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24-09-27 00:00文洁
兰台内外 2024年25期

摘 要:作为既是文献资源保障,又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服务型、学术性机构,高校图书馆承担着高质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职责。面对人机关系矛盾的日益突出,开展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既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破解信息素养教育实践问题的必然需求。目前,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在教学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学与评价、活动开展与发展影响力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有待构建一站式教育平台,推动智能学习资源整合创新;加强多部门的协同,打造跨学科师资团队;分层、分类构建课程体系,提升智能素养在课程中的比重;应用智慧化教学方式,丰富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形式;构建数据驱动的评价模式,提升信息素养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人工智能背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未来社会培养具有信息素养、数字素养的社会公民,是适应数智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需求。

2021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指出,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育人方式的创新性探索、用户信息素养的适应性发展,并强调“要融合线上与线下教育方式,开展以学分课程为主、嵌入式教学和培训讲座为辅、形式多样的信息素养教育活动”。

作为文献信息资源中心、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服务型、学术性机构,信息素养教育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传统工作业务板块,急需根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快速发展及时反思,构建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重要元素内容,以满足时代需求,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和支撑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目标。

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机关系从交互、协同不断走向共生,技术的不断更迭对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也亟待从关注“技术促进学习效率提升”向关注“技术优化公平、安全、人本的教育生态”转变,从关注“技术促进学生知识学习及能力提升”到关注“技术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转变。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处理人机关系,利用新技术检索信息、运用信息、创造信息,高质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挑战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技术的快速更迭不断给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带来新挑战。面对社会对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提出的更高要求,高校图书馆亟待利用智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新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摆脱信息素养教育的现实困境,促进信息素养教育高质量开展。

1.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特点

在不同技术发展阶段,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现不同的特点,如表1所示。

在多媒体技术阶段,信息素养教育以通识课程形式存在,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兼任教师利用工具书资源,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信息知识与技能;在网络技术阶段,信息素养教育的空间拓展网络学习社区,教学方式愈加丰富,教师主要通过信息检索课程、新生入馆教育、一小时讲座等教育形式,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利用技术查询、运用、加工整合信息、解决学习问题;在智能技术阶段,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打破学科壁垒,关注跨学科、跨领域教师及企业人员的协同参与,利用高交互、高体验性的学习资源,面向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学生,为其定制个性化、嵌入院系专业课程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与活动,并通过基于数据的过程性评价,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态度与思维,引导学生通过人机协同合作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创造性发展。

表1 不同发展阶段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特点

特点

阶段 信息素养

教育目标 教学环境

及资源 师资

构成 课程

设置 教学方式 教学评价

纸质检索工具阶段 培养学生具备信息查找、使用与获取,信息存储、管理与评价的知识与技能。 利用各类型工具书资源开展教学。 主要由图书馆馆员担任。 图书馆资源查询、工具书检索等。 信息检索课程、专题讲座与培训。 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无具体的考核评价体系。

互联网阶段 侧重引导学生具备信息意识与态度,掌握信息加工与整合的方法,学会利用技术开展信息交流与评价并保障自身信息安全。 在多媒体教室、网络学习社区及社群中,利用博客、Wiki平台中的泛在学习资源开展教学。 由图书馆馆员、学院专任教师组成。 分学段实施、数据库检索、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新入馆教育、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式教学。 终结性评价结合,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经过相关终结性考核评价。

智能技术阶段 侧重引导学生具备信息意识、态度与思维,了解信息道德、伦理与法律规范,合理处理人机关系,学会利用技术助推终身学习,实现学习创新。 在智慧教室、虚拟学习空间、教育机器人、VR眼镜等设备资源开展教学。 打破学科壁垒,关注跨学科、跨领域教师及企业人员的参与。 面向不同学段、学科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嵌入院系专业课程的信息素养教育,着重讲解科学数据管理、知识产权、学术道德与规范等数字人文等内容。 学分课程、嵌入式教学,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混合的专题培训、沙龙等知识创新活动等。 基于数据的过程性评价、面向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发展的终结性评价。

2.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现状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围绕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路径展开了系统研究。

在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方面,伴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升,信息素养的内涵逐渐丰富并不断走向数据素养、数字素养和元素养。

在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方面,钱彩平设计了分层嵌入式教学、全程合作式课堂教学、虚拟嵌入式教学在内的教学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刘庆庆等构建了物理空间、虚拟空间相混合,涵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三全”模式。

在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路径方面,邬宁芬等提出建立“三层次”课程体系,创新教育模式;徐春等指出信息素养教育发展步入瓶颈期,有待打造“一站式”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建立信息素养教育成效评价体系。

总体而言,相关研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面向智能技术时代背景,探究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相对薄弱。

3.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亟待变革

伴随着智能社会的来临,在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浪潮下,在人工智能素养也成为信息素养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人机协同越发紧密的现实里,社会对学生的信息意识与态度、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思维与行为、信息社会责任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亟待学生提升人机伦理意识,具备智能技术应用、技术知识整合、数字化学习规划、自主学习创新等能力。

