学习者的急迫心情,微课直奔重点,直接给干货——“第一步,看状态栏是否有箭头。状态栏的上箭头表示您这项超出了正常范围,下箭头表示您这项没有达到正常范围。如果没有箭头,那么恭喜您,您的血液非常正常。如果有箭头,也不必慌张,当您的结果值与参考值相比,不超过正常范围的10%的时候,都是没有大碍的。第二步,看异常项目是哪些。血常规化验单一共有20多项指标,其中,只有四项最最重要的一级指标,那就是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一般来说,这四项没有问题,就没有主要性疾病”。
该部分以血常规化验单的状态栏为解说对象,依次清楚解释了状态栏上箭头、下箭头、无箭头代表的意思,并且引出需要看懂的四项一级指标。该部分主要运用了文本、形状(上箭头、下箭头)、图片、动画和缩放等基本动画效果呈现教学内容,简单高效。
(2)快速过渡,阐明四项主要指标
阐述清楚读取血常规化验单的两步法之后,微课紧接着通过一个设问快速过渡到下一个重点内容,即“四项一级指标”:“下面我们就来依次说说,这四项主要指标,如果数值不正常,预示了什么样的疾病”。接下来微课按照“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的顺序,重点讲解常见病的血液异常情况:“首先是血小板,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补破损的血管。血小板如果少了,容易出血;多了,容易凝血,有血栓的可能。再来看白细胞,通常,我们感冒发烧的时候去医院查血常规,主要看的就是白细胞的含量,白细胞如果显著增多,说明你的感冒是细菌性的感染;如果白细胞正常,或者还有减少,那就可以判定你的感冒是病毒性的,除了感冒之外,如果你在服用治疗甲亢的一类药物或者化疗的药物,这时候化验血常规也会显示白细胞减少。那如果没发烧也没吃药,化验的白细胞远超正常范围,就是粒细胞增多症或者减少症,还有可能是白血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这两个指标往往呈相关性,它们不足,可能就是贫血。老年人的贫血值得注意,因为它会引发人体脏器功能减退,导致病变。如果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过量,那就可能是真红细胞增多症、血栓性疾病。这个时候的人血液黏稠度高,带氧能力差,大脑反应迟钝”。
针对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物质这一特点,微课充分发挥三维动画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化隐性为显性的优势,直观地演示了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形态、功能作用及其数量与血液疾病的关系,突破了难点。这部分讲解中,血小板用时22秒、白细胞用时50秒、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用时34秒。可见,即使是重点内容,该微课也做到了有详有略,将白细胞作为讲解的重中之重。
针对部分患者只看血常规化验单而忽视医嘱的误区,微课及时给出必要的提醒,“需要说明的是,血液检验结果只是医生判断病症的参考数据,具体病症的确认还需遵听医嘱做进一步的相关检查”。
4.自测练习与小结
为了检验学习效果和巩固所学,微课针对“两步法”和“四项主要指标”这两个学习重点,设计了如下自测练习:“王大爷感冒了,这是他的血常规。你能看出他是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吗?”微课在呈现王大爷的血常规化验单和问题后,暂停10秒,以便学习者根据之前所学思考并自测。之后,微课演示第一步“看箭头”和第二步“白细胞减少,说明感冒是病毒性的”。
该部分设计精巧,将提问、自测练习、解答和小结四个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紧凑高效,真正实现了如微课名称所言的五分钟读懂血常规化验单,提升了学习者的获得感。值得指出的是,笔者每次在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培训班或相关课程播放该微课,均在该部分暂停微课安排自测,200多次自测的结果是学生都能够正确判断出王大爷得的是病毒性感冒。
5.片尾
该微课片尾用时6秒,显示创作人员和创作单位信息。
二、微课个案研究的启示
(一)从知识链到问题链,从平铺直叙到问题导向
“五分钟读懂血常规化验单”微课设计了多个设问,分布在微课的导入部分和自测练习环节,即开始、中间和结束阶段,形成了问题链,其中导入环节设计了2个问题:“怎么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这么多文字和符号,该从何看起呢”,自测练习环节设计了1个问题“你能看出是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吗”。