面对实践需求,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有待以智能技术为支撑,发挥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的优势,通过智能交互、共同感知、共同决策以及对话协商的方式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实现信息素养教育全要素、全流程的智慧化发展。

为此,结合实践需求以及理论研究现状,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对策建议,探索构建更加包容、更加开放、更有质量的信息素养教育生态,以回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现实召唤。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问题分析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及问题。作为信息素养教育质量的关键,其基础设施、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情况以及教学模式丰富与否成为影响高校高质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关键。

1.教学基础设施完善,智能化平台与资源有待丰富

良好的教学基础设施是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基础。根据高校图工委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相关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各有侧重、形式多种多样,但均配有一定的空间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等。

首先,在空间布局方面,高校图书馆均配备有文献信息检索教研室、专用文检课教室、现代化研讨空间,部分图书馆配有人工智能教室,可为师生提供便捷的学习环境、学术研讨和合作空间。然而,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空间的用户体验感不足、现代化设备设施偏少,仅能满足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功能性需求,难以有效支撑信息素养教育新形态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其次,在平台建设方面,国内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平台以嵌入式平台为主,独立性平台数量偏少,智能化的平台更为薄弱。信息教育平台内容相对单一,主要设计有线下线上课程、新生教育宣传片等栏目,涉及高层次、个性化的信息素养教育学习、评价服务内容偏少。

最后,在资源建设方面,信息素养教育智能学习资源类型滞后,更新频率相对缓慢,且资源的生成性、交互性、个性化以及智慧性体现不足,难以满足新时代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

2.师资构成多元,教师成就感与价值感有待提升

高校信息素养教师的学科背景多元化,可为学生提供具有学科特色、类型多样的信息素养指导与培训。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师主要由图书馆馆员(包含专岗和兼岗)、学院承担信息素养教育的专业教师、数据库培训师构成。

在队伍规模上,教育师资队伍成员数量平均值为7.5,中位值为5。其中,1~5人的教师团队占总数的47.72%,6~10人的教师团队占26.49%,11~20人的团队占17.54%。信息素养教育师资团队工作成就感、价值感相对偏低。在外部认可方面,信息素养课程教师通常被视为外聘教师,较难获得学校(学院)教师评优评先的待遇与机会;在内部认可方面,少数高校图书馆同行对信息素养教育存在偏见,认为从事信息素养教学工作的教师是避开图书馆常规业务工作、个人增收的一种途径。在外部和内部的认可状态下,授课教师积极性易受影响,师资流失现象常有发生,影响了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团队的归属感和整体教学质量。

3.课程设置丰富,课程内容的前沿性相对不足

针对不同层次、学段、专业的学生,信息素养课程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在课程开设方面,参与调研的图书馆平均开设1.18门课程,35.73%的图书馆开设了两门及以上课程。在课程性质方面,以选修课形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高校占71.88%。另外,19.5%的课程按照文科/理科或科技类/文史类区分,其余课程均为普适性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在授课对象方面,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授课主要对象为本科生,同时也涵盖了硕博研究生。在课程内容方面,虽然课程以讲解“文献检索”或“信息检索”内容为主,并辅之以“科技论文写作”“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写作”“创新实训到专利申请”等不同侧重点的内容,但总体而言课程内容前沿性不足,未能紧跟智能时代发展的节奏。

在数字中国大战略背景下,人工智能素养、数字素养、数据素养急需融合渗透课程中。同时,课程内容未能较好地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不同学段及专业的教学内容趋于雷同且缺乏创新性,无法凸显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层次性、时代性和针对性。

4.课外实践活动形式多样,课堂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在课外活动方面,新生入馆教育、信息素养竞赛、读书会、专家报告等活动是常见的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形式。其中,大多数图书馆会利用现场参观讲解、新生培训讲座、发放新生手册等线下教育方式,直播课程、视频课程、闯关答题等线上教育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新生入馆教育,以此来帮助新生快速了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尤其,信息素养竞赛活动是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形式。面向不同学段学生,相关组织设有“全国高职高专信息素养大赛”“全国大学生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面向不同区域的学生,如东部地区开设有“上海开放数据创新研究大赛”、中部地区开设有“中南七省学术搜索挑战赛”。

在课堂教学方面,作为一门应用范围广、操作性强的课程,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通常采用课堂PPT理论讲解、教师示范演练、学生上机操作的方式开展。这些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个性化,难以引导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掌握、迁移与创新信息素养知识。受课程内容本身的特质影响,学习形式单一,学习内容较为枯燥,倘若授课教师的讲解方式较为平淡,上课气氛易呈现乏味沉寂的状态。

5.数据驱动的教学评价相对薄弱,反馈渠道有待多元

在教学评价方面,大部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主要依赖于课堂反馈、口头交流等浅显评价,缺乏专家评价、同行互评等全维度评价体系的测评。伴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数据驱动的过程性评价成为可能。智能评价系统可以收集和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数据,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表现,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高校有待引入智能化的学习平台,开展全要素、全流程、伴随式的过程性评价,以评估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效果。