微课中的问题恰似一条无形的牵引线,把一颗颗分散的细小知识点“珍珠”串联起来[1]。问题链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将教材知识转换成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的教学问题,是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2]。微课设计者应加强问题链设计能力,善于将知识链巧妙地转化为问题链,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不仅可以避免微课出现“单向单声道”讲解、平铺直叙且单调呆板等常见弊端,而且可以起到创设问题情境、设疑激趣、产生悬念冲突、启发深度思考、引起注意、引发教学互动、引导持续学习等作用。当然,微课的问题链设计应避免走入问题类型单一、浮于表层、内容空泛、难度过大、散乱随意、相关性弱、缺乏呼应等误区,遵循启发引导原则、整体设计原则、层次性原则、具体化原则、联系自身原则、情境化原则,灵活运用“五何”(是何、为何、如何、由何、若何)问题法、情境化问题法、疑点转化法、系列化与分布式方法、对话法、连续发问法、混搭法等精心设计问题,以提高微课整体质量。
(二)从“教师中心”到“学习者中心”,从讲授者到顾问、家教,从一对多到一对一
在“五分钟读懂血常规化验单”微课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一对多的“单向单声道”讲解者转变为一对一指导、答疑解惑、亲和力十足的家庭医生或医学顾问。整个微课共使用6个“您”这样的尊称、3个“你”和3个“我们”。例如,“这节课我们来教您怎么看懂血常规化验单”“状态栏的上箭头表示您这项超出了正常范围,下箭头表示您这项没有达到正常范围。如果没有箭头,那么恭喜您,您的血液非常正常!如果有箭头,也不必慌张,当您的结果值……都是没有大碍的”“下面我们就来依次说说”“通常,我们感冒发烧的时候去医院查血常规……说明你的感冒是细菌性的感染……那就可以判定你的感冒是病毒性的”。从以上文字脚本可以看出,微课作者已明确地将自己重新定位为面向老年人及其家属或护工的家庭医生或医学顾问,因此大量采用了“您”“你”“我们”等第一、二人称,就好像在与老年患者及其家属或护工进行一对一交谈或你问我答,如此大大提升了微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可见,微课设计者必须完成从“教师中心”到“学习者中心”的转变,进行换位思考,围绕学习者的痛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和兴趣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设计[3]。例如,五分钟课程网上的微课“罗斯福的三个面包”围绕陌生而抽象的经济学概念与专业术语“边际效用”“总效用”、复杂的“边际效用曲线”和难懂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痛点、难点、疑点、易错点,以名人鲜为人知的有趣故事(罗斯福通过请记者吃三个面包,巧妙回答记者关于他连任三届总统有何感想的提问)为导入,揭示故事中隐含的经济学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样的故事导入既引人入胜,又能够充分激发出学习者浓厚的兴趣。接着,微课将面包、吃面包等学习者熟悉、显性、生活化的事物与边际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学习者感到陌生、抽象而复杂的概念与原理进行类比,唤起了学习者的生活经验,保持和强化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图形、图表、动画等直观呈现方式突破难点,降低了认知难度,实现了深入浅出,避免了平铺直叙,能够始终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
(三)从机械讲解到有温度地释疑解惑,加强情感化设计
除了采用“您”“你”“我们”等营造一对一学习氛围,以及运用“恭喜您”“不必慌张”“没有大碍”“值得注意”“需要说明的是”表达关切、提升亲和力,在“五分钟读懂血常规化验单”微课中,始终陪伴学习者的是发音标准、声音柔美的女声解说和与之匹配、节奏舒缓的轻音乐,女声解说、背景音乐与画面相得益彰,真正做到了音画同步、视听一致、节奏和谐,不仅有效地缓解了老年人及其家属或护工的焦虑和紧张心情,给人优美的视听艺术享受,而且提升了学习效果。
微课设计者应加强情感化设计,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提高微课的应用效果。可参考孙田琳子等提出的“三五维度”策略进行微课的情感化设计,即从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围绕学习者需求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五要素来设计情感化的微课[4]。
(四)加强脚本设计与脚本研究,从经验感觉走向精准量化