在评价问题反馈通道方面,部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尚未确立明确的战略规划和目标,信息素养教育反馈渠道不够畅通,无法及时客观地将信息素养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设备设施、教学管理等问题向相关管理者和决策者反馈,难以实现评价、反馈、调整的良性循环。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化建议

面对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目标的不断提升、内涵的不断丰富,高校有待聚焦于信息素养教育开展的物质要素、行为要素、制度要素以及观念要素,从平台建设、师资培训、课程优化等方面探索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策略。

1.构建一站式教育平台,推动智能学习资源整合创新

首先,高校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元宇宙技术等打造与拓展信息素养教育智慧空间,搭建虚拟化、沉浸式、具身性的学习场景,引导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

其次,高校可以构建基于高校图书馆网站的操作界面便捷、服务对象宽泛、资源类型丰富、富有人文情感体验的“一站式”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平台,为学生提供陪伴式的信息素养知识学习服务、个性化的信息素养提升指导。

最后,强化课程学习资源整合创新,创新智能资源生成模式,将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复合型、交互性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以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为依托,结合区域特色和学校特色,构建信息素养教育的校本资源库。

2.加强多部门协同,打造跨学科师资团队

首先,高校应改革信息素养教育教师管理机制,健全信息素养教育教师激励机制,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与职称评审制度,扩宽信息素养教育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

其次,高校应打破授课教师所属部门的壁垒,构建与学校教务处、院系、各区域高校图工委、数据库公司等多层次合作机制,建立健全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推进的立体化工作格局,加强与对口院系合作交流,强化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教师的协同合作。

最后,坚持“送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坚持“内部培训”与“自主学习”“竞赛提升”相结合,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素养教育培训活动,邀请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知名专家入校开展专题培训。同时,加强同行交流,定期参加国家、省、市等不同层次的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借鉴吸收优秀同行的优质做法,提高信息素养教育团队的理论水平和实操方法,并定期组织各级各类信息素养活动及比赛,提高教师育人能力。

3.分层、分类构建课程体系,提升智能素养在课程中的比重

一方面,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依据学段、年级和专业门类的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沿着知识—能力—素养的目标脉络,为学生设计针对性强、教学持续连贯的信息素养基础课程、信息素养专业课程和信息素养高级课程。

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信息素养教育不仅要给予学生传统的信息素养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引导学生适应、接受新形态的数字素养、数据素养、人工智能素养。帮助学生处理人机关系、人馆关系,实现人机协同、人馆融合、人校融合。

为此,教师应优化信息素养课程内容结构,提升信息素养课程内容的前瞻性、实用性、创新性,将人工智能与传统信息技术深度结合,丰富信息素养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强化学生对信息素养知识的形象性认知,提高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应用与迁移和创新信息的能力。

4.应用智慧化教学方式,丰富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形式

一方面,教师应在规避智能技术伦理风险的基础上明确人机各自的教学优势,协同Chat GPT等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处理超越个体认知能力的信息素养教育教学信息,驾驭超越个体认知水平的复杂教学情境,开展项目式驱动学习、混合式教学等。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特征、学习习惯,利用智能技术探索信息素养学习方式创新,满足高校学生对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另一方面,面向学生个性化需求,高校应利用智能技术,探索开展嵌入专业课、嵌入学生学习的全流程、嵌入学院的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形式,设计以“人工智能+学科”为主题的系列学习活动、竞猜活动等。

5.构建数据驱动的评价模式,提升信息素养教育的育人效果

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智能技术为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全流程、全方位、多主体的智能评价和智能诊断,构建科学的信息素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基于数据驱动的信息素养教育评价模式。

另一方面,高校应提高信息素养教育在学校育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学开展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面向广大师生和社会大众设置多元的意见反馈渠道,强化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以评促进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发布《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EB/OL].(2021-03-16)[2023-11-1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103/t20210322_521675.html.

[2]吴 砥,王美倩,杨金勇.智能时代的信息素养:内涵、价值取向与发展路径[J].开放教育研究,2021(03):46-53.

[3]尹怀琼,周良文.“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多元素养教育现状及策略研究——基于文本数据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21(12):67-76.

[4]刘庆庆,何燕君,杨新涯,等.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以重庆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8(16):47-54.

[5]邬宁芬,何青芳.上海地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图书馆杂志,2018(02):39-46.

[6]徐 春,张 静,李 逸.高校图书馆混合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基于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调研[J].图书馆学刊,2022(03):27-34.

[7]吴 瑾,胡永强,薛 佳.全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2(11):18-25.

[8]王争录,张 博.元宇宙赋能信息素养教育:高质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J].图书馆,2022(10):51-56.

[9]余胜泉.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J].中国电化教育,2011(07):1-25.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图书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河南省图书情报研究项目“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基于学生的视角”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HNTQL-2022-094。

作者简介:文洁(1987—),女,汉族,湖北宜昌人,硕士,馆员,研究方向:智慧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