脚本设计是提高微课创作的效率、质量和规范性的关键环节之一,包括文字脚本设计和制作脚本设计。优秀的微课都有一个简洁精练、表达准确、前后呼应、一气呵成、环环相扣、风格鲜明的文字脚本。优秀微课的文字脚本恰似一篇好文章,读后言犹在耳、回味无穷,值得反复细细品味。因此,微课设计者应加强脚本设计与脚本研究。
第一,微课脚本设计应坚持结构性、通俗性、情感性、合理性、趣味性原则,可从内容设计和媒体设计两方面提升脚本质量,避免走入将脚本等同于教案、脚本成为各种素材的堆砌、脚本口语化严重、脚本逻辑混乱、脚本与视频内容黏度低等常见误区。第二,微课需借助分镜头脚本对视听语言进行精细化设计,并以此作为微课高效制作的重要抓手。微课分镜头脚本研究应进一步深化开发流程,依据学科特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习者需求,准确地选用场景、人物、灯光、色彩、景别、构图等设计要素,并对设计效果进行评估。第三,利用词云软件对微课文字脚本进行统计分析,从经验感觉走向精准量化。微词云是一款可用于对微课的文字脚本进行词云分析的简易工具软件。登录微词云(https://fenci.weiciyun.com/cn/)后,只需输入内容或导入内容,设置单词长度、自定义词典等,单击“下一步”,即可得到词频统计报告和词云图。通过词频统计报告和词云图,研究者可以超越经验感觉,精准地分析、把握微课的重点、主旨、语言风格、表达特点等。
(五)通过个案研究总结微课共性规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个案研究是微课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应广泛搜集、整理国内外微课作品,建立各种类型、各学科专业的典型微课库,然后进行分门别类、细致入微的个案研究,一方面可从质量欠佳的作品中厘清微课创作的常见弊端、误区、问题,避免重蹈覆辙,另一方面,则可以从优秀作品中总结出优秀微课的本质内涵、基本特征、基本构成、设计原则、创作方法、通用模板等,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快速高效地创作微课提供示范。
对国内外优秀微课进行系统的个案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一,个案研究可以充分体验微课学习的美妙,更加坚定创作优秀微课的意愿。第二,可以时刻向优秀教师学习并且总结出优秀微课的共性规律。每个优秀微课的背后都有一位优秀教师甚至一个优秀团队,优秀微课会说话,讲述名师教学之道。第三,课例研究被公认为优秀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微课作为短小精悍的课例,可以作为教师开展微教研、微研修、微课题研究的素材和载体。第四,实践表明,有悟性的教师可以通过微课个案研究学会微课设计、创作和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中国微课已走过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提高质量是当前和今后微课发展的主旋律。教师应加强微课个案研究,总结出优秀微课的共性规律,同时归纳出微课个案分析的基本框架,包括微课的选题、创意、知识点拆分、基本结构、用时安排、重难点、问题设计、教法学法、语言艺术、媒体呈现、学习情境创设、学习动机激发、自测练习、小结拓展等,并且从中获得提高微课创作质量的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郑小军,朱育贤.微课问题设计及提问技巧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18(3):40-42.
[2]王后雄.“问题链”的类型及教学功能:以化学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10(5):50-54.
[3]郑小军.“学习者中心”微课设计与创作原则探析[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58-66+86.
[4]孙田琳子,沈书生,张舒予.微课情感化设计的“三五维度”策略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6):80-86.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职业教育微课创新发展‘研究引领敏捷开发六化设计’模式建构与实践”(GXZZJG2020A052)的研究成果。
(责编 刘小瑗)
作者简介:陆国军,1979年生,广西全州人,本科,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课程与教学研究、职业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改革;郑小军,1968年生,广西全州人,研究生班,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化教学设计与资源开发、数字化学习与知识管理、数字化教研